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油气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华,杨海军,汪如军,李世银,邓兴梁,李勇,昌伦杰,万效国,张银涛[1](2021)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大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与技术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经历了潜山构造—礁滩相控—层间岩溶—断控缝洞体的勘探历程,近10年来在断控油气藏领域取得了勘探理论认识和技术创新。(1)创新形成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断裂控储成藏地质理论,建立坳陷区走滑断裂破碎带连片规模成储、分段差异富油的油藏模式,丰富和发展了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类型和富集规律认识,实现了坳陷区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2)创新形成了以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小位移弱走滑断裂识别技术、走滑断裂带缝洞体储层识别技术等为核心的超深层走滑断控目标评价技术体系,形成了走滑断裂破碎带钻完井配套适用技术。通过地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与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进入7500m以深的坳陷禁区,落实了约2×104km2的超深层断控油气藏勘探领域,发现了地质储量规模达10亿吨级的超深层断控特大型油气田——富满油田。
韩强[2](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周肖肖[3](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凌冬德[4](2020)在《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油气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阿克苏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分布最集中、产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新疆油气改革的试验田。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次油气资源评价,资评的广度及深度逐次加大,未针对阿克苏海相油气做过系统评价。地区人、财、物持续投入后,海相油气勘探成果显着,寒武—奥陶系油气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及勘探重点。在阿克苏地区地理背景、构造及断裂发育、沉积环境及层系成藏机制等前人基础石油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资料和进展,对阿克苏寒武—奥陶系油气分布、勘探潜力进行研究。本次针对探区各区块海相油气资源现状、勘探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取多种资评方法对研究区资源量进行综合分析。解剖重点油气田成藏机制,调研中石油、中石化刻度区划分方案,结合类比评价单元划分需要,并以此为参考优选出刻度区;解剖典型刻度区,采用统计法估算刻度区资源量,计算运聚系数、资源丰度等类比关键参数,划分类比评价单元后,运用“相似类比”的地质思想计算研究区资源量;收集烃源岩地化参数及部分控制参数,采用有机碳法对各区块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资源规模和生排烃潜力进行分析,并使用SGRE软件计算生烃资源量,划分各含油层系运聚单元,结合排聚系数计算地质资源量。整理各区块不同评价方法计算的资源量数据,补充中石油库车坳陷资源量数据,特尔菲权重法计算目标层位最终资源量:地质类比得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原油为43.29亿吨,天然气为2.74万亿方;有机碳法计算资源量:石油资源量52.30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43万亿方;研究区最终计算石油资源量46.9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50万亿方。
冀峰[5](2020)在《阿克苏地区类比法资源量计算及软件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十三五资源评价工作安排的大背景下,拟开展阿克苏境内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综合阿克苏地区地质条件与勘探概况,研发基于类比法评价的资源量计算系统,进一步明确阿克苏地区油气资源分布情况与资源潜力,为勘探部署决策和中长期规划部署提供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次评价工作选定类比法为评价的主要方法,基于类比评价方法的计算流程,完成类比法评价系统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包含数据管理,刻度区参数管理,类比标准,评价区和成果发布五大功能,是一个集刻度区、评价区地质参数采集功能,地质条件评分功能,类比标准调整功能和多方法资源量计算于一体的评价系统。实现刻度区与类比区一对多和多对多综合类比单一流程资源量汇算,大幅减少重复计算时间,并且有效降低计算后期庞大数据修正的难度。并以克拉苏构造带刻度区和古木别兹构造带评价区为例,阐述评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在本次评价工作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油田开发现状,解剖建立了14个不同类型的区块和区带级刻度区,对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凹陷、塔北隆起、北部凹陷、塔中隆起四个大构造单元分区带、分层系建立15个评价单元,应用类比法评价系统完成评价单元资源量计算。综合库车凹陷、塔北隆起、北部凹陷、塔中隆起的油气资源量计算结果,库车凹陷的资源量为19962.6万吨油当量,塔北隆起资源量为236526.3825万吨油当量,北部凹陷资源量为34102.0425万吨油当量,塔中隆起资源量为17503.83万吨油当量。总计阿克苏地区评价区的油气资源量为308094.855万吨油当量。
