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混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品废水,接触氧化,水解酸化,混凝沉淀
二次混凝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1](2019)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次沉淀处理食品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食品生产企业废水的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次沉淀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000~1200 mg/L,BOD_5为500~70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为80~90 mg/L,BOD_5<20 mg/L,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李友明,徐艳梅,侯轶[2](2018)在《田口法优化二次纤维废水膜前混凝预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次纤维企业生物处理二级出水为对象,通过田口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法(ANOVA),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加量、pH和温度对膜前混凝过程的影响,确定混凝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PAC投加量为1000 mg/L,CPAM投加量为20 mg/L,pH为9,温度为25℃.在此工艺条件下,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值下降至441 mg/L,总悬浮物TSS为4 NTU,污泥体积系数SV为46,色度为23 Units PtCo.在此基础上进行废水的直接膜分离和经混凝预处理后的膜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经混凝预处理相比,二沉池出水经混凝预处理后,超滤处理10 min,膜通量衰减至70%,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0. 2%.这说明混凝法作为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能提高二次纤维废水膜处理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卢另,齐雯,马睿[3](2017)在《二次混凝工艺处理石油压裂液废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石油压裂液废水的来源和特点,分析目前国内外的废水处理现状,重点介绍应用较为广泛的二次混凝工艺,并用二次混凝法对石油压裂液废水进行处理试验,寻求二次混凝最佳的工艺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7年17期)
刘明源,沙赟颖,李丹,徐冬梅[4](2017)在《二次混凝-活性炭吸附辅助再生劣化淬火油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淬火油劣化变质后排放处理难度大,一般通过再生处理延长使用期。对劣化淬火油进行两次混凝-活性炭吸附辅助再生处理,帮助降低劣化油中的杂质,并通过实验找到二次混凝-吸附的药剂配方及其最佳反应条件。实验得出,二次混凝的最佳工况条件为:最佳投药量2%和10%,最佳反应温度75℃和80℃,最佳搅拌时间8min和10min;吸附的最佳工况条件为:最佳投药量10%~14%,最佳反应温度100~110℃;最佳反应时间45min。再生处理后,油品的吸光度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7年03期)
席欢,王宝辉,朱磊[5](2015)在《混凝-二次氧化工艺处理压裂返排废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压裂返排产生的返排液COD严重超标,若不妥善处理将严重破坏环境的问题,采用混凝-二次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压裂返排废液。通过试验对比,采用2 000 mg/L的试剂P与1 000 mg/L的试剂PA复配使用作为絮凝剂,以投加量50 mg/L、相对分子质量1 200万的试剂M为助凝剂,进行混凝处理;一次氧化采用氧化剂N,投加量为2 500 mg/L,氧化时间40 min;二次深度氧化采用Fenton试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p H值为3,H2O2与Fe2+投加量分别为0.2 mol/L、0.075 mol/L,氧化时间45 min。3个阶段的COD去除率分别为23.8%,41.3%,31.0%,总去除率为96.1%,废液COD由2 241 mg/L降至87.4 mg/L。(本文来源于《能源化工》期刊2015年01期)
史长伟,嵇岿然,田永斌[6](2013)在《混凝法处理二次纤维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混凝法处理二次废水的效果。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pH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投药量、助凝剂均为影响脱墨废水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PAC去除效果最好,混凝剂PAC投加量20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3mg/L。(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环境通报》期刊2013年04期)
吴友东,司徒冰玲,吕跃进[7](2013)在《二次投加混凝剂的试验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单一混凝剂分两次投加的试验,调整混凝剂投加质量比例,改变一次投加混凝剂方式,提高出厂水水质,特别是有效降低出厂水铝含量,生产效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3年04期)
陈有军,李涛,王东升,杨敏,杨杨[8](2011)在《两种混凝剂的二次微絮凝过滤效果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过滤效果,开展了二次微絮凝强化过滤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AC和FeCl3对沉后水进行二次微絮凝可以显着降低滤后水中的颗粒数量,有利于提高滤后水水质,并且在适宜的投药量条件下不会造成过滤水头明显增加,且滤后水中的残余铝和残余铁含量均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不会对滤后水水质造成影响。综合各项指标,PAC比FeCl3更适宜作为二次微絮凝的投加药剂。(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9](2011)在《二次混凝和生物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可作为洗浆水回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津科技大学苗飞等人采用二次混凝(又名梯级混凝)和生物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棉秆造纸废水的二沉池出水。发现在梯级混凝段,在实(本文来源于《造纸信息》期刊2011年06期)
罗旺兴,李凯,梁恒,王培宁,叶挺进[10](2011)在《二次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膜污染是阻碍超滤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考察了二次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沉淀池出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浸没式超滤膜直接过滤沉淀池出水相比,二次在线混凝虽对膜出水的水质影响不大,但明显减缓了膜污染;二次在线混凝工艺的混凝剂投量对减缓膜污染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试验的原水水质条件下,最优混凝剂投量为0.6 mg/L(以Al2O3计);二次在线混凝不影响膜的化学清洗,污染后的膜经次氯酸钠清洗后跨膜压差可完全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1年09期)
二次混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二次纤维企业生物处理二级出水为对象,通过田口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法(ANOVA),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加量、pH和温度对膜前混凝过程的影响,确定混凝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PAC投加量为1000 mg/L,CPAM投加量为20 mg/L,pH为9,温度为25℃.在此工艺条件下,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值下降至441 mg/L,总悬浮物TSS为4 NTU,污泥体积系数SV为46,色度为23 Units PtCo.在此基础上进行废水的直接膜分离和经混凝预处理后的膜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经混凝预处理相比,二沉池出水经混凝预处理后,超滤处理10 min,膜通量衰减至70%,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0. 2%.这说明混凝法作为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能提高二次纤维废水膜处理的整体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混凝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君.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次沉淀处理食品废水[J].广东化工.2019
[2].李友明,徐艳梅,侯轶.田口法优化二次纤维废水膜前混凝预处理工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卢另,齐雯,马睿.二次混凝工艺处理石油压裂液废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
[4].刘明源,沙赟颖,李丹,徐冬梅.二次混凝-活性炭吸附辅助再生劣化淬火油的实验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7
[5].席欢,王宝辉,朱磊.混凝-二次氧化工艺处理压裂返排废液的研究[J].能源化工.2015
[6].史长伟,嵇岿然,田永斌.混凝法处理二次纤维废水的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3
[7].吴友东,司徒冰玲,吕跃进.二次投加混凝剂的试验及应用[J].城镇供水.2013
[8].陈有军,李涛,王东升,杨敏,杨杨.两种混凝剂的二次微絮凝过滤效果对比研究[J].供水技术.2011
[9]..二次混凝和生物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可作为洗浆水回用[J].造纸信息.2011
[10].罗旺兴,李凯,梁恒,王培宁,叶挺进.二次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性能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