产品粒径论文-方立军,刘玉东,边岩,杨亚利

产品粒径论文-方立军,刘玉东,边岩,杨亚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品粒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泥干化平台,粒径,热重实验,掺烧

产品粒径论文文献综述

方立军,刘玉东,边岩,杨亚利[1](2017)在《污泥干化平台产品粒径分布及热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粒径对污泥与煤粉掺烧影响较大,为此选取某电厂污泥干化实验平台中不同参数下的出口污泥,采用MAZ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NETZSCH STA 409PC综合热分析仪测定其粒径范围,并将不同粒径下污泥与煤掺烧进行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粒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干燥时间对污泥粒径影响较大;污泥干化平台最佳干燥参数为45/25 Hz和5/45 Hz;20%污泥掺混煤粉燃烧时,样品燃烧特性受污泥与煤粉的共同影响,其TG/DTG曲线与污泥单独焚烧时表现一致,掺入污泥后能显着缩短反应时间,加快反应进程,综合燃烧性能得到加强。研究结果对火电厂掺烧污泥具有指导意义,为热电厂协同处置污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陈世豪[2](2015)在《氯酸钠氧化法制偶氮二甲酰胺产品粒径调控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氯酸钠氧化法制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DC)时,影响产品粒径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工业化生产时最优工艺条件:联二脲与循环母液固液比为1:(2.50~3.75)、氧化反应温度为40~55℃、化学助剂W浓度为1.0~2.5g/L,产品平均粒径为6~25μm。通过工艺调整,可生产出不同规格产品。(本文来源于《塑料助剂》期刊2015年05期)

张胜林[3](2015)在《选粉机分级特性与窄粒径产品制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窄粒径产品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能而被广泛的运用,为了满足对窄粒径产品的广泛需求,解决窄粒径产品的制备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选粉机制备窄粒径产品的关键点是:选粉机的分级性能和制备工艺。本文在利用数值模拟研究选粉机分级特性的基础上,对选粉机的参数进行改进,以提高选粉机的分级性能;采用两次分级的方法来制备窄粒径产品,并研究了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径分布的影响。由气相特性显示选粉机的流场存在的不足:工艺参数不匹配时,叶片间存在旋涡;转速变动,叶片间回流加剧;下锥体速度分布较低,选粉机再次分级能力较弱;蜗壳内部湍流较强和转笼高度不合理,能量损失严重。对选粉机的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改善其分级性能。工艺参数方面,对选粉机的转速和风速进行合理匹配。结构参数方面,对叶片结构、下锥体、蜗壳、转笼高度进行优化改进。相对改进前,改进后选粉机的流场更加稳定均匀,模拟分级效率曲线与理论分级曲线更加接近。在两次分级的基础上制备窄粒径产品,可以通过调节两台选粉机的转速来实现。同时增大或者减小两台选粉机的转速,窄粒径产品可以在保持较窄粒径分布范围的条件下,平均粒径增大或者减小。在风速不变时,窄粒径产品粒径的分布由一、二次选粉机的转速差决定。随着转速差的减小,粒径分布曲线变窄。二次风速对改善窄粒径产品的粒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二次风速的增大,重质碳酸钙和水泥生料对应的产品的粒度分布曲线都变窄,水泥生料的粒度分布曲线比重质碳酸钙的更窄。(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4-16)

李永红,毕华,陈伟,饶春明[4](2014)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病毒载体基因产品的粒径及分布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Zetasizer Nano ZS型纳米粒度仪,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剂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用手动测量方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的60 nm标准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61.24±0.68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20±0.012 nm。重组人新型P53腺病毒注射液测定6次,平均粒径为122.42±1.80 nm,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PDI值为0.056±0.014 nm,RSD为25.1%。重组人新型P53腺病毒注射液于37℃存放时,平均粒径和PDI值随时间延长有显着增加。至28天时,平均粒径增加到130.50,PDI值增加到0.265。结论:动态光散射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的粒径及分布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4年34期)

