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学学差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数学学差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1](2015)在《高中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能概念的提出使得动机一词被引入心理学。此后,有关动机的理论研究丰富起来。学习动机即促进个人在对内外诱因协调的基础上,有意识激发和维持自己学习活动的动力。对学习策略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学习策略是是个体为了提升学习效果而使用的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学习动机、策略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能有效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但以往研究多是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建立在个体同质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此外,随着年级上升,高中数学难度逐渐增加,成为影响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数学学差生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选取高中数学学差生为主要研究被试。对修订的数学学习动机问卷、翻译的数学学习策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进而确定分类指标。最终依据分类指标,对数学学差生聚类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数学学习动机问卷中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效能感、意志力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分类的指标。数学学习策略问卷中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分类指标。(2)数学学优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均显着高于数学学差生。(3)所有类别数学学差生的学习动机不足,但部分类别数学学差生能很好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4)对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总分进行聚类,可以将其分为叁类:类别1(15.7%):高动机—高策略型。类别2(41.3%):高动机—低策略型。类别3(43.0%):低动机—低策略型。(5)对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各维度进行聚类,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类别1(41.0%):外在动机—依附型。类别2(34.2%):外在动机—意志型。类别3(17.1%):内外混合—意志型。类别4(7.7%):内在动机—自信型。(6)对数学学差生学习策略各维度进行聚类,可以将其分为叁类:类别1(54.4%):低策略型。类别2(29.3%):资源管理型。类别3(16.2%):高策略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董爱国[2](2013)在《浅论初一数学学差生的特征和转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差生是学校教育的难题,也是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学差生的特征及转化措施谈几个观点。(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5期)
杨晓琪[3](2013)在《初二数学学优生与学差生问题解决差异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各国家、各地区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从多个角度与方向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规律,都取得了的巨大的进展。但如何提高数学学差生的解题能力依然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数学学差生与学优生所占的比例较高的现状,比较研究学优生与学差生解题过程中的主要差异,分析在解题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存在差异的原因,帮助学差生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改变学差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本研究主要关注初二数学学优生与学差生在问题解决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访谈以及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对六名初二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包括叁名数学学差生和叁名数学学优生。测试问题包含初中数学知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叁个领域,每个领域各两个问题,其中还有两个综合性的问题。主要采用口语报告法的研究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和访谈,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通过对比叁名学优生与叁名学差生在访谈以及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不同表现,发现两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优生与学差生在元认知技能水平、问题解决的步骤、数学思维与数学信念、题后反思方面以及数学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二)学优生与学差生在数学问题解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学优生掌握了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而学差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凌乱、无序,问题解决过程暴露出了思维的机械性与呆板性。在解决问题时存在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通过访谈了解到一些学困生由于某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导致后面所学的内容完全跟不上,造成知识链的断裂,以至于数学成绩一直落后。(叁)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减小学优生与学差生之间的差异:从基础知识抓起,杜绝知识链的断裂;提高学差生的元认知能力;关注学差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差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优生与学差生的学习交流,帮助学差生吸取学优生的学习经验。(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刘月玲,张明虎[4](2012)在《浅议数学学差生的成因与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差生是指那些学习没有兴趣,基础比较差,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明显缺陷且成绩不太理想的差生。数学学差生的转化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又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初中数学学差生的形成主要有学生自身因素、教法与学法、教材的原因、家庭因素等,结合这些原因,联系教学实际,提出对数学学差生的转化策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下)》期刊2012年03期)
数学学差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差生是学校教育的难题,也是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学差生的特征及转化措施谈几个观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学学差生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伟.高中数学学差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聚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董爱国.浅论初一数学学差生的特征和转化措施[J].科技信息.2013
[3].杨晓琪.初二数学学优生与学差生问题解决差异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4].刘月玲,张明虎.浅议数学学差生的成因与转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