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金翌

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金翌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佐藤荣作政府,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中日关系

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金翌[1](2019)在《佐藤荣作政府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1964-1971)》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受学界关注已久,国内外研究多侧重于美国角色的讨论,而较少探讨日本的相关决策过程。实际上,日本在该问题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佐藤荣作政府作为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解决前的最后一届日本政府,值得重点分析。本论文主要考察研究佐藤荣作执政时期的日本政府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外交决策过程并探讨各相关因素。本文包括两个部分,分为两章。第一章借助相关史料,主要考察了从佐藤荣作组阁伊始到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落下帷幕的七年间,佐藤政府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政策演变过程,得出结论:佐藤政府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对华态度整体而言是消极的;日美之间始终存在分歧;日本比美国更重视与台湾当局的关系,因而其政策变化的幅度较美国而言要小。第二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个人层次、国家层次以及国际体系层次叁个层面来解释影响佐藤荣作政府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制定与调整的原因。在个人层次上,佐藤荣作的鹰派思想、政治投机性以及对维护政权存续的考量都在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层次上,外务省对情报过于乐观的预估和政府内部鸽鹰两派的政见折衷均成了最终决策的助推剂。在国际体系层次上,中国大陆的国防力量增强及对国家主权的毫不妥协的态度、台湾当局的态度软化和钓鱼岛问题、日本对台湾问题的考量、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冲绳问题以及国际舆论的推动等,都对佐藤政府处理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腾[2](2016)在《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华政策——以尼克松时期美国公众舆论及其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影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舆论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尼克松时期美国公众舆论及其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影响为例,考察分析公众舆论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表明,公众舆论会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内容和执行方式,是美国对华政策决策者认真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24期)

耿昕,李晔[3](2015)在《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美国因素新探(1949-1971)》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新中国向联合国提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要求。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不承认立场。由于"美国因素"的存在,台湾当局从1949年至1971年得以维系了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美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经历了"搁置"、"阻止"和"双重承认"叁个阶段的转变。最终,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本文来源于《外国问题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耿昕[4](2015)在《台湾当局与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1945年6月26日颁布的《联合国宪章》标明,中国是联合国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二战结束后,中国国共两党陷入内战。在冷战的影响下,美苏成为中国国共两党内争的外部影响因素。最终,美国支持的中国国民党势力1949年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向联合国提出取代中国国民政府(台湾“国民政府”)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要求。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不承认立场,极力阻挠新中国取代“中国国民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由于美国因素的存在,台湾当局从1949年至1971年得以维系了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此间,台湾当局经历了从“加强在联合国地位”到“全力确保在联合国地位”,再到“坚决阻止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直到最终选择退出联合国的政策演变过程。论文内容除引言和附录之外包括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和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与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阐释了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包括:二战的结束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美苏英大国的意图与雅尔塔体系的构建;雅尔塔体系与中国“利益得失”分析。第二章,论述了联合国的建立与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的确立,探究了中国在世界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揭示美苏远东利益的争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探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产生。该内容包括:冷战的爆发与中国内战;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终结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论述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建立:包括国民党退守台湾;新中国成立与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产生与在联合国大会的正式提出;苏联与美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不同立场。第叁章,探究了台湾当局维系在联合国代表权政策的演变过程。阐释了台湾当局坚持“台湾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揭示了台湾当局维系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政策经历了如下转变:驳斥苏联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为“加强在联合国的地位”,力促美国推动联合国搁置讨论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将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延缓10年。第四章,探讨了台湾当局关于联合国代表权政策的转变及被迫退出联合国的过程。内容包括:为“全力确保在联合国地位”,“坚决阻止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因而接受“重要问题案”。在“重要问题案”无法保证支持台湾当局的票数超过叁分之二的情况下,台湾当局因无法维系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的地位,而最终选择退出联合国。结论部分探析了台湾当局维系联合国代表权政策的实施及其最终走向失败的过程;揭示了台湾当局维系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政策的特点及其失败的原因。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无不与冷战背景息息相关,美苏的利益争夺是该问题发展轨迹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国内部支持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使台湾当局无力维系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席位。随着阻止“双重代表权案”的失败,台湾当局决定退出联合国。台湾当局从极力维系到被迫退出联合国的过程一直处于被动、调整状态。台湾当局选择退出联合国既是冷战背景下与美国博弈的无奈选择,也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围绕“正统主权”之争的必然结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12-01)

