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用增效助剂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华乃震[1](2021)在《矿物油的特性及其在植保中的应用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矿物油已经成为综合防控作物病、虫、草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安全、环保、农残风险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论述了农用矿物油的研发进展、组成、作用机制、重要指标、使用、特点及应用示例。
甘林,苏光秋,代玉立,韦忠耿,杨秀娟[2](2021)在《鲜食玉米田除草剂助剂的筛选及其增效作用》文中认为为筛选出鲜食玉米田内有助于除草剂增效的最佳助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茎叶喷雾法比较了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中添加不同类型助剂的杂草防除效果,测定了助剂对不同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助剂中,有4种助剂对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施药后15 d,在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70%常规用量(有效成分472.50 g·hm-2)中添加助剂有机硅增效剂(硅王和速润)和植物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哈速腾和激健),其杂草鲜重防效均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防效分别增加20.20%、13.13%、13.97%和20.20%。在推荐常规用量70%条件下,30%硝磺·莠去津(有效成分472.50 g·hm-2)、30%苯唑草酮(有效成分18.90 g·hm-2)、27%烟·硝·莠去津(有效成分567.00 g·hm-2)和31.5%烟嘧·莠去津(有效成分595.35 g·hm-2) 4种除草剂中添加激健助剂后,其防效分别增加17.53%、10.97%、8.76%和12.37%,其中在烟嘧·莠去津和硝磺·莠去津2种除草剂常规用量70%的条件下添加助剂处理与其常规用量相当,助剂对除草剂的减量使用作用明显。在配合4种除草剂减量使用过程中,激健助剂的添加对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在减药模式下,适宜助剂的介入能提升除草剂防效,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将为福建省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减施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于朋[3](2020)在《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及对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的增效作用》文中指出自2015年以来,我国除草剂使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总量仍比较大,对环境、人畜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应用农用增效助剂是减少除草剂使用量的重要措施,其通过影响药液的物理性质来增加除草剂的防效,以达到降低除草剂用量的目的。为了获得稳定高效的除草剂增效助剂,本研究按照农药增效助剂的相关标准对椰子油桶混助剂进行筛选,以获得稳定的剂型,进一步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测定了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增效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酸碱结合催化酯交换法合成了甲酯化椰子油,通过室内助溶剂和乳化剂的筛选将椰子油和甲酯化椰子油加工成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椰子油桶混助剂的配方为:30%椰子油+55%正己醇+15%乳化剂(sp-80+吐温-80);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的配方为:80%甲酯化椰子油+20%乳化剂(PEG-400:ZR-5)。2.依据乳油的相关质量检测标准,对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进行质量检测。椰子油桶混助剂的外观为黄色均相液体,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为浅黄色均相液体;椰子油桶混助剂的含水量约为1.58%,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含水量约为1.54%;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乳化稳定性、热贮稳定性和冷贮稳定性均符合相关标准;椰子油桶混助剂的pH为7.00,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的pH为6.87,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pH均在标准范围内;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质量测定合格。3.通过助剂对药剂的接触角的影响,确定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最适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最适添加量均为喷雾量的0.5%。4.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等4种玉米田常规苗后除草剂的增效作用以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可以明显提高除草剂的药效。椰子油桶混助剂对4种苗后除草剂单剂可增效11.24%~49.35%,对2种苗后除草剂复配可增效14.71%~31.25%;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对2种苗后除草剂单剂可增效18.04%~55.46%,对4种苗后除草剂复配可增效16.67%~34.38%。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玉米的EC10 350.7 mL/L,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玉米的EC10为679.9 mL/L,在最适使用量(5 mL/L)下均对玉米安全。5.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对26%烟嘧·莠去津SC和30%硝磺·莠去津SC2种除草剂对杂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甲酯化椰子油助剂对苗后除草剂的增效程度优于椰子油桶混助剂。在除草剂推荐剂量减量25%的情况下,椰子油桶混助剂对26%烟嘧·莠去津SC和30%硝磺·莠去津SC的28 d株数防效分别提高了 6.3 1%和30.52%,28 d鲜重防效分别提高了 8.46%和13.57%;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对这两种除草剂的28 d株数防效分别提高了 10.86%和20.43%,28 d鲜重防效提高了 12.32%和23.92%。试验所选用的助溶剂和乳化剂对除草剂增效比在4%以内,且与除草剂减量下效果相当,未对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产生影响。本试验所筛选出的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均对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且对玉米安全;甲酯化椰子油助剂的增效作用优于未甲酯化椰子油桶混助剂;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质量检测均符合相关标准。
