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筋针针刺,扳机点,牵张反射,本体感觉紊乱型颈性眩晕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姚芬芬[1](2017)在《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筋针针刺颈部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本体感觉紊乱型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症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本体感觉紊乱型CV症患者中选择79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以筋针针刺颈部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牵引+推拿+中频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颈椎关节位置误差(The Joint Position Error,JPE)及稳定性系数(Stability Index,ST),判定其疗效。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同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认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颈椎关节位置误差及稳定性系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变(P<0.05),治疗组跟对照组相比改善地更明显,且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颈部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本体感觉紊乱型CV疗效确切,与传统牵引+推拿+中频治疗对照比较有显着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01)
郑珍[2](2017)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表面肌电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与澳式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通过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观察颈部肌肉疲劳与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相关性,探讨表面肌电图检测是否可以作为检测手法有效性的一种客观的、可量化的有效的观察指标。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数字,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门诊接受诊治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总共收集病例63例,其中脱落3例例,其它患者均顺利完成实验,收集到有效病例60例。对照组接受澳式手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每组均接受3次治疗,每次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评估、痛域测定、表面肌电图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2周后接受1次随访。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数据先进行基线分析,计数数据组与组之间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的特点的计量数据组与组之间比较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者方差齐性的特点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岁)28.80±6.07,平均病程(天)28.00±24.82;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岁)27.13±4.53,平均病程(天)33.23±37.00;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MPQ评分、治疗前痛域、治疗前胸锁乳突肌肌电值、颈竖脊肌屈曲放松比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整体分析显示各项指标在时间点主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处理主效应上仅在痛域测定中左、右侧耐痛域和胸锁乳突肌左旋左侧RMS、右旋右侧RMS指标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另外,疼痛问卷量表中S和Total处理效应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胸锁乳突肌左右前屈AEMG和RMS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也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对时间点进行分析,组间比较:两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仅在第1次治疗后疼痛强度(PPI)方面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痛域测定方面,两组第1次治疗后左侧耐痛域和第2次治疗后左、右耐痛域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竖脊肌屈曲放松比:第1次治疗后,颈竖脊肌两组左侧屈曲放松比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胸锁乳突肌肌电值:第1次治疗后,胸锁乳突肌两组右旋右侧时RMS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2次治疗后,胸锁乳突肌两组左旋左侧、右旋右侧时RMS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3次治疗后,两组右旋时右侧胸锁乳突肌RMS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主观感觉、肩中俞痛域,在肌电活动方面,两种手法对颈部屈曲放松比、颈前屈时胸锁乳突肌的肌电活动影响是没有明显差异的,但对照组手法对旋转时胸锁乳突肌的肌电活动影响较观察组好。(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4-01)
江夏子[3](2013)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本体感觉反射疗法与传统疗法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36例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纳入标准的志愿者,治疗前签知情同意书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按受试者接受临床治疗先后顺序对应随即信封上的顺序号,给予随即卡号入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排除标准,最后纳入共30例,其中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本体感觉反射疗法+中药熏洗+中频电治疗;对照组:中药熏洗+中频电治疗。一个疗程共5次治疗,以第一次接受治疗前病情情况为治疗前评分基础,以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病情情况为治疗后评分基础。观察指标包括:“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中对患者的功能、肌力及膝关节整体评分方面进行评测,VAS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改变,将治疗前后患者HSS评分与VAS评分记录下来。运用统计学技术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治疗前后按组内行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改变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患者HSS评分中功能、肌力、HSS总评分及VAS评分方面,运用SPSS20.0软件运算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评分配对样本t检验P值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肌力改变、VAS疼痛评分和HSS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方面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HSS评分中功能方面评分前后评分均值差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大于0.05。结论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都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实验组加入本体感觉反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能刺激肌肉收缩,在提高肌力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有明显作用,对于缓解患者肌肉粘连,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5-10)
罗汉华,张雪,郭友华,农文恒[4](2011)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本体感觉反射疗法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手法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试验组)及澳式手法组(对照组)进行治疗,1次/d,15 min/次,3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以颈椎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压力测痛数值、颈椎病症状分级为主要指标确定手法治疗的疗效。结果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结论通过与国际标准化澳式手法临床效果的比较,初步分析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1年22期)
