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负载论文-王冰冰

网格负载论文-王冰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格负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缺损修复,钛酸锌,钛酸钙,利福平

网格负载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冰[1](2019)在《负载利福平/CuO的钛酸盐纳米网格的制备及其成骨与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缺损是由感染、肿瘤、创伤等清创术及各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骨骼结构破坏,其不同程度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二次手术,制备多功能的骨植入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钛金属表面进行结构改性、涂层修饰以及药物负载制备兼具成骨和抗菌功能的骨修复材料,研究了材料对细胞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其骨整合性能和抗菌活性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1)本研究以金属钛片(Ti)作为基底材料,通过两次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TiO_2)纳米网格,然后采用水热法将其转化为钛酸锌(ZnTiO_3)纳米网格,再在表面修饰羟基磷灰石和利福平。体外细胞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材料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涂覆羟基磷灰石的材料有明显的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生长和迁移。抗菌实验显示含Zn或负载利福平的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同时含Zn和负载利福平的材料的抗菌性能最好。结果表明,Zn-NG-HA-RIF可以同时促进骨整合和抑制细菌生长,Zn和利福平具有协同抗菌的作用。(2)本研究以金属Ti片为基底,通过两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在表面制备一层均匀的TiO_2纳米网格,然后利用水热法将其转化为钛酸钙(CaTiO_3)纳米网格,再在表面负载氧化铜(CuO)颗粒得到含Cu的纳米网格(Cu/Ca-NG)。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钙纳米网格阵列有利于MC3T3-E1细胞的粘附与增殖,对骨整合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含Cu的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Cu/Ca-NG可以同时有效促进新骨生成和抑制细菌生长。综上所述,我们以金属纯Ti片为基底材料,通过元素掺杂、仿生涂层制备和药物负载得到两种双功能骨缺损修复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新生骨整合,而且能够同时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对骨缺损修复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郭永玲[2](2017)在《多租户环境下多机群网格数据负载均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网格数据负载均衡方法由于在多租户环境下存在数据分布不均衡、节点数据动态增长、节点不同其性能不同等问题,造成了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长、最佳适应度小、不稳定、收敛性差等现象,为此,基于数据负载均衡模型和网格数据表提出了矢量数据网格化负载均衡算法。根据数据的负载范围,采用四叉树网格化方法,将外包矩阵范围进行矫正,获取数据负载网格化信息;利用请求时间最近的范围跨度,计算大量数据负载权值以及用户请求范围内网格集合;计算网格集合中数据总量、扫描网格集合,得出分配后数据范围并均衡分配到矩阵范围内,从而完成多机群网格数据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可知,该算法能够完善传统算法中存在的弊端,缩短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提高最佳适应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收敛性和抗过重负载能力,不仅能够针对多租户环境下的多机群网格数据进行负载均衡的研究,还能有效的支持海量数据查询,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扩展性。(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7年24期)

林天高,马景奕,荆国栋[3](2016)在《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策略的国家气象网格共享平台设计及其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气象信息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气象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整合目前相对孤立的气象信息子平台,同时促进气象领域科研管理水平提升。针对目前国内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资源异构性和动态特性,设计一种安全稳定的国家气象信息大数据网格平台和启发式负载均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先进性。(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6年06期)

