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蒋季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蒋季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卫星星座设计,成本效率,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蒋季[1](2019)在《面向局部高容量和广域补充覆盖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陆地通信系统受到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可以弥补陆地通信系统的不足。但卫星通信系统的部署是一个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通信场景下,建立实现通信性能和成本效率均衡的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主要分为面向局部高容量和广域补充覆盖两种,在不同的设计场景下,本文结合不同的优化目标,给出了相应的星座设计方案。首先,在面向局部高容量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场景中,针对星座设计方案未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以用户需求和系统容量为限制条件,以卫星星座部署成本和覆盖性能为优化目标的区域星座设计方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成本最小化的星座设计,解决了区域星座设计成本负担重和轨位资源缺乏的问题。其次,在面向广域补充覆盖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场景中,针对卫星星座通信性能和部署成本缺少联合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两者给出了成本效率作为新的优化指标,并提出了实现成本效率最大化的全球星座设计方案。最后,本文利用卫星工具包对上述两种星座方案进行构型和性能仿真,并与现有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比较,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针对不同设计场景中的星座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星座设计限制条件以及优化目标,同时给出了面向全球覆盖和区域覆盖的星座设计方案,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2)

武秀广,石会鹏,杨夏青[2](2019)在《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概况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成本的大幅下降,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外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发展我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我国发展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3-07)

周平,张亚生,祝婵婵[3](2018)在《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一种信道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分为切换管理技术、星际链路技术、接入控制技术、信道分配技术,而优秀的信道分配策略不仅能很好的平衡新用户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失败率,也能降低系统的复杂度。通过分析固定信道预留策略的优缺点,在固定信道预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点改进,即在预留固定信道的同时,将上一个小区发生切换的用户的信道预留给下一个小区将要发生切换的用户,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发现新的策略在保证用户切换成功率的同时,降低新用户的呼叫阻塞率,使系统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20期)

胡宸华,黄圣春,王玲,孟祥龙[4](2018)在《基于OPNET的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OPNET搭建了一个低轨道卫星星座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平台,介绍了网络拓扑、节点模型、进程模型和无线链路模型的相关设计过程,并结合STK软件生成的极地圆轨道模型,对自主设计的一套低轨星座移动通信协议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正确模拟LEO星座通信系统中寻呼、建链等通信过程,以及长时延、频繁切换等卫星通信的特性,为低轨星座移动通信协议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为卫星通信仿真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李毅,侯睿,张更新[5](2018)在《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通信是航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从介绍国外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设想。1国外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发展概况工作于低地球轨道(LEO)的通信卫星由于采用各种部件小型化和轻型化的技术,具有质量轻、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和易于发射等优点,美、俄等国十分重视对此的应用研究。国外提出的方案很多,但(本文来源于《国际太空》期刊2018年04期)

王海荣[6](2018)在《中国航天再添“深圳智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商报讯】( 王海荣)“深圳智造”的身影将再度镌刻在中国航天史上。作为填补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空白的“鸿雁星座”今年将迎来首颗试验卫星,负责这颗卫星设计研制工作的是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东方红”)。预计于2023(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8-03-21)

张有志,哈斯巴特,张更新[7](2016)在《发展我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些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通信是航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从介绍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背景和国外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发展我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个方案。(本文来源于《卫星与网络》期刊2016年05期)

汪宏武,张更新,余金培[8](2015)在《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的分析与发展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通信能力,与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相比,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顽存性高、便于实现用户终端小型化、卫星发射灵活等突出特点,目前,是实现全球移动通信无缝覆盖的惟一手段。国际上,以铱星为代表的低轨通信星座正在建设第二代,不仅通信系统能力显着提升,系统建设成本显着下降,同时系统运营、应用模式也随着地面移动互连网的普及呈现新的特点。原有军队、政府用户数量稳定,商业用户数量有较快增长。(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5年07期)

刘绍奎,刘虎东[9](2014)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与性能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在通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星座覆盖能力和星际链路建立条件存在的差异,设计了极轨道和倾斜圆轨道低轨卫星星座,利用STK验证了两种星座的覆盖能力和星际链路AER特性,利用NS2对两种星座卫星网络的时延、吞吐量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由32颗卫星(轨道高度1 450km)构成的低轨星座中,极轨星座的全球覆盖能力、星际链路建立条件和卫星网络性能优于倾斜圆轨道星座,更适合于构建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全球定位系统》期刊2014年03期)

晏坚,王京林,曹志刚[10](2009)在《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星间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低轨卫星星座路由算法在选择星间路径时,根据算法特征分别选用最短传输延时路径(LDP)和最小跳数路径(LHP),但是对选用LHP的合理性缺乏详细分析。针对低轨卫星星座系统中LDP与LHP的关系问题,该文通过遍历仿真验证,LDP属于LHP集合,且LHP集合中各条路径传输延时差别不大,可以用LHP代替LDP以降低计算复杂度,便于路由算法的分布式实现。此外,基于LHP传输延时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星间路径选择的策略,减少了路由切换次数,为进一步优化分布式路由算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10期)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成本的大幅下降,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外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发展我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我国发展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蒋季.面向局部高容量和广域补充覆盖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武秀广,石会鹏,杨夏青.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概况及思考[C].第十五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周平,张亚生,祝婵婵.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一种信道分配策略[J].电子测量技术.2018

[4].胡宸华,黄圣春,王玲,孟祥龙.基于OPNET的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仿真研究[J].通信技术.2018

[5].李毅,侯睿,张更新.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思考[J].国际太空.2018

[6].王海荣.中国航天再添“深圳智造”[N].深圳商报.2018

[7].张有志,哈斯巴特,张更新.发展我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些思考[J].卫星与网络.2016

[8].汪宏武,张更新,余金培.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的分析与发展建议[J].卫星应用.2015

[9].刘绍奎,刘虎东.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与性能仿真[J].全球定位系统.2014

[10].晏坚,王京林,曹志刚.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星间路径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论文-蒋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