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身份认同,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邢斐[1](2015)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下身份认同教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仅仅是从道德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等这些方面通过灌输的手段进行的,但身份认同教育缺失。因此,揭示大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内涵,探析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大众传媒成为公民身份认同的重要路径。(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盛瑞金[2](2014)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公民素质培养的意识前提。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努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公民素养。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目标化;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明确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导论部分主要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现状和发展需要,明确目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向。第一章主要研究分析了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概念、内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归纳分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层次,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目标化系统化;其次,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分析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内容分类等,得出了基本结论;第二章,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把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总结高校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现存问题,把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现实不足,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第叁章,通过研究探索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首先结合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角度,探索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其次、结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实际,总结归纳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的多条途径,形成实施体系。最后,分析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测评体系中测评原则、测评内容、测评方法,形成测评体系。最终完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在完成相关理论研究之后,尝试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进行实际落实。以后通过实证分析和座谈调研,逐步反馈和完善该体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4-02)
李兰[3](2014)在《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一个未成年公民逐步成长为合格成年公民的关键时期。本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努力从公民的国家意识、主体意识、公共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四个方面去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公共精神和自主理性的行为。(本文来源于《吉林教育》期刊2014年02期)
傅梅蓉[4](2013)在《构建网络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叁维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公民意识教育是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推动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应从价值、内容、目标叁个认识维度进行构建。价值维度上涵盖社会和个人价值;内容维度上应针对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特征,以权责意识为核心,完善认知、培育理性、增强能力;目标维度上应区分"合格公民"和"好公民"两个层次。(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3年05期)
贾文岩[5](2012)在《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世界公民意识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英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突出了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在宗教教育、公民教育还是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均注意渗透全球发展观,注重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2年06期)
杜庆华[6](2011)在《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意识教育,关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成败,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已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仍处于一种缺乏系统性、比较粗浅的状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已成为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期刊2011年01期)
吴智灵[7](2009)在《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公民意识教育再次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兴趣和热点问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的全面发展。解决问题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相关概念的厘清。本文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考察了公民概念的发展脉络,认为公民不仅意味着一种身份、一种资格,更意味着一种资质,一种意识。我国公民意识包含了叁个层次的内容,即由国家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构成的基础层次,由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构成的核心层次,以及社会主义意识的延伸层次。对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认为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关起门来搞公民意识教育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对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美国、德国和新加坡是世界公民意识教育较具代表性的国家,它们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创造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环境;培育我国的公民文化;拓宽教育渠道,注重隐性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结合国情开展教育。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近代以来的公民意识教育,尤其是建国后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重大的参考意义。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环境建设、目标与内容、原则与途径、评估等方面亟须调整与创新。这种调整与创新的思路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阐明了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从环境、目标与内容、原则与途径以及评估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问题。环境,通过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来讨论公民意识教育环境建设问题。目标与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好公民和积极的公民展开论述,注意到社会主义意识教育的内容和世界公民养成的目标。原则与途径,提出了方向性、人本性和生活适应性的原则,阐明了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等途径。评估,则着重论述了评估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叁方面,初步建构了关于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态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09-11-01)
闵素芬,胡穗[8](2005)在《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公民意识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课题,它不仅是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整体缺乏和滞后的当务之急,而且还是加速我国现代(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05年05期)
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公民素质培养的意识前提。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努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公民素养。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目标化;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明确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导论部分主要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现状和发展需要,明确目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向。第一章主要研究分析了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概念、内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归纳分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层次,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目标化系统化;其次,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分析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内容分类等,得出了基本结论;第二章,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把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总结高校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现存问题,把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的现实不足,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第叁章,通过研究探索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首先结合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角度,探索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其次、结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实际,总结归纳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的多条途径,形成实施体系。最后,分析研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测评体系中测评原则、测评内容、测评方法,形成测评体系。最终完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在完成相关理论研究之后,尝试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进行实际落实。以后通过实证分析和座谈调研,逐步反馈和完善该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民意识教育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邢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下身份认同教育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盛瑞金.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李兰.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J].吉林教育.2014
[4].傅梅蓉.构建网络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叁维路径[J].理论观察.2013
[5].贾文岩.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世界公民意识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2
[6].杜庆华.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
[7].吴智灵.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D].福州大学.2009
[8].闵素芬,胡穗.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J].求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