傅敏[5](2015)在《台美英围绕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交涉(1951—1955)》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代表权问题不仅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的最重要的冷战问题之一,而且是美国阵营内部歧见纷呈的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维护台湾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但是英国并不紧随美国的指挥棒合拍地起舞。台湾利用美苏阵营的尖锐对抗,以小搏大,竭力争取美国支持直接否决反对台湾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的方案。台美英叁方均有各自的立场与考量,有时限的"缓议案"是叁方博弈后的产物。随着美苏阵营对抗的渐趋缓和,台湾当局所能做的必定越来越多的是妥协与退让。(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5年03期)

章毅君[6](2015)在《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之加入联合国,既是中国政府坚持斗争、反霸权、反"两个中国"图谋的成果,也是当时操控着联合国的美国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调整其全球战略的结果。这样的大是大非背景也预示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还需要双方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章毅君[7](2013)在《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49-1971)》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是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对抗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美国对华政策的视角,阐述1949年至1971年美国对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演变,并把这种演变放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动中加以考察。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中国与联合国的建立。由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四大发起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从1945年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后,中华民国政府一直在联合国代表中国。第二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缘起与美国的对华政策(1949—1960)。随着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失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在联合国代表中国拥有并行使一切合法权利。1949年11月中国政府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要求,1950年1月苏联代表首先在安理提议不承认国民党代表并将其驱逐安理会。由于美国不承认新中国,对华政策采取所谓“等待尘埃落定”政策,因此在代表权问题上声称采取“中立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确立对中国全面遏制政策,在政治上孤立、打击共产主义中国,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1950年9月第五届联大,苏联和印度分别要求承认中国代表权的提案被否决。美国的理由是中国在朝鲜与联合国军作战。从1951年第六届联大,美国采取了对中国代表权问题“延缓讨论”的策略,这一策略一直维持到1960年的第十五届联大。第叁章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困境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僵持(1961—1968)。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延续了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但是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越陷越深,形成全国性的反战运动高潮,引起国内局势动荡,制约了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使其陷入困境。这一时期在联合国的两个重要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加入联合国,使得美国对联合国的操作越来越困难;二是支持“延缓讨论”议案的国家实际上在减少。1961年美国在第十六届联大会议上提出了“重要问题”提案,即把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需要会员国叁分之二的多数票同意,美国的提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再次将中国绝之联合国门外。第四章中美关系的缓和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1969—1971)。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在发生改变,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与苏联争霸全球的战略受到越南战争的极大牵制;中苏关系同盟关系破裂等等。国际形势的变化使美国意识到改善中美关系给美国带来的战略利益,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力求缓和同中国的关系。同时,美国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做法难以为继。在1970年的第25届联大会议上,尽管美国提出的“重要问题”提案暂时获得通过,但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获得了多数国家的支持。美国在代表权问题上寻求摆脱被动的途径。基辛格访华结束后,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提案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保留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席位。其实质是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必然以失败告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会议对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表决,美国提出“逆重要问题”提案遭到否决。随后对阿尔巴尼亚提案进行表决,以压倒性多数通过该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代表权问题最终解决。结语是通过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系统考察,可以看出围绕着这一问题的斗争既是涉及中美关系的外交问题,也是涉及两岸关系的内政问题。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遏制、对抗走向缓和的转变,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最终解决是美国正视现实,回归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的结果,是中美关系缓和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2)

汪小平[8](2012)在《1950年代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在联合国筹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曾经于1945年4月派董必武与会。~①。中共在国共内战之前就赞成战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毛泽东在七次全国党代会上发表《论联合政府》,曾言:中国共产党对于保障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之建立,完全同意敦巴顿橡树林会议所作的建议和克里米亚会议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决(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期刊2012-12-01)