段春兴[5](2011)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偏瘫肩痛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偏瘫肩痛是发生率最高的中风后并发症之一,偏瘫肩痛的发生使患者难以接受及时全面的上肢功能训练,进而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目前对于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提倡采用电疗、运动疗法、针灸及中医手法治疗等综合疗法,但效果仍有待提高。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是一种无损伤手法整复治疗疼痛疾患的自然疗法,其核心是利用本体反射器官骨骼肌及其收缩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其治疗理论,以手法技巧对人体本体反射器一骨骼肌进行牵张反射刺激,通过手感控制施加特定外力,对人体病变或失衡部位进行软化、疏导、清理、调节;是以手的外力刺激,促进人体自身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以达到中枢神经反馈和整合,加速人体内环境自然平衡状态的恢复。导师罗汉华副主任医师多年应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通过无痛手法整复治疗关节疼痛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通过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结合常规综合治疗(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运动疗法、针灸和TENS)组与常规综合治疗(运动疗法、针灸和TENS)组的临床比较研究,评价其在改善患者肩痛疼痛及因为疼痛缓解而有利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来源为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病人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病例共70例,采用随机对照,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为两组,(即试验组A组:本体感觉疗法配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组、对照组B组: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组)A:B=l:1,每组各35例。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为VAS量表及Fulg-Meyer量表上肢功能评分,将治疗结束后的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及两组间疗效变化的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A组(本体感觉疗法配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组)VAS量表评分及Fugl-Meyer量表上肢功能评分比较均具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B组(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组)VAS量表评分及Fugl-Meyer量表上肢功能评分比较均具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使用两种方法对肩痛患者进行3周治疗后均有效。2.两组治疗前后VAS量表评分疗效及Fugl-Meyer量表上肢功能评分疗效组间比较均具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结合常规综合治疗(运动疗法、针灸和TENS)组和常规综合治疗(运动疗法、针灸和TENS)有效,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此方法是治疗偏瘫肩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4-01)
马俊昌[6](2009)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居颈椎病之首,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推拿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操作简便,疗效肯定,见效迅速,副作用少的优势在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工作中被广泛认可。就手法治疗而言,如何更切实发挥出整体治疗的优势,探讨出具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治法,乃是传统手法治疗CSR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是从中医整体理论的角度,充分对人体架构规律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无损伤手法整复的技术技巧,调节、修整、养护骨骼肌,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自然平衡状态,起到防病治病,健体强身的作用。运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险少,效果好,患者乐意接受,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其它方法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治疗作用,探讨该手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照组采用澳式手法(Maitland手法),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颈椎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压力测痛数值、颈椎病症状分级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图形制作采用Graph Pad Prism4.03软件绘制。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六次治疗后前后比较,颈椎病症状方面(肢体麻木情况,发作时间频率,肢体肌力情况,关节运动情况)、颈椎活动度、VAS评分、压力测痛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在发作时间频率的改善率方面差异有统计意义,试验组较对照组有优势。其它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疗效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显效+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肢体麻木症状,降低发作时间频率,增大关节活动度,有效缓解疼痛,治疗效果与澳氏手法相当。在发作时间频率改善率和总体疗效的显效率方面优于澳氏手法,且具有安全性,有其临床推广及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罗汉华,郭友华,农文恒[7](2009)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观察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治疗组)及颈椎澳式手法组(对照组),以颈椎关节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病症状分级确定手法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后(第21、28、35天)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除颈椎前屈疗效不如对照组外(第21天:Z=2.33,P=0.02;第28天:Z=2.45,P=0.013;第35天:Z=2.44,P=0.0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认为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规范化研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采用本体感觉反射疗法与澳式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通过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观察颈部肌肉疲劳与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相关性,探讨表面肌电图检测是否可以作为检测手法有效性的一种客观的、可量化的有效的观察指标。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数字,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门诊接受诊治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总共收集病例63例,其中脱落3例例,其它患者均顺利完成实验,收集到有效病例60例。对照组接受澳式手法治疗,观察组接受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每组均接受3次治疗,每次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评估、痛域测定、表面肌电图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2周后接受1次随访。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数据先进行基线分析,计数数据组与组之间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的特点的计量数据组与组之间比较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者方差齐性的特点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岁)28.80±6.07,平均病程(天)28.00±24.82;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岁)27.13±4.53,平均病程(天)33.23±37.00;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MPQ评分、治疗前痛域、治疗前胸锁乳突肌肌电值、颈竖脊肌屈曲放松比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整体分析显示各项指标在时间点主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处理主效应上仅在痛域测定中左、右侧耐痛域和胸锁乳突肌左旋左侧RMS、右旋右侧RMS指标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另外,疼痛问卷量表中S和Total处理效应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胸锁乳突肌左右前屈AEMG和RMS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也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对时间点进行分析,组间比较:两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仅在第1次治疗后疼痛强度(PPI)方面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痛域测定方面,两组第1次治疗后左侧耐痛域和第2次治疗后左、右耐痛域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竖脊肌屈曲放松比:第1次治疗后,颈竖脊肌两组左侧屈曲放松比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胸锁乳突肌肌电值:第1次治疗后,胸锁乳突肌两组右旋右侧时RMS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2次治疗后,胸锁乳突肌两组左旋左侧、右旋右侧时RMS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3次治疗后,两组右旋时右侧胸锁乳突肌RMS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主观感觉、肩中俞痛域,在肌电活动方面,两种手法对颈部屈曲放松比、颈前屈时胸锁乳突肌的肌电活动影响是没有明显差异的,但对照组手法对旋转时胸锁乳突肌的肌电活动影响较观察组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姚芬芬.筋针针刺扳机点下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南昌大学.2017
[2].郑珍.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表面肌电活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3].江夏子.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罗汉华,张雪,郭友华,农文恒.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本体感觉反射疗法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5].段春兴.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偏瘫肩痛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6].马俊昌.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7].罗汉华,郭友华,农文恒.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标签:筋针针刺; 扳机点; 牵张反射; 本体感觉紊乱型颈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