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焦测距论文-孙红艳

离焦测距论文-孙红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焦测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焦测距,图像处理,矩不变

离焦测距论文文献综述

孙红艳[1](2011)在《一种基于矩不变的离焦测距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矩不变的离焦测距算法利用矩不变原理,通过测量图像边缘的模糊半径来估计摄像机镜头到物体的距离,该算法不需计算镜头的点扩散函数,对于较复杂的物体也是有效的,受光照变化的影响较小。并在该算法中采用了基于梯度幅值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方法,通过试验验证,提高了距离估测的准确程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1年04期)

孙红艳[2](2011)在《一种基于动态参照技术的离焦测距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焦测距是指最少只需要不同镜头参数下所拍摄的两幅图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信息,本文采用微幅调节成像平面的方式获取图像,利用动态参照技术计算景物距离,这种方法具有标定简单、计算量小、精度高,并且得到的估计结果与景物的纹理无关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孙红艳[3](2008)在《基于图像处理的离焦测距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图像处理的离焦测距算法是近年来机器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离焦测距是指最少只需要不同镜头参数下所拍摄的两幅图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信息。由于该方法属于单眼视觉,避开了目前仍未能有效解决的立体视觉特征点对应性的问题。因此相对于立体视觉,在很多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离焦测距的基本原理和噪声的处理方法。其次介绍了几种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以及基于梯度幅值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方法,将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比较,证明了基于梯度幅值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方法是一种更好的边缘检测方法,为离焦测距做了准备工作。最后对两种离焦测距算法进行了研究。一种方法是采用微幅调节成像平面的方式获取图像,利用动态参照技术,使检测结果与物体表面纹理的变化无关,但此方法需假设点扩散函数是二维高斯函数,不够准确。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矩不变原理,通过测量图像边缘的模糊半径来估计摄像机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它不需计算镜头的点扩散函数,对于较复杂的物体也是有效的,受光照变化的影响较小。通过实验对两种算法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及分析图表明了这两种算法的有效性以及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中值滤波去噪,避免了用高斯滤波去噪存在的问题。在基于矩不变的离焦测距方法中采用了基于梯度幅值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方法,通过实验验证,提高距离估测的准确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4-10)

离焦测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离焦测距是指最少只需要不同镜头参数下所拍摄的两幅图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信息,本文采用微幅调节成像平面的方式获取图像,利用动态参照技术计算景物距离,这种方法具有标定简单、计算量小、精度高,并且得到的估计结果与景物的纹理无关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焦测距论文参考文献

[1].孙红艳.一种基于矩不变的离焦测距算法的研究[J].电子技术.2011

[2].孙红艳.一种基于动态参照技术的离焦测距算法的研究[J].电子技术.2011

[3].孙红艳.基于图像处理的离焦测距算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标签:;  ;  ;  

离焦测距论文-孙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