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与传热论文-许智伟,李涛

两相流与传热论文-许智伟,李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相流与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ED前照灯,散热设计,两相流传热,风扇散热

两相流与传热论文文献综述

许智伟,李涛[1](2019)在《基于两相流传热和风扇气动散热的LED汽车前照灯温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基于热管和风扇一体化的3种LED散热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材质、不同结构及不同功率情况下LED车灯结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3种散热结构能充分发挥热管传热和风扇散热的耦合作用,有效地控制恶劣环境下大功率车灯的结温。研究为工程应用中车灯散热结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灯与照明》期刊2019年02期)

鲍辉[2](2019)在《方管流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包层是聚变反应堆中实现氚增殖、中子屏蔽、热量传递的重要部件,包层的热工水力设计直接决定了聚变堆的传热效率和安全运行。在正常工况下,将依靠包层传热系统的强迫循环流动,将聚变堆核能转化为热能并传递给气轮机;在事故工况下,包层系统主泵不可用时,将依靠包层传热系统的自然循环流动,带走聚变堆衰变热量,以缓解事故后果。故本文针对聚变工程背景下的包层方形流道强迫循环条件下和自然循环条件下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为包层的热工水力设计和安全分析积累经验和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首先根据实验台架的理论设计,确定相关部件型号和技术参数,搭建热工水力实验平台并完成实验回路调试。研究发现相比于常规圆形管道,方管的过渡区Re数范围为1800-3000。这是由于方形流道边角区易产生漩涡和二次流,破坏层流层流,使得从层流向湍流转化提前,并且过渡区更窄。在层流区,层流时摩擦系数的实验结果与Shah-London关系式及理论计算值符合得较好;在湍流区,方形流道的尺寸越小,阻力系数越大。在Re数较大的时候,方管的湍流阻力系数大于圆管,这是由于方管边角漩涡引起的局部阻力较大引起的。对于传热规律,在层流区和湍流区,方管单相传热系数均大于圆管。而在同条件下的自然循环和强迫循环,由于自然循环浮升力影响,造成竖直加热管道截面速度分布趋势更平坦,形成较低的速度梯度,削弱了湍流输运效果,不利于换热,使得自然循环传热强度降低。在方形流道的过冷沸腾实验研究中,ONB点位置可以通过壁面热电偶温度脱离线性变化的位置来判断。热流密度越高,越有利于过冷沸腾的产生;质量流速越大,压力越高,越不易产生过冷沸腾。在相同条件下,过冷沸腾的传热系数大于单相强制对流传热系数,这是由于气泡的扰动,增强传热效果的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ONB点发生时壁面热流密度,壁面过热度及ONB点产生位置的实验关联式。并根据过冷沸腾的温度分布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提出过冷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相比强迫循环,自然循环传热效果较弱,造成在较低的壁面热流密度条件下就发生ONB。在方形流道内的饱和沸腾实验研究中,壁面热流密度、压力对传热系数影响较大,含气率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方形流道沸腾传热以泡核沸腾传热机理为主。热流密度提高,饱和沸腾气化核心数量会增加,气泡脱离的频率也会加快;系统压力升高,气泡的脱离直径会减小;提高压力和增加热流密度可以提高沸腾传热系数。在自然循环饱和沸腾区域内,会发生流动不稳定性现象,由于自然循环传热强度低和脉动引起的传热效果变差,会导致自然循环饱和传热系数也低于强迫循环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在含气率较高的环状流区域,随着液膜的蒸干,会发生第二类沸腾危机(干涸)。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进口含气率的减小,干涸点会发生延迟。需要同时考虑入口工况和当地工况对干涸发生的影响,得到强迫循环条件下的干涸点判据。对于自然循环系统,由于压降,流量,含气率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会发生流动不稳定性。压力的增大,流动不稳定性起始点(OFI点)发生滞后,临界流量增大,临界功率增大,波动的幅度减小,临界含气率增大;进口过冷度越大,流动不稳定性起始点发生滞后,临界流量增大,临界功率增大,波动的幅度减小,临界含气率增大;阻力越大,自然循环临界流量减小,临界功率减小,波动的幅度减小,临界含气率增大。