林炳松[4](2020)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环保剂型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进行了复配环保剂型加工研究,制备出了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可溶性液剂两个剂型。对加工后的两个剂型的悬浮率、药液理化稳定性、润湿分散性、粘稠度、抗冻性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农药剂型相关标准。提出了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可溶液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添加TD-60,AB-600和及时宇三种喷雾助剂可以对两种剂型的相容稳定性、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等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具体结论如下:1.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试验通过对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的筛选。最终得出的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配方如下:原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氯虫苯甲酰胺3%、分散剂2700 1.5%、润湿剂X080 2%、增稠剂黄原胶0.35%、防冻剂乙二醇4%、消泡剂SAG630 0.5%、稳定剂BHT 1%、防腐剂苯甲酸钠0.15%、去离子水补齐100%。制备的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质量指标和理化性质均符合标准。2.通过对溶剂和乳化剂的筛选,确定了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如下:原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和氯虫苯甲酰胺3%、乳化剂组合为602#16.67%和500#8.33%,稳定剂BHT 1%,溶剂组合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35%和异丙醇补足100%。3.本文提出的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可溶液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线性相关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且操作简便,快速,是检测这两种制剂较理想的分析方法。4.研究了两种制剂不同稀释浓度和三种喷雾助剂六个不同添加浓度的相容稳定性、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当制剂稀释200倍,喷雾助剂添加浓度大于或等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各项性能指标均较好。
仇相玮[5](2020)在《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农药施用大国,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户是施用农药的直接行为决策主体,研究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机理是控制并减少农药施用量的关键。农户减施农药而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路径有三种:一是采纳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二是采纳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农药;三是种植“节药型”农作物品种以替代高用药作物品种。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栖霞、蓬莱、海阳、蒙阴和沂源等地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探索分析了“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特征”“农户高效施药技术采纳行为机理及效应”“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机理及效应”“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行为及其效应”“农户减施农药激励政策”等问题,以期激励农户减施农药,为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提供政策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考察了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及样本农户减施农药的行为特征,得出结论:宏观上,在一系列农药减量增效政策引导下,2015年后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均略微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农药安全施用上限,农药施用存在地区差异,华中、华北和东南地区是农药施用最大的三个地区;微观上,对山东省内苹果种植户的调研结果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农药过量施用的现状及危害,尤其重视对其自身健康的危害,并表示愿意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减施农药;农户认为减施农药主要从产量、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三个方面影响苹果生产;虽然有83.18%的样本农户表示至少采纳过一种节药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主要采纳了科学施药方法和农药助剂技术,对节药效果更显着的高效施药机械、精准施药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仅为26.47%;技术采纳方式以自行购置设备为主,政府补贴也促使一定比例的农户采纳了节药型技术;异质性农户的减施农药行为存在差异,规模种植户比传统小农户更愿意减施农药。农户选用不同技术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产生了显着的减药增收效应。按照技术属性差异,将高效施药技术分为科学施药方法、农药助剂、高效施药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四类,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采纳不同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禀赋、与邻里交流程度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农户采纳二次稀释技术的关键因素;年龄、与邻里交流程度是影响农户采纳农药助剂的关键因素;资金状况、种植面积、地块集中度、参与技术培训以及政策支持是影响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机械的关键因素;年龄、文化程度、风险偏好、种植面积和地块集中度对农户采纳精准施药技术有显着影响。理论上,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能够从提升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其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改变农业产出三个方面达到理想的减药增收效果,运用ESRM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节药效果非常显着,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由于节劳、节药、节水效果显着,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增收效应也十分显着。基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复杂、预期风险高和投资成本大的技术特性,考察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意愿、持续采纳行为和减药增收效应。运用SEM模型分析了风险感知和技术认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显着影响,且风险感知的作用程度大于技术认知,技术认知显着负向影响风险感知,表明技术认知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抑制作用;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政府支持和采纳效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贴政策、销售支持、感知有用性和生态效果对农户持续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理论上,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可从要素替代、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运用ESRM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节药效果显着,但受苹果价格波动、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和农户采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未能产生显着的增收效果,这也造成了部分农户选择弃用该技术。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的作物选择行为对减施农药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效应。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差距较大,导致部分作物单位面积需药量明显高于其它作物,据此,本文将农作物划分为高用药作物、中用药作物和低用药作物三类。如果能够增加“节药型”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便可达到降低农作物整体加权平均用药量的目的。利用2006-2016年农药施用量及农作物种植结构相关数据,运用因素分解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系统测算了“节药型”农作物在种植结构中的占比变化及其对农药施用量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呈现出高用药作物占比明显增加,“节药型”作物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西南、华中和东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及大部分地区的农药施用量增长,平均贡献率达到50.10%,在部分年份甚至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可见,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增加高用药作物种植比重的作物选择行为对减施农药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效应,应对此予以矫正。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应结合节药型技术特性和异质性农户偏好进行优化,包括高效施药技术采纳激励、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激励、“节药型”农作物品种采用激励和外部性内部化补贴激励。
