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榛叶论文-赵明慧,姜子涛,刘韬,李荣

平榛叶论文-赵明慧,姜子涛,刘韬,李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榛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榛叶,黄酮,HPLC-ESI-MS,MS,成分

平榛叶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慧,姜子涛,刘韬,李荣[1](2014)在《平榛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二级质谱(HPLC-ESI-MS/MS)技术,根据保留时间、母离子和二级质谱碎片与标准品或参考文献比对,对平榛叶黄酮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多反应监控模式(MRM)对平榛叶黄酮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共从中鉴定出12种化合物,其中11种为首次从平榛叶中发现,分别为表儿茶素(41.45±1.87μg/g,干叶)、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389.00±17.15μg/g)、丁香亭-3-O-葡萄糖苷(6169.78±209.73μg/g)、丹酚酸C(443.37±21.07μg/g)、金圣草黄素-6-C-葡萄糖苷(206.81±10.07μg/g)、金丝桃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154.44±7.63μg/g)、槲皮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937.15±40.86μg/g)、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半乳糖苷(17.27±0.82μg/g)、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202.74±10.04μg/g)、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葡萄糖苷(101.27±4.99μg/g)和山奈酚-3-O-鼠李糖苷(112.37±4.77μg/g)。(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4年12期)

赵明慧[2](2014)在《平榛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榛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我国榛的野生资源丰富,其中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分布较多且较普遍。平榛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但是对于平榛叶黄酮的研究少见报道,希望通过对平榛叶黄酮的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为开发、利用平榛叶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题包括四个部分:(1)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平榛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微波提取平榛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提取时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平榛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为1:35(g: mL),微波温度为80℃,微波功率为300W,提取时间为5min。(2)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从八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了适合用于纯化平榛叶黄酮的树脂类型,确定了D101型大孔树脂是分离纯化平榛叶黄酮的最佳树脂。同时,通过动态实验对样品液流速、样品液pH、解析液pH、解析液乙醇浓度和解析液体积对D101型大孔树脂的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了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平榛叶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样品液流速2BV/h、样品液pH值4、解吸液pH值4,解吸液乙醇浓度为70%,解吸液体积为3BV。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平榛叶黄酮纯度提升至57.4%。(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平榛叶黄酮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从中鉴定出12种化合物,其中11种为首次从平榛叶中发现,分别为表儿茶素(41.45±1.87μg/g)、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389.00±17.15μg/g)、丁香亭-3-O-葡萄糖苷(6169.78±209.73μg/g)、丹酚酸C(443.37±21.07μg/g)、金圣草黄素-6-C-葡萄糖苷(206.81±10.07μg/g)、金丝桃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154.44±7.63μg/g)、槲皮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937.15±40.86μg/g)、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半乳糖苷(17.27±0.82μg/g)、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202.74±10.04μg/g)、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葡萄糖苷(101.27±4.99μg/g)和山奈酚-3-O-鼠李糖苷(112.37±4.77μg/g)。(4)利用细胞模型法对平榛叶黄酮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榛叶黄酮不仅对HT-29和RAW264.7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HT-29和RAW264.7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清除效果明显。此外,通过化学法对比平榛叶黄酮和人工抗氧化剂Vc的总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发现平榛叶黄酮在总抗氧化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劣于Vc,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卵黄脂蛋白脂质氧化方面优于Vc。(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4-05-01)

薛健飞[3](2009)在《平榛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榛叶为桦木科榛属植物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的叶子。《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中记载:榛子:益气,开胃,明目,用于病后体虚,食少疲倦。水煎服,用量30-60g。榛的雄花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可用于皮肤炎症、冻伤等,是一味民间沿用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榛为每年生灌木,采集方便,在我国东北榛资源丰富。本文在综述榛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创新之处如下:首次对榛叶85%乙醇总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分步萃取法,正、反向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手段分离得到3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1HNMR、13CNMR、HMBC、HMQC、HRMS等)解析,鉴定了其中30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分别属于口山酮类、甾醇类、黄酮类、菲类、糖类等。其中化合物3-18和化合物24-30等2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2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榛子素A和榛子素B。首次对榛叶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单体化合物Gartanin(化合物3)的降血脂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乙酸乙酯部分可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甘油叁酯含量(P<0.05),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单体化合物Gartanin可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首次采用荧光酶标记法对新化合物榛子素B进行了抗金属蛋白酶活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榛子素B对金属蛋白酶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由于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显着的抗癌作用,故本研究成果为继续开发榛子素B成为抗癌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论文不足之处在于未对含量很低的新化合物榛子素A进行生物活性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5-30)

平榛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榛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我国榛的野生资源丰富,其中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分布较多且较普遍。平榛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但是对于平榛叶黄酮的研究少见报道,希望通过对平榛叶黄酮的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为开发、利用平榛叶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题包括四个部分:(1)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平榛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微波提取平榛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提取时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平榛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为1:35(g: mL),微波温度为80℃,微波功率为300W,提取时间为5min。(2)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从八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了适合用于纯化平榛叶黄酮的树脂类型,确定了D101型大孔树脂是分离纯化平榛叶黄酮的最佳树脂。同时,通过动态实验对样品液流速、样品液pH、解析液pH、解析液乙醇浓度和解析液体积对D101型大孔树脂的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了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平榛叶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样品液流速2BV/h、样品液pH值4、解吸液pH值4,解吸液乙醇浓度为70%,解吸液体积为3BV。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平榛叶黄酮纯度提升至57.4%。(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平榛叶黄酮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从中鉴定出12种化合物,其中11种为首次从平榛叶中发现,分别为表儿茶素(41.45±1.87μg/g)、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389.00±17.15μg/g)、丁香亭-3-O-葡萄糖苷(6169.78±209.73μg/g)、丹酚酸C(443.37±21.07μg/g)、金圣草黄素-6-C-葡萄糖苷(206.81±10.07μg/g)、金丝桃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154.44±7.63μg/g)、槲皮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937.15±40.86μg/g)、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半乳糖苷(17.27±0.82μg/g)、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202.74±10.04μg/g)、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3-O-葡萄糖苷(101.27±4.99μg/g)和山奈酚-3-O-鼠李糖苷(112.37±4.77μg/g)。(4)利用细胞模型法对平榛叶黄酮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榛叶黄酮不仅对HT-29和RAW264.7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HT-29和RAW264.7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清除效果明显。此外,通过化学法对比平榛叶黄酮和人工抗氧化剂Vc的总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发现平榛叶黄酮在总抗氧化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劣于Vc,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卵黄脂蛋白脂质氧化方面优于V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榛叶论文参考文献

[1].赵明慧,姜子涛,刘韬,李荣.平榛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4

[2].赵明慧.平榛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成分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4

[3].薛健飞.平榛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

标签:;  ;  ;  ;  ;  

平榛叶论文-赵明慧,姜子涛,刘韬,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