通过时间域上的傅里叶级数拟合和频率域上的频谱分析得到脉动发生的周期,并发现压力越大脉动周期越小。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最终的不稳定边界图,最后根据相似原理和π定律,得到不稳定性边界预测模型。综上所述,相比于强迫循环,在单相区域、过冷沸腾区域和两相沸腾区域,自然循环的传热强度更低,并且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也会提前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亦健[3](2018)在《深低温固液两相流管内流动及传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低温固液两相流体即深低温浆体,比常沸点液体具有温度更低、密度更大以及热容量更高等优点。目前深低温浆体的研究主要针对氢浆和氮浆。氢浆是潜在的航天推进剂以及低温超导与中子源冷却剂,而氮浆则在高温超导电缆的冷却方面具有应用前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低温浆体的制备、观测以及流动传热特性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深低温固液两相流的流动与传热机理十分复杂,目前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距离低温浆体在航天与高温超导领域的实用化依然存在较大的距离。本文对低温浆体的密度、液位、流速测量以及管内流动换热的机理等方面展开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深低温固液两相流体在水平管内的流动与传热,建立基于群体平衡方程的双流体数值模型。该模型中,通过引入浆体表观粘度公式以及耦合群体平衡方程,修正了固液相间曳力模型与相间传热模型,并计算了颗粒破碎引起的颗粒尺寸分布,从而考虑颗粒尺寸和浓度对于固液相间质量、动量及能量传输的影响。该模型对于低温浆体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计算具有高精度及高可靠性。2)搭建了氮浆制备及流动传热实验系统,对用于低温浆体测量的电容式密度计、液位计及流量计的测量方法和结构进行了优化。该实验系统采用冻结-融化法进行氮浆制备,实验制备的氮浆中固氮颗粒基本为均匀的球体或椭球型晶状,颗粒尺寸在0.4-3 mm范围内,平均尺寸为1.5 mm左右。为了提高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动态响应分辨率,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高线性度的电容数字转换器进行电容信号采集;此外,液位计增加了全屏蔽同轴保护套管结构,减少了机械扰动及电磁干扰。对优化的密度计、液位计、流量计在氮浆的制备及老化实验中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电容式测量仪器具有良好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3)对氮浆在水平圆管与波纹管内的流动特性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探究低温浆体压降减小现象的物理机制。氮浆压降减小现象与颗粒浓度、流速、颗粒尺寸和管径等因素有关。实验研究了氮浆流动压降与流速及颗粒浓度的关系,并对比相同工况下的过冷液氮。同时,通过模拟计算,定量分析流动压降减小现象与颗粒尺寸和流动管径的关系。根据实验与模拟的结果,在较大管径的水平圆管、较高流速以及较低颗粒浓度时,氮浆的流动压降减小现象更容易发生。在水平圆管内,氮浆在均质流流型区域时,流动摩擦因子十分接近过冷液氮。此外,对于波纹管内的流动,颗粒浓度对氮浆流动压力损失影响较小,氮浆具有与过冷液氮几乎对等的流动性能。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拟合了氮浆水平圆管及波纹管内流动摩擦因子与浆体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4)对氮浆在水平圆管内的对流传热性能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探究低温浆体传热削弱现象的物理机制。氮浆传热削弱现象与颗粒浓度、流速、颗粒尺寸和管径等因素有关。实验研究了氮浆流动压降与流速及颗粒浓度的关系,并对比相同工况下的过冷液氮。同时,通过模拟计算,定量分析传热削弱现象与颗粒尺寸和流动管径的关系。氮浆的传热削弱的主要原因是高浓度颗粒的聚集抑制了氮浆液相的对流传热作用。此外,具有较大尺寸的颗粒的聚集减弱了液相的湍动能,抑制了固液界面传热和液相的热对流作用。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拟合了氮浆水平圆管内传热努塞尔特数与浆体雷诺数的经验关联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1-01)

