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张胡彬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张胡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式发酵香肠,低脂配方,气味指纹,电子鼻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胡彬[1](2015)在《中式发酵香肠低脂配方及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式发酵香肠具有良好的风味及口感,但具有较高的脂肪含量,不符合如今低脂健康膳食的消费需求。本研究在传统配方及工艺的基础上,使用复配的脂肪替代物部分取代配方中的猪肉肥膘组分,创制出一种低脂型中式发酵香肠制品。利用气味指纹分析识别技术,研究了中式发酵香肠发酵后熟过程中,关键理化指标改变与气味指纹变化的关系,并建立了一种通过气味指纹识别快速预测产品关键理化指标的检测手段。以期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适时的对产品理化指标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自动化控制。具体试验如下:1.复合型脂肪替代物配方的研究通过运用质构仪进行TPA测试评价的方法,研究不同配比的脂代物配方对香肠样品薄片咀嚼性指标的影响。通过D-optimal混料试验设计,筛选优化获得复合脂代物的最优配方为:大豆油28.5%,乳清蛋白30%,卡拉胶0.75%,水40.75%。验证性试验表明:按照该配方配制的脂代物,可以较好地模拟出猪肉肥膘的质构性能。与传统产品相比,添加脂代物的香肠产品脂肪含量显着降低,其咀嚼性指标与传统高脂配方香肠相近。2.电子鼻检测参数的优化运用PEN3电子鼻系统分析中式香肠在发酵后熟阶段的气味指纹变化。通过对采集的气味指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进样条件对PEN3电子鼻传感器阵列系统区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鼻系统的最佳进样条件为:样品瓶顶空体积100ml,顶空气体富集时间30min,进样温度35℃,气味指纹数据采集时间55-60s。在此条件下进样,能使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达到最高的区分能力。3.气味指纹识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在中式香肠发酵过程中(0、2、6、11、15天),按国标方法测定香肠样品的过氧化值(POV)及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在发酵后熟过程中香肠样品的TVBN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第6天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趋势;而POV值在香肠后熟发酵的初期几乎没有变化,然而从发酵后熟的第6天开始,香肠产品的POV值表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式分析(LDA)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后熟发酵时间样品的气味指纹数据,使香肠样品在不同发酵成熟时期所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差异能较好的被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所识别。收集不同发酵时间的香肠气味指纹数据,建立气味指纹数据库,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整理数据库中的指纹信息,形成气味指纹预测分析模型。通过研究香肠发酵过程中的气味指纹参数变化与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指标变化的关系,发现在香肠后熟发酵过程中,其气味指纹的预测值变化与其TVB-N、POV值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表现出较显着的相关关系(R~2:0.9942和0.9911)。从而得出一种通过对样品气味指纹进行识别,再利用已经建立的气味指纹与理化指标的关系模型推算,进而快速预测香肠理化品质指标(TVB-N、POV值)的新型检测方法。通过对一个含有25个样本容量的测试集进行模拟测试,发现该方法预测结果可靠、测试误差小。(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徐维盛,张桂雨,朱婧,刘静,李东[2](2013)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调和油风味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花生油调和棕榈油样品的风味进行评价。通过电子鼻检测五种油脂的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对电子鼻采集数据进行了单因素ANOVA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函数分析(DFA)。经单因素ANOVA分析,各个传感器的响应值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S-N-K分析),各个样品之间在各个传感器上均具有差异(P<0.05)。样品在各个传感器的响应值雷达图结果表明各样品具有不同的气味轮廓,其中花生油和调和油4#间的轮廓差距最大,表明两者的气味的差异最大。而调和油1#与花生油的差异最小。PCA分析结果表明转换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可反映样品原来信息的99.21%,转换得到的第二主成分,可反映样品原来信息的0.702 5%,两个主成分共可反映原来信息的99.912 5%,表明PCA分析可以反映样品的综合信息。通过DFA所建立的模型对测试样品的判别效率为96.089%。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可较好的区分花生油及四种不同浓度的棕榈油调和花生油样品。(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3年18期)

张桂雨,徐维盛,刘静,刘元法,王兴国[3](2012)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植物油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鼻对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品牌的植物油进行检测,得到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信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海藻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植物油在风味上有一定差别,而不同品牌的植物油(福临门葵花籽油和多力葵花籽油、纯度不同的海藻油)在风味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模式识别分析中,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对于不同来源的植物油均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指纹图能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传感器对植物油中挥发性物质响应信号的强弱。(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2年11期)