张胜林,谌永祥,李双跃[5](2014)在《涡流空气分级机工艺参数对窄级别产品粒径分布和产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立涡流空气分级机的窄级别实验系统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窄级别产品粒径分布和产率的影响,确定了以两级分级机的转笼转速差和第二级分级机的二次风速为实验因素,以产品的粒径分布曲线为实验指标,对涡流空气分级机的窄级别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差的减小,产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变窄;随着二次风速的增大,产品中的细粉含量减少,粒径分布曲线变窄。进一步研究了窄级别产品的产率、均匀度和转速差的关系。结果表明,窄级别产品的产率随转速差的减小而降低,均匀度随转速差的减小而增加。发现存在一个最佳转速差?n0,在这个转速差?n0下得到的产品能同时满足物料的均匀度和产率的要求。实验结果对窄级别产品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4年05期)

杨飞,张建华,张宏建,毛忠贵[6](2012)在《谷氨酸分批等电结晶中晶种表面积及其粒径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谷氨酸分批等电结晶过程中,添加晶种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粒度分布(CSD)。通过在谷氨酸结晶过程中添加不同晶种的方法,研究晶种表面积及其粒径对结晶的影响,以期获得谷氨酸分批等电结晶中添加晶种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平均粒径不同的晶种,添加的晶种表面积存在临界值Sc使得此时得到的产品粒度分布均匀,中位径(D50)最大。当晶种平均粒径位于67.3~91.9μm,晶种表面积为50 cm2时得到的产品D50最大、CSD最好,即该晶种粒径对应的Sc不大于50 cm2;晶种平均粒径位于103.7~117.7μm时对应的Sc为100 cm2;晶种平均粒径为154.8μm时对应的Sc不小于250 cm2;当晶种平均粒径大于235.9μm时得到的CSD为双峰。表面积相同时,与粒径小的晶种相比,粒径大的晶种破碎率大、吸收溶质的速率小,所以晶种粒径越大表面积临界值越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2年08期)

贾磊[7](2012)在《昭和电工生产粒径<10nm氧化钛产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昭和电工(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开始批量生产粒径<10 nm的超微粒子氧化钛产品,目前该公司已为位于富山县的昭和钛厂购置设备。据悉该氧化钛产品制备过程与传统的气相氧化法有所差异,其凭借体积小、容量大的优点可用(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2年08期)

刘宏,向寓华,董观秀[8](2006)在《粉末涂料粒径对涂装产品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粉末涂料粒径的原理,分析了粉末涂料的粒径对涂料的流平性、上粉率、稳定性、回收率及涂装产品质量外观等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根据涂装产品质量的要求,提出了控制粉末涂料粒径的生产工艺参数。(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06年12期)

杨鹏[9](2005)在《长沙深湘柱磨机成功试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驻湖南杨 鹏报道:长沙深湘通用机器有限公司研制的水泥生料和水泥预粉磨设备──柱磨机近日成功试运行。设备启动后,工人师傅将每块有鸡蛋大小的石灰石生料倒入柱磨机内,研磨不到1分钟,便成了一堆齑粉。(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05-07-27)

张润录[10](2005)在《提高喷雾干燥产品粒径的有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介绍了提高喷雾干燥产品粒径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05年05期)

产品粒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氯酸钠氧化法制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DC)时,影响产品粒径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工业化生产时最优工艺条件:联二脲与循环母液固液比为1:(2.50~3.75)、氧化反应温度为40~55℃、化学助剂W浓度为1.0~2.5g/L,产品平均粒径为6~25μm。通过工艺调整,可生产出不同规格产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品粒径论文参考文献

[1].方立军,刘玉东,边岩,杨亚利.污泥干化平台产品粒径分布及热重实验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7

[2].陈世豪.氯酸钠氧化法制偶氮二甲酰胺产品粒径调控方法[J].塑料助剂.2015

[3].张胜林.选粉机分级特性与窄粒径产品制备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

[4].李永红,毕华,陈伟,饶春明.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5].张胜林,谌永祥,李双跃.涡流空气分级机工艺参数对窄级别产品粒径分布和产率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4

[6].杨飞,张建华,张宏建,毛忠贵.谷氨酸分批等电结晶中晶种表面积及其粒径对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

[7].贾磊.昭和电工生产粒径<10nm氧化钛产品[J].无机盐工业.2012

[8].刘宏,向寓华,董观秀.粉末涂料粒径对涂装产品质量的影响[J].涂料工业.2006

[9].杨鹏.长沙深湘柱磨机成功试运行[N].中国建材报.2005

[10].张润录.提高喷雾干燥产品粒径的有效方法[J].陶瓷.2005

标签:;  ;  ;  ;  

产品粒径论文-方立军,刘玉东,边岩,杨亚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