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赋论文-高如月

寓言赋论文-高如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寓言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代,寓言赋,社会功用,行文策略

寓言赋论文文献综述

高如月[1](2019)在《唐代寓言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寓言赋是通过“寓言”这种文学形式来抒发情感、讽喻现实,兼具寓言散文和寓言诗歌属性的特殊文体。从寓言创作的角度对寓言文学的一个分支——寓言赋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填补现有寓言史中关于寓言赋的缺失,丰富中国古代寓言理论。寓言赋由于文体的特殊性,在不同年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唐代以诗文见长,但辞赋的创作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再加上科举“诗赋取士”的政策也加速了寓言赋的产生,唐代文人借用寓言或历史故事等委婉的方式来进行劝诫、讽喻,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将“寓言”的写作手法和“赋”的表现手法相融合,从而传达出更深刻的思想内容,达到“讽”与“颂”的效果。此时,寓言已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和文体形式,它与“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在思想内容和行文方式上独具一格的唐代寓言赋。唐代寓言赋篇目据笔者统计有104篇,创作的高峰并未集中在唐王朝的繁盛时期初唐和盛唐,而是出现在唐王朝的衰败时期——中唐和晚唐,这与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有着极大地关系。寓言赋在唐宋时期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即以讽刺和说理为主,兼有叙事的特征。通过细读寓言赋作品发现其形式丰富多样、题材涉及广泛、行文别具情致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综上,本文拟以四个章节对寓言赋的创作情况作深入分析,现将主要章节兹列于下:第一章主要是对唐代寓言赋总体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寓言”出自于清代《历代赋汇》中的类目分类,本章对寓言赋的性质加以明确,对唐代寓言赋的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其次对唐代寓言赋在初盛、中、晚唐叁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目的是理清寓言赋的脉络。再者要谈寓言赋创作的社会功用和通过寓言赋反映出唐代文人的精神特质。第二章寓言赋在唐代的兴盛基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本章从对先唐寓言赋的创作经验、文类观念的完善、唐代社会政治的巨变叁个方面来分析唐代寓言赋创作兴起之因。第叁章本章深入文本,从寓言赋的写作目的、题材选择、行文呈现方式叁个层面来阐释其行文策略。寓言赋的创作基于特殊的社会环境,赋家的情感无法直露浅切的抒发出来,或者即使直指现实也无法唤起当权者足够的重视,于是他们便将深刻抽象的道理寄托在拟人化的事物或动植物上,以叙事见长的寓言形式作为抒发怨刺、发泄情感的媒介,从而形成一定的行文策略。第四章寓言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唐代儒、道、佛叁教并重的文化土壤下,承载着叁家思想,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文化意蕴。本章主要从儒学的仁政、积极用世角度和唐代崇道风气下的庄子寓言赋角度分析儒道思想与寓言赋的相互渗透。(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7)

边培文[2](2018)在《先唐寓言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寓言赋指采用寓言手法创作的兼具“寄托性”与“故事性”的赋类作品。寓言赋体裁界定前提有叁:还原中国古代本土寓言真实样貌;尊重赋体文学叙事特征;兼顾寓言“寄托性”、“故事性”文体要素。先唐寓言赋产生缘由:语言发展,辞赋、寓言文体交互影响;寓言被用于增强辞赋讽谏功能;辞赋“主客问答”结构极易产生寓言;先秦“征引”文化传统与寓言盛行的时代环境滋生了寓言赋;楚地幽峻冷僻的自然环境与“信巫鬼,重淫祀”的传统习俗为屈宋寓言赋创作提供了话语资源与想象空间。按思想内容,先唐寓言赋分为四类:一是“明德修身”类,其展现了古人修身养性的叁大面向:屈赋“陈词圣哲”、“神游叙志”、“命占问卜”寓言蕴涵作者狷介孤傲之性、辅君治世之力与忠君念国之情,而此道德内涵在屈赋寓言的仿拟文本中变得单薄与世俗化。以佛、道两家哲学命题的寓言赋强调人类要领悟真理求得心灵超脱。若干“对问体”、“七体”寓言共同说明士子无论出处、穷达,始终以克己守正为要务;二是“谏君治国”类,赋家通过构建“圣君”、“盛世”、自我禁欲、扮演神女、器具、动物的方式讽谏君主实施“王道”、戒淫、用贤;叁是“刺世疾邪”类,其写作旨在“刺人”、“讽世”与“祛祟”;四是“物色杂感”类,赋家从物色描写出发,将古今家国建设、君臣交接、文学写作形态比较后形成的期望或失落心理与物色审美融为一体。先唐寓言赋作为叙事类文本,其以荒诞叙事为读者营造了陌生化的阅读情境;其“代言”叙事以对象考察为基础,且“代言”使文本具有“双声言语”特征;其把“主客问答”即“对话体”当作主要叙事结构。(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3)