王亮[6](2020)在《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悬乳剂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影响。在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方面,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防治,导致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性产生,防治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针对小麦赤霉病,开发高效环保的农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了防治药剂的筛选、复配剂的研发、悬乳剂的配方筛选和加工工艺的初步研究。论文主要取得结果如下:通过对8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丙硫菌唑和噻霉酮等2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553 μg/mL和0.947 μg/mL。通过对丙硫菌唑和噻霉酮复配筛选,明确了 2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增效系数,丙硫菌唑:噻霉酮=4:1时增效系数为1.696,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以筛选到的复配药剂为基础,进行了20%丙硫菌唑·噻霉酮悬乳剂的研制,包括助剂的筛选和产品性质的测定。确定了 20%丙硫菌唑·噻霉酮悬乳剂配方为:16%丙硫菌唑原药、6%Morwet-D425、0.3%黄原胶、0.7%消泡剂、6%乙二醇、4%噻霉酮原药、4%150#溶剂油、8%MOA-7、2%PEG600MO、水补足至100%。使用制剂混合法对上述配方进行20%丙硫菌唑·噻霉酮悬乳剂的制备,并初步研究了加工工艺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制剂混合法加工该悬乳剂时,剪切速率5,000 r/min、剪切时间20 min是制备悬乳剂的最佳条件。所制备的悬乳剂各项指标符合悬乳剂产品标准。
韩群琦[7](2020)在《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脂二烯是源自松脂的环烯烃二聚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为拓宽松脂二烯应用,研制了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并对比国外产品Vapor Gard(VG),检测了两种喷雾助剂的展布润湿性能,观测了叶面形态特征,分析检测了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在光照下对农药持效的作用。本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研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以相容性、流动相和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合适溶剂与乳化剂,确定喷雾助剂配方为:松脂二烯50%,萜烯树脂1%,松节油19%,正丁醇20%,表面活性剂10%,配制制成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松脂二烯有效含量、乳液稳定性、热贮、冷贮稳定性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农药助剂的技术标准。2.测定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润湿性能。添加PA与VG助剂均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分别在1%添加量时,较清水对照降低66.7%和58.8%;PA与VG助剂均能显着降低液滴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叶上的接触角,PA助剂在两种叶片上的各浓度效果普遍优于VG助剂,其中添加1%PA时可以在两种叶面完全铺开。由此说明,PA与VG均具良好的展布润湿性能,其中PA效果更优。3.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在叶面成膜性能表征。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发现,PA与VG助剂均能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两种叶面上覆盖成膜,其中PA助剂对比VG助剂成膜更均匀。两种助剂均能与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戊唑醇乳油不同农药制剂良好地混用,形成的薄膜均能包裹药物颗粒并粘附在叶面。4.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影响。利用Deposit Scan软件分析水敏纸采集的雾滴,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指示剂沉积量。结果表明,添加0.1%PA可显着增加雾滴均匀度,进而使雾滴覆盖率提高35.6%,沉积量提高28.8%。PA提升沉积效果虽未达到低容量专用喷雾助剂红雨燕的水准,但优于VG助剂,且用量低。5.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提高农药抗光解能力的性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氙灯光解后的甲维盐保留量,光照8 h后,添加0.5%PA和0.5%VG处理组中甲维盐保留量达57.2%和47.9%,而对照仅剩30.7%;测定喷药叶片日光照射后的杀虫活性,光照3 d及以后,加0.5%PA和0.5%VG处理组生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PA和VG助剂均能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抗光解能力,减缓药物光解速度,从而延长农药持效期。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各项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VG。PA助剂能促进液滴沉积,进而帮助药液在叶面铺展润湿,成膜后,能降低有效成分光照降解,可延长持效时间。在农药喷雾药液中添加松脂二烯助剂,可系统提高农药利用率,符合“减药增效”的农药使用方向。
李程[8](2020)在《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烟草青枯病生防应用》文中提出烟草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染,给烟叶生产造成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尤其是被称为烟草“癌症”的青枯病。为减少青枯病侵染对烟叶造成的损失,本研究致力于探索比化学药剂更为高效、对环境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无毒且无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本研究拟将抑制烟草青枯病的生防菌与抑制青枯菌的活性物质联合使用,研制成具有高效且操作方便的可湿性粉剂;通过盆栽和大田实验对增效拮抗菌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进行评估,并对可湿性粉剂施用后烟田微生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可湿性粉剂的适应性、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本研究通过开展生防菌间拮抗性能测试,培养基优化,万寿菊根茎活性物质提取及对烟草青枯病的抑菌效果分析,可湿性粉剂的研制,以及可湿性粉剂盆栽防效评估和大田防治效果评价等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万寿菊根茎的水提取物对烟草青枯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万寿菊根茎的水提取物选作为菌剂的添加物。2.烟草青枯病拮抗菌株YH-22、ZH+、ZM9和3-10之间没有拮抗作用,并且对抗菌物质万寿菊根茎提取物、壳聚糖和氨基寡糖素均有良好的适应性,将10g/L的万寿菊根茎提取物、壳聚糖和氨基寡糖素添加量确定为最佳使用量。3.复合拮抗菌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40.0 g/L,豆粕70.0 g/L,KH2PO4 2.00 g/L,Mg SO4·7H2O 0.50 g/L,KCl 0.50 g/L,Fe SO4·7H2O 0.10 g/L,30℃,初始p H6.5。