尚培[6](2019)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南翼的阿克库勒凸起之上,受盆地多个构造时期的差异构造演化影响,阿克库勒凸起内的构造高部位发生了多次迁移,导致了塔河内不同地区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盖层分布和断裂发育的的差异性。因此,研究区奥陶系发育多期油气充注和调整改造,油气物理化学性质和油藏成藏期次平面分布存在较强非均质性。论文基于前人对塔河地区奥陶系岩石学、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从成岩观察、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入手,识别和判断于奇西、艾丁、塔河主体区和托普台地区不同时期成岩流体的类型和来源,探究大气淡水、地层水和热液流体等成岩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机制;从原油地球化学性质、流体包裹体分析参数厘定油气成藏期次和多期断裂活动特征,对比和总结上述地区内成藏要素差异性,厘定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本次研究在岩芯和薄片岩石学观察基础上,在于奇西地区识别出了溶缝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DFC),该溶缝充填有沥青;早期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FC1);压溶缝合线(Sty),其错断FC1;早期溶洞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VC1);细晶白云石(Dol),大量白云石沿缝合线发育,少量发育于VC1边缘;垮塌角砾岩中的方解石胶结物(CC3);去白云石化作用(Dedol),白云石晶体有明显的港湾状,经茜素红浸染方解石胶结物呈红色;石英颗粒(Q),部分溶洞中充填暗河沉积物;缝洞中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CC4),疑似与暗河沉积物同期;晚期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FC5),该裂缝中充填有大量沥青。艾丁地区识别出早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1),并见示顶底构造,早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1),晚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2)切割示顶底构造和FC1,压溶缝合线(Sty)切割FC1但与FC2无交切关系,晚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2)分布于缝合线附近,推测为缝合线扩溶形成。塔河主体区识别出早期近地表环境渗流带形成早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1),第二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2)错段第一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1),然FC1与VC1关系不明,FC1与VC2被压溶缝合线(Sty)切割,同时沿压溶缝合线发生白云石化作用(Dol),第二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2)切割缝合线及白云石,第三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3)亦切割缝合线及白云石,最晚一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4)发育于方解石粗脉FC3中央。托普台地区识别出早期方解石脉(FC1),而后被压溶缝合线(Sty)所错段,沿压溶缝合线发育白云石(Dol),之后发生硅化作用使白云石呈破碎状分布于隐晶硅质中,并于硅质中心发育溶洞充填方解石(VC1),方解石脉(FC2)切割隐晶硅质,VC1和FC2均晚于硅化作用但两者相对顺序暂不明确,FC2和方解石脉(FC3)在白云岩段中发育,FC3呈橘黄色阴极光晚于FC2,重晶石(B)发育在FC3中心为最晚期成岩事件。在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序次观察基础上,结合各期次成岩矿物阴极发光特征、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识别出塔河地区成岩流体主要有同期海水、大气淡水、地层水、深部热流体。其中,于奇西地区大气淡水对奥陶系储层改造贡献最多,塔河主体区大气淡水和地层水对储层改造贡献最为明显,托普台地区奥陶系储层接受大气淡水和深部热流体改造最为明显,为油气提供了更多储集空间。在成岩序次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的岩石学观察和荧光观察,对油包裹体及其同期盐水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投影法,厘定研究区油气充注年龄,结果表明于奇西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52.5-447.8Ma)、燕山期(150.2-100.2Ma)和喜山期(19.8-1.4Ma);艾丁地区主要存在两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35.2-426.6Ma)和海西晚期(289.5Ma);塔河主体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54.8Ma)、印支燕山(259-95Ma)和喜山期(20.4-5.3Ma);托普台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一期天然气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33.7-420.5Ma)、印支-燕山期(249.4-110Ma)和喜山期(20.1-12.1Ma)。基于研究区原油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油气成藏期次平面图,塔河地区奥陶系原油均存在的较强空间非均质性。YQX1和YQX101井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图同时具备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和UCM“鼓包”的现象,说明于奇西地区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与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厘定该井区油气充注期次,YQX1井发育三期油气充注,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虽然YQX2等井同样检测到了第三期油气充注的证据,但因晚期油气充注量较少未能改变其重质油藏的现状,而YQX1井奥陶系接受大量轻质油充注从而形成中—轻质油藏。