刘子芳[3](2008)在《唐代寓言赋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寓言赋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历史以及时人的心理和精神风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而其艺术特征也体现了赋文学发展的进程,印证着唐代文体文风的变化。但目前学术界对寓言赋尤其是唐代寓言赋仍缺少关注,只是赋史类着作中偶有零星提及。如郭维森,许结的《中国辞赋发展史》中云:“(唐)辞赋中多有假托寓言,立意讽刺的,后世成为古文中的一大类。元结赋中便多用寓言。”(P425)因此,我认为寓言赋是一块可耕作的处女地,拥有深入研究和开拓的空间。所以,我以严可均所辑《全上古叁代秦汉叁国六朝文》中的赋为基础,辅以《历代赋汇》、《文苑英华》中的赋作品来考察唐前寓言赋,以《全唐文》为基础,辅以《全唐文新编》考察唐代寓言赋,希望通过文本的分析比较,探讨唐代寓言赋在创作上的艺术特点,并从寓言赋中提取更多的唐人心理和精神风貌,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唐代的社会历史。我希望这些工作可以让我们今后对唐代的寓言赋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唐代寓言赋作个宏观的把握,大体了解其创作概况并对其兴盛原因作个探略。唐代寓言赋现存62篇,其创作集中于中晚唐时期,初唐时期则较为沉寂。初盛唐与中晚唐创作数量之比约为1:5。寓言赋的体式较为丰富,律赋、文赋、俗赋、骈赋均有涉及。唐寓言赋的兴盛与赋本身具有叙事功能及唐人强化了的叙事意识、中晚唐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唐以后,传奇笔记逐渐崛起,丰富了“叙事”理论和实践。唐人“有意为小说”虚构的传奇笔法被嫁接到赋体文学中。而中晚唐以降,唐代知识分子更丧失了修身治国的繁荣和平的环境,他们中有不少人卷入朋党倾轧中,贬谪升降,陷于宦海浮沉,外部世界的变化给他们带来强烈的精神压迫,寓言文学更成为了他们所喜爱的宣泄方式,许多寓言赋都作于贬谪时期。第二章首先对唐代寓言赋进行分类,把握各类寓言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与唐前寓言赋比较,仔细分析唐代寓言赋在题材上的拓展与革新。在各类寓言赋中以修养寓言赋为多,且价值最大。盛唐、中唐、晚唐叁个时段的修养寓言赋折射了不同阶段的文人心理,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世人心理演变的过程。具体而言,盛唐时期的几篇寓言赋虽取材于庄子原故事,但其内在精神风貌与《庄子》原意相去甚远。生发古代故事的寓言赋篇目于中唐时期稍多,并且呈现出世与入世,积极与消极对立的矛盾心态。晚唐的几篇修养寓言赋则流露出虚无、避世的精神走向。第叁章是对唐代寓言赋的寓言形象作个探讨。唐代寓言赋的形象以动物和人为主。其中动物形象又以禽鸟形象为主,这一倾向与禽鸟形象的文人化有关。而历史人物形象又多为明君、贤臣及不得志之人。贤臣善谏,明君善听,而不得志之人善于批露社会。他们一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表达了唐代社会没落后,世人渴望明良政治的心愿。第四章是通过与先唐寓言赋及唐代其他形式的寓言的比较,得出唐代寓言赋在写作上的艺术特点。在与先唐寓言赋的比较中,我们得出唐代寓言赋有散文化、议论化的特征。这就是唐代寓言赋在文体文风改革上的映证。而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正得益于唐人叙事意识的增强。这些特征与表现手法的深化,均说明了唐代寓言赋是具有生命力的,正在不断发展的文学因子。而通过与唐代其他形式的寓言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赋体文学工于描写及铺叙的特点。明确唐代寓言赋是描写性寓言,其描写性质强于诗,介乎唐代寓言传奇及描写性的寓言散文之间。文章最后是对唐代寓言赋的写作总结,以助明确唐代寓言赋在唐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方勇,闵丽丹[4](2002)在《论唐代庄子寓言赋》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寓言赋是唐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在唐代不同的社会状态下,庄子寓言赋也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盛唐的庄子寓言赋都以“大鹏”为主题,与盛唐的盛世气象相对应地表现出积极的用世精神;开元末至大历时期的庄子寓言赋与科举考试和崇道思想关系紧密,表现出士人对于社会的旁观心态和对于现实矛盾的回避;大历以下的庄子寓言赋数量较多,与当时复杂的社会状态相适应,表现出积极干世与消极避世相交织的复杂心态。(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5期)