刘海,朴英[4](2016)在《多块结构网格动态负载均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科学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CFD在越来越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要求的计算精度不断提高,求解问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串行程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需要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来解决。在结构网格体系下,主要采用区域分解方法进行并行计算,各进程求解不同区域,在区域交界处,通过通信进行数据交换。进程间网格量的平衡对并行效率影响敏感,对原有计算网格进行有效的二次剖分及计算区域分配,可以有效提高计算资源利用效率,但资源利用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进行湍流燃烧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求解NS方程化学反应源项,其计算量在不同网格之间差异明显,会进一步降低并行效率。针对此类问题,仅以网格量平衡作为首要负载分配判据,已远不能满足高效利用计算资源要求。应根据计算负载的实际情况,在计算过程中,根据负载变化情况,对计算任务的重新调配,经多次均衡负载,可有效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减少总计算时间。二、基本原理选用带有计算湍流燃烧功能的多块结构网格NS方程并行求解程序。在计算之前,先对原始网格进行合理剖分,确保计算块数比开启进程数多,经验表明,各计算块网格数目将近,块数为进程数3到5倍为佳。处理各计算块的拼接边界时,若为同一进程的计算负载,则内部赋值即可,否则使用非阻塞通讯方式(MPI_ISEND,MPI_IRECV)完成数据交互。计算负载平衡度和通讯时间所占比例为影响并行计算效率的两大因素。当前主流计算设备采用IB网卡互联,节点间网络传输速度可达40Gbit,传输时间可忽略,影响计算通讯时间的主要因素为并行通讯窗口开启次数。因此,减少通讯边数目和平衡网格数目,可以实现静态负载平衡,策略如下:1)对各个进程的计算负载量进行无量纲化,近似认为进程分配网格数目与平均数目的比。2)选定一个负载非足额的进程p-i,获取未分配负载中最大负载计算块,指定到该进程p-i,该进程负载量为load-i。3)判定load-i与各进程的平均负载load-ave的关系,比值Lp小于0.95时,维护当前进程邻接计算块列表,以该计算块与进程p-i已有计算块邻边的数目为第一条件,网格数目为第二条件,计算块编号为第叁条件,进行排序。4)顺序选取上述邻接计算块列表中的1个计算块,若满足条件Lp≯1.05,则加入进程p-i的负载中,更新load-i,Lp。5)判定Lp与0.95关系。若Lp<0.95,返回4);若Lp≥0.95,执行下一步。6)判定所有进程满足Lp-i≥0.95,若否返回2),否则执行下一步。7)判定所有计算块均已经被分配。若仍有计算块未被分配,则以负载量为第一条件,进程号为第二条件,排序找出负载量最轻的进程P。对剩余计算块以负载量为第一条件,块编号为第二条件,排序,找出负载量最大的块B,分配给P。7)步骤循环执行,直到完成所有计算块的指定,退出模块。指定周期的计算完成后,可进入动态负载均衡模块,统计各个进程和计算块负载量,获取平均负载及前一周期负载平衡度,根据负载分布情况,判定是否需要进行负载重新分配。前一周期负载平衡度若不低于0.9,退出模块;若小于0.9,则判断负载最大的进程是否由一个计算块负载构成。若是,不进行负载再分配;否则,进入负载分配过程上述步骤1)到7)。其中步骤1)中计算负载量,步骤2)中未分配负载排序的第二条件,改为前一周期的实际负载量。重新初始化进程间通信关系,调整计算负载,修正计算现场,退出模块。叁、算例验证及分析采用激波管算例,采用9组分21反应氢气空气燃烧机理,左侧采用高温高压氧气,右侧为低压氢气,两侧均含有少量水蒸汽,以此验证计算负载受化学反应源项求解的影响,及动态负载均衡方法的有效性。2D算例为4个计算块,各计算块网格数目相同,不开启化学反应模块时,各个计算块负载量相近,对比串行,2进程计算,4进程计算,并行效率接近理论值,静态负载均衡效果明显。开启化学反应模块后,2进程模式并行计算,静态负载均衡模式加速比为1.448,动态负载均衡模式加速比为1.768,动态负载均衡效果明显,但整体并行效率为0.863,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主要限制因素为可调动计算负载数目较少。3D算例为20个计算块,各计算块网格数目相同,采用4进程模式计算,但由于各区域温度及化学反应强度因素,各计算块计算量差异明显。因负载调度空间充足,合计200个计算周期,其中共启动了14次动态负载均衡调度,使得下一周期并行效率保持在0.9以上,最终使得整体加速比达到了3.666,并行效率为0.916,相比静态负载均衡技术下加速比2.844,相对用时减少22%,计算资源利用率提升效果明显。负载调度过程有一定计算负载开销,3D算例中,整体负载量增加了约7%。因此,并行效率阈值过高及判定周期过短,会导致计算过程中,频繁尝试调度负载,影响整体计算效率,应根据具体算例负载调度过程开销负载与算例整体负载比值设置。四、结论在自动剖分多块结构网格及静态负载均衡技术的基础上,添加判定负载平衡度,配合负载调度,通过数值实验,获得了确定负载调度判定周期与临界阈值方法。开发的动态负载均衡模块,可有效改善计算湍流燃烧问题的负载平衡度和并行效率,提高了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获得良好加速效果,为后续研究燃烧室构型的工程算例奠定了基础。未来可以研究湍流燃烧反应机制与数值计算量的关系,开发负载预测功能,计算过程中采用主动负载平衡,进一步提高并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1-09)

冯玉鹏[5](2015)在《基于标准差任务分组及负载平衡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属于分布式计算平台的一种,产生网格的目的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并提高相互协作的能力。网格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作为网格技术中的最主要的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关注。本文针对现有的调度算法完成时间长、负载不均衡以及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对网格任务调度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到完成时间、负载均衡以及资源利用率等性能相对已有算法有较高提升的改进算法。首先,对Max-Min调度算法进行优化。Max-Min调度算法思想简单、易于实现。Max-Min调度算法的主要思想是优先考虑将资源分配给长任务。当任务集中长任务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由于优先调度长任务,因此可能增大系统的Makespan。针对Max-Min算法负载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低等不足,采用计算任务集标准差进行任务分组,将任务集分成长短任务组,最后采用二次分配的思想,将重负载上的任务分配给轻负载资源去执行的调度策略,提出了基于任务分组及二次分配的启发式网格任务调度算法GTSD算法。再次,结合任务集任务的分布情况,改进选择调度算法。由于任务集合中长短任务的比例大小变化时,不同的调度策略会影响调度算法的性能,当长任务多于短任务时Min-Min算法取得较好的性能,反之,Max-Min算法有较好的性能。为了选择一种具有最佳性能的算法,提出基于标准差及二次分配的启发式网格任务调度算法Double-SD算法。利用预测机制,根据标准差预测任务集中的任务大小分布情况,再根据任务分布情况选择一种最适合该任务集的调度算法,在选择算法结束之后,针对Min-Min算法和Max-Min算法存在的负载不平衡、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以及系统完成时间长,采用二次分配的思想,快速平衡负载,缩短完成时间。最后,采用Braun等人提出的仿真模型基准对GTSD及Double-SD两种算法通过代码实现,并且与Balance Max-Min等已有调度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12-01)

