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民主建设论文-李学林,柳宗培,曾江

政党民主建设论文-李学林,柳宗培,曾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党民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政治引领,能力建设

政党民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林,柳宗培,曾江[1](2019)在《新型政党制度视野下加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关键靠人、靠队伍。针对这一问题,民主党派应立足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抓住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能力建设和制度保障,参照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贡献。(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敏新[2](2019)在《以新型政党制度引领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政党制度"的新概念,彰显出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坚定的制度自信,是做好新时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打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指引。从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到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70年的实践表明,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在政党制度模式、政党关系、执政宗旨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对世界政党发展贡献了新的范本、新的遵循。(本文来源于《前进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侯驰[3](2019)在《新型政党制度下的民主党派基层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政党制度理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日臻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本文根据在县区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试从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民主党派基层建设的现状、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叁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对新时期民主党派基层建设发展能有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敏新[4](2019)在《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加强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土壤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党理论的最新发展,蕴涵了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并以此加强提高参政党建设水平,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是新时代赋予民主党派的新使命。(本文来源于《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黎明,康秀霞[5](2019)在《服务民生聚才智 同心同德共筑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型政党制度,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促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推进淄博转(本文来源于《淄博日报》期刊2019-01-14)

民盟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课题组,马利[6](2018)在《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能力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的"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参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阶段,需要参政党在协商民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参与协商民主的能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更多实效,积极促进协商成果的有效转化,是参政党需要炼好的内功和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本文来源于《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叶涛[7](2018)在《以新型政党制度为统领 推进民主党派智库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4日参加政协联组会时指出,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总书记的论述饱含着对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凝聚共识、建言献策、展示能力、凝(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8-06-23)

李冰洁[8](2018)在《奥巴马时期民主党的政党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在美国政治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争取政治优势而开展的政党建设对政党组织而言有重要意义。总统兼具国家领袖和党派领袖的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的内在矛盾导致总统对自身政党情感微妙,相应地其在党建上的态度和实践也不尽相同,总统既可能是过度消耗本党派政治资源的“掠夺者”(predator),又可能是积极完善其组织运作的“建设者”(builder)。高尔文发现,自艾森豪威尔总统以来的民主党总统对自己的政党大都采取掠夺政策,对政党的组织建设漠不关心。根据丹尼尔J.高尔文的“竞争优势”理论(competitive standing theory),所在政党的竞争优势越强,总统的党建意愿就越弱。由于民主党在选民政治认同以及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席位方面享有“永久多数”(Permanent Majority)的长期优势地位,正是这种优势地位使得民主党总统对民主党的政治优势高度自信,党建意愿渐弱,党建工作长期被忽视。然而,情况在在克林顿执政末期发现了变化——这位民主党总统在经历了七年的优势消亡后,开始对党建工作产生极大热心。根据高尔文的预测,奥巴马虽然在上任初期竞争优势巨大,但共和党革命(Republican Revolution)、金融危机等严峻形势仍会促使其致力于党建。通过历史研究,奥巴马任内的党建举措可以总结出叁个方面:一是新建组织机构“为美国动起来”(OFA)扩大影响力;二是应用高科技开展“数字化党建”提升运作效率;叁是致力于募资活动增强财力。从实践效果看,这些举措有得有失:新成立的“为美国动起来”组织(OFA)深入基层社区,对于宣扬民主党的政策、募集志愿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为美国动起来”组织定位争议较大且缺乏与州政府党组织之间的协调,其所带来的党派分裂与内耗大大超过其正面效应;而将自己的竞选技术与民主党所拥有的全国选民个人信息库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实地竞选活动的效率,是其党建的“亮点工程”;最后,尽管奥巴马担任起了主要募资者的角色,民主党的收支状况仍然是入不敷出,党内陷入巨大的资金恐慌。此外,他还试图改革民主党的资金来源向完全依靠互联网和小额募捐的方向靠拢,虽然其改革很快就被后来者所打破。置奥巴马的党建活动于历史比较中意义将更为深刻,而克林顿的党建活动则是能作为参照的佳例:由于奥巴马和克林顿都在任上经历了相似的优势递减、经济困难、政治极化、政府关门等一系列挑战,且都在党建方面有所行动并具有两任完整任期,因而他们的党建成果具有可比性。通过进一步系统对比二人的党建实践,我们发现高尔文的预测并不完全正确。具体而言,尽管二人在募资方面有相同处,但是二人选择的党建模式迥异:克林顿着眼于在民主党已有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通过补齐基层党建等短板“改进”现有党组织;而奥巴马却试图抛开已有政党框架,另建以自身为依托的政治工具,通过将民主党“改造”成一个更加以总统为核心的“奥巴马党”来提升个人声望,随之带动民主党认同扩大。与高尔文给出的动因不同,本文认为奥巴马之所以敢于“改造”民主党主要在于他高估了其总统胜选所造成政治影响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自己的当选视为一场超越政党对立的“划时代”政治运动。出于对自身超党派身份政治魅力的高度自信,奥巴马坚信,比之传统的完善政党组织功能的党建思路,借由专门组织推动自身所倡议题以提升个人声望进而扩大党派影响力的路径必将更有利于民主党获得政治优势。正因如此,奥巴马才不惮绕开现有州内党组织,选择将“为美国动起来”作为置于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之外的独立组织,并在财政上予以大力倾斜,以尽力争取独立选民和温和共和党人。然而事与愿违,新建组织造成了始料未及的党派分裂,严重伤害了民主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这也部分导致了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的接连受挫。将政党权力过于集中于总统手中反而使自己常常陷于与国会的纷争之中,经历过这一挫折后的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改变了策略,将国会阵地主要留给民主党领袖,并以一个政党建设者的身份加快技术革新并削减债务。总的来看,奥巴马的民主党建设有其特定环境因素和个人色彩,其党建举措也较为独特,为后继者开展党建提供了经验教训。(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29)

顾训宝[9](2018)在《民主法治视阈下服务型政党建设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增强全党的人民主体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而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增强这两种意识的必然选择。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本质体现,而加强法治建设则是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民主法治视阈下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是前提,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是基础,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是核心,完善群众矛盾化解机制是关键。我们党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机制,使服务群众的工作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郑国沁[10](2017)在《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不断提升政党协商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党协商的实际效果。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既是提高协商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开展政党协商的前提基础,才能在参与政党协商中充分发挥参政党主体作用,进而推进政党协商健康发展。坚持和发展好政党协商,发挥民主党派(本文来源于《江淮时报》期刊2017-05-12)

政党民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政党制度"的新概念,彰显出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坚定的制度自信,是做好新时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打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指引。从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到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70年的实践表明,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在政党制度模式、政党关系、执政宗旨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对世界政党发展贡献了新的范本、新的遵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党民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学林,柳宗培,曾江.新型政党制度视野下加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2].胡敏新.以新型政党制度引领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建设[J].前进论坛.2019

[3].侯驰.新型政党制度下的民主党派基层建设[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4].胡敏新.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强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建设[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5].王黎明,康秀霞.服务民生聚才智同心同德共筑梦[N].淄博日报.2019

[6].民盟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课题组,马利.参政党参与协商民主能力建设研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7].叶涛.以新型政党制度为统领推进民主党派智库建设[N].团结报.2018

[8].李冰洁.奥巴马时期民主党的政党建设[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9].顾训宝.民主法治视阈下服务型政党建设机制探究[J].岭南学刊.2018

[10].郑国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党协商水平[N].江淮时报.2017

标签:;  ;  ;  ;  

政党民主建设论文-李学林,柳宗培,曾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