张宗卫,郑东生,张盛辉,杨祺,黄树椿[4](2018)在《R141b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两相流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搭建水力直径分别为1mm和0.5mm的矩形微尺度通道实验台,研究了以R141b型制冷剂作为工质的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实验取热流密度为1~16kW/m~2、质量流速为111.1~333.3kg/(m~2·s)和质量干度为0~1,分析了叁者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究影响换热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较高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减小,流动换热主要受到沸腾传热的影响;当质量流速较大且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有所增长;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变化明显,热流密度升高到一定值后,质量流速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当质量流速处于111.1~333.3kg/(m~2·s)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干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程海龙,靳遵龙,楚迪,郑志阳,查洋[5](2018)在《T型微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行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动及传热研究,建立了T型微通道模型,利用VOF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弹状流流型进行了数值分析,考察了弹状流的形成过程、速度、表面张力和粘度对弹状流流型的影响,计算了气泡速度和液膜厚度,并与经验关联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液体粘度对弹状流的影响较大;而表面张力对弹状流几乎没有影响,当气速一定时,液速越大,气泡的长度越小而液柱的长度越大。气泡速度和液膜厚度与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误差分别为2.57%和4.87%。(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8年06期)

徐立,黄长绪,黄振飞,邹祥岩,孙强[6](2018)在《极地船换热器中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极地船舶在北极航行时换热器的换热以及解决管程的冰堵问题,保障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耦合相间传热传质模型,对海水-冰晶在壳管式换热器入口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入口含冰率和速度对冰晶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晶在流动过程中由于融化发生分层现象,增加入口IPF或降低速度,会出现更显着的分层现象且顶部近壁处的冰晶体积分数随之增大.此外,与单相海水传热特性相比,当速度为1.0 m/s时,冰晶会增强传热;当速度为1.5 m/s、IPF小于6%或者速度为2.0 m/s、IPF小于10%时,冰晶对海水-冰晶两相流的传热具有减弱的作用,而且这种影响随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大;IPF为20%时,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赵宇,孙宝芝,鲍杰,于祥,史建新[7](2018)在《螺旋管核态沸腾两相流摩擦压降与传热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合理简化一体化模块式先进反应堆(SMART)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建立螺旋管单元管模型,采用两流体模型和非平衡过冷沸腾模型,在均匀热流密度下对螺旋管内流体进行不同参数下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摩擦压降数值计算结果与陈学俊经验公式最为接近;曲率从0.04降至0.012时,摩擦压降明显下降,曲率继续下降,摩擦压降不变;加速压降几乎不受曲率影响;螺旋升角为3°~8.6°时,计算摩擦压降可不考虑螺旋升角的影响;雷诺数越大,总压降和摩擦压降均变大,摩擦压降梯度也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李宗洋[8](2017)在《汽液两相流条件下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致振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在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复杂的汽液两相流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振动,该振动是传热管损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核工程界在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设计时,高度重视传热管在汽液两相流条件下的流致振动研究。由于实际工况十分复杂,模拟十分困难,目前普遍采用空气代替蒸汽进行实验,但这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本文开展了汽液两相流条件下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致振动实验研究,实验台架采用单排布置的非均匀热流密度电加热棒提供汽水两相流场。通过可视化窗口观察了流场的流动形态,发现了实验台架顶部的环腔流现象——汽液两相流由热端一侧向冷端一侧"横扫"流动。本文测量了传热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幅,为了减弱传热管弯管区横向流的剧烈程度,以减弱流致振动的剧烈程度,本文提出了中央隔板的设计,即在弯管区中间位置安装一个隔板来阻碍该处的横向流。本文通过实验,得到了传热管的振动特性,传热管振动幅值较小,为μm量级,振动属于没有明显规律的随机振动。中央隔板减弱了汽液两相流由热端一侧向冷端一侧的"横扫"流动,降低了传热管的振幅,有效地减弱了传热管的流致振动。(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期刊2017-10-16)