4.确定1:4的硅藻土和麸皮为菌剂的最优吸附载体,1.5%的木质素磺酸钠为助剂,2%的CMC-Na为稳定剂;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的杂菌率为0.8%,温稳定性、光稳定性和p H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均达到设定标准。5.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复合拮抗菌和壳聚糖分别施用于盆栽烟草中,土壤中病原菌丰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与CK组的87.33%相比,T1组、T2组和T3组种分别降低了72.00%、66.66%和43.33%,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对青枯病的防效为60.87%;增效拮抗菌剂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烟草的株高、最大叶片长宽和茎秆直径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增效拮抗菌剂使烟草种子萌发率提高了10.43%。6.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的大田防效以复合拮抗菌、壳聚糖作为对照。增效拮抗菌剂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达到67.13%、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烟叶的经济性状、增加了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并且改变了N、P、K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综合以上所有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增效拮抗菌剂对烟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显着性增强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治效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结构与组成,特别是调节了土壤中有益菌和土传病害拮抗菌丰度。
曹巍[9](2020)在《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花蚜虫的亚致死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水土光热等突出的自然条件,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然而近几年调查发现,随着南疆植棉区长期大面积连作及管理模式变化等因素影响,棉蚜(Aphis gossypii)多发、频发现象愈加严重,已成为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依赖于化学农药的防治措施致使棉田棉蚜再猖獗现象日趋严重,抗药性不断增加,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寻求绿色高效、安全的替代农药迫在眉睫。本研究测定比较了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花蚜虫和瓢虫的敏感性及其亚致死浓度对棉花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开展了助剂在两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棉蚜中的增效减量田间试验,以期为寻求替代药剂延缓蚜虫抗性发展,科学运用杀虫剂防治棉田蚜虫提供依据。综合本文内容,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管理模式对棉田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生防田(9团)未喷施任何药剂,化防田(12团)用药9次(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喷施7次),两试验田棉蚜虫口数量分别于6月下旬和7月上旬达到高峰,种群密度分别为40031头/百株和53742头/百株,其中化防田(12团)棉长管蚜和棉黑蚜发生量较少;生防田(9团)棉长管蚜较棉蚜发生高峰稍早,于6月中下旬虫口量达到高峰,为39762头/百株。两地不同管理模式下中后期均以棉蚜为优势发生种群,对棉株危害较重,而前期施药对棉长管蚜和棉黑蚜有明显影响。2.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花蚜虫和瓢虫的毒力测定三种蚜虫对0.5%藜芦碱和0.3%苦参碱药剂的敏感性均为棉长管蚜>棉黑蚜>棉蚜。0.5%藜芦碱对棉蚜和棉黑蚜相对毒力指数是棉长管蚜的2.23倍和1.15倍。0.3%苦参碱对十一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79、1.40、1.56 ml/L。0.5%藜芦碱对十一星瓢虫的LC50值为31.60 ml/L,其相对毒力指数最高,为3.09。三种天敌瓢虫对两种植物源药剂的敏感性均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十一星瓢虫,相对安全系数均为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3.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田蚜虫的亚致死效应0.3%苦参碱亚致死剂量LC30处理后与对照相比,F0代棉长管蚜产蚜量减少15.8头;F1代棉长管蚜成蚜平均寿命和产蚜量降低5.55 d和13.22头,棉蚜世代周期缩短3.21 d,棉长管蚜净增殖率减少13.22。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与CK相比,0.5%藜芦碱亚致死剂量LC30处理后,F1代三种成蚜种群产蚜量降低16.49、17.31和19.85头,世代周期分别缩短了4.99 d、5.20 d和6.35 d。三种蚜虫种群随着两种植物源药剂亚致死剂量增加,其平均世代周期缩短、种群加倍时间降低,内禀增长率升高。4.两种植物源药剂减量复配对棉蚜的田间防效0.3%苦参碱和0.5%藜芦碱分别减量10%-30%与8种不同助剂配合使用,其助剂增效高低分别为:激健>丝润>丰展>迈飞>艾格福>农用有机硅>橙皮精油>青皮桔油和激健>丰展>丝润>迈飞>艾格福>农用有机硅>橙皮精油>青皮桔油。两种植物源药剂分别减量10%和20%与助剂激健、丝润和丰展复配喷施对棉蚜的防治效果与正常使用剂量无明显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减量作用。可见当药剂减量合理范围内添加适当助剂,可提高杀虫效果。
李松宇[10](2020)在《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业生产中杂草危害日益增加,化学除草剂因其经济、方便、省时、省力、经济等特点,成为防治农田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除草剂的广泛应用,用量的不断提升,导致抗性杂草频发、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助剂的应用可以保证在降低药量的同时,达到预期的防效,因此除草剂助剂的研发与应用成为首要选择。除草剂助剂研发周期短,成本较低,对解决抗性杂草、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结合仪器分析的等方法研究了助剂与农药的可混性,及对除草剂药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助剂对药液的物理性状、吸收和传导的影响;并且对不同条件下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1.不同的助剂对大多数农药具有良好的可混性,特别是水剂,乳油和悬浮剂次之。水基助剂与悬浮剂和乳油的可混性稍优于油基助剂;助剂可以提高农药药液的稳定性,特别是对悬浮剂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剂和乳油。2.助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药液的物理性状,包括降低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增加扩展直径、缩短干燥时间,特别是迪增(油基)。3.温度、施药后降雨时间、药液中钙离子浓度对除草剂药效影响明显,低温、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药液中钙离子浓度高均会降低除草剂防效。助剂的应用显着地改善了不同环境因素对除草剂的防效的影响。4.助剂可以显着地提高苘麻叶片对硝磺草酮的吸收,提升率可达118.34%-167.08%;显着地提高硝磺草酮在苘麻植株内的传导速率,提升率可达181.25%-575.37%。5.助剂添加量(v/v)为0.3%时能显着提高硝磺草酮、异恶草松、氟磺胺草醚的药效,分别增效14.51%-20.72%、13.05%-17.21%、11.56%-17.87%。6.助剂与除草剂组合施用,对玉米和大豆是安全的。
二、农用增效助剂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用增效助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矿物油的特性及其在植保中的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物油的概述 |
2 矿物油的组成 |
3 农用矿物油的重要指标 |
3.1 非磺化物含量 |
3.2 倾点 |
3.3 相对密度(比重) |
3.4 黏度 |
4 矿物油的作用 |
4.1 防虫作用 |
4.2 杀菌作用 |
4.3 清除污物,提高植物叶面光洁度 |
4.4 增效作用 |
