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荷斯坦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肛阴距离,年龄,胎次,繁殖性能
荷斯坦牛论文文献综述
唐程,郭佳禾,王梦琦,倪炜,张慧敏[1](2019)在《中国荷斯坦牛肛阴距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探索年龄和胎次对中国荷斯坦牛肛阴距离的影响,以及肛阴距离和繁殖性能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提高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依据。随机选择323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测量其肛阴距离,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年龄和胎次对肛阴距离的影响,以及肛阴距离与奶牛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肛阴距离平均为(124.66±11.88)mm,总体接近正态分布;年龄和胎次对肛阴距离无显着影响(P>0.05);肛阴距离对配种情期数、首次配种泌乳天数、最后一次配种泌乳天数、妊娠确认时泌乳天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肛阴距离对产犊评分、早产率和犊牛性别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肛阴距离对双胎率和胎衣滞留率有显着影响(P<0.05),肛阴距离在121~130 mm时,产双胎比例最高,同时胎衣滞留比例也最高,而肛阴距离在111~120 mm时,产单胎比例最高且胎衣正常比例最高。(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竹磊,张海亮,陈少侃,安涛,王炎[2](2019)在《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细胞数的群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早期牛奶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测定了北京某牧场2018年6~7月份产犊的124头母牛产后0~7天内每天的SCC,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泌乳早期SCC的影响因素,并用REG过程分析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与后期测定日S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泌乳早期SCC(均值为(860±1 287)千个·mL~(-1))高于产后8~133天的测定日SCC。胎次、泌乳天数、环境温湿度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着的影响(P<0.05)。泌乳早期SCS与产后39~68天的测定日SCS之间存在极显着的回归关系(P<0.01),回归系数为0.40。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0~7 d)SCC均值高于泌乳期内其他阶段的SCC均值,且荷斯坦牛泌乳早期SCC对母牛的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敏感。本研究为泌乳早期SCC的遗传分析奠定了基础,为牧场在母牛产后根据泌乳早期SCC对乳房炎进行管理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丽霞,张丽,欧阳霞辉,乔自林,付保强[3](2019)在《荷斯坦牛DRA基因多态性及序列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荷斯坦牛DRA基因的多态性及序列特征,本研究采用基因组DNA混合池扩增并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荷斯坦牛DRA基因编码区进行多态性分析,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DRA基因的理化特性及其编码蛋白的高级结构。结果表明,荷斯坦牛DRA基因编码区上有4个碱基突变,包含1个错义突变和3个同义突变。DRA基因共编码253个氨基酸,编码产物是一种稳定的不可溶蛋白,具有1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为混合型,叁级结构由α-螺旋、β-折迭、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本研究结果为荷斯坦牛的疾病相关基因筛选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强,梁艳,高启松,郭佳禾,唐程[4](2019)在《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二胎泌乳早期荷斯坦牛体重、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和周平均日产奶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体重影响显着(P<0.05),奶牛体重在第6泌乳周达到最低值;(2)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着(P<0.01);(3)不同泌乳周对2胎牛平均日产奶量影响极显着(P<0.01),在第5泌乳周达到产奶高峰;(4)泌乳早期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和日产奶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前4周奶牛体重和产奶量呈负相关。该结果为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09期)
单华佳,魏生龙,马金,王睿,李生贵[5](2019)在《杏鲍菇菌糠对荷斯坦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研究杏鲍菇菌糠对9~12月龄生长期荷斯坦奶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择9~12月龄生长期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原日粮和添加杏鲍菇菌糠全混合日粮,试验期60 d,分别测定采食量、日增重、体高、体长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菌糠饲料适口性好,试验组采食正常,两组间采食量无显着差异(P>0.05);生长性能指标间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减少5.87元/(头·d)。