刘财喜[9](2017)在《惯性微颗粒—湍流两相流流动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载颗粒的湍流两相流流动传热传质问题是多相流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流动物理和工程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颗粒-湍流两相流主要由连续相流体和离散相颗粒组成,颗粒既可以影响流动特性,也可以改变流体的传热特性,两相相互作用机理是两相流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结合Lagrangian粒子追踪方法研究了细微惯性颗粒对湍流的调制及其相关机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负载细微惯性颗粒的湍流两相流传热特性,考察了流体Prandtl数、颗粒比热容和颗粒动量Stokes数对湍流热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颗粒、流体速度场与温度场叁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研究发现随着流体Prandtl数增大,湍流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的关联性减小,颗粒诱导的速度场调制对温度场的影响减小,同时颗粒对流体之间的温度相关性减弱,导致颗粒对流体的热反馈减小,这综合导致颗粒对大Prandtl数湍流温度场的调制越弱;随着颗粒比热容增大,两相流传热效率增大,通过与单相流比较,发现大比热容颗粒增大两相流传热效率,而小比热容颗粒则减小传热效率;随着颗粒动量Stokes数的增大,颗粒携带传热能力明显提高,这导致两相流传热效率增大。2、研究了惯性微颗粒对两相流流动阻力和传热效率的双重影响,考察了颗粒对流体的动量反馈和热量反馈与颗粒动量Stokes数之间的关系,探索了通过添加颗粒的方式同时实现减阻增热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颗粒具有相同热Stokes数时,随着动量Stokes数的增大,两相流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效率减小。结果表明,随动量Stokes数的变化,颗粒反馈项在流动阻力和传热效率中的贡献呈现出相异性,即动量Stokes数越大,颗粒对流体的动量反馈越大而对流体的热反馈越小,基于此本文探索了通过添加颗粒的方式同时实现减阻增热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颗粒减小两相流流动阻力时,可以通过增大颗粒比热容实现增大传热效率。3、研究了宽粒径谱含相变的飞沫液滴对湍流边界层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粒径液滴对两相流流动阻力和传热效率的贡献,考察了液滴蒸发效应和液滴重力效应在湍流调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液滴质量浓度的增大,两相流流动阻力逐渐增大。多粒径液滴系统与湍流之间的总动量交换大部分来源于数量相对较少的大惯性液滴。液滴蒸发效应对总体流体阻力影响微弱,即使对于高液滴浓度情况同样如此,而液滴重力效应对总体流动阻力起到增大的作用。研究也发现随着液滴浓度增大,传热效率先减小后增大,液滴携带传热的输运方向与两相流总体传热的输运方向相反,同时多粒径液滴系统与湍流之间的总热量交换大部分来源于数量相对较少的大惯性液滴。同时液滴蒸发效应和液滴重力效应对两相流传热效率起到增强作用,且随液滴浓度增大变得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7-06-01)

