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冰川融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化学特征,融水,玉珠峰冰川
冰川融水论文文献综述
宋玲玲,田青,李宗杰,何靖[1](2019)在《昆仑山玉珠峰冰川冰雪融水水化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玉珠峰冰川冰雪融水水化学的变化特征和环境意义,本文主要对2016年和2017年6—9月的冰川融水进行采集(共采集了42个样品),并对样品的pH、电导率及主要可溶离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Na~+和Ca~(2+)是玉珠峰冰川冰雪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而SO■和Cl~-是主要的阴离子,同时玉珠峰冰川融水的主要离子类型为Na~+-Ca~(2+)-SO■-Cl~-;从时空变化来看,玉珠峰冰川融水的Cl~-、SO■、Na~+、Mg~(2+)和Ca~(2+)离子月变化非常明显,并且除NH~+_4以外其余离子随着海拔的逐渐增加均呈降低的趋势;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发现研究区融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主要受硅酸盐和碳酸盐等地壳来源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欣,丁永建,张勇[2](2019)在《冰川融水对山地冰冻圈冰湖水文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冰川融水通过热量、水、物质传输对山地冰冻圈冰湖水文效应产生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山地冰冻圈冰湖的水量、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等方面系统总结冰川融水对冰湖水文效应的影响.冰川融水被冰湖滞留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区域冰川水资源的亏损,但也直接导致了潜在危险性冰湖数量和危险程度增大.冰川融水对冰湖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湖水温度、影响透明度/浊度、改变湖水密度、造成湖水热力分层现象等方面,对冰湖化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湖水中的氮素、溶解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各类离子和重金属等,进而影响冰湖生物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深入系统地开展冰川融水及其变化对冰湖水文效应研究,对冰川水文与水资源、山地冰冻圈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明源,王继莲,古丽巴哈尔·萨吾提[3](2015)在《新疆东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雪冰及融水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B和PYGV两种培养基分离培养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雪冰及融水中可培养细菌,通过分离菌株16S r DNA的PCR-RFLP图谱和基于基因序列相似性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细菌多样性.结果从样品中共分离到178株菌,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纲,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个类群,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杆菌Flavobacterium、紫色杆菌Janthinobacterium为优势菌群.LB和PYGV两种培养基在分离的细菌数量及种群多样性、优势菌属、特有菌属方面呈现一定差异.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地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且存在一定的地方特异性菌属,寡营养培养基更利于极端微生物的恢复生长.(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5年06期)
郑晓吉,孙海龙,关波,姜远丽,倪永清[4](2015)在《天山一号冰川融水中耐冷酵母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和筛选天山一号冰川融水中可培养的酵母菌,了解冰川中低温酵母菌的生长特性、系统发育和物种多样性,为低温酵母菌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开发其生物技术利用潜力奠定基础。采用虎红培养基RB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 H及耐盐性进行测试;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别测试了菌株的产胞外酶性状,利用2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低温酵母菌种的系统进化地位,并通过MSP-PCR指纹技术对26S rRNA基因高度同源性的菌株做进一步区分。共得到68株低温酵母菌,依据菌落形态、细胞形态进行初步分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15株酵母菌株隶属于担子菌(Basidiomycetes)和子囊菌(Ascomycetes),共7个属,只有BCY-12隶属于子囊菌的Pichia属,其他菌株全部属于担子菌,其中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占40%。菌株产酶性状研究显示,7株可产脂肪酶,4株可产酯酶,11株可产淀粉酶,11株可产蛋白酶,3株可产果胶酶,2株可产几丁质酶。天山一号冰川融水中具有较丰富的低温酵母菌,系统发育多样,产酶特性差异较大。分离菌株大多属于耐冷菌范畴,Cryptococcus属的菌株为优势种群。(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5年07期)