唐波,王勇献[6](2014)在《大规模CFD多区结构网格任务负载平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负载平衡算法的适应度低、可扩展性差、通信开销度量不准确的缺陷,提出一种大规模CFD多区结构网格任务负载平衡算法。通过对网格块的分割、网格块之间的组合映射、进程上网格计算量的调整来实现并行CFD任务负载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适应同构平台也适应异构平台,既适应网格块数多于进程数的情况也适应网格块数少于进程数的情况,该算法可使得整个计算空间分配到各进程上的计算量负载平衡,同时使得各进程间的最大通信开销最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4年07期)

孙立斌,陈闳中,邓蓉[7](2014)在《一种负载均衡的网格在线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任务调度是网格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针对网格资源及任务高度异构环境下的负载失衡问题,设计一种负载均衡的在线任务调度算法BOS。BOS算法在进行任务调度时,综合考虑任务到达频率、任务计算量、任务的完成时刻以及任务开始执行时刻等因素。任务周转时间由执行时间和等待时间2个部分组成。对于长任务,执行时间占更大比重。而对于短任务,等待时间的影响更大。算法根据长任务和短任务的各自特点,引入适应度的概念来指导调度。实验结果表明,与MCT算法相比,BOS算法的调度跨度、任务周转时间、响应比更小,资源利用率更高,负载也更加均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刘夏真,马文鹏,张鉴,陆忠华[8](2013)在《基于多块结构网格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负载均衡设计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网格具有网格生成速度快、质量高、数据结构相对简单、较适用于流体表面应力集中的运算等优点。在大规模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并行计算中,需要将网格区域划分为多块网格,而多块网格之间的数据通信会制约并行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对结构网格的负载平衡优化是提高并行计算能力的重点。本文提出了一个采用多层次k-way多约束条件图剖分算法来改进负载平衡的方案,并对M6翼型和CRM模型的多种规模进行了实际计算,结果证明多层次k-way图剖分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负载平衡,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最优节点间的计算负载平衡和通信负载平衡,最终达到了理想的并行效率。(本文来源于《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3年05期)

张宏,陈森[9](2013)在《基于多维QoS约束的网格任务负载均衡调度模型及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网格任务调度过程中更好满足用户多维QoS需求和提高系统负载均衡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维QoS约束的网格任务负载均衡优化算法.综合考虑任务执行费用、执行时间和系统负载均衡性能,构造了新的评价用户综合满意度的连续性效应函数和反映系统负载均衡的异构网格任务调度模型.通过对遗传算法算子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了目标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该算法与同类算法相比,在负载均衡性能、QoS总效应值、任务完成率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籍晓瑞,杨传颖[10](2013)在《基于负载均衡的免疫遗传算法网格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现有基本遗传算法对网格任务调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资源负载均衡问题的方案,并对算法的终止条件进行改进。针对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算法初始阶段引入免疫原理,利用免疫机制保证种群多样性,使算法能在更快找到最优解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负载均衡,最后通过仿真环境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有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网格负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网格数据负载均衡方法由于在多租户环境下存在数据分布不均衡、节点数据动态增长、节点不同其性能不同等问题,造成了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长、最佳适应度小、不稳定、收敛性差等现象,为此,基于数据负载均衡模型和网格数据表提出了矢量数据网格化负载均衡算法。根据数据的负载范围,采用四叉树网格化方法,将外包矩阵范围进行矫正,获取数据负载网格化信息;利用请求时间最近的范围跨度,计算大量数据负载权值以及用户请求范围内网格集合;计算网格集合中数据总量、扫描网格集合,得出分配后数据范围并均衡分配到矩阵范围内,从而完成多机群网格数据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可知,该算法能够完善传统算法中存在的弊端,缩短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提高最佳适应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收敛性和抗过重负载能力,不仅能够针对多租户环境下的多机群网格数据进行负载均衡的研究,还能有效的支持海量数据查询,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扩展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格负载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冰冰.负载利福平/CuO的钛酸盐纳米网格的制备及其成骨与抗菌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郭永玲.多租户环境下多机群网格数据负载均衡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7

[3].林天高,马景奕,荆国栋.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策略的国家气象网格共享平台设计及其分配算法[J].软件导刊.2016

[4].刘海,朴英.多块结构网格动态负载均衡方法[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6

[5].冯玉鹏.基于标准差任务分组及负载平衡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5

[6].唐波,王勇献.大规模CFD多区结构网格任务负载平衡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

[7].孙立斌,陈闳中,邓蓉.一种负载均衡的网格在线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4

[8].刘夏真,马文鹏,张鉴,陆忠华.基于多块结构网格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负载均衡设计及实现[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3

[9].张宏,陈森.基于多维QoS约束的网格任务负载均衡调度模型及算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籍晓瑞,杨传颖.基于负载均衡的免疫遗传算法网格调度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  

网格负载论文-王冰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