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强度钢材论文-王蕾

中高强度钢材论文-王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高强度钢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690QL高强度钢材,断裂破坏,应力叁轴度,有限元计算

中高强度钢材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1](2019)在《S690QL高强度钢材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断裂破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应力状态下S690QL高强度钢材的断裂行为,设计了3种不同缺口半径的圆棒试样和等直试样,开展了圆棒试样的单调拉伸试验,分析了试样中裂纹的起始位置,获得了S690QL高强度钢材的基本力学性能。基于圆棒试样的单调拉伸试验结果,获得了S690QL钢材的真应力-塑性应变本构模型,应用该模型数值分析了缺口圆棒试样在单调荷载下的宏观力学行为,取得了良好的预测结果。最后,借助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建立了表征S690QL高强度钢材临界塑性应变与应力叁轴度关系的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8期)

高志远,郭宏超,王德法,梁刚[2](2019)在《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Q690钢材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对相关论文中试验进行分析与验证。在确保模拟分析准确的同时对结构模型采用高强钢形式分析,并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等进行了讨论,分析高强钢梁柱连接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顶角钢加劲肋能够使构件受弯承载力提高101%,初始转动刚度提高102%,使用高强钢构件塑性承载力提高32%。(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高志远[3](2019)在《高强度钢材带加劲肋顶底角钢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节省钢材等优点,但是高强钢的延性较差,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高强钢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半刚性连接节点具有简单、高效、施工快捷、延性较好等优点,结合两者的优势,本文提出了采用高强钢对带加劲肋顶底角钢连接节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带加劲肋顶底角钢连接节点的结构特性和力学性能,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单调加载模拟讨论了节点的破坏过程以及破坏特征,得到了模型的弯矩转角曲线。在此基础上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2)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高强钢和半刚性节点的优势,对带加劲肋顶底角钢连接节点试件进行两种方案的分析研究,将获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了高强钢的使用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全部采用高强钢形式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3)通过对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指标发现,影响节点破坏的主要因素为角钢和加劲肋形式,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对节点进行了变参数分析,同时将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节点应力云图、刚度退化、延性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在高强钢的作用下角钢加劲肋对带加劲肋顶底角钢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劲肋的厚度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而随着角钢厚度增加,节点的承载能力提高,但厚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节点处梁翼缘先发生屈服。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可知,高强钢带加劲肋顶底角钢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节点承载力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郭宏超,毛宽宏,万金怀,郝际平,李慎[4](2019)在《高强度钢材疲劳性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疲劳破坏是钢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也是工程界与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在总结了国内外高强钢母材、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的疲劳性能研究现状基础上,介绍了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方法,结合大量试验数据分析统计了高强度钢材疲劳寿命发展规律,并基于国内外不同的疲劳设计规范对高强钢母材及连接接头的抗疲劳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随着钢材强度等级的提高,高强钢母材表现出较好的疲劳性能,规范设计曲线偏于保守,明显低估了高强钢母材的抗疲劳性能;受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影响,高强钢焊缝连接的疲劳强度提高幅度较小,ANSI/AISC 360-10和EN 1993-1-9规范曲线能够较好地评估Q460D与Q690D焊缝连接的疲劳特性,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受预紧力、摩擦面处理、成孔方式等众多因素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疲劳强度亦有改善,ANSI/AISC 360-10和BS 7608-2014设计曲线适用于Q460螺栓连接疲劳寿命计算,具有足够安全保障,对于Q690钢螺栓连接疲劳性能评估,规范方法偏于保守。随着高强度钢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增多,需开展大量不同等级高强钢母材和连接形式的疲劳试验,补充Q460及以上强度钢材的疲劳设计方法和细部连接构造。(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学伟,赵军,郑植,宋亚丽[5](2018)在《Q690D高强度钢材GTN模型的参数标定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强度钢材在实际钢结构工程中逐渐得到应用,钢材的断裂分析模型是开展钢结构断裂预测的基础。对Q690D高强度钢材等直圆棒试样进行单调拉伸试验,获取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和真应力-塑性应变曲线。基于Q690D高强度钢材等直和缺口圆棒试样的单调拉伸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标定得到Q690D钢材的GTN模型损伤参数,分析圆棒试样中裂纹的起始位置。应用Q690D钢材的GTN模型,对缺口板状试样的单调拉伸破坏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试样的裂纹起始和破坏过程,得到缺口板状试样的荷载-位移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Q690D钢材的GTN模型很好地模拟了缺口板状试样的断裂破坏过程。(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08期)