说明研究区主要受输导体系和局部盖层因素影响,有效输导能够保证第三期油气充注到该井区,同时有效盖层的存在保证了第三期油气充注到奥陶系有效聚集。全区第一期和第二期充注油受控于古隆起-古斜坡构造枢纽带和构造脊以及潜山岩溶储集体,原油金刚烷与原油气相色谱显示于奇西艾丁塔河主体第一期油在后续构造抬升过程中发生了生物降解而稠油化,而托普台地区由于盖层存在而保存了轻质油藏,第三期发育轻质油充注并与早期重质油藏发生混合改造。T74、T50和T24界面断裂平面分布图显示研究区在加里东晚、海西晚、喜山期断裂活跃,T81界面相干属性沿层切片显示NE向断裂为重要的沟源断裂,整体具有“断接式”输导体系、统一的海相烃源灶供烃和晚期沿NW、NNE向张扭性断裂带复式聚集规律。
贾京坤[7](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是目前深层-超深层资源勘探的热点和难点。沉积盆地中压力场的研究是探明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问题,但针对演化复杂的古老海相地层,地层压力的研究往往缺乏有效手段。本论文以奥陶系现今地层压力为约束条件,利用孔隙度-垂直有效应力关系图版(鲍尔斯图版)与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双因素增压模型分析超压成因机制,并探索应用差异应力法恢复盆地构造挤压变形时期地层古压力,辅以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和盆地模拟法,重建顺托果勒低隆起中上奥陶统地层压力的演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简要探讨了研究区不同二级构造单元间压力演化及成因机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现今地层压力在纵向上可划分为5个压力系统,奥陶系超压横向上受构造单元控制,断层附近或裂缝发育地层区压力系统封隔层遭到破坏而呈现为常压-弱超压,远离断层区则发育超压-强超压。根据鲍尔斯图版和测井组合综合分析,流体膨胀和构造挤压是研究区超压形成的主要成因。针对流体膨胀,本论文基于天然气成因分析建立了双因素增压模型,以原油裂解生气动力学实验为基础,计算原油裂解生气和天然气充注对地层压力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气充注是中上奥陶统在喜山晚期超压形成的主要因素,贡献率最高可达94%。针对构造挤压成因,本论文以方解石双晶的显微变形特征为突破口,探索应用差异应力法恢复顺南缓坡地区构造挤压变形过程中的孔隙流体压力,该地区中上奥陶统在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地层压力系数分别为1.15~1.19和1.35~1.41。以现今地层压力和超压成因分析为约束,辅以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和盆地模拟法重建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不同二级构造单元间演化趋势类似,但超压成因与增压幅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中上奥陶统地层压力整体上经历了常压-弱增压-泄压-增压-泄压-增压/常压的演化历史。顺北缓坡目的层早期受烃类充注与地层温度等因素曾形成超压,现今则因低地温梯度与后期构造断裂活动而处于常压-弱超压环境;顺托低凸起超压综合了油气充注、流体相态变化及构造挤压等多种因素;而顺南缓坡地层超压主要受早期构造挤压与晚期天然气充注等因素的影响;喜山期顺托-顺南地区地层稳定沉降,剩余压力得以保存,导致现今该区域仍多表现为超压环境。造成超压成因机制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不同地区间的热机制与构造运动差异有关,相对应地促使不同地区的油气成藏时期、类型与强度也存在显着差异。
宋叙[8](2018)在《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恢复及油气成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近年来,随着克深2、克深8、大北201等大型气藏的发现,使得库车坳陷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随着勘探开发及地质研究的深入,现已在库车坳陷识别出多个古隆起。这些古隆起是坳陷内油气聚集的有利区。目前,国内外有少量关于库车坳陷南缘古隆起的研究,但对于克拉苏构造带内白垩纪古隆起的研究仍然相当薄弱。本次研究通过对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测井资料的分析,以克拉苏构造带内大北-吐北古隆起及克拉苏古隆起为研究对象,刻画了古隆起区现今巴什基奇克组地层的展布形态。该套地层于晚白垩世不同程度地遭受剥蚀,其剥蚀强度在大北区块与克拉-克深区块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北区块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完全剥蚀殆尽,只残留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和三段。克拉-克深区块则保留巴什基奇组一段,但均遭受剥蚀。对采自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及克拉苏河的中生界砂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样品呈现混合年龄的特征。经过统计,样品记录了四组年龄,分别为270230 Ma、170150 Ma、12075 Ma和50 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年龄分别代表羌塘昆仑-柴达木碰撞、拉萨地块碰撞、Kohistan–Dras碰撞以及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根据热模拟结果,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形成后主要经历了两次抬升事件,第一次发生在11060 Ma的晚白垩纪,这一次抬升造成研究区整体缺失上白垩统地层,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被剥蚀。第二次隆升则发生在20 Ma的新近系,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体现。