5 矿物油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
6 矿物油的应用 |
6.1 矿物油作为活性成分产品的应用 |
6.2 矿物油作为农药增效助剂的应用 |
7 结语 |
(2)鲜食玉米田除草剂助剂的筛选及其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供试玉米 |
1.3 试验地概况 |
1.4 试验设计 |
1.5 防效调查方法 |
1.6 玉米产量调查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药前杂草调查 |
2.2 除草剂不同助剂筛选 |
2.3 建瓯试验点激健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
2.4 屏南试验点激健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
2.5 激健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及对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的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杂草对玉米的危害 |
1.2 杂草的防治 |
1.3 玉米田除草剂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
1.3.1 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
1.3.2 玉米田除草剂的发展趋势 |
1.4 桶混助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1 桶混助剂的发展历史 |
1.4.2 除草剂桶混助剂种类 |
1.4.3 桶混助剂的研究现状 |
1.5 椰子油性能及应用 |
1.5.1 椰子油理化性质及应用 |
1.5.2 椰子油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植物 |
2.2 供试药剂 |
2.3 试验仪器 |
2.4 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椰子油) |
2.4.1 助溶剂的筛选 |
2.4.2 乳化剂的筛选 |
2.4.3 剂型的加工 |
2.5 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甲酯化椰子油) |
2.5.1 椰子油的甲酯化 |
2.5.2 乳化剂的筛选 |
2.6 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的质量测定 |
2.6.1 外观观察 |
2.6.2 含水量的测定 |
2.6.3 离心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 |
2.6.4 冷贮和热贮稳定性测定 |
2.6.5 pH测定 |
2.7 椰子油桶混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室内测定 |
2.7.1 种子预处理 |
2.7.2 椰子油桶混助剂用量的确定(接触角测定) |
2.7.3 椰子油桶混助剂对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增效作用的测定 |
2.7.4 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测定 |
2.8 椰子油桶混助剂在田间条件下对除草剂除草活性的影响 |
2.8.1 不同除草剂与椰子油助剂处理溶液的配制 |
2.8.2 不同除草剂与甲酯化椰子油助剂处理溶液的配制 |
2.9 调查方法 |
2.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椰子油) |
3.1.1 助剂溶剂的筛选 |
3.1.2 乳化剂的筛选 |
3.2 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甲酯化椰子油) |
3.2.1 甲酯化椰子油产率测定 |
3.2.2 甲酯化椰子油助剂乳化剂的筛选 |
3.3 椰子油桶混助剂的质量检测 |
3.3.1 外观 |
3.3.2 含水量测定 |
3.3.3 离心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 |
3.3.4 热储和冷储稳定性 |
3.3.5 pH值测定 |
3.4 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室内测定 |
3.4.1 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添加量的筛选 |
3.4.2 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增效作用的室内测定 |
3.4.3 温室盆栽法测定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玉米的安全性 |
3.5 两种椰子油桶混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田间测定 |
3.5.1 椰子油助剂对除草剂株数防效的影响 |
3.5.2 椰子油助剂对除草剂鲜重防效的影响 |
3.5.3 椰子油助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5.4 甲酯化椰子油助剂对除草剂防除杂草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环保剂型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 |
1.3 农药悬浮剂 |
1.3.1 农药悬浮剂的制备技术 |
1.3.2 农药悬浮剂配方助剂 |
1.3.3 农药悬浮剂的生产工艺 |
1.3.4 农药悬浮剂稳定性理论基础 |
1.4 可溶液剂的研究进展 |
1.5 农药有效成分 |
1.5.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登记情况 |
1.5.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1.5.3 氯虫苯甲酰胺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1.6 喷雾技术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配方筛选 |
2.3.1 悬浮剂制备方法 |
2.3.2 分散剂种类筛选 |
2.3.3 分散剂用量筛选 |
2.3.4 润湿剂种类筛选 |
2.3.5 增稠剂种类筛选 |
2.3.6 防冻剂种类筛选 |
2.3.7 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用量筛选 |
2.4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筛选 |
2.4.1 溶剂的选择 |
2.4.2 乳化剂种类筛选 |
2.4.3 乳化剂配比筛选 |
2.4.4 乳化剂用量筛选 |
2.4.5 溶剂用量筛选 |
2.5 制剂分析方法确定 |
2.5.1 色谱条件选择 |
2.5.2 检测波长选择 |
2.5.3 分析方法线性相关性 |
2.5.4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 |
2.5.5 分析方法准确度测定 |
2.6 制剂性能指标测定 |
2.6.1 外观测定 |
2.6.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2.6.3 悬浮率测定 |
2.6.4 倾倒性测定 |
2.6.5 pH测定 |
2.6.7 湿筛试验 |
2.6.8 持久起泡性测定 |
2.6.9 低温稳定性测定 |
2.6.10 热贮稳定性 |
2.6.11 粒度测定 |
2.6.12 密度 |
2.6.13 粘度 |
2.6.14 水分测定 |
2.6.15 稀释稳定性 |
2.7 喷雾助剂的增效作用 |
2.7.1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7.2 相容稳定性研究 |
2.7.3 表面张力测定 |
2.7.4 接触角测定 |
2.7.5 最大稳定持流量的测定 |
2.8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悬浮剂配方筛选结果 |
3.1.1 分散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2 分散剂用量筛选结果 |
3.1.3 润湿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4 增稠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5 防冻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6 配方优化结果 |
3.2 可溶液剂配方筛选结果 |
3.2.1 溶剂种类筛选结果 |
3.2.2 乳化剂种类筛选结果 |
3.2.3 乳化剂配比结果 |
3.2.4 乳化剂用量筛选结果 |
3.2.5 溶剂用量筛选结果 |
3.3 分析方法结果 |
3.3.1 色谱条件筛选结果 |
3.3.2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试验结果 |
3.3.4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测定结果 |
3.3.5 分析方法准确度的测定 |
3.4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优惠配方及产品规格测定结果 |
3.4.1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配方 |
3.4.2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3.4.3 有效成分含含量测定结果 |
3.4.4 悬浮剂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
3.5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及产品规格测定结果 |
