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者论文-王月华,童永胜,殷怡,刘悦

自杀未遂者论文-王月华,童永胜,殷怡,刘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杀未遂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杀方式,重复自杀行为,自杀未遂

自杀未遂者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华,童永胜,殷怡,刘悦[1](2019)在《陕西农村自杀未遂者再次自杀方式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自杀未遂者再次实施自杀行为时是否会更换自杀方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自杀未遂者随访队列(n=902)中,选取所有在随访期间再次实施自杀行为的案例纳入研究,根据登记的数据,比较前后两次自杀行为是否采用同一类型的自杀方式,两次自杀方式致命性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更换自杀方式以及两次自杀方式致命性变化情况与首次自杀方式、人口学变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共有80例自杀未遂者在随访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其中45例更换自杀方式,22例因再次自杀行为死亡。首次和再次自杀行为最常采用的方式均为服农药(分别为50例和32例)。首次自杀为服农药的自杀未遂者中,再次自杀行为有23例仍用农药,19例选择更低致命性的方式。首次自杀为过量服治疗药的19例自杀未遂者在再次自杀行为时有11例选用更高致命性的方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首次自杀为过量服治疗药的再次自杀者易更换自杀方式(OR=11.92,95%CI:1.86~76.23,P=0.009)。结论自杀未遂者再次实施自杀行为时更换自杀方式比较常见,尤其是首次自杀为过量服治疗药者。而农药管控依然是重要的预防自杀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琳娜,黄缤慧,褚成静,于振剑[2](2019)在《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与认知功能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自杀是一种自主的、以死亡为目的的复杂行为障碍。近年来认知功能被逐渐作为评估与识别自杀风险的关键靶点,介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内表型为探究自杀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冲动特质和特定的认知功能与自杀未遂密切相关,但是否可作为内表型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为自杀行为的内表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7年因自杀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杀未遂者47例为自杀未遂组,同期选取自杀未遂组一级亲属47例为亲属组,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第二版(BIS-Ⅱ)评估其冲动特质,韦氏记忆测验中的逻辑记忆测验评估其即时记忆与延迟记忆(记忆功能),记录研究对象Stroop实验错误数、完成各项任务所需时间(注意抑制功能)。结果亲属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和错误数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及错误数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运动冲动维度得分、中文版BIS-Ⅱ总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自杀未遂组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矛盾念字、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即时记忆、延时记忆得分和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均与中文版BIS-Ⅱ总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冲动维度、无计划冲动维度、即时记忆和矛盾唱色所需时间为自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具有高冲动特质,且存在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受损;冲动水平与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有关;冲动特质、即时记忆、注意抑制功能可作为自杀未遂者的候选内表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董佳妮[3](2019)在《“应激-易感”模式下的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自杀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未遂指一种以死亡为目的的自我伤害行为,自杀未遂者自杀的风险最大。自杀意念是个体处在某一时期的动态的消极思想,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更能反映个体自杀风险程度,因此,对自杀未遂者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的研究对于预防自杀更有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其缺陷在于不能妥善处理潜变量,不能定量分析影响因素的直接与间接作用,也不能计算变量的测量误差,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的方法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并且前人对于自杀意念的各影响因素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应激-易感”模型理论认为影响自杀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杀是应激因素和易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本研究基于“应激-易感”模型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的方法,构建自杀未遂者易感人格特征、负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和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旨在为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预防自杀未遂者再发生自杀行为。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和自杀未遂行为特征问卷、贝克自杀意念量表(SSI)、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第11版巴莱特冲动性人格特质量表第11版(BIS-11)以及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TR)诊断标准,以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诊断工具对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和急诊就诊的202例自杀未遂者进行精神疾病诊断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和逐步回归分析。