通过对古隆起区钻井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发现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沉积受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根据残余地层旋回数量推算出晚白垩世巴什基奇克组的剥蚀量,结合裂变径迹分析的结果,得到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的地层剥蚀量。结果显示,大北区块的剥蚀量大于克拉-克深区块。将计算得到的地层剥蚀量叠加残余地层厚度,得到古隆起区巴什基奇克组的原始地层厚度,对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大北-吐北古隆起的展布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大北区块,其核部位于大北1和吐北2井附近。克拉苏古隆起的展布范围在库车坳陷的中部北缘,核部位于克拉苏河-库车河一带。现今的克拉5-克深2-克拉3井区一带处于克拉苏古隆起的斜坡。通过典型平衡剖面恢复,将大北-吐北古隆起和克拉苏古隆起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刻画。总结出白垩纪古隆起的演化经历了三大阶段:形成发育阶段、埋藏阶段和破坏阶段。结合岩石薄片、包裹体测试等分析技术阐述了古隆起演化对成藏要素的影响,认为古隆起的整个演化过程控制了储层的改造,制约了圈闭的类型,并且影响了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最后,探讨了古隆起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白垩纪古隆起聚集了早期原油,晚期构造变动和天然气充注使得古油藏破坏和调整成为现今大范围分布的气藏。针对古隆起演化和区域内的成藏规律,本次研究认为古隆起区的油气成藏模式为“早期原油聚集,晚期破坏、调整聚气成藏”。
王阳洋[9](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李九梅[10](2018)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及寒武-奥陶系构造古地貌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北及邻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重要的油气储层,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解析,建立了三维构造模型,对玉北及邻区重要断裂带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平衡剖面分析,揭示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针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构造特征,使用印模法和残厚法,结合古水深校正,重建加里东中期早幕至海西早期构造古地貌;并分析了构造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该区断裂主要分为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膏盐岩层之下的铲状逆冲断裂,寒武系膏盐岩之上的逆冲滑脱断裂。研究区东部较中西部地区断裂发育时间早,变形剧烈。在玉北东部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空间上断裂的走向基本为NE向,玉北1断裂带和玉东3断裂带具有分段性,说明不同层系内的断裂受控因素不同。玉北及邻区在加里东中期早幕、I幕为向北倾的斜坡,整体为南高北低格局;加里东中期III幕整体隆升剥蚀,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范围缺失志留-中泥盆统,仍处于区域隆升阶段,玉北地区整体为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海西晚期为稳定沉积期,玉北地区整体仍为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喜马拉雅期巴麦地区整体反转,麦盖提为向南倾斜坡,玉北地区为北东高,南西低的构造格局。通过计算单井古水深,玉北地区蓬莱坝组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东部水深范围在3.734.02 m。鹰山组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水深范围在4.8850 m,其中东部断洼为汇水区,水深在20.1049.97 m;中部水深较浅,水深在4.889.86 m。蓬莱坝组和鹰山组沉积时,玉北地区为南高北低格局,水体主要分布在北部,玉北地区中部和南部遭受风化剥蚀。构造古地貌恢复表明,玉北地区在加里东中期早幕时南西部发育岩溶高地,中部发育岩溶斜坡,北部及北东部发育岩溶洼地;加里东中期I幕时中部以南发育岩溶高地,中部及南西部发育岩溶斜坡,西部皮山北新1井-皮山北2井一带呈条带状发育岩溶洼地;加里东中期III幕东部及中部以南发育岩溶高地,中北发育岩溶斜坡,西部则发育岩溶洼地;海西早期东部岩溶高地成条带状分布,中部发育岩溶斜坡,西部为岩溶洼地。从加里东中期早幕至海西早期,和田古隆起核部向东转移,岩溶高地迁移与之具有一致性。玉北地区中部自加里东中期早幕至海西早期构造古地貌处于岩溶斜坡,遭受强烈剥蚀,是有利的岩溶发育带;蓬莱坝组和鹰山组风化壳岩溶以及东部断裂带褶皱翼部是有利勘探领域。
二、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油气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大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与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历程 |
2.1 兼探阶段,逐步认识到走滑断裂控藏控富作用 |
2.2 断控油气藏勘探阶段,发现断控型富满大油田 |
3 主要地质研究进展 |
3.1 查明环阿满大型走滑断裂系统 |
3.2 建立走滑断裂断控缝洞体储层模式 |
3.3 厘定走滑断裂断控油气系统 |
3.4 明确走滑断裂带油气差异富集规律 |
4 关键勘探技术进展 |
4.1 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 |
4.2 小位移、弱走滑断裂识别技术 |
4.3 走滑断裂带缝洞体储层识别技术 |
4.4 走滑断裂带高效井布井方法技术 |
4.5 走滑断裂破碎带钻完井技术 |
5 勘探成效与勘探方向 |
6 结论 |