袁方洋[10](2017)在《纳米颗粒两相流中颗粒动力学演变及对流传热和阻力特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颗粒两相流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工程热物理、材料、能源、食品、医疗与药品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烟、尘、雾、霾等细微颗粒物悬浮在气体中的分散体系被称为气溶胶,这就是最典型的气固、气液纳米颗粒两相系统。近几年我国各地频发灰霾现象,空气中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颗粒极易被人体呼吸系统吸入并沉积在肺泡上,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工程领域,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纳米颗粒分散到传统换热介质中,制备出均一稳定的液-固纳米颗粒两相悬浮液,并应用于热交换的流动中,可以提高换热过程的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常见的纳米颗粒两相流动系统通常包含着数目极大且跨尺度的颗粒,所以在研究其动力学演变时需着眼于颗粒群的统计规律,求解基于纳米颗粒尺度分布函数构建的颗粒通用动力学方程。该方程通过综合考虑颗粒相发生的成核、凝并、破碎、相变、化学反应等多种动力学事件,并结合流场中对流、扩散和外力场等对颗粒输运的外部影响来描述颗粒的动力学演变过程。尽管该方程有着多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等特点,但矩方法等数学物理方法已被被提出用于对其进行快速和精确地数值求解,从而实现对气溶胶或纳米流体等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本文围绕纳米颗粒两相流场,全面考虑纳米颗粒两相流动中的质量传递、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过程,从零维系统到叁维流场中颗粒的时空演化、从内部流场到外部流场、从层流流动到湍流流动、从球状纳米颗粒到非球状纳米颗粒、从单向耦合到双向耦合,以数值模拟为主,辅之以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了颗粒动力学演变及流场的对流传热和阻力特性,揭示了相关流动现象的机理,总结了一些规律,对未来的研究及应用给出了展望。首先,本文推导了含(n/3)阶矩量的纳米颗粒布朗凝并的直接展开矩模型,发现该模型有着较高的精度和计算速度,并且能直接地反映颗粒相关物理量在流场中发生凝并事件时的演变。接着,结合大涡模拟方法,首次将直接泰勒展开矩方法应用于平面射流场内纳米颗粒两相流的计算,验证了方法有效性的同时,分析和比较了各阶矩量及颗粒物理参数在流场中的演变规律。通过将气溶胶在高压腔体中通过喷嘴释放,在实验中将纳米颗粒积聚体弥散到了接近初级粒径的分布。同时,利用矩方法,又对高压释放射流流动中纳米颗粒的弥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将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了纳米颗粒在高压喷射弥散过程中的机理,并且结合相关理论和数据,探讨了弥散效果与压差等的关系。此外,本文构建了非球状纳米颗粒两相流的耦合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槽道中含圆柱状纳米颗粒的两相流场的对流传热和阻力特性,给出了圆柱状纳米颗粒两相层流流动的努赛尔数计算公式。最后,针对更为复杂的湍流流态,模拟了圆管中圆柱状颗粒纳米流体的湍流流动,探讨了颗粒的取向以及两相流的对流传热和阻力特性,对纳米流体湍流强化传热中颗粒形状及体积分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过增加纳米流体的颗粒浓度,相比较增加非球状颗粒的长径比而言,在略微增加阻力的同时更能明显地提升对流换热强度,这可能是在工业应用中提高纳米流体换热性能更为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对于提高含非球状颗粒的纳米流体的换热性能以及利用圆柱状纳米颗粒制备纳米器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3-01)

