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吴荻,熊杰,朱刚,钟章队

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吴荻,熊杰,朱刚,钟章队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场地法,近场耦合,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文献综述

吴荻,熊杰,朱刚,钟章队[1](2010)在《高速铁路环境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衰减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John Berry的理论,基于特定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等效电路,建立测试场地的仿真模型,采用矩量法仿真计算场地衰减(SA)。将仿真计算的实际测试场地SA与理想测试场地SA的差值(ΔSA)作为修正值,用于修正实际场地的测量SA。分别仿真计算测试场地、控制室和避雷针3种影响因素单独存在和同时存在时的ΔSA。并将实际场地的仿真计算SA与测量S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因素均对SA有影响;ΔSA的最大值达到0.74 dB;可将ΔSA用于对实际场地的测量SA的修正;仿真计算的实际场地SA结果与测量的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王向阳,何洪涛,洪丽娜[2](2010)在《仿真暗室用作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应用于不同用途的电波暗室之间存在诸多共性,这就使得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或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一种电波暗室兼顾多种功能,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文章从分析现有仿真暗室特点和电磁兼容测试需求出发,探索利用现有仿真暗室开展电磁兼容试验的可行性,给出了评定现有仿真暗室作为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0年03期)

李潇[3](2007)在《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评估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标准和常见的电磁兼容测试场地。阐述了评估电波暗室性能的归一化场地衰减测试(NSA)和场均匀性测试(FU)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分析了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评估测试的一般性步骤。根据最新的CISPR 16-1-4标准,介绍了一种用于取代传统1GHz~18GHz自由空间传输损耗(TL)新的电波暗室评估方法,即场地驻波比测试法(SVSWR)。该方法利用电磁波干涉原理,用来评价电波暗室用于1GHz~18GHz频段内进行辐射发射测试时的场地性能。通过分析场地驻波比法的测试原理、场地布置方式、设备参数要求和测试步骤,本文构建了一套相应测试系统,开发了一套可用于各种电磁兼容测试场地性能评估的测试软件。作者利用测试系统软件中的SVSWR部分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建成的全波暗室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评估测试系统可正常运行,且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本文的主要工作为研究并开发一套电磁兼容测试场地性能评估软件,该软件要达到且最终实现的功能主要有:1.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记录被测客户信息及其被测场地信息,将所有评估测试的数据和结果都保存在数据库中,设定相应的检索机制来查看所存储的数据,且能生成相应的特性曲线。2.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构建统一接口的仪器驱动程序,使测试系统适应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系统以仪器库的方式管理测试所需要的仪器驱动,便于仪器的配置和使用。方便测试系统推广及用户使用。3.将不同测试项目的测试功能流程封装在独立的动态链接库中,并用测试库的方式管理。使用时,只需调用不同的测试库文件即可进行不同的场地评估测试,极大的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可适用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测试方法。4.设计美观大方的人机界面和友好的提示功能,便于用户的使用,减少测试中出现的误操作,提高测试效率。5.完善的侦错功能,测试结果准确、有效。(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7-12-03)

阚润田[4](2004)在《电磁兼容测试场地性能及影响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0 前言电波暗室是电磁兼容测试的环境和场地。电磁兼容测试场地大致分为开阔场(open site),半电波暗室(semi-anechoicchamber)和全电波暗室(fuuy-anechoic chamber)。早期的电磁兼容测试是在开阔场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开阔场,于是开阔场的替代场——半电波暗室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存在地面反射,半电波暗室中的理论计算十分复杂,而且往往测试数据和理论计算也有较大的差距。于是人们又寻求更接近自由空间测试条件,随着吸波材料技术的发展,全电波暗室出现了,暗室6面都装有吸波材料,模拟自由空间,克服了半电波暗室的一些缺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无线电》期刊2004年05期)

艾明[5](1997)在《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国内、外辐射发射和辐射抗扰度对测试场地的要求及检测方法;给出了电波暗室的归一化场地衰减检测实例。(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1997年06期)

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应用于不同用途的电波暗室之间存在诸多共性,这就使得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或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一种电波暗室兼顾多种功能,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文章从分析现有仿真暗室特点和电磁兼容测试需求出发,探索利用现有仿真暗室开展电磁兼容试验的可行性,给出了评定现有仿真暗室作为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参考文献

[1].吴荻,熊杰,朱刚,钟章队.高速铁路环境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衰减的修正[J].中国铁道科学.2010

[2].王向阳,何洪涛,洪丽娜.仿真暗室用作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评定[J].舰船电子工程.2010

[3].李潇.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评估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4].阚润田.电磁兼容测试场地性能及影响要素[J].中国无线电.2004

[5].艾明.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检测[J].计量技术.1997

标签:;  ;  ;  ;  

电磁兼容测试场地论文-吴荻,熊杰,朱刚,钟章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