陶玲[5](2015)在《天山一号冰川底部融水及沉积层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冰川环境是较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开放性系统,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0%,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和新的基因资源。冰川环境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原始生态系统中低温微生物类群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系统发育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同时由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低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敏感变化有助于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此外,揭示冰川环境中的微生物不仅有助于低温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开发及生物技术的研发,同时也为探索冰川底部沉积层中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天山一号冰川融水及底部沉积层可培养细菌,根据16Sr RNA基因序列初步确定耐低温菌的系统进化地位,采用BOX-PCR指纹图谱对16S r RNA基因高度同源性的菌株进一步区分。测定分离菌株的生长特性及利用筛选培养基及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的产酶特性及药敏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1.天山一号冰川融水及底部沉积层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最终选取116株作为试验菌株,其中72株为杆菌,占总数的62.1%,多数菌株呈乳白色(31株)、黄色(40株)、橘黄色(9株)、红色(17株)、粉色(3株)、透明(6株)。72%菌株生长温度范围是4-30℃,属于耐冷,57%为革兰氏阳性菌,76%最高耐盐浓度为6%,菌株最适p H值为6.0-7.0,大多数菌株的p H范围较窄。菌株分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CFB、Actinobacteria、Firmicute 6个门或亚纲水平的系统发育类群,共28个属。其中γ-Proteobacteria占总类群的28.5%,为优势类群,依据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标准,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是多样性最高的类群。2.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分离菌株中多数菌株的V-P、明胶液化、接触酶及硝酸盐还原试验呈阳性,而菌株的M.R试验仅13%显阳性,93.1%和13.8%的吲哚试验和明胶水解呈阳性,尽管分离菌株的16S r DNA序列亲缘关系较近,但其生理生化特性却明显不同。3.116株分离菌株,产蛋白酶菌株87株,产脂肪酶菌株79株,产淀粉酶菌株27株,产纤维素酶20株。多数产酶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4℃左右,最大耐盐浓度为6%,最适p H范围为6.0-7.0。产酶菌株分属于6个门(或亚纲)类群,包括24个属,产脂肪酶和蛋白酶菌株丰度最高的是Pseudomonas和Flavobacterium属,产淀粉酶菌株丰度较高的是Rhodococcus、Flavobacterium和Bacillus属,产纤维素酶菌株丰度较高的是Pseudomonas、Flavobacterium和Brevundimonas属。4.116株分离菌株,其中97.5%的分离菌株对氯霉素和萘啶酸有抗性,分别有95.0%,91.2%和90.0%的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噻亏和红霉素有抗性,相反,仅仅只有43.8%的菌株对新霉素表现出耐药性,这一结果说明了天山一号冰川微生物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性指数较高。(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5-06-01)
陶玲,顾燕玲,郑晓吉,关波,董娟[6](2015)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可培养细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系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融水细菌进行分离,检测了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表型特征,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中分离的36株代表菌株分属于5个系统发育类群、8个属,其中,Bacteroidetes和γ-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41.7%和38.9%;在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占39%.依据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6株分离菌株80%以上属于耐冷菌;产酶实验显示,大多数菌株同时产蛋白酶和脂肪酶,仅3株菌不产酶,6株菌同时产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耐药性试验表明,36株分离菌株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7株菌对测试的10种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理多样性,同时为评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冰川微生物生理特性潜在的影响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5年02期)
王晓蕾,孙林,张宜清,罗毅[7](2015)在《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识别流域冰川融水对径流的贡献——以天山库玛拉克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寒山区可能不同程度地覆盖冰川,从而对发育于此的河川径流产生贡献。估算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贡献率在水文学、气候变化对雪冰流域影响以及雪冰流域水资源管理各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寒山区流域地形、冰川复杂,检测困难,定量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的贡献率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尝试采用具有降雨、积雪、冰川水文过程模拟能力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产流过程和径流过程,以冰川融水及冰融水产流量占河川径流的比例来近似代替对径流的贡献率。