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欣河北省沙河市第一小学054100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者,教师作为辅导者的角色,并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人文性创造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以上几点呢?现对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有的课文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有的课文歌颂赞美那些具有崇高品德的人,有的课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无疑,课堂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从中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目的。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主要写作者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歌颂了周总理工作劳苦、工作俭朴的崇高品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周总理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他的崇高品质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同时教育学生,我们的祖国正处在迅速发展之中,需要具有这种崇高品质和献身精神的人,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信心。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还明确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而人文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渗透、潜移默化。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服务者,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条件:1.营造学习氛围。如为便于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室的布置、学生的就坐上,可以打破传统后排看前排后脑勺的坐法,4人或6人小组面对面而坐,甚至可以空出教室中间的大片“舞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根据喜好和需要,学生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这样,能彻底打消顾虑,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2.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一段扣人心弦的新课导入,把学生带入那艰难的战争岁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那环境的险恶、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坚强,从而受到教育和震撼;一处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既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又能感受到被肯定的荣幸。在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中,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当今时代,我们倡导自主,更崇尚合作,因而教师多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外,还应经常适时地向学生“灌输”合作思想,让他们首先具备“合作”概念,然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也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将来创新的历史使命,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概念,努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战场,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课堂上允许有讨论、有争议、有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和权利。有位教师讲课时,把“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这一点明时间的句子解释成了大年初一的下午。这时有学生提出了质疑,于是全班展开了讨论,最后一位同学说:“那应该是年三十那天下午。”教师问他原因时,他说:“因为后文小姑娘说了这样一句话:‘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既然是年夜饭,当然就是年三十晚上了。”对,学生说的对。理解这句话,应该联系下文内容,学生的回答有独到之处。正是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有利于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既然是教学生学,语文学习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那么课堂的时间就应当还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少讲,要以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以教为主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何为“自主”、“创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端正“主导”、“创造”的关系,确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
总之,语文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思考,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成为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