蔡玉军,高志宏[6](2018)在《高强度钢材螺栓抗剪连接设计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强度钢材在高铁站房工程中逐步推广和应用,高强度钢板的螺栓抗剪连接成为设计关键,而国内规范对此连接设计方法未作出具体规定,仍沿用普通强度钢材的设计方法。因此,通过对Q460D高强度钢板螺栓抗剪连接试件的静力拉伸试验,分析螺栓布置方式对连接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影响,与中国规范GB50017—2003、欧洲规范EUROCODE 3及美国规范ANSI/AISC360-05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讨论规范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表明:GB50017—2003规范中高强度钢材承压强度设计值仍沿用普通钢材的规定,不利于高强度钢材性能的发挥;EUROCODE 3规范能反映几何参数对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的影响,但对破坏模式的预测有偏差;ANSI/AISC360-05规范仅考虑端距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大。研究成果为国产高强度钢板螺栓连接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8年07期)

郭宏超,郝李鹏,李炎隆,刘云贺,梁刚[7](2018)在《高强度钢材对接焊缝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Q460D和Q690D高强度钢材对接焊缝进行低温冲击试验,得到低强和等强两种匹配下,焊缝区、热影响区的冲击功值,讨论了两种匹配形式下冲击功值AKV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缝区和热影响区随温度降低韧性逐渐变差,热影响区的AKV总是大于焊缝区,表明经过焊接热循环后,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处于较高的水平;采用低匹配连接,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冲击功均大于等匹配,说明低匹配可获得良好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同时,利用Boltzmann函数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将高强度钢材两种匹配下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韧性进行了对比。由试验数据比较可知,焊缝区吸收能量的能力较差,为主要断裂部位。(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吴开明,王厚昕[8](2018)在《高层建筑设计和高强度钢材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推动力、常用的水平和垂直荷载系统以及高强度钢材对建筑物可行性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用到WSP在美国、英国和亚洲的大量高层建筑项目的典型工程。通过各代表工程研究探讨关键设计要素,并阐述通过使用高强度钢材、Nb等微合金化元素实现的重要(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8-04-24)

王云川[9](2018)在《高强度钢材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加,相应的韧性等方面的性能会出现对应的下降,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更为显着。因此,研究高强度结构用钢材在低温下的冲击韧性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厚度为10mm的结构用钢材开展低温冲击韧性试验,同时把夏比冲击功值与和其它不同厚度的钢材的Akv值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高强度结构用钢材的冲击韧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在温度区间为20~-20℃时,厚度为10mm的高强度结构用钢材的低温冲击功值则比不同厚度的Q345钢的Akv值低。在温度低于-20℃时,该结构用钢材的强度对低温脆性的影响和Q345钢的厚度对低温脆性的影响就弱许多。此外,还借助Boltzmann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可获得该结构用钢材的韧脆转变温度点为-11.2℃。因此,应足够重视该结构用钢材在低温下的低温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郭宏超,郝李鹏,李炎隆,刘云贺,梁刚[10](2018)在《高强度钢材对接焊缝拉伸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不同匹配形式下国产高强钢对接焊缝的基本力学性能,对Q460D及Q690D焊接试件进行了静力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对Q345B与Q460D及Q690D连接,在低强和等强两种匹配形式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比较接近,极限强度比Q345B母材分别提高了约4.4%和6.5%,断裂位置在热影响区和母材区,说明不同强度钢材的混合焊缝连接,选用低强匹配的焊条能保证连接强度;焊缝区不先于母材断裂。对于Q460D和Q690D同种钢材对接焊缝连接,采用等强匹配试件的极限抗拉强度比低强连接分别提高了16%和14%,应变达到4.9%~11.9%,即达到极限强度值,说明同种钢材采用等强匹配的焊条,连接接头在承载力提高的同时,延性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中高强度钢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Q690钢材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对相关论文中试验进行分析与验证。在确保模拟分析准确的同时对结构模型采用高强钢形式分析,并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等进行了讨论,分析高强钢梁柱连接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顶角钢加劲肋能够使构件受弯承载力提高101%,初始转动刚度提高102%,使用高强钢构件塑性承载力提高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高强度钢材论文参考文献

[1].王蕾.S690QL高强度钢材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断裂破坏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9

[2].高志远,郭宏超,王德法,梁刚.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9

[3].高志远.高强度钢材带加劲肋顶底角钢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郭宏超,毛宽宏,万金怀,郝际平,李慎.高强度钢材疲劳性能研究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9

[5].黄学伟,赵军,郑植,宋亚丽.Q690D高强度钢材GTN模型的参数标定和应用[J].工业建筑.2018

[6].蔡玉军,高志宏.高强度钢材螺栓抗剪连接设计方法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8

[7].郭宏超,郝李鹏,李炎隆,刘云贺,梁刚.高强度钢材对接焊缝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8

[8].吴开明,王厚昕.高层建筑设计和高强度钢材的使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8

[9].王云川.高强度钢材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

[10].郭宏超,郝李鹏,李炎隆,刘云贺,梁刚.高强度钢材对接焊缝拉伸性能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8

标签:;  ;  ;  ;  

中高强度钢材论文-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