傅敏[9](2012)在《1961年台湾围绕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交涉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1961年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蒋廷黻资料”是台湾当时在联合国中的“一线外交官”留存的资料,相对完整,内容丰富,而同类的史料极为鲜见。目前,“蒋廷黻资料”尚在整理之中,未刊布,因此很少有研究者利用。本文拟以“蒋廷黻资料”为主体史料,探讨台湾在1961年第1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后,围绕中国代表权问题与各方交涉的过程。通过对这批珍稀史料的整理,拾遗补缺,还原与补充这段历史中被岁月遮蔽的一些细节,以使历史更臻清晰与具体。为完成上述研究目标,本文主体部分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缘起与发展(1949—1960)”。主要以“蒋廷黻资料”提供的脉络,梳理台湾“外交”困局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产生,1949至1961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政策及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演变,1949至1961年间台湾当局为确保中国代表权展开的“外交”活动及成效,并述及蒙古入会案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关联,以为后续各章论述之基础。第二章“蒋廷黻等在联合国内的交涉活动”。此为全文重点之所在。主要依据“蒋廷黻资料”,论述1961年台湾围绕如何确保其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同时阻止蒙古入会,以蒋廷黻为首的台湾“代表团”与各方,主要是与美国的交涉活动。在交涉过程中,对是否应各方要求放弃“缓议案”、“重要问题案”等替代方案的利弊、在阻止蒙古入会的前提下应否对蒙案灵活投票、如何减轻法非集团国家对台湾的怨怼、审议蒙案时应否退席等重要问题,蒋个人的看法与建议。蒋的哪些建议为当局采纳,哪些建议为当局否定,对当局决策的影响。这些内容,先行研究均未提及。第叁章“台湾决策层围绕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交涉与决策”。蒋廷黻等人的建议最终要通过蒋介石才能变为政策实施。在中国代表权这样重大的问题上,蒋介石是最高决策者。本章辅以《蒋介石日记》等珍稀史料,尝试呈现1961年作为台湾最高决策者的蒋介石围绕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策与心路历程,并披露蒋介石与中东、法非集团国家元首交涉的细节和对一线“外交官”的指示。同时关注参与决策的“外交部”和“行政院”的内部讨论、多方交涉及向“驻外”机构发出指示的过程与实施效果。第四章“‘驻外各馆’、‘民意’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交涉”。“蒋廷黻资料”有丰富的内容,其相关部分显示出,1961年的中国代表权问题在岛内引起多方的反响,台湾“外交”有诸多的制衡因素。本章通过对“蒋廷黻资料”中涉及台湾“驻外各馆”围绕中国代表权和蒙古入会问题与各方交涉的情况,“民意机关”对行政当局问责的情况、质疑与决议,岛内媒体舆论对行政当局交涉与决策的反应等方面的梳理,看行政当局关注哪些内容,如何有计划地利用与引导舆论。希望多侧面地展示台湾“外交”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本文仅就“蒋廷黻资料”等珍稀史料中涉及到的问题有所论述,不少地方可能疏漏。为更明晰地反映1961年台湾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交涉与决策推进的整体进程,特编制了“1961年中国代表权问题大事记”,作为“附录”。本文是在对“蒋廷黻资料”辨读、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比照先行研究,力图对台湾1961年围绕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交涉过程中,诸多历史细节有所补充,尤其着力研究先行研究中鲜有人提及的,以蒋廷黻为首的台湾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各种努力和台湾“驻外各馆”与驻在国接洽的情形,并对某些既有认识有所修正。此外,尝试根据“蒋廷黻资料”提供的线索,辅以“蒋介石日记”、台湾“外交部”档案等一手史料,通过对1961年台湾围绕中国代表权问题交涉过程的研究,展示当时台湾“外交行政体制”决策的某些方面。(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3-06)

鲍秀玲[10](2011)在《探析美日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美国及其盟友日本一直支持中国台湾。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在无法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情况下改变政策,最终抛出"双重代表权"案和"逆重要问题"案,以设法挽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日本也追随美国的这一政策,并迫于美国的压力担任了这两项决议案的提案国,但美日政策最终归于失败。(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1年26期)

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众舆论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尼克松时期美国公众舆论及其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影响为例,考察分析公众舆论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表明,公众舆论会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内容和执行方式,是美国对华政策决策者认真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金翌.佐藤荣作政府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1964-1971)[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李腾.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华政策——以尼克松时期美国公众舆论及其对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影响为例[J].商.2016

[3].耿昕,李晔.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美国因素新探(1949-1971)[J].外国问题研究.2015

[4].耿昕.台湾当局与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D].东北师范大学.2015

[5].傅敏.台美英围绕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交涉(1951—1955)[J].安徽史学.2015

[6].章毅君.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章毅君.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49-1971)[D].首都师范大学.2013

[8].汪小平.1950年代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2012

[9].傅敏.1961年台湾围绕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交涉之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0].鲍秀玲.探析美日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J].中国市场.2011

标签:;  ;  ;  

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论文-金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