(2)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基础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
2.2.1 南天山造山带 |
2.2.2 库车坳陷 |
2.2.3 沙雅隆起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
2.4 烃源条件 |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沉积岩特征 |
3.1.3 变质岩特征 |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4.2.2 断裂平面展布 |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
4.2.4 断裂形成机制 |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
4.3.2 平衡剖面恢复 |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5.1.1 震旦系储层 |
5.1.2 下寒武统储层 |
5.1.3 上寒武统储层 |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
5.4 潜山盖层条件 |
5.4.1 盖层分布特征 |
5.4.2 盖层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
1.2.2 油气源对比 |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取样及实验 |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分布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构造演化特征 |
2.1.4 断裂特征 |
2.2 油气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组合特征 |
2.2.3 油气藏分布 |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
3.1 烃类相态分类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原油物性特征 |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
4.2.1 模拟实验 |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4.3.1 烃类气体来源 |
4.3.2 非烃气体来源 |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
5.2 气侵作用 |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
5.2.4 气侵来源 |
5.3 生物降解作用 |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
5.5 油气充注期次 |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
6.1.1 塔中地区断裂 |
6.1.2 古城地区断裂 |
6.1.3 盖层 |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
6.3.1 塔中地区储层 |
6.3.2 古城地区储层 |
6.4 油气成藏过程 |
6.5 油气成藏模式 |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油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托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现状 |
1.2.2 阿克苏寒武—奥陶系油气资评评价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及构造单元概况 |
2.2 台盆区断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环境 |
2.4 层系成藏机制 |
3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
3.1 有机碳法 |
3.2 类比法 |
3.3 统计法 |
4 重点油气田解剖与刻度区优选 |
4.1 重点油气田解剖 |
4.1.1 顺北油气田 |
4.1.2 塔河油气田 |
4.2 刻度区优选 |
4.2.1 刻度区的概念 |
4.2.2 刻度区的优选 |
5 刻度区解剖 |
5.1 解剖典型刻度区 |
5.1.1 塔河主体奥陶系刻度区 |
5.1.2 顺北1 断裂带刻度区 |
5.2 刻度区类比参数研究 |
5.2.1 运聚系数 |
5.2.2 资源丰度 |
5.3 类比研究区资源量 |
5.3.1 类比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
5.3.2 类比区资源量 |
6 有机碳法 |
6.1 有机碳法 |
6.1.1 烃源岩厚度 |
6.1.2 有机质丰度 |
6.1.3 热成熟度 |
6.1.4 有机质类型 |
6.1.5 有机碳恢复系数 |
6.1.6 生烃图版 |
6.2 有机碳法计算结果 |
6.3 研究区资源量计算 |
6.4 特尔菲权重法研究区资源评价 |
7 探区下古生界油气资评结果分析 |
7.1 资源的构造单元分布 |
7.2 资源的层系分布 |
7.3 中石油、中石化矿权区油气资源分配 |
7.4 油气资源潜力和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阿克苏地区类比法资源量计算及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油气评价现状 |
1.3.2 评价方法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二 阿克苏地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烃源岩 |
2.4 储层发育与分布 |
2.5 盖层发育与分布 |
2.6 沉积体系特征 |
三 类比软件技术原理 |
3.1 系统架构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功能设计 |
3.3.1 地质条件评价标准 |
3.3.2 区域数据采集 |
3.3.3 刻度区资源量计算方法选择 |
3.4 类比计算及结果输出 |
四 阿克苏地区资源量计算 |
4.1 刻度区选择 |
4.2 刻度区解剖 |
4.3 刻度区资源量计算 |
4.4 评价区计算 |
4.5 合理性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成岩流体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和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 |