两相流与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包层是聚变反应堆中实现氚增殖、中子屏蔽、热量传递的重要部件,包层的热工水力设计直接决定了聚变堆的传热效率和安全运行。在正常工况下,将依靠包层传热系统的强迫循环流动,将聚变堆核能转化为热能并传递给气轮机;在事故工况下,包层系统主泵不可用时,将依靠包层传热系统的自然循环流动,带走聚变堆衰变热量,以缓解事故后果。故本文针对聚变工程背景下的包层方形流道强迫循环条件下和自然循环条件下的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为包层的热工水力设计和安全分析积累经验和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首先根据实验台架的理论设计,确定相关部件型号和技术参数,搭建热工水力实验平台并完成实验回路调试。研究发现相比于常规圆形管道,方管的过渡区Re数范围为1800-3000。这是由于方形流道边角区易产生漩涡和二次流,破坏层流层流,使得从层流向湍流转化提前,并且过渡区更窄。在层流区,层流时摩擦系数的实验结果与Shah-London关系式及理论计算值符合得较好;在湍流区,方形流道的尺寸越小,阻力系数越大。在Re数较大的时候,方管的湍流阻力系数大于圆管,这是由于方管边角漩涡引起的局部阻力较大引起的。对于传热规律,在层流区和湍流区,方管单相传热系数均大于圆管。而在同条件下的自然循环和强迫循环,由于自然循环浮升力影响,造成竖直加热管道截面速度分布趋势更平坦,形成较低的速度梯度,削弱了湍流输运效果,不利于换热,使得自然循环传热强度降低。在方形流道的过冷沸腾实验研究中,ONB点位置可以通过壁面热电偶温度脱离线性变化的位置来判断。热流密度越高,越有利于过冷沸腾的产生;质量流速越大,压力越高,越不易产生过冷沸腾。在相同条件下,过冷沸腾的传热系数大于单相强制对流传热系数,这是由于气泡的扰动,增强传热效果的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ONB点发生时壁面热流密度,壁面过热度及ONB点产生位置的实验关联式。并根据过冷沸腾的温度分布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提出过冷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相比强迫循环,自然循环传热效果较弱,造成在较低的壁面热流密度条件下就发生ONB。在方形流道内的饱和沸腾实验研究中,壁面热流密度、压力对传热系数影响较大,含气率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方形流道沸腾传热以泡核沸腾传热机理为主。热流密度提高,饱和沸腾气化核心数量会增加,气泡脱离的频率也会加快;系统压力升高,气泡的脱离直径会减小;提高压力和增加热流密度可以提高沸腾传热系数。在自然循环饱和沸腾区域内,会发生流动不稳定性现象,由于自然循环传热强度低和脉动引起的传热效果变差,会导致自然循环饱和传热系数也低于强迫循环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在含气率较高的环状流区域,随着液膜的蒸干,会发生第二类沸腾危机(干涸)。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进口含气率的减小,干涸点会发生延迟。需要同时考虑入口工况和当地工况对干涸发生的影响,得到强迫循环条件下的干涸点判据。对于自然循环系统,由于压降,流量,含气率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会发生流动不稳定性。压力的增大,流动不稳定性起始点(OFI点)发生滞后,临界流量增大,临界功率增大,波动的幅度减小,临界含气率增大;进口过冷度越大,流动不稳定性起始点发生滞后,临界流量增大,临界功率增大,波动的幅度减小,临界含气率增大;阻力越大,自然循环临界流量减小,临界功率减小,波动的幅度减小,临界含气率增大。通过时间域上的傅里叶级数拟合和频率域上的频谱分析得到脉动发生的周期,并发现压力越大脉动周期越小。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最终的不稳定边界图,最后根据相似原理和π定律,得到不稳定性边界预测模型。综上所述,相比于强迫循环,在单相区域、过冷沸腾区域和两相沸腾区域,自然循环的传热强度更低,并且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也会提前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相流与传热论文参考文献

[1].许智伟,李涛.基于两相流传热和风扇气动散热的LED汽车前照灯温控研究[J].灯与照明.2019

[2].鲍辉.方管流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李亦健.深低温固液两相流管内流动及传热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张宗卫,郑东生,张盛辉,杨祺,黄树椿.R141b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两相流传热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8

[5].程海龙,靳遵龙,楚迪,郑志阳,查洋.T型微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8

[6].徐立,黄长绪,黄振飞,邹祥岩,孙强.极地船换热器中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

[7].赵宇,孙宝芝,鲍杰,于祥,史建新.螺旋管核态沸腾两相流摩擦压降与传热数值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8].李宗洋.汽液两相流条件下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致振动实验研究[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五卷)——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2017

[9].刘财喜.惯性微颗粒—湍流两相流流动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7

[10].袁方洋.纳米颗粒两相流中颗粒动力学演变及对流传热和阻力特牲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标签:;  ;  ;  ;  

两相流与传热论文-许智伟,李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