朱丹实,励建荣,孟宪军,徐永霞,刘贺[4](2012)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我国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味指纹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嗅觉传感器技术,以其客观性、可靠性和重现性等优点在食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我国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加快国内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2年20期)

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吉宏武,张丽风[5](2011)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虾风味料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感官品评和电子鼻技术,研究虾风味料的香气评价方法。以虾头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和Maillard增香工艺生产了两种虾风味料,首先利用感官品评的定量描述分析(QDA)进行香气评价,然后利用电子鼻采集两种风味料的香气成分,得到电子传感器的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单类成分判别分析法(SMICA)、统计质控分析(SQC)和相似度计算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两种虾风味料的风味轮廓有较强的识别能力,电子鼻的18根传感器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两样品的相似度为71.5%,两种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食品感官评价和现代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于建立快速有效的虾风味料分析和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1年06期)

谢晶,佟懿[6](2011)在《气味指纹图谱技术在食品挥发性气味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味指纹图谱技术是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得到能够反映样品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特征性色谱、光谱以及其他图谱的数据资料的技术。本文主要对建立食品气味指纹图谱的几种最新技术以及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1年01期)

阎红,辛松林,彭德川[7](2010)在《花椒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应用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菜特征性调味料——花椒的气味浓烈、口味刺激,对其品质评定主要靠人工感官评价,难以进行连续、准确的评价,而常规分析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应用性差。本文对气味指纹技术(电子鼻)检测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介绍,为烹饪原料的快速、连续检测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朱丽敏,倪元颖,Soffy,Venzal,Francois,Soffys[8](2005)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食品质控和风味研究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以食用油、橙汁和奶制品为例,阐述了SensoryArrayFingerprinAtnalyzerMethod(气味指纹分析法)对食品所建立的新型质量控制和风味研究方法。经针对7种储存时间不同的食用油、脂(大豆油、菜籽油、猪油、牛脂、禽类脂、白色油脂、棕榈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的分析模型的建立,展示了应用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电子鼻)对食用油品质控制及抗氧化能力比较的新方法,对不同品质的橙汁(半年和一年半的鲜榨汁,和浓缩还原汁)、不同种类的鲜奶(灭菌全脂奶、灭菌半脱脂奶、半脱脂生奶和乳粉还原奶)和真伪某品牌奶粉的区分,表明该技术对复杂介质样品的品质变化具有独特的识别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满意的分析灵敏度和重复性:传感器检测平均重复性为1.32%RSD(n=10),对同一样品测量的重复性为1.4%RSD(n=10),对所有油样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测定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9984。不同品质样品之间区分指数DI的特异性明显(>90)。所有的数据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处理,并且该分析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学刊)》期刊2005年Z2期)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花生油调和棕榈油样品的风味进行评价。通过电子鼻检测五种油脂的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对电子鼻采集数据进行了单因素ANOVA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函数分析(DFA)。经单因素ANOVA分析,各个传感器的响应值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S-N-K分析),各个样品之间在各个传感器上均具有差异(P<0.05)。样品在各个传感器的响应值雷达图结果表明各样品具有不同的气味轮廓,其中花生油和调和油4#间的轮廓差距最大,表明两者的气味的差异最大。而调和油1#与花生油的差异最小。PCA分析结果表明转换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可反映样品原来信息的99.21%,转换得到的第二主成分,可反映样品原来信息的0.702 5%,两个主成分共可反映原来信息的99.912 5%,表明PCA分析可以反映样品的综合信息。通过DFA所建立的模型对测试样品的判别效率为96.089%。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可较好的区分花生油及四种不同浓度的棕榈油调和花生油样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胡彬.中式发酵香肠低脂配方及气味指纹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2].徐维盛,张桂雨,朱婧,刘静,李东.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调和油风味研究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

[3].张桂雨,徐维盛,刘静,刘元法,王兴国.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植物油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油脂.2012

[4].朱丹实,励建荣,孟宪军,徐永霞,刘贺.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我国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

[5].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吉宏武,张丽风.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虾风味料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11

[6].谢晶,佟懿.气味指纹图谱技术在食品挥发性气味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1

[7].阎红,辛松林,彭德川.花椒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应用与探索[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8].朱丽敏,倪元颖,Soffy,Venzal,Francois,Soffys.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食品质控和风味研究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

标签:;  ;  ;  ;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论文-张胡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