使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和路径分析。结果:1、自杀未遂者精神疾病患病率为85.2%,SSI中严重抑郁时期自杀意念强度的得分为38.68±15.21,SSI中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风险的得分为40.43±13.67。2、SSI中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强度得分和自杀风险得分均在是否有自杀未遂史、自杀未遂前是否思考超过2小时和是否有精神疾病叁因素上差异显着。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抑郁时期自杀意念强度、抑郁情绪、自杀未遂史、内向人格和自杀未遂前思考小于2小时是自杀未遂者严重抑郁时期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4、抑郁情绪与负性生活事件、神经质人格、严重抑郁时期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风险呈显着正相关(r=0.313,r=0.237,r=0.361,r=0.419,p<0.01);严重抑郁时期自杀意念强度与自杀风险呈显着正相关(r=0.576,p<0.01);冲动性人格与精神质人格和神经质人格呈显着正相关(r=0.226,r=0.209,p<0.01);冲动性人格与抑郁情绪和严重抑郁时期自杀意念强度呈显着负相关(r=-0.167,r=-0.172,p<0.05)。5、以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作为外生潜变量冲动性人格的3个指示变量,以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外生可测变量,以焦虑/躯体化、体重、阻滞、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作为潜变量抑郁情绪的5个指示变量,以严重抑郁事情的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风险作为内生潜变量自杀意念的2个指示变量,对冲动性人格、负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数:χ~2/df=2.253,RMSEA=0.079,TLI=0.909,NFI=0.902,CFI=0.942,GFI=0.937,AGFI=0.880,IFI=0.943。6、对易感人格(冲动性、神经质人格、精神质人格、内外倾人格)、精神疾病、抑郁情绪、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风险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强度和抑郁情绪是自杀风险的直接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488和0.243,同时抑郁情绪也可通过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强度间接影响自杀风险,路径系数为0.176,冲动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可通过精神疾病和抑郁情绪以及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强度间接影响自杀风险,路径系数分别为-0.036和0.028,内外倾人格和神经质人格可通过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强度间接影响自杀风险,路径系数分别为-0.132和0.101。路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数:χ~2/df=1.252,RMSEA=0.035,TLI=0.973,NFI=0.943,CFI=0.987,GFI=0.980,GFI=0.945,IFI=0.988。结论:自杀未遂者的易感人格、负性生活事件、精神疾病皆通过抑郁情绪对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风险起间接作用,抑郁情绪对严重抑郁时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风险的影响最大,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危险因素。综合医院急诊科和临床心理科应加强对自杀未遂者进行抑郁情绪和严重抑郁时期自杀意念的评估,预防其再自杀行为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吕军城,王莹莹,卓来宝,张杰[4](2019)在《急诊及住院自杀未遂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诊及住院自杀未遂者危险因素,提出自杀未遂预防建议。方法:收集2013-2015年山东省内10个县级医院急诊或住院登记系统自杀未遂病例,按照与病例同社区、同性别、年龄相仿(±2岁)原则选择社区对照;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单因素初步筛选自杀未遂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本研究病例组424例,男性148 (34. 9%),女性276 (65. 1%);对照组434例,男性158 (36. 4%),女性276 (63. 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有精神疾病、家庭经济状况差、夫妻关系差、有自杀未遂家族史、社会关系差、个体受教育机会差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口数多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结论:鉴于筛选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对策降低自杀未遂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赵佳慧,季欣蕾,范乐佳,李欢欢,王湘[5](2018)在《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痛苦及动态风险决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是最常与自杀相关联的精神病学诊断,但最近有研究表明,抑郁作为单一因素并不能有效地预测自杀,自杀有可能是一种相对独立于抑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而心理痛苦理论认为,自杀是个体为逃避难以忍受的心理痛苦的目标导向性行为。因此,本研究以既往有/无自杀行为的MDD患者为样本,比较其心理痛苦各因子及BART(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动态风险决策任务行为学特征的差异,进一步深入分析自杀行为相关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根据DSM-IV访谈确定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再根据既往自杀未遂史,将患者分为MDD既往有/无自杀行为者(MDD with/without suicideattempts,MDD_S/MDD_NS)两组,每组各31例。