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耦合地域论文-杨山,任瑞芳,洪灿辉

城乡耦合地域论文-杨山,任瑞芳,洪灿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乡耦合地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耦合地域,城乡统筹,范围界定,无锡

城乡耦合地域论文文献综述

杨山,任瑞芳,洪灿辉[1](2010)在《无锡市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城乡统筹及城乡耦合地域内涵的基础上,借助RS和GIS技术,以无锡市2008年为例设计了城乡耦合地域的界定路径,并由此得到无锡市1979-2008年的城市建成区及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变化与同期城市建成区的变化呈正相关;各个年份城乡耦合地域内部用地构成不断变化,建设用地面积比重随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加,耕地则呈现与建设用地相反的变化趋势;各类用地面积比重的标准差逐渐变小,反映城乡相互作用变化的耦合态势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0年05期)

杨山,陈升[2](2009)在《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乡耦合关系,选择无锡市城市化地域过程和空间范围动态变化显着的城乡耦合地域作为研究实体,综合RS、GIS及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确定1984~2008年5个时段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并揭示其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内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响应变化。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连续建成区的扩张导致耦合地域同幅扩展;耦合地域内建设用地比例随着耦合地域向外推移和扩展而持续增加,并且其内部的主要建设用地斑块结构稳定性呈现先降后升的特征;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引起各类型景观格局密度指数相应变化,建设用地景观增加导致生态景观整体趋于破碎化;而耕地景观相邻边界的主导地位在快速丧失的同时建设用地相邻边界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以边界镶嵌度EPD表征的景观交错分布程度不断提高。(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田霖[3](2009)在《金融地理学视角: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演变与耦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有关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联系,而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会造成农村金融和经济的滞后以及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本文采用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和理念,探求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内涵、研究范畴及有效耦合机制,拓展了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9年04期)

张振杰[4](2008)在《城乡耦合地域空间属性及城乡耦合关系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水平及其步伐的显着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文明的普遍推广,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化了城乡之间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层面上的矛盾,于是统一协调城乡关系、建设新形势下多元化的城乡和谐社会逐渐为我国政府与学术界所重视。带有城乡过渡性质的边缘空间,是城乡两异质地域物质、信息、技术等要素双向侵入与渗透的场域和受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地带。同时作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空间发展态势与趋向对建构新型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导向意义和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当前城乡社会经济差距逐步减小的客观现实影响和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创建节约型城市增长模式等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城乡地位逐步趋近平等,落实在共同作用的边缘空间,呈现出耦合态势。前期源自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主义研究体系已然不能有效地发挥指导城乡边缘地域发展实践的作用。基于此般时事发展的需要和全新环境形势的考虑,本文在吸收后现代主义、模糊数学及系统动力学等前沿思想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城乡耦合系统概念,分析其耦合空间演变过程,以拓展和深化该领域的研究视野,为进一步探索适应于特定地域特定阶段的空间发展模式提供基础条件。城乡耦合地域系统概念是指由隶属于城市、乡村双系统的影响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于交互作用处形成一定规模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及系统行为的区域;由于处于城乡双系统作用的边缘,其空间结构、地域职能、系统演进过程等呈现出区别于过去城乡二元结构主导时期的特征,同时作为独立的系统,其与城乡双系统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全文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包括前叁章内容。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相关理论介绍与评述,进而对本文进行理论构建;介绍本文的研究关联性科学方法与手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实证内容。其中,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前的基础工作,介绍实验区的背景及城乡耦合地域空间发展现状,及基于模糊数学分析方法的耦合地域空间界定。第五章结合相关前沿理论进行了地域单元城乡耦合关系演变过程的定量研究。其分析遵循如下思路逐层深入:从解析城乡耦合地域的中间景观、无定式结构、多核心功能等特征入手,借助于3S技术确定城乡耦合地域空间范围,为研究城乡耦合地域提供空间与社会经济属性数据相匹配的基础;定量地测度城乡关系耦合程度;基于前期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成果,深入探究城乡系统要素在耦合地域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及其推动下的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张振杰,杨山,孙敏[5](2007)在《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城乡过渡地区即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提取耦合度指标以反映整个系统演化状态以及系统内城市主关联系统与乡村主关联系统在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四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以此了解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演化规律性,为进一步深化科学规划和管理该地域的理论实践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07年04期)

张振杰,杨山[6](2007)在《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引入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耦合度揭示各系统要素在城乡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并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4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得出南京城乡相互作用及不同时期两种扩张所处阶段,进一步明晰了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空间演变规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边缘地域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城乡耦合地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城乡耦合关系,选择无锡市城市化地域过程和空间范围动态变化显着的城乡耦合地域作为研究实体,综合RS、GIS及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确定1984~2008年5个时段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并揭示其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城乡耦合地域范围内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响应变化。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连续建成区的扩张导致耦合地域同幅扩展;耦合地域内建设用地比例随着耦合地域向外推移和扩展而持续增加,并且其内部的主要建设用地斑块结构稳定性呈现先降后升的特征;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引起各类型景观格局密度指数相应变化,建设用地景观增加导致生态景观整体趋于破碎化;而耕地景观相邻边界的主导地位在快速丧失的同时建设用地相邻边界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以边界镶嵌度EPD表征的景观交错分布程度不断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乡耦合地域论文参考文献

[1].杨山,任瑞芳,洪灿辉.无锡市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演变[J].城市问题.2010

[2].杨山,陈升.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9

[3].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演变与耦合[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

[4].张振杰.城乡耦合地域空间属性及城乡耦合关系测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5].张振杰,杨山,孙敏.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

[6].张振杰,杨山.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

标签:;  ;  ;  ;  

城乡耦合地域论文-杨山,任瑞芳,洪灿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