[结论]杏鲍菇菌糠替代部分粗饲料饲喂9~12月龄生长期荷斯坦牛对其生长性能无影响,且显着降低饲料成本,具有现实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牛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安涛,张海亮,陈少侃,竹磊,黄锡霞[6](2019)在《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牛场2016年6月—2018年6月共1 257头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数据及对应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SAS 9.2软件的GLM过程分析胎次、产犊季节和产犊年份对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为24.25%,初乳产量为6.52 kg,该试验场初乳品质较好;不同胎次、产犊季节和产犊年份对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均有显着影响;初乳白利糖度值随胎次增加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胎及以上的初乳白利糖度值最高;初乳产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胎时初乳产量最高。综上,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对分娩母牛的胎次和产犊年份、季节等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赵番番,王丹,马砚军,马新兵,葛建军[7](2019)在《非遗传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牛在群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各因素影响荷斯坦牛在群寿命的规律,了解奶牛利用情况,本研究收集了新疆昌吉地区规模化牛场的2001~2019年4320条荷斯坦牛的离群、生产性能数据。运用SAS9.2软件分析了场、离群年份、离群季节、淘汰类型对荷斯坦牛离群胎次、在群天数的影响,并进行最小二乘及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离群年份和淘汰类型均对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有极显着影响(P<0.01);场、离群季节对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影响不显着(P>0.05)。随着离群年份的增加,离群胎次先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6年的离群胎次极显着高于其它年份(P<0.01);2015年在群天数极显着高于其它年份(P<0.01);根据不同的季节,秋季的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极显着高于其他季节(P<0.01);根据淘汰类型的不同,淘汰类型中肢蹄类疾病的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极显着高于其它各类疾病(P<0.01)。因此,通过分析各因素对离群胎次和在群天数之间的影响,可以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奶牛综合使用效率,延长奶牛寿命。(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牛业进展——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6)
李茜,李妍,石丽君,高艳霞,李秋凤[8](2019)在《中国荷斯坦牛FBP2基因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产奶性状具有较大遗传效应的功能基因及突变位点的鉴定,可为奶牛(Bos taurus)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分子信息,进而提高准确性并加快遗传进展。转录组测序(RNA-seq)是当前人类(Homo sapiens)及动植物复杂性状关键基因鉴定的重要策略。作者前期研究利用高通量第二代测序技术对中国荷斯坦牛在干奶期(产前50 d)、泌乳初期(产后15 d)和泌乳高峰期(产后60 d)的肝脏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鉴定到40个产奶性状候选基因,其中果糖二磷酸酶2基因(fructose-bisphosphatase 2, FBP2)在不同泌乳阶段的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该基因编码糖异生调控酶,参与碳水化合物前体到糖原的合成。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FBP2基因是否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具有显着遗传效应。利用DNA混池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FBP2基因编码区全长及上下游各2 000 bp序列的潜在多态位点,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adsorp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对1 099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母牛进行个体基因型检测,进而基于混合动物模型,采用SAS 9.2软件分析多态位点与5个产奶性状的关联程度。共计发现FBP2基因有1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其中5'调控区7个,3'调控区4个。单标记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1个SNP位点均与乳蛋白量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关联(P=0.0495~<0.0001);6个SNP位点同时与乳蛋白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关联(P=0.0434~0.0004);5个SNP位点同时与产奶量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关联(P=0.018~0.007);1个SNP位点同时与乳脂量达到显着关联(P=0.0143);大部分SNP位点的加性效应或等位基因替代效应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SNP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计算结果显示:11个SNPs呈高度连锁(r~2=0.48~0.99)并形成2个单倍型块。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块1与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均显着或极显着关联(P=0.0413~<0.0001),单倍型块2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量关联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关联(P=0.0413~<0.0001),单倍型块1的H2、H3和单倍型块2的H2为优势单倍型,可分别提高产奶量、乳脂和乳蛋白。