3.5.1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 |
3.5.2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3.5.3 可溶液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3.5.4 可溶液剂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3.6 喷雾助剂的增效作用 |
3.6.1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结果 |
3.6.2 相容稳定性测定结果 |
3.6.3 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
3.6.4 接触角测定结果 |
3.6.5 最大稳定持流量的测定 |
4 讨论 |
4.1 悬浮剂的研制 |
4.2 可溶液剂的研制 |
4.3 喷雾助剂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户过量施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户高效施药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1.2.4 关于调整种植结构控制农药施用量的研究 |
1.2.5 关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激励政策的研究 |
1.2.6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
2.1.2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2.1.3 高效施药技术 |
2.1.4 绿色防控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要素替代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及样本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特征分析 |
3.1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趋势及现状 |
3.1.1 农药施用量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 |
3.1.2 我国农药施用量变化的空间区域特征 |
3.2 苹果种植样本户减施农药的行为特征 |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特征 |
3.2.2 样本农户减施农药意愿及行为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理论分析 |
4.1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机理 |
4.1.1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经济学涵义 |
4.1.2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微观决策机理 |
4.2 节药型技术特性对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影响 |
4.2.1 正外部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4.2.2 技术信息不对称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4.2.3 规模经济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行为及效应评价 |
5.1 不同高效施药技术的技术属性差异 |
5.2 农户对不同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 |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减药增收效应评价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3.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及效应评价 |
6.1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特点 |
6.2 风险感知、技术认知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 |
6.2.1 文献回顾 |
6.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6.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政府支持、采纳效果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采纳行为 |
6.3.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6.3.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减药增收效应评价 |
6.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6.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行为及其效应评价 |
7.1 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作物分类 |
7.2 我国“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及地区差异 |
7.2.1 我国“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情况 |
7.2.2 我国各地区“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及地区差异 |
7.2.3 我国种植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 |
7.3 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对减施农药的负效应测算 |
7.3.1 思路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户减施农药的激励政策优化设计 |
8.1 当前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及优化方向 |
8.1.1 当前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 |
8.1.2 当前农药减施激励政策优化方向 |
8.2 优化农药减施激励政策的建议 |
8.2.1 高效施药技术采纳激励政策建议 |
8.2.2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激励政策建议 |
8.2.3 引导农户选种“节药型”农作物的政策建议 |
8.2.4 外部性内部化补贴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东省苹果种植户减施农药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悬乳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赤霉病及其药剂防治 |
1.1.1 发生与危害 |
1.1.2 侵染和流行特点 |
1.1.3 药剂防治 |
1.2 丙硫菌唑与噻霉酮 |
1.2.1 丙硫菌唑的理化性质 |
1.2.2 噻霉酮的理化性质 |
1.3 农药悬乳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悬乳剂的开发和发展 |
1.3.2 悬乳剂的组成部分 |
1.3.3 悬乳剂的特性 |
1.3.4 悬乳剂的加工工艺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2.3.2 复配药剂的筛选 |
2.3.3 悬浮剂助剂的筛选 |
2.3.4 水乳剂助剂的筛选 |
2.3.5 悬乳剂性质测定 |
2.3.6 悬乳剂的制备方法 |
2.3.7 剪切时间和速率对悬乳剂稳定性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剂筛选的结果 |
3.2 复配筛选结果 |
3.3 丙硫菌唑悬浮剂配方筛选 |
3.3.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
3.3.2 增稠剂的筛选 |
3.3.3 消泡剂的筛选 |
3.3.4 防冻剂的筛选 |
3.3.5 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 |
3.3.6 悬浮剂配方的确定 |
3.3.7 悬浮剂样品的指标测定 |
3.3.8 小结 |
3.4 噻霉酮水乳剂配方的筛选 |
3.4.1 溶剂的选择 |
3.4.2 乳化剂的选择 |
3.4.3 水乳剂优化配方及指标测定 |
3.4.4 小结 |
3.5 丙硫菌唑·噻霉酮悬乳剂体系确定及指标检测 |
3.5.1 剪切时间和速率对样品粒径影响 |
3.5.2 悬乳剂优惠配方的确定 |
3.5.3 悬乳剂质量指标检测 |
3.5.4 小结 |
4 讨论 |
4.1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 |
4.2 制备稳定性较好的悬乳剂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沉积利用的影响因素 |
1.2 喷雾助剂概述 |
1.2.1 喷雾助剂的发展 |
1.2.2 喷雾助剂分类及增效机制 |
1.2.2.1 表面活性剂类 |
1.2.2.2 无机盐类 |
1.2.2.3 有机硅类 |
1.2.2.4 矿物油类 |
1.2.2.5 植物油类 |