寓言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寓言赋指采用寓言手法创作的兼具“寄托性”与“故事性”的赋类作品。寓言赋体裁界定前提有叁:还原中国古代本土寓言真实样貌;尊重赋体文学叙事特征;兼顾寓言“寄托性”、“故事性”文体要素。先唐寓言赋产生缘由:语言发展,辞赋、寓言文体交互影响;寓言被用于增强辞赋讽谏功能;辞赋“主客问答”结构极易产生寓言;先秦“征引”文化传统与寓言盛行的时代环境滋生了寓言赋;楚地幽峻冷僻的自然环境与“信巫鬼,重淫祀”的传统习俗为屈宋寓言赋创作提供了话语资源与想象空间。按思想内容,先唐寓言赋分为四类:一是“明德修身”类,其展现了古人修身养性的叁大面向:屈赋“陈词圣哲”、“神游叙志”、“命占问卜”寓言蕴涵作者狷介孤傲之性、辅君治世之力与忠君念国之情,而此道德内涵在屈赋寓言的仿拟文本中变得单薄与世俗化。以佛、道两家哲学命题的寓言赋强调人类要领悟真理求得心灵超脱。若干“对问体”、“七体”寓言共同说明士子无论出处、穷达,始终以克己守正为要务;二是“谏君治国”类,赋家通过构建“圣君”、“盛世”、自我禁欲、扮演神女、器具、动物的方式讽谏君主实施“王道”、戒淫、用贤;叁是“刺世疾邪”类,其写作旨在“刺人”、“讽世”与“祛祟”;四是“物色杂感”类,赋家从物色描写出发,将古今家国建设、君臣交接、文学写作形态比较后形成的期望或失落心理与物色审美融为一体。先唐寓言赋作为叙事类文本,其以荒诞叙事为读者营造了陌生化的阅读情境;其“代言”叙事以对象考察为基础,且“代言”使文本具有“双声言语”特征;其把“主客问答”即“对话体”当作主要叙事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寓言赋论文参考文献

[1].高如月.唐代寓言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边培文.先唐寓言赋研究[D].湖南大学.2018

[3].刘子芳.唐代寓言赋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方勇,闵丽丹.论唐代庄子寓言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标签:;  ;  ;  ;  

寓言赋论文-高如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