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多糖论文-宁可

莼菜多糖论文-宁可

导读:本文包含了莼菜多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莼菜,多糖,抗氧化,分离纯化

莼菜多糖论文文献综述

宁可[1](2019)在《莼菜多糖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多糖。首先,选取原料的成熟大叶样品(M-BS)、嫩叶样品(TL-BS)、茎样品(TS-BS)以及它们提取物M-BSP、TL-BSP、TS-BSP和体外胶质样品(G-BS)等七个样品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并对各样品的羟基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和还原能力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体外胶(G-BS)的多糖及多酚含量是所有部位中最高的,故选择G-BS进行PK100膜超滤实验,筛选出分子量小于1000万Da的组分进行柱层析分离实验,并运用乙酰化、气质联用、扫描电镜、差示热量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G-BS多糖的高级和一级结构进行解析。本研究为莼菜多糖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G-BS样品中总糖(589.11±11.07 mg/g)和总多酚(175.97±5.13 mg/g)含量丰富,但羟自由基(IC50=3.42±0.12 mg/g)和DPPH(IC50=4.39±0.24 mg/g)和ABTS自由基(IC50=1.66±0.05 mg/g)清除能力并不高。主成分析表明,莼菜体外胶质与莼菜植物体本身有较大区别。通过单糖组成分析发现G-BS的主要含有半乳糖(61.56±3.29 mg/g)、岩藻糖(36.45±0.68 mg/g)和阿拉伯糖(27.08±0.27mg/g),其单糖组成与植物体本身有较大区别。我们选取G-BS进行下一步研究。(2)G-BS经叁种超滤膜(PK100、PK50及PK10)超滤得到叁个组分。其中PK100组分的抗氧化性能好与其他组分,故我们选择PK100组分(CG-BS)进行后续的纯化分离。CG-BS经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后得到CG-BS-0、CG-BS-1、CG-BS-2和CG-BS-3四个组分。选取CG-BS-1组分进行Sephacryl S500凝胶柱层析得到CG-BS-1a多糖纯品,冷冻干燥后多糖样品呈白色粉末状。后续实验选取CG-BS-1a样品进行结构分析。(3)通过对CG-BS-1a样品的紫外全扫描表面该样品不含核酸和蛋白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分析表明该样品相对分子质量为1.614×10~6 Da。CG-BS-1a乙酰化分析表明CG-BS-1a主要含有D-半乳糖,红外光谱(IR)分析初步推断CG-BS-1a可能是一种α-D-吡喃糖型半乳聚糖。经过进一步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等技术解析,结果表明:该多糖是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是以α-1,6-linked连接为主的D-半乳糖组成。最后运用差示量热扫描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它的链构像关系进行的初步的观察,发现该多糖在30-200℃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分子以网状结构为主,结合紧密。(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张春燕,吴美儒,周毅峰,唐巧玉[2](2018)在《利用大孔树脂对莼菜多糖脱色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莼菜多糖的脱色条件,本文以脱色率为主要测定指标,首先对比了不同类型的树脂对莼菜多糖的脱色效果,然后通过树脂种类、脱色温度、脱色p H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脱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大孔树脂NKA-9树脂,在脱色温度55℃和脱色p H为4的条件下,莼菜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79.22%,多糖保留率为67.54%,蛋白质去除率为55.75%。该脱色方法工艺简单,效果好,可用于莼菜多糖的脱色。(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5期)

崔杰,何正有,屠银芳,刘婧,王安琪[3](2018)在《莼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纯化莼菜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采用碱提醇沉工艺,经除蛋白、除色素得到莼菜多糖(BSP);再经DEAE纤维素DE-52柱、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对BSP进行分级精制;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测定BSP各组分的分子量;以叁氟乙酸(TFA)水解BSP,PMP柱前衍生HPLC分析单糖组成,通过控制酸水解的浓度与时间,探索莼菜多糖主链和支链的构成情况。结果 BSP的校正含有量为88.38%。精制后分得3个组分BSP-1、BSP-2、BSP-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20 8、1.166、1.050 7)×106Da;BSP完全酸水解后,含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0.318∶0.358∶0.317∶0.112∶1.823∶0.725∶1.329);BSP部分酸水解后,含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0.154∶0.235∶0.074∶1.662∶0.479∶1.095)。结论 BSP是一种酸性多糖,其主链以甘露糖为主要单糖,支链以半乳糖为主要单糖。(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8年04期)