2.2.2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3 研究区油气地质条件 |
2.3.1 研究区烃源岩分布 |
2.3.2 研究区储盖特征 |
2.3.3 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研究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成岩作用 |
3.2.1 于奇西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2 艾丁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3 塔河主体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4 托普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4.1 流体包裹体岩石学 |
4.1.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4.1.2 流体包裹体产状 |
4.1.3 不同成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和产状 |
4.2 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4 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 |
4.5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 |
4.6 油气充注年龄和成藏期次 |
第五章 成岩流体类型 |
5.1 碳酸盐岩矿物碳氧同位素 |
5.2 成岩流体类型及特征 |
第六章 研究区原油特征 |
6.1 原油物理化学性质 |
6.2 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 |
6.3 原油金刚烷特征 |
第七章 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
7.1 成岩流体对储层的影响 |
7.2 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 |
7.3 油气输导体系 |
7.4 油气成藏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古压力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压力场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3章 现今压力场特征和超压成因分析 |
3.1 现今压力系统 |
3.1.1 现场测压数据 |
3.1.2 泥浆密度 |
3.1.3 测井数据 |
3.1.4 封隔层分布及压力系统划分 |
3.2 超压成因判别 |
3.3 奥陶系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增压定量模拟 |
3.3.1 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双因素增压模型建立 |
3.3.2 原油裂解生气动力学实验结果 |
3.3.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3.4 现今压力分布特征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
4.1.1 顺北缓坡 |
4.1.2 顺托低凸起及顺南缓坡北部 |
4.1.3 顺南缓坡北部 |
4.2 流体包裹体相关分析测试 |
4.2.1 激光拉曼测试 |
4.2.2 储层定量荧光技术(QGF/QGF-E) |
4.2.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 利用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4.3.1 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 |
4.3.2 古压力恢复结果 |
第5章 差异应力法恢复古压力探索 |
5.1 方法和原理 |
5.2 主应力方向确定 |
5.2.1 样品采集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2.4 结果分析 |
5.3 构造挤压变形时期剩余流体压力估算 |
5.3.1 岩石力学实验 |
5.3.2 剩余流体压力估算 |
第6章 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压力演化 |
6.1 典型单井压力演化恢复 |
6.2 典型剖面剩余压力演化史 |
6.3 研究区奥陶系成藏关键时期压力分布特征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热机制差异 |
7.1.2 构造活动差异 |
7.1.3 油气成藏差异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恢复及油气成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隆起与油气富集 |
1.2.2 古隆起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 |
1.2.3 库车坳陷古隆起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构造分层特征 |
第3章 库车坳陷不整合面特征 |
3.1 三叠系与二叠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
3.2 白垩系与古近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
3.3 新近系与第四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
第4章 古隆起残余地层厚度分布特征 |
4.1 大北-吐北古隆起残余地层厚度剖面分布 |
4.2 克拉苏古隆起残余地层厚度剖面分布 |
4.3 古隆起残余地层厚度平面分布 |
第5章 古隆起的隆升特征与恢复 |
5.1 古隆起隆升特征 |
5.1.1 裂变径迹实验方法 |
5.1.2 裂变径迹测试结果分析 |
5.1.3 热模拟结果分析 |
5.1.4 古隆起的隆升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
5.2 基于热模拟的剥蚀量恢复 |
5.3 旋回分析恢复剥蚀量 |
5.3.1 旋回分析方法 |
5.3.2 天文轨道参数 |
5.3.3 旋回分析原理和步骤 |
5.3.4 旋回的识别及剥蚀量计算 |
5.4 古隆起的恢复 |