1.2.2.6 高分子聚合类 |
1.3 喷雾助剂对农药使用的影响 |
1.3.1 喷雾助剂对药液沉积量的影响 |
1.3.2 喷雾助剂对药液展布性的影响 |
1.3.3 喷雾助剂对药液渗透吸收的影响 |
1.3.4 喷雾助剂对农药持效的影响 |
1.4 松脂二烯概述 |
1.4.1 松脂二烯结构与性质 |
1.4.2 松脂二烯的研究进展 |
1.4.3 松脂二烯的应用 |
1.5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2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研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溶剂筛选 |
2.2.2 乳化剂筛选 |
2.2.3 喷雾助剂质量指标检测 |
2.2.3.1 松脂二烯含量检测 |
2.2.3.2 pH测定 |
2.2.3.3 热贮稳定性测定 |
2.2.3.4 低温稳定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溶剂筛选 |
2.3.2 乳化剂筛选结果 |
2.3.3 质量性能指标测定 |
2.4 结论与讨论 |
3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表面性能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的测定 |
3.2.3 成膜性能表征 |
3.2.3.1 药剂配制 |
3.2.3.2 表征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结果分析 |
3.3.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结果分析 |
3.3.3 成膜表征结果 |
3.4 结论讨论 |
4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药剂与助剂 |
4.1.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采集点设置 |
4.2.2 无人机喷施 |
4.2.3 雾滴分析 |
4.2.4 雾滴沉积量测定 |
4.2.5 雾滴粒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特性的影响 |
4.3.2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5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提高农药抗光解性能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氙灯光解试验 |
5.2.1.1 氙灯光照处理 |
5.2.1.2 甲维盐提取 |
5.2.1.3 HPLC检测条件 |
5.2.1.4 甲维盐标准溶液配制与添加回收率检验 |
5.2.2 日照光解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甲维盐标准曲线 |
5.3.2 添加回收率 |
5.3.3 氙灯光解残留分析 |
5.3.4 日照光解生物活性分析 |
5.4 讨论与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烟草青枯病生防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草土传病害 |
1.1.1 烟草简介 |
1.1.2 烟草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
1.1.3 烟草青枯菌的危害及其防治现状 |
1.2 微生物生防菌剂 |
1.2.1 微生物生防菌剂简介 |
1.2.2 微生物生防菌剂的作用机理 |
1.2.3 微生物生防菌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3 芽孢杆菌 |
1.3.1 芽孢杆菌简介 |
1.3.2 生防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
1.3.3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源抗菌物质 |
1.4.1 植物源抗菌物质简介 |
1.4.2 植物源抗菌物质作用机理 |
1.4.3 植物源性抗菌物质的应用研究 |
1.5 土壤微生态与土传病害 |
1.5.1 土壤微生态与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
1.5.2 根际微生物与作物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万寿菊根抗菌活性物质的解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和植株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万寿菊根抗菌物质提取 |
2.3.2 万寿菊根茎提取物抑菌效果测定 |
2.3.3 万寿菊根茎水提物HPLC分离 |
2.3.4 万寿菊根茎水提物抑菌成分GC-MS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万寿菊根茎抑菌效果 |
2.4.2 万寿菊根茎水提物HPLC分离结果 |
2.4.3 万寿菊根茎水提物GC-MS解析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增效复合可湿性粉剂研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防菌之间的拮抗作用分析 |
3.3.2 生防菌与抗菌物质之间的相容性分析 |
3.3.3 复合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 |
3.3.4 增效拮抗菌剂载体筛选 |
3.3.5 增效拮抗菌剂助剂筛选 |
3.3.6 增效拮抗菌剂稳定剂的筛选 |
3.3.7 增效拮抗菌剂性能测定 |
3.3.8 芽孢数量计算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生防菌之间的拮抗作用 |
3.4.2 生防菌与抗菌物质之间的相容性 |
3.4.3 增效拮抗菌剂菌剂培养基优化 |
3.4.4 增效拮抗菌剂载体 |
3.4.5 增效拮抗菌剂助剂 |
3.4.6 增效拮抗菌剂稳定剂 |
3.4.7 增效拮抗菌剂性能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室内防效评估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剂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烟草种子萌发效果分析 |
4.3.2 土壤中青枯病原菌丰度变化分析 |
4.3.3 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统计分析 |
4.3.4 烟草农艺性状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烟草种子的萌发效果 |
4.4.2 土壤中青枯病原菌丰度 |
4.4.3 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统计 |
4.4.4 烟草的农艺性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增效拮抗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大田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试验地点 |
5.2.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方法 |
5.3.1 烟株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 |
5.3.2 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统计分析 |
5.3.3 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 |
5.3.4 烟叶经济性状分析 |
5.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5.3.6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烟草青枯病发病率 |
5.4.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5.4.3 烟叶经济性状 |
5.4.4 烟田土壤微微生态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花蚜虫的亚致死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疆棉花蚜虫的发生与危害 |
1.2 棉田蚜虫抗药性及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棉蚜抗性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棉蚜抗性的研究进展 |
1.2.3 新疆棉蚜抗性的研究进展 |
1.2.4 助剂对棉田蚜虫化学防治中的增效作用 |
1.2.5 棉田化学防治对天敌的影响 |
1.3 植物源药剂的研究进展 |
1.3.1 苦参碱药剂的研究进展 |
1.3.2 藜芦碱药剂的研究进展 |
1.4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不同管理模式对棉田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田农药喷施情况调查 |
2.2.2 棉蚜发生消长动态 |
2.2.3 棉长管蚜发生消长动态 |
2.2.4 棉黑蚜发生消长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田蚜虫和瓢虫的毒力测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虫源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田三种蚜虫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 |