王倩[4](2009)在《莼菜多糖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莼菜是一种水生带有胶质和嫩梢,供食用的稀有名贵蔬菜。莼菜多糖作为莼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此外莼菜多糖还具有较高的增稠和持水性。本文主要研究莼菜多糖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理化和功能性质,旨在为莼菜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实验以解冻莼菜芽为原料,莼菜粗多糖单糖组成为依据,模拟复配单糖溶液得到苯酚-硫酸法总糖测定标准曲线。在此基础上以总糖提取率为指标,得到了莼菜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0.015 mol/L,物料比1:5(w/v),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30℃,获得BSPⅠ。同时采用酶法脱除蛋白质,具体工艺为:Alcalase蛋白酶添加量0.1%,pH 8.5,50℃酶解时间4 h,得到BSPⅡ。经过10kDa超滤膜超滤,乙醇沉淀后得到莼菜多糖粗品BSPⅢ。最终莼菜粗多糖提取率为79%,多糖纯度70.3%。采用HPSEC-MALLS-UV-RI联用系统确认BSPⅠ中蛋白质与多糖为简单混合,排除了糖蛋白的可能。分别测定BSPⅠ、BSPⅡ和BSPⅢ的分子量分布和平均旋转半径。结果表明,叁种样品平均分子量为1.6×106~1.8×106,平均旋转半径50~54nm,提取过程对样品结构无破坏。采用PL aquagel-OH MIXED 8μm凝胶色谱柱对组分BSP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BSPⅢ-a和BSPⅢ-b两种多糖组分。测定得到多糖组分BSPⅢ-a和BSPⅢ-b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851×106和0.83×105,平均分子半径为53.5nm和50.9nm。其中组分BSPⅢ-a达到了一定的均一程度,为大分子量的莼菜多糖。组分BSPⅢ-b为小分子多糖与蛋白质的共混物。并采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BSPⅢ-a和BSPⅢ-b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份均为以半乳糖为主要单糖组分,可能含有酰基和α-型糖苷键的多糖。研究了莼菜多糖溶液的流变性质,其溶液(0.5%-3%)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假塑性流体,其K值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增大,n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浓度0.5-3%莼菜多糖凝胶体系粘弹性也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通过研究莼菜多糖与黄原胶、卡拉胶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质发现莼菜多糖与黄原胶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莼菜多糖与卡拉胶共混,协同作用明显,在复配比9:1(卡拉胶:莼菜多糖)时,协同作用最为明显,可以使混合体系的胶凝点温度上升1℃,融化点温度上升14.6℃,G’增大至707.4Pa。莼菜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体系凝胶性质的研究表明,莼菜多糖添加量在0.01%-1%范围内,混合体系粘度随莼菜多糖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莼菜多糖添加对混合体系热变性温度影响显着,添加量0.3%以上时第二变性温度变得不明显。多糖添加量为0.1%时对于增大混合体系的凝胶强度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9-08-01)

周毅峰,唐巧玉,罗兴武,吴永尧[5](2008)在《莼菜嫩叶胞内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和碱两种溶剂提取脱胶莼菜嫩叶胞内多糖,并研究莼菜胞内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还原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但水溶性多糖还原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均强于碱溶性多糖;两种多糖清除体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0mg/ml和5.0mg/ml。(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8年08期)

张平,俞智熙[6](2008)在《乙酰化莼菜多糖中单糖组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醇沉淀法从莼菜中提取多种多糖化合物,多糖化合物经水解,乙酰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确定了莼菜单糖的组成.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高灵敏度检测鉴定莼莱多糖组分中单糖结构的定性定量方法.(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唐巧玉,周毅峰,吴永尧[7](2008)在《莼菜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酶法预处理莼菜中的水溶性多糖,结果表明:酶法预处理效果显着,最佳预处理参数为: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用量分别为100 U/g、100 U/g和1 100 U/g,预处理温度为50℃,pH5.0,处理时间3 h,料液比1∶20,此条件下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最高达到13.75%。(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08年03期)

刘翠俐,于秋英[8](2004)在《莼菜多糖粘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莼菜多糖粘胶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作用。方法 用 3 %莼菜多糖粘胶溶液给予 3 0例Ⅱ型糖尿病 (NID DM)患者口服 ,每天 3次 ,每次 3 0ml,服用 4周 ,进行服用莼菜多糖粘胶前后的自身配对比较。结果 自身配对比较 :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 ,差异均具有非常显着性 (P <0 .0 1)。结论 莼菜多糖粘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04年06期)

许光辉[9](2001)在《开发莼菜多糖前景广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莼菜多糖的发现、研究和开发莼菜多糖是我们发现,并通过近十年的探索、研究,取得的一项成果。我们不仅摸清了莼菜多糖形成与产胶细菌的关系,而且,在中国,也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从天然生长的莼菜透明粘胶状物中,分得了产胞外多糖(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情报研究》期刊2001年03期)

刘志伟,李言郡[10](2000)在《莼菜多糖保健饮料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从莼菜中提取莼菜多糖等有效成分并配制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 :莼菜杀青 99~ 1 0 2℃ ,1 .5min ,木瓜蛋白酶 1 1 6u/ 1 0 0ml作用 4h ,热溶提取沸水浴 0 .5h ,调配灌装后 90℃ ,1 0min杀菌处理。(本文来源于《武汉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莼菜多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莼菜多糖的脱色条件,本文以脱色率为主要测定指标,首先对比了不同类型的树脂对莼菜多糖的脱色效果,然后通过树脂种类、脱色温度、脱色p H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脱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大孔树脂NKA-9树脂,在脱色温度55℃和脱色p H为4的条件下,莼菜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79.22%,多糖保留率为67.54%,蛋白质去除率为55.75%。该脱色方法工艺简单,效果好,可用于莼菜多糖的脱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莼菜多糖论文参考文献

[1].宁可.莼菜多糖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抗氧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

[2].张春燕,吴美儒,周毅峰,唐巧玉.利用大孔树脂对莼菜多糖脱色的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8

[3].崔杰,何正有,屠银芳,刘婧,王安琪.莼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研究[J].中成药.2018

[4].王倩.莼菜多糖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

[5].周毅峰,唐巧玉,罗兴武,吴永尧.莼菜嫩叶胞内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8

[6].张平,俞智熙.乙酰化莼菜多糖中单糖组分的GC-MS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

[7].唐巧玉,周毅峰,吴永尧.莼菜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J].北方园艺.2008

[8].刘翠俐,于秋英.莼菜多糖粘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4

[9].许光辉.开发莼菜多糖前景广阔[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1

[10].刘志伟,李言郡.莼菜多糖保健饮料工艺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

标签:;  ;  ;  ;  

莼菜多糖论文-宁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