采用心理痛苦叁维量表(Three-dimensional Psychological Pain Scale,TDPPS)、Beck抑郁量表(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Beck无望感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快感缺失量表(The 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冲动性量表(BIS-11)、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等对患者进行评定。此外,所有被试完成25分钟的BART动态风险决策任务。统计分析表明,MDD_S组在BDI总分、TDPPS总分及其痛苦逃避因子得分上显着高于MDD_NS组(P=0.009;P=0.012;P<0.001)。在BART任务中,MDD_S高组的未爆破气球总数高于MDD_NS组(P=0.027);而未爆破气球充气数、爆破气球的上一个气球充气数、未爆破气球的下一个未爆破气球充气数均低于MDD_NS组低(P均<0.05)。控制了BDI总分后,MDD_HS组与MDD_LS组在TDPPS痛苦逃避因子分、未爆破气球总数等指标上仍存在显着差异(P<0.001;P=0.035)。两组患者在BHS量表、TEPS量表,BIS量表,以及STAI量表的各项指标中无显着差异(P均>0.05)。本研究结果表明:MDD自杀未遂者较无自杀未遂史的MDD患者对心理痛苦的逃避倾向更高,并在风险决策任务中更倾向于表现出保守的行为倾向,而这一点并不能由抑郁、焦虑、冲动性、快感缺失以及无望感等因素说明,支持了自杀是相对独立于抑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的假说。在MDD患者当中,自杀行为并不是冲动的决定,而是反复思索后为逃避其心理痛苦的选择,与其逃避心理痛苦的动机强度特异性相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季欣蕾,赵佳慧,范乐佳,李欢欢,王湘[6](2018)在《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者风险决策相关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杀行为是风险决策的极端例子。自杀的心理痛苦理论认为选择自杀行为的个体有强烈的逃避心理痛苦的动机,并且将自杀作为唯一解决痛苦的方法。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是自杀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本研究拟运用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 BART)及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的方法探索高自杀风险潜在的神经基础,进一步从神经影像学的角度为心理痛苦叁因素模型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根据DSM-Ⅳ访谈确定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个体,并运用半定式问卷询问既往自杀未遂史,将患者分为MDD既往有/无自杀行为者(MDD with/without suicide attempts, MDD_S/MDD_NS)两组,最后MDD_S组共纳入21名患者,而MDD_NS组共纳入26名患者。两组人群均完成了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叁维心理痛苦量表(TDPPS)的评估,并在Siemens Skyra 3.0T核磁共振机器中完成BART任务。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奖赏选择"条件下两组人群脑活动进行对比,并选取两组人群脑激活具有显着差异的区域为感兴趣区(ROI),提取每个被试ROI的beta值并与TDPPS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DD_S组在TDPPS评估的痛苦唤起和痛苦逃避维度上得分均显着高于MDD_NS组(P=0.038;P<0.001),在痛苦体验维度上两组没有差异(P=0.430)。而在BART任务的"奖赏选择"条件下,MDD_S组的右侧岛叶激活水平显着低于MDD_NS组(cluster P<0.05, FWE, cluster size>10 voxels)。使用右侧岛叶区域作为ROI,提取出该条件下每个被试的beta值,与其TDPPS量表痛苦逃避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为显着负相关(R=-0.476, P=0.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MDD患者伴自杀未遂者存在显着较高的逃避心理痛苦的动机,在决策行为中则存在高估潜在损失、厌恶风险的倾向,提示他们在生活中更可能对潜在负面事件具有更为消极的评价并认为难以承受,而自杀行为则是他们由逃避痛苦的心理动机所驱使进行的最极端选择。MDD患者有/无自杀未遂者在动态风险决策过程中的脑激活模式差异主要表现为奖赏选择条件下的右侧岛叶激活降低。由于岛叶的活动与决策时主观估计的奖赏大小相关,提示MDD自杀未遂患者可能由于对风险贴现更为敏感而导致低估奖赏价值水平,这一机制有可能在其自杀行为产生的神经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郑悦,陆璐,李小平,王建玉,许烨勍[7](2018)在《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状态及需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杀未遂者家属在病患照顾以及自杀预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显示家属在经历自杀未遂事件时会经历病耻感、压力、焦虑等心理状态。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深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针对家属的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刘宝鹏,贾存显[8](2018)在《农村自杀未遂者的重复自杀行为发生率及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在山东农村选取178名自杀未遂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在2012年、2016年展开两次随访。结果共有14例次自杀未遂者出现重复自杀行为(7.87%),其中自杀死亡与自杀未遂各有7例次。具有重复自杀行为的自杀未遂者的首次自杀未遂的平均年龄为(56.21±11.63)岁,重复自杀行为发生的平均年龄为(59.86±11.93)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92.9%。相比单次自杀行为发生者,重复自杀行为发生者有年龄大(t=3.158,P=0.002)、有躯体疾病(X~2=4.587,P=0.032)与有精神障碍(X~2=3.946,P=0.047)的特征。重复自杀行为的两次随访的发病密度分别为1.57/100人年和1.41/100人年,老年人的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病密度要大于非老年人,而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病密度在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杀未遂者是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高危人群,而农村老年人的重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要大于非老年人,应为自杀预防中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来源于《伤害医学(电子版)》期刊2018年03期)

