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豆磷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碘醚柳胺,脂质体,卵磷脂,豆磷脂
豆磷脂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凤,张西臣[1](2003)在《豆磷脂替代卵磷脂制备碘醚柳胺脂质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良的冷冻溶融法 ,用豆磷脂替代卵磷脂制备了碘醚柳胺 (Rafoxanide,Raf)脂质体 ,并对其药物特性进行了测定与观察。用此法制备出的碘醚柳胺豆磷脂脂质体包封率高达 57.54 %。电镜下显示碘醚柳胺脂质体以多层脂质体为主 ,粒径大多分布在 0 .1~ 1 .0 μm之间。室温条件下贮存 75d后 ,其包封率由原来的57.54 %下降到 52 .32 % ,提示用豆磷脂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别按 0 .1 5mg kg ,0 .3mg kg ,0 .6mg kg体重剂量给肝片吸虫病患羊皮下注射碘醚柳胺脂质体 ,3d后剖杀 ,发现 0 .3mg kg体重以上剂量组的患羊肝脏内的虫体全部崩解死亡(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赵金星,徐昕[2](1998)在《豆磷脂的制备与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豆炼油过程中产生的粗磷脂为原料,运用生物化学法制备了豆磷脂,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从而为大豆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2期)
孙秀燕,张艳新,苏德森[3](1991)在《药用豆磷脂的荧光薄层色谱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用荧光TLC法对药用豆磷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者用自制高效硅胶G板,以氯仿-甲醇-甲胺(30%)(45:22:4)为展开剂,使得PC,PE,LPC,PI获得了较好分离,并产生很强的荧光。用荧光TLC法对主成分PC进行了含量测定,回收率100.7%,变异系数1.5%.(本文来源于《沈阳药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孙秀燕,张艳新,苏德森[4](1991)在《药用豆磷脂的HPLC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用HPLC法对药用豆磷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者选用硅胶为固定相,以正己烷-异芮醇-醋酸盐缓冲液(pH5.8)(7.5:8: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06nm,使得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获得满意分离,并对主成分PC进行了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8%,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8%.(本文来源于《沈阳药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李民,顾茂健,顾学裘[5](1988)在《豆磷脂对艾氏腹水癌小鼠血浆和癌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在"豆磷脂对人体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和"豆磷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基础上用竞争蛋白结合分析法探讨该药对小鼠血浆和癌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艾氏腹水癌小鼠静注豆磷脂50mg/kg10d后。小鼠血浆和癌细胞内cAMP水平均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分别(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1988年12期)
孔祥军,李民[6](1988)在《豆磷脂对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3H-TdR掺入法研究了豆磷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磷脂0.2mg/ml即能抑制~3H-TdR掺入癌细胞DNA合成,抑制率为48.5%,与对照组比较P<0.05。增加剂量(0.4 mg/ml)后抑制率为84.5%,尸<0.01。豆磷脂作用于艾氏腹水癌细胞后,限定~3H-TdR掺入DNA合成的作用时间,分别测定0.5,1.2,4 h各组的掺入量。证明豆磷脂在0.5 h抑制作用最强,在4 h内掺入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豆磷脂对(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1988年10期)
林东海,王永金,顾学裘[7](1988)在《抗衰胶囊中豆磷脂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测定抗衰胶囊中豆磷脂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8%;变异系数小于1.1%;豆磷脂在1.09~1.2mg/ml乙醇溶液中呈线性关系。方法简单、迅速、灵敏,重现性好。(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1988年05期)
李民[8](1984)在《豆磷脂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豆磷脂的应用比较广泛,除了能参与并调节机体代谢外,尚可用于制备各种静脉注射乳剂。据报道,用豆磷脂制备的乳剂,具有能使水不溶性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作用迅速,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吞噬的特点。但是豆磷脂本身对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未见报道。因此,作者采用胶体~(198)Au掺入的方法研究了豆磷脂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医药工业》期刊1984年01期)
李民,刘海,丛义滋,俞惠然[9](1983)在《豆磷脂对人体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文献记载,豆磷脂能参与并调节机体代谢、减轻肝内脂肪沉着、防止外来异物对肝细胞的破坏。但是,豆磷脂对人体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尚无报道。因此,我(本文来源于《医药工业》期刊1983年02期)
豆磷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大豆炼油过程中产生的粗磷脂为原料,运用生物化学法制备了豆磷脂,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从而为大豆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豆磷脂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丽凤,张西臣.豆磷脂替代卵磷脂制备碘醚柳胺脂质体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
[2].赵金星,徐昕.豆磷脂的制备与测定[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3].孙秀燕,张艳新,苏德森.药用豆磷脂的荧光薄层色谱法测定[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
[4].孙秀燕,张艳新,苏德森.药用豆磷脂的HPLC法测定[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
[5].李民,顾茂健,顾学裘.豆磷脂对艾氏腹水癌小鼠血浆和癌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88
[6].孔祥军,李民.豆磷脂对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88
[7].林东海,王永金,顾学裘.抗衰胶囊中豆磷脂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J].中草药.1988
[8].李民.豆磷脂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J].医药工业.1984
[9].李民,刘海,丛义滋,俞惠然.豆磷脂对人体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J].医药工业.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