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近因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数学,纠错教学,教学质量
近因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闫梅兰[1](2019)在《突破近因效应,帮助学生纠错》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生受思维局限,解题中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纠错教学很考验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数学纠错教学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19年29期)
张振,谢思[2](2019)在《莫为“近因效应”遮望眼》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简言之就是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的信息影响更大。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根据最近一时的印象去评价别人,容易使当事人受到心理伤害。大学生士兵小李是连队文书,能力突出,平时大(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9-06-30)
王宝财[3](2018)在《基于温度近因效应的多元线性回归电力负荷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负荷与温度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的气象信息,以结构简单、解释能力强的回归预测方法为基础,提出基于温度近因效应的多元线性回归负荷预测模型。在构建回归模型时,引入虚拟变量描述负荷在年、周和日周期上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周分类时兼顾考虑节假日负荷特殊性及与休息日负荷的相似性,对节假日及其邻近日做相应转换;在近因效应方面,采用滞后时温度和24h移动平均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温度近因效应可较大程度提升负荷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郝芳[4](2018)在《先入为主与近水楼台——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入为主"出自《汉书·息夫躬传》,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可能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不容易接受。"近水楼台"出自宋代苏麟的《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诗句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从心理学上讲,"近水楼台"也可以理解为,离认知主体越近的客体越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这两个成语(本文来源于《风流一代》期刊2018年20期)
王雪莉,窦吉芳,王小晔[5](2018)在《目标导向与同级绩效评价:相似吸引和近因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571位高管人员进行模拟试验,从相似吸引与近因效应2个角度探究了评价者的目标导向以及团队成绩对被评价者的目标导向与其得到的同级绩效评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越具备绩效型目标导向的个体越容易受到相似性吸引机制的影响,在同级间绩效评价时对同是绩效型目标导向的被评价者给予更高的评价;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当团队最近绩效越高时,绩效型目标导向的被评价者会获得越高的同级绩效评价。(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郝芳[6](2018)在《先入为主与近水楼台——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入为主"出自《汉书·息夫躬传》,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可能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不容易接受。"近水楼台"出自宋代苏麟的《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诗句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8年06期)
欣然[7](2018)在《求职者不可忽视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求职,现已成为每个人必经的过程,面试,就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招聘方,面对众多的应聘人员,是无法实施"日久见人心"的识才策略的,只能依靠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资料进行面对面的招聘考核,因此,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是就业成功的第一步。(本文来源于《文苑》期刊2018年03期)
张军[8](2017)在《近因效应的认知影响及教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近因效应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并从学生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出发,探讨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利用近因效应原理促进教学,减少近因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课堂安排,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联系生活实际等,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7年09期)
操龙升[9](2014)在《浅析心理学“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成为每一名现代人的必备语言之一。但有许多老师发现,英语课越来越难教,不管怎样努力,课堂教学效果都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受学习英语的环境影响之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当已经成为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其突出表现就是教师不关注学生英语学习心理。为了提高英语课(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14年24期)
王正华,卞恩鸿[10](2014)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近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1957年做了一个着名的"首因效应"实验。他编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的文字,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测试者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被心理学家称做"近因效应"。(本文来源于《青海教育》期刊2014年12期)
近因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简言之就是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的信息影响更大。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根据最近一时的印象去评价别人,容易使当事人受到心理伤害。大学生士兵小李是连队文书,能力突出,平时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因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闫梅兰.突破近因效应,帮助学生纠错[J].教书育人.2019
[2].张振,谢思.莫为“近因效应”遮望眼[N].解放军报.2019
[3].王宝财.基于温度近因效应的多元线性回归电力负荷预测[J].水电能源科学.2018
[4].郝芳.先入为主与近水楼台——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J].风流一代.2018
[5].王雪莉,窦吉芳,王小晔.目标导向与同级绩效评价:相似吸引和近因效应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
[6].郝芳.先入为主与近水楼台——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J].百科知识.2018
[7].欣然.求职者不可忽视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J].文苑.2018
[8].张军.近因效应的认知影响及教学应用[J].化学教学.2017
[9].操龙升.浅析心理学“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基础教育课程.2014
[10].王正华,卞恩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近因效应”[J].青海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