5.5 古隆起的发育机制 |
第6章 古隆起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1 古隆起的演化特征 |
6.2 古隆起的演化控制储层改造 |
6.2.1 储层发育特征 |
6.2.2 古隆起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6.3 古隆起的演化控制圈闭类型 |
6.4 古隆起的演化控制成藏期次 |
6.5 古隆起的控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6.2 取样与实验 |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1.3 沉积地层分布 |
2.2 石油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特征 |
2.2.3 油气勘探现状 |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
4.1.1 成因类型判别 |
4.1.2 成因来源分析 |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
4.3.4 地质条件分析 |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
5.2 生物降解作用 |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
5.4 油气多期充注 |
5.5 气侵作用 |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
6.5.1 凝析气藏 |
6.5.2 油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塔里木盆地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及寒武-奥陶系构造古地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古隆起 |
1.3.2 古构造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3 古地貌重建 |
1.3.4 古岩溶 |
1.3.5 塔里木盆地古岩溶研究现状 |
1.3.6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 |
1.4.2 关键构造变革期古构造恢复 |
1.4.3 关键构造变革期构造古地貌恢复及地质模型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工区概况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地层展布 |
2.4 玉北及邻区主要构造特征 |
第3章 玉北及邻区断裂解析 |
3.1 玉北及邻区主要断裂带特征 |
3.1.1 断裂样式 |
3.1.2 断裂期次 |
3.1.3 断裂分期分布 |
3.2 玉北地区重点区块断裂构造模型 |
3.2.1 构造模型原理 |
3.2.2 构造模型流程 |
3.2.3 构造模型断裂演化机制 |
3.2.4 构造模型的应用 |
3.3 断裂活动主控因素分析 |
3.3.1 基底先存构造行迹或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 |
3.3.2 盐构造的调节作用 |
3.3.3 构造应力的叠加与转换 |
3.3.4 不整合面的限制作用 |
第4章 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4.1 关键构造变革期 |
4.2 平衡剖面分析 |
4.2.1 平衡剖面的理论基础 |
4.2.2 平衡剖面方法流程 |
4.3 古构造研究基础 |
4.3.1 地震解释 |
4.3.2 剥蚀量估算 |
4.3.3 古埋深恢复及特征 |
4.4 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4.4.1 近南北向构造演化特征 |
4.4.2 近东西向构造演化特征 |
4.5 构造演化差异 |
4.5.1 玉北及邻区南北段演化差异 |
4.5.2 玉北及邻区东西段演化差异 |
第5章 构造古地貌恢复及对岩溶作用的控制 |
5.1 岩溶古地貌单元划分及特征 |
5.2 构造古地貌恢复方法 |
5.2.1 古地貌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2 印模法 |
5.2.3 自厚度法 |
5.2.4 古水深校正 |
5.3 玉北地区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 |
5.3.1 加里东中期早幕岩溶古地貌 |
5.3.2 加里东中期I幕岩溶古地貌 |
5.3.3 加里东中期III幕岩溶古地貌 |
5.3.4 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 |
5.4 岩溶古地貌单元迁移及特征 |
5.5 构造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控制 |
5.5.1 构造抬升-沉降差异 |
5.5.2 构造古地貌差异 |
5.5.3 断裂体系及伴生裂缝对岩溶的控制 |
5.5.4 玉北地区有利岩溶储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油气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大油气田的勘探发现与技术创新[J]. 王清华,杨海军,汪如军,李世银,邓兴梁,李勇,昌伦杰,万效国,张银涛.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4)
- [2]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油气资源评价[D]. 凌冬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阿克苏地区类比法资源量计算及软件实现[D]. 冀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D]. 尚培.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7]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D]. 贾京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8]库车坳陷白垩纪古隆起恢复及油气成藏效应研究[D]. 宋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10]塔里木盆地玉北及邻区构造演化及寒武-奥陶系构造古地貌重建[D]. 李九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