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吸性杀菌剂论文-刘美英

内吸性杀菌剂论文-刘美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吸性杀菌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苹果园,喷布,波尔多液,通风透光条件,灭幼脲叁号,早期落叶病,乔纳金,斑点落叶病,可湿性粉剂,金纹细蛾

内吸性杀菌剂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英[1](2019)在《眼下苹果园重点防治病虫害》一文中研究指出7—8月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树冠叶幕形成,通风透光条件恶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苹果树病虫害加重发生,因此,此阶段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7—8月苹果树管理应以病虫害的防治为重点,为苹果优质丰产及树体后期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期主要病虫害种(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07-23)

田月娥,杨进明,单喜杰,赵甜,张国宁[2](2019)在《5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小宗作物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适宜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药剂及其适用浓度,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嘧霉胺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小宗作物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g/L嘧霉胺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适合绿豆种子萌发,且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mg/L和80.0 mg/L。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适合红小豆种子萌发,其最佳质量浓度为400.0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绿豆种子萌发,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存在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9年01期)

周连柱,孔繁芳,张昊,王忠跃[3](2019)在《五类内吸性杀菌剂在葡萄上的抗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上防治卵菌引起的葡萄病害最普遍、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化学防治。然而,化学杀菌剂的大量频繁使用导致卵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增加,抗药性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使农业生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病原菌抗药性的存在也是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重大障碍。结合国内外抗药性研究进展,概述了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五大类内吸性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羧酸酰胺类(CAAs)、苯基酰胺类(PAFs)、氰基乙酰胺类和磺胺咪唑类杀菌剂的抗性现状、抗性类型和抗性机制以及抗药性检测方法,以期为生产上快速有效防治卵菌病害提供科学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2019年01期)

覃玲,王生,蔡超海,肖国军,蔡雅清[4](2018)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中6种内吸性杀菌剂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水果中同时测定嘧霉胺、甲霜灵、叁唑酮、腐霉利、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6种内吸性杀菌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该方法对本市生产的70份水果进行检测并对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用乙腈提取样品,用氯化钠盐析,无水硫酸镁脱水,Carb/NH_2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条件下,6种内吸性杀菌剂在0.05μg/ml~1.0μ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8,添加2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71.3%~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7.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 mg/kg~0.005 mg/kg,定量限为0.003 mg/kg~0.015 mg/kg。70份不同品种的水果样品中,以草莓的检出率最高,杀菌剂的种类中,以苯咪甲环唑的检出率最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满足水果中6种内吸性杀菌剂残留的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李明[5](2016)在《内吸性叁唑类杀菌剂——果叶清》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产品性能该产品是内吸性叁唑类杀菌剂,活性较高、内吸性较强、持效期较长,具有保护、治疗作用。有效成分含量430克/升,剂型为悬浮剂。二、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1.梨树黑星病:在发病初期,对水制成3000~4000倍液,以每株喷液量2~2.5千克喷雾,间隔7天,共施药2~3次。(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6年25期)

李丽[6](2016)在《内吸性杀菌剂——丙环唑》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特点该产品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病菌具有极强的杀灭效果,用药后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在短时间内传达到作物的叶片和果实表皮内部,迅速进入病斑及周围,杀死病菌,有效控制病斑的发展,起到突出的治疗效果。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多种农药(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6年16期)

张高雷,李保华,王彩霞,董向丽,何晓婵[7](2010)在《6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菌丝接种1a生苹果枝条,接种2周后喷雾施药,以发病皮孔的数量为指标,评测了6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戊唑醇和醚菌脂都能抑制苹果轮纹病瘤的产生,其抑制效果依次为55.6%、47.0%、45.1%、37.7%、37.1%和34.6%。在离体条件下,6种药剂,除醚菌脂外,对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率达100%或接近100%,而枝条上防治效果却不足60%,可能的原因是药剂不能到达病菌的侵染部位。(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赵杰,倪秀红,顾振芳[8](2009)在《内吸性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内吸性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氟硅唑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2.2671mg/L和13.3418mg/L;而且枯萎病菌对多菌灵和氟硅唑的敏感性也较高;多菌灵和氟硅唑对枯萎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药以6:1和1:6混配,具有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09年12期)

邓铭光,陈伟平,刘伟玲,刘景梅[9](2008)在《几种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了解目前生产上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常用内吸性杀菌剂的防治效果,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安克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3.67%;克露、阿米西达和金雷次之,防效分别为76.20%、74.31%和69.87%;杀毒矾和甲霜灵.锰锌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防效分别为64.56%和61.30%。(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12期)

志葆[10](2008)在《广谱内吸性杀菌剂——30%爱苗乳油》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秆、烂脚秆,是由稻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在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的一种水稻常见病,也是使水稻产量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发病重的田(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期刊2008年10期)

内吸性杀菌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适宜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药剂及其适用浓度,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嘧霉胺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小宗作物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g/L嘧霉胺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适合绿豆种子萌发,且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mg/L和80.0 mg/L。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适合红小豆种子萌发,其最佳质量浓度为400.0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绿豆种子萌发,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红小豆种子萌发存在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吸性杀菌剂论文参考文献

[1].刘美英.眼下苹果园重点防治病虫害[N].农业科技报.2019

[2].田月娥,杨进明,单喜杰,赵甜,张国宁.5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小宗作物绿豆和红小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现代农药.2019

[3].周连柱,孔繁芳,张昊,王忠跃.五类内吸性杀菌剂在葡萄上的抗药性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9

[4].覃玲,王生,蔡超海,肖国军,蔡雅清.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中6种内吸性杀菌剂残留[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

[5].李明.内吸性叁唑类杀菌剂——果叶清[J].农业知识.2016

[6].李丽.内吸性杀菌剂——丙环唑[J].农业知识.2016

[7].张高雷,李保华,王彩霞,董向丽,何晓婵.6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治疗效果[J].果树学报.2010

[8].赵杰,倪秀红,顾振芳.内吸性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长江蔬菜.2009

[9].邓铭光,陈伟平,刘伟玲,刘景梅.几种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8

[10].志葆.广谱内吸性杀菌剂——30%爱苗乳油[J].福建农业.2008

标签:;  ;  ;  ;  ;  ;  ;  ;  ;  ;  

内吸性杀菌剂论文-刘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