姜文冲,汪心婷[9](2018)在《132例自杀未遂者生活事件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自杀未遂人群的生活事件等特征,合理判断自杀未遂的危险生活事件及关联强度,以期为自杀行为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Paykel生活事件量表的修改补充版本作为研究工具,以山东省132例自杀未遂者作为病例组,从自杀未遂者所在社区选取与自杀未遂者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与父母或子女的融洽程度低于对照组(OR=2.19,95%CI=1.91-2.51,P<0.01),病例组中患有躯体或精神疾病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患有绝症或重病、住院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上述P值均小于0.01);婚姻状况的差异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无关,与岳父/公公、岳母/婆婆融洽程度的差异均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与父母或子女关系不融洽、患有躯体或精神疾病是自杀未遂的负性生活事件。(本文来源于《伤害医学(电子版)》期刊2018年02期)

彭良英,林莲英[10](2017)在《危机介入模式下的“叁无”患者救助服务——以一名自杀未遂者的返乡个案服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案例是社会工作者对一位自杀后住院的"叁无"患者(无身份、无责任机构或人员、无支付能力)服务对象开展的危机介入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结构化危机介入模式,给予服务对象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协助其分析确认问题,同时通过植入希望、建构支持网络,推动服务对象回归家庭,恢复正常的生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7年36期)

自杀未遂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自杀是一种自主的、以死亡为目的的复杂行为障碍。近年来认知功能被逐渐作为评估与识别自杀风险的关键靶点,介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内表型为探究自杀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冲动特质和特定的认知功能与自杀未遂密切相关,但是否可作为内表型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为自杀行为的内表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7年因自杀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杀未遂者47例为自杀未遂组,同期选取自杀未遂组一级亲属47例为亲属组,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第二版(BIS-Ⅱ)评估其冲动特质,韦氏记忆测验中的逻辑记忆测验评估其即时记忆与延迟记忆(记忆功能),记录研究对象Stroop实验错误数、完成各项任务所需时间(注意抑制功能)。结果亲属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和错误数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注意力冲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和中文版BIS-Ⅱ总分及错误数高于对照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低于对照组,黑色念字、矛盾念字、字义干扰唱色、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自杀未遂组运动冲动维度得分、中文版BIS-Ⅱ总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自杀未遂组无计划冲动维度得分与即时记忆、延迟记忆得分呈负相关,与矛盾念字、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呈正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即时记忆、延时记忆得分和纯色唱色、矛盾唱色所需时间均与中文版BIS-Ⅱ总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冲动维度、无计划冲动维度、即时记忆和矛盾唱色所需时间为自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具有高冲动特质,且存在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受损;冲动水平与记忆功能和注意抑制功能有关;冲动特质、即时记忆、注意抑制功能可作为自杀未遂者的候选内表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杀未遂者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月华,童永胜,殷怡,刘悦.陕西农村自杀未遂者再次自杀方式的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

[2].张琳娜,黄缤慧,褚成静,于振剑.自杀未遂者及其一级亲属冲动特质与认知功能的比较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

[3].董佳妮.“应激-易感”模式下的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

[4].吕军城,王莹莹,卓来宝,张杰.急诊及住院自杀未遂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5].赵佳慧,季欣蕾,范乐佳,李欢欢,王湘.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痛苦及动态风险决策特征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季欣蕾,赵佳慧,范乐佳,李欢欢,王湘.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者风险决策相关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郑悦,陆璐,李小平,王建玉,许烨勍.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状态及需求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

[8].刘宝鹏,贾存显.农村自杀未遂者的重复自杀行为发生率及特征研究[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8

[9].姜文冲,汪心婷.132例自杀未遂者生活事件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8

[10].彭良英,林莲英.危机介入模式下的“叁无”患者救助服务——以一名自杀未遂者的返乡个案服务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17

标签:;  ;  ;  

自杀未遂者论文-王月华,童永胜,殷怡,刘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