在天山库玛拉克河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1961-2007年库玛拉克河流域冰川融水及冰融水对河川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53%和27%,且补给主要在夏季(6-8月)。根据1961-2007年的气象数据和模拟结果,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冰川融水及冰融水对径流贡献率均呈略微上升趋势,且冰融水与降水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在降水较少年代对径流具有重要"补偿"作用。(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鞠建廷,朱立平,黄磊,杨瑞敏,马庆峰[8](2015)在《基于监测的藏东南然乌湖现代过程:湖泊对冰川融水的响应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泊广布,湖泊水质、沉积物对冰川变化的响应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藏东南外流区第二大湖泊然乌湖监测的系统设计,研究了湖泊对冰川的响应程度.利用水位计对比然乌湖和各大补给河流水位与水温的关系,发现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曲尺河)对湖泊水量平衡的重要性;利用水质多参数仪器定期监测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发现冰川融水对然乌湖温度的时空变化有重要影响,导致水温自上而下降低,流量小的季节湖泊温度差异变小;自上游到下游电导率逐渐升高,显现出离子浓度低的冰川融水对湖泊的冲淡效应,p H随之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叶绿素含量的时空变化;利用在上、中和下湖布设的沉积物捕获器监测沉积通量的时空变化,发现沉积速率非常大,通量具有上湖>中湖>下湖的规律,且时间上各湖具有入湖流量大的季节大于小的季节的规律,说明了冰川融水对然乌湖在沉积量方面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总之,然乌湖水体和沉积物能够高信度地响应上游冰川的变化,然乌湖沉积物具有高分辨率反演该区域冰川和气候变化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园园[9](2014)在《气候变化让冰川融水“透支”》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刘园园)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960年到2013年,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退缩了390.7米,平均每年退缩超过7米;仅2009年到2013年就退缩了79.4米,平均每年退缩将近20(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4-09-28)
刘园园[10](2014)在《气候变化让冰川融水“透支”》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刘园园)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960年到2013年,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退缩了390.7米,平均每年退缩超过7米;仅2009年到2013年就退缩了79.4米,平均每年退缩将近20米。"冰川本身就是气候的产物,对气候也十分敏感,一旦气候发生变化,很快会反映在消融上。"中科院寒旱所助理研究员刘宇硕说。随着气候的变暖,祁连山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据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27期)
冰川融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冰川融水通过热量、水、物质传输对山地冰冻圈冰湖水文效应产生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山地冰冻圈冰湖的水量、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等方面系统总结冰川融水对冰湖水文效应的影响.冰川融水被冰湖滞留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区域冰川水资源的亏损,但也直接导致了潜在危险性冰湖数量和危险程度增大.冰川融水对冰湖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湖水温度、影响透明度/浊度、改变湖水密度、造成湖水热力分层现象等方面,对冰湖化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湖水中的氮素、溶解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各类离子和重金属等,进而影响冰湖生物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深入系统地开展冰川融水及其变化对冰湖水文效应研究,对冰川水文与水资源、山地冰冻圈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冰川融水论文参考文献
[1].宋玲玲,田青,李宗杰,何靖.昆仑山玉珠峰冰川冰雪融水水化学特征分析[J].环境化学.2019
[2].王欣,丁永建,张勇.冰川融水对山地冰冻圈冰湖水文效应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9
[3].李明源,王继莲,古丽巴哈尔·萨吾提.新疆东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洋布拉克冰川雪冰及融水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J].冰川冻土.2015
[4].郑晓吉,孙海龙,关波,姜远丽,倪永清.天山一号冰川融水中耐冷酵母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
[5].陶玲.天山一号冰川底部融水及沉积层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6].陶玲,顾燕玲,郑晓吉,关波,董娟.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融水可培养细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系统发育[J].冰川冻土.2015
[7].王晓蕾,孙林,张宜清,罗毅.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识别流域冰川融水对径流的贡献——以天山库玛拉克河为例[J].资源科学.2015
[8].鞠建廷,朱立平,黄磊,杨瑞敏,马庆峰.基于监测的藏东南然乌湖现代过程:湖泊对冰川融水的响应程度[J].科学通报.2015
[9].刘园园.气候变化让冰川融水“透支”[N].科技日报.2014
[10].刘园园.气候变化让冰川融水“透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