3.2.2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 |
3.2.3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种群的安全系数测定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花蚜虫的亚致死效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虫源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植物源药剂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
4.2.2 两种植物源药剂亚致死剂量对三种蚜虫F0 代的影响 |
4.2.3 两种植物源药剂亚致死剂量对三种蚜虫F1 代若蚜的影响 |
4.2.4 两种植物源药剂亚致死剂量对三种蚜虫F1 代成蚜的影响 |
4.2.5 两种植物源药剂亚致死剂量对三种蚜虫F1 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两种植物源药剂减量复配对棉蚜的田间防效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0.3%苦参碱减量复配对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5.2.2 0.5%藜芦碱减量复配对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不同管理模式对棉田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6.1.2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花蚜虫和瓢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
6.1.3 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田蚜虫的亚致死效应 |
6.1.4 两种植物源药剂减量复配对棉蚜的田间防效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农业生产中杂草的危害 |
1.2 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
1.3 除草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1 除草剂药效不稳定 |
1.3.2 药害问题严重 |
1.3.3 抗性杂草发生周期缩短 |
1.3.4 农田环境逐渐恶化 |
1.4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
1.4.1 除草剂新品种的研发 |
1.4.2 除草剂混用的研发 |
1.4.3 除草剂助剂的研发 |
1.5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 |
1.5.1 表面活性剂 |
1.5.2 油类助剂 |
1.5.3 有机硅类助剂 |
1.5.4 铵盐类助剂 |
1.5.5 保湿类助剂 |
1.5.6 抗漂移助剂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试验技术流程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农药 |
2.1.2 供试助剂 |
2.1.3 供试杂草 |
2.1.4 供试土壤 |
2.1.5 供试试剂 |
2.1.6 供试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助剂与不同剂型农药的可混性研究 |
2.2.2 不同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后稳定性研究 |
2.2.3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
2.2.4 助剂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
2.2.5 硝磺草酮分析方法 |
2.2.6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
2.2.7 不同助剂的安全性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助剂与不同剂型农药的可混性研究 |
3.1.1 助剂与农药水剂的可混性研究 |
3.1.2 助剂与农药乳油的可混性研究 |
3.1.3 助剂与农药悬浮剂的可混性研究 |
3.1.4 助剂和农药混合后静置不同时间对可混性的影响 |
3.2 不同助剂与除草剂混用后的稳定性研究 |
3.2.1 不同助剂与硝磺草酮悬浮剂混用后稳定性分析 |
3.2.2 不同助剂与异恶草松乳油混用后稳定性分析 |
3.2.3 不同助剂与氟磺胺草醚水剂混用后稳定性分析 |
3.2.4 迪增(油基)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稳定性的影响 |
3.3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1 助剂对硝磺草酮悬浮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2 不同助剂对异恶草松乳油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3 不同助剂对氟磺胺草醚水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4 迪增(油基)助剂对不同除草剂物理性状的影响 |
3.4 不同环境因素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影响的研究 |
3.4.1 施药后不同时间降雨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
3.4.2 不同水硬度条件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
3.4.3 不同温度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
3.4.4 11℃条件下助剂对除草剂防效的影响 |
3.5 不同助剂对除草剂吸收传导效果的影响 |
3.5.1 硝磺草酮标准曲线的测定 |
3.5.2 硝磺草酮的回收率 |
3.5.3 不同助剂对苘麻叶片中硝磺草酮吸收量的影响 |
3.5.4 不同助剂对苘麻叶片中硝磺草酮传导速率的影响 |
3.6 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
3.6.1 助剂对硝磺草酮悬浮剂的增效作用 |
3.6.2 助剂对异恶草松乳油的增效作用 |
3.6.3 助剂对氟磺胺草醚水剂的增效作用 |
3.6.4 迪增(油基)对三种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
3.7 不同助剂的安全性评价 |
3.7.1 不同助剂结合硝磺草酮悬浮剂施用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7.2 不同助剂结合硝磺草酮悬浮剂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7.3 不同助剂结合异恶草松乳油施用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3.7.4 不同助剂结合异恶草松乳油施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7.5 不同助剂结合氟磺胺草醚水剂施用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3.7.6 不同助剂结合氟磺胺草醚水剂施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助剂对农药稳定性的影响 |
4.2 助剂对茎叶除草剂的增效机理 |
4.3 助剂对茎叶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农用增效助剂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矿物油的特性及其在植保中的应用技术[J]. 华乃震. 世界农药, 2021(11)
- [2]鲜食玉米田除草剂助剂的筛选及其增效作用[J]. 甘林,苏光秋,代玉立,韦忠耿,杨秀娟. 武夷科学, 2021(01)
- [3]椰子油桶混助剂配方的优化及对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的增效作用[D]. 于朋.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环保剂型研制[D]. 林炳松.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D]. 仇相玮.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6]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悬乳剂的制备[D]. 王亮.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D]. 韩群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增效拮抗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烟草青枯病生防应用[D]. 李程. 湖北大学, 2020(02)
- [9]两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花蚜虫的亚致死效应及应用技术研究[D]. 曹巍. 塔里木大学, 2020
- [10]助剂对除草剂增效作用的研究[D]. 李松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