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传统诗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流,朝鲜古代文人,中国传统诗学,创造性阐释
中国传统诗学论文文献综述
蔡美花,袁堂华[1](2019)在《风流:朝鲜古代文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创造性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流"是古代朝鲜半岛传统文化中一个被赋予某种原型意味的核心范畴,也是朝鲜古代文人进行诗学思考的主要审美范型,亦是朝鲜古代诗学批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风流"的内核则是融汇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之精神特质构筑而成的,所以,"风流"是中国传统诗学传入古代朝鲜半岛后,与古代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相融合后形成新质的一种增值效应。因此,朝鲜古代文人在诗学实践中言说"风流"的同时,亦是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一种创造性阐释。随着"风流"诗学在古代朝鲜半岛的广泛流播,中国传统诗学也成功地融入了古代朝鲜半岛的文化土壤之中并落地生根。因此,朝鲜古代文人笔下的"风流"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实践。(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曾毅[2](2019)在《中国传统诗学中“《诗》源观”的发展定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源观"在汉代建立,与汉代《诗》学和文化特征相一致。随着诗学从魏晋走向自觉,"《诗》源观"亦在南朝齐梁时走向定型,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更多的文体被纳入《诗》源中,二是《诗》源内涵多与文学自身的本质属性相关。后世在这个问题上继承很多,发展余地少。"《诗》源观"之所以能在齐梁走向定型,最主要的原因是诗学自觉意识的高度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潘汝[3](2019)在《传统诗学视域下中国新锐电影导演作品的诗意修辞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参照传统诗学中抒情诗的叁个基本特征——形式美感的呈现、优美情感的抒发、超越现实的审美意趣的营造,从视听节奏的构成手段、在静默中抒写诗意的方略、超越现实之上的诗境意趣的呈现方式这叁个层面,探究继第六代之后崛起的中国新锐导演群体的相关代表作的诗意修辞。对于这一比我国以往任何导演群体的构成都更为复杂的新锐导演们作品的诗意修辞的探究,或将有助于进一步探寻我国当代电影艺术的当前生态和未来版图。(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9期)
李凤亮,周飞[4](2019)在《空泛与错位的“非虚构诗学传统”——评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语言学转向"以来,西方学界对"文学虚构"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理论探索。这一与审美现代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概念逐步被确立为文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以此为对照,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在《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1))(引文凡出自该着中译本者均只随文标注页码)一书中系统建构了一套关于中国的"非虚构诗学传统"。就其内(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成纪[5](2019)在《中国传统诗教如何达至公共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国是诗与歌的国度。这种国家特性的形成,最根本地奠基于《诗经》阐释和《诗经》教化在中国历史中获得的公共性。从中国经学和文学史看,传统诗教的达成主要依托四个因素:一是《诗经》文本涵摄意义的普遍性,二是《诗经》文本的理想主义特质,叁是它在解释中被规划进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大传统,四是儒家教化与国家教育制度起了强力助推作用。就历史而言,评价这种阐释和教化方法是否具有理论和道义的正当性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关键在于它铸造了传统中国的风雅特质和美丽韵致。其中,诗对社会政治、伦理建构的广泛参与固然有违于现代性的艺术自律观念,但它也就此生成了一种从诗出发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一个风雅的中国正是因此而起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02期)
陈西洁[6](2018)在《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之维——从“发愤着书”“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汉代司马迁"发愤着书",到唐代韩愈"不平则鸣",再到宋代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诗学命题,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诗学的一条理论线索,集中呈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发展的审美倾向,反映了不同时代诗人创作的生命激情和悲剧价值,呈现了作家的创作动机,揭示了文学创作的艺术本源,展示了中国传统诗学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李桂奎[7](2018)在《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情”“事”互济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感物吟志""感事遣怀""述事寄情""情事合一"等一系列基于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诗论包含着一套"情""事"同舟互济原理。