本研究结果表明,FBP2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性状具有显着遗传效应,尤其对乳蛋白性状影响较大,为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提供遗传标记信息。(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孙先枝,孙咏梅,李倩倩,安朋朋[9](2019)在《酮病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5~9月长叁角地区56个牧场的乳样,记录奶牛胎次及产奶量数据,并采用FOSS乳品多功能分析仪和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中的BHB(β-羟丁酸)、各乳成分含量及体细胞数(转化成体细胞评分),根据乳中BHB含量将牛只分为酮病低风险组、酮病中风险组和酮病高风险组,研究酮病对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产奶量差别较大,酮病高风险组奶牛产奶量显着低于酮病低风险组奶牛(P<0.05);(2)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乳成分差别非常大:1胎奶牛酮病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乳脂率显着低于酮病高风险组,2胎牛只酮病高风险组乳脂率显着低于低风险组;牛只乳蛋白率均呈现为酮病高风险组显着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酮病高风险组牛只的体细胞评分(SCS)显着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3)3胎及以上奶牛的中、高酮病风险头数占比高达30.11%,分别比1胎和2胎牛只高出10.65个百分点(P<0.05)和6.98个百分点(P>0.05)。说明酮病会显着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牛奶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08期)
李艳华,吕小青,刘林,麻柱[10](2019)在《中国荷斯坦牛HH4遗传缺陷单倍型分子筛查》一文中研究指出HH4(Holstein Haplotype 4)是在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一种隐性遗传缺陷单倍型,由1号染色体上GART基因g.1277227A>C单碱基错义突变引起,隐性基因纯合时引起胚胎早期流产,严重威胁着奶牛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北京地区332头荷斯坦公牛样品和1 151头母牛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荷斯坦牛群体中,未发现HH4携带者个体,即均为正常个体。提示HH4单倍型对我国荷斯坦牛群影响较小,在奶牛场的选种选配中可以不予考虑,但在遗传物质引进的时候应重点关注,避免引入有害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08期)
荷斯坦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北京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早期牛奶体细胞数(SCC)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测定了北京某牧场2018年6~7月份产犊的124头母牛产后0~7天内每天的SCC,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泌乳早期SCC的影响因素,并用REG过程分析泌乳早期体细胞评分(SCS)与后期测定日S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泌乳早期SCC(均值为(860±1 287)千个·mL~(-1))高于产后8~133天的测定日SCC。胎次、泌乳天数、环境温湿度均对泌乳早期SCS有显着的影响(P<0.05)。泌乳早期SCS与产后39~68天的测定日SCS之间存在极显着的回归关系(P<0.01),回归系数为0.40。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产后0~7 d)SCC均值高于泌乳期内其他阶段的SCC均值,且荷斯坦牛泌乳早期SCC对母牛的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敏感。本研究为泌乳早期SCC的遗传分析奠定了基础,为牧场在母牛产后根据泌乳早期SCC对乳房炎进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荷斯坦牛论文参考文献
[1].唐程,郭佳禾,王梦琦,倪炜,张慧敏.中国荷斯坦牛肛阴距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9
[2].竹磊,张海亮,陈少侃,安涛,王炎.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细胞数的群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9
[3].刘丽霞,张丽,欧阳霞辉,乔自林,付保强.荷斯坦牛DRA基因多态性及序列特征分析[J].核农学报.2019
[4].张强,梁艳,高启松,郭佳禾,唐程.荷斯坦牛泌乳早期体重与产奶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奶牛.2019
[5].单华佳,魏生龙,马金,王睿,李生贵.杏鲍菇菌糠对荷斯坦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牛业科学.2019
[6].安涛,张海亮,陈少侃,竹磊,黄锡霞.荷斯坦牛初乳白利糖度值和初乳产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9
[7].赵番番,王丹,马砚军,马新兵,葛建军.非遗传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牛在群寿命的影响[C].2019中国牛业进展——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19
[8].李茜,李妍,石丽君,高艳霞,李秋凤.中国荷斯坦牛FBP2基因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9].孙先枝,孙咏梅,李倩倩,安朋朋.酮病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9
[10].李艳华,吕小青,刘林,麻柱.中国荷斯坦牛HH4遗传缺陷单倍型分子筛查[J].中国奶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