从诗论传统看,"感事而生情"观念根深蒂固。根据"感事而生情""缘事而发"等传统观念,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应该是先有"事",后有"情",情因事发,叙事是抒情的支撑和必要手段。基于此,宋代的魏泰在其《临汉隐居诗话》中提出了"述事以寄情"观念,明确了叙事服务于抒情的关系。后来,关于"述事以寄情"笔致下的诗歌文本生态,明代孔天胤在其《唐诗纪事序》中有这样几句概括:"[……]皆情感事而发,抒辞缘情而绮丽,即情事之合一。"此所谓"情事之合一"道出了唐诗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文本秘密。当然,传统诗歌理论史上逐渐形成的"意境"或"境界"等重要范畴包含着"情事之合一"思想。"意"偏于抒情而又含有叙事因素,"境"则因以情领事而又偏于叙事。(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林平乔[8](2018)在《论古典诗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女性诗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典诗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女性诗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受古典诗歌重哲理表达和西方诗歌重哲理追寻的共同影响,"五四"以来的很多女性诗人的诗歌表现出对社会人生、宇宙自然的静默思索和智性建构。受古典诗词中递相袭用的原型意象的影响,一些经典性的古典意象常被她们运用来传达其思想感受,装点其现代诗思。受古典诗词重诗情修饰和形式打磨的影响,许多女性诗人的创作重视句式的整齐、音韵的严谨、字句的锤炼。古典诗学传统一直以隐性在场的形式影响着中国现当代女性诗人的创作。(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高博[9](2018)在《从“仿中国诗”(1914)到《诗经》(1954)——埃兹拉·庞德对中国传统诗论“兴”的译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译者,埃兹拉·庞德翻译过许多中国古典诗歌和文集;而作为诗人和批评家,他又不断地从中国传统诗学中汲取学养。目前的研究多从"译者"的视角来审视庞德,重点考察了他对中国古典诗歌以及文化典籍文本的译介,然而,从"诗人和批评家"的角度来考察庞德对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译介研究则较为罕见。本文即探讨作为"诗人和批评家"的庞德对中国传统诗论"兴"的接受过程与译介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文杰[10](2018)在《“诗可以怨”:借以“观风俗,知得失”——论中国口头歌谣的“载道”传统及其“诗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古盛产民谣、歌谣(也称顺口溜),这些民谣反映出民间百姓对当时的政治、民俗和风气变化的评价与态度。虽然民谣来自偏僻乡野,有点不登大雅之堂,而且口头表达显得粗糙肤浅,甚至有点下里巴人、俗不可耐的味道,但这种草根文学的诗性话语却十分鲜活,而且富于生命活力。民谣所继承的古典文学中的诗学韵味,既简洁精炼,又合辙押韵;既幽默风趣,又通俗易懂,值得人文学者关注和研究。首先从歌谣的历史渊源和口耳相传、美刺批判的特点入手,进而借鉴西方"口头诗学"的角度来阐释歌谣的口头传承、采集加工以及形成的语言修辞文本的特点,结合中国古代歌谣"观风知政"、美化风俗以及干预现实的特征来展开论证,从而挖掘歌谣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现实批判精神,进而阐明口头歌谣文学表达的修辞风格与口头诗学的特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中国传统诗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诗》源观"在汉代建立,与汉代《诗》学和文化特征相一致。随着诗学从魏晋走向自觉,"《诗》源观"亦在南朝齐梁时走向定型,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更多的文体被纳入《诗》源中,二是《诗》源内涵多与文学自身的本质属性相关。后世在这个问题上继承很多,发展余地少。"《诗》源观"之所以能在齐梁走向定型,最主要的原因是诗学自觉意识的高度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传统诗学论文参考文献
[1].蔡美花,袁堂华.风流:朝鲜古代文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创造性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曾毅.中国传统诗学中“《诗》源观”的发展定型[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9
[3].潘汝.传统诗学视域下中国新锐电影导演作品的诗意修辞探析[J].当代电影.2019
[4].李凤亮,周飞.空泛与错位的“非虚构诗学传统”——评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J].文艺研究.2019
[5].刘成纪.中国传统诗教如何达至公共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19
[6].陈西洁.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之维——从“发愤着书”“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7].李桂奎.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情”“事”互济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18
[8].林平乔.论古典诗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女性诗人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高博.从“仿中国诗”(1914)到《诗经》(1954)——埃兹拉·庞德对中国传统诗论“兴”的译介[J].中国比较文学.2018
[10].张文杰.“诗可以怨”:借以“观风俗,知得失”——论中国口头歌谣的“载道”传统及其“诗学”特征[J].语文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