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谓语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序,重量原则,信息结构,语义连接
谓语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安[1](2018)在《影响英语谓语动词后成分语序排列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句子成分的语序排列属于SVO型语言,但是经过观察,谓语动词后成分的语序排列情况却很复杂,基本分成4种情况:复杂名词短语的转换、与格替换、动词与小品词是否分离和多项介词短语的换位。本文探讨并指出影响语序排列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重量原则、信息结构和语义连接等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8年08期)
李琛[2](2016)在《上古汉语中晚期体词性成分作谓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上古汉语中晚期的语料为依据,研究这一时期体词性成分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语言现象。体词性成分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和宾语,但是有时也可以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从句法、语义两方面着手,对上古汉语中晚期体词性成分作谓语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研究对象,即体词性成分和体词谓语。其次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历时研究、汉外对比研究几个方面介绍研究现状。再次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研究意义进行说明。最后介绍论文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将体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现象分为判断、描写、叙述叁类。体词性成分作判断类谓语和描写类谓语词性不发生改变,作叙述类谓语时,由名词用为动词。因此对判断类谓语和描写类谓语,主要从句法形式、语义特点、陈述化叁方面来考察。而对叙述类谓语,首先对句法形式作简单介绍,然后利用生成词库理论的物性角色,对名词动用进行分类,利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类型强迫对名词动用的语义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第五章首先对体词性成分作谓语的动因进行考察,主要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两方面。语言内部因素包括句法结构因素和物性角色两方面;其他因素主要考虑到语言经济性原则和修辞效果的需要。然后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30)
王永辉[3](2016)在《相同成分 不同意义——掌握非谓语动词 破解短文填空》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谓语动词包括动名词、动词不定式、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有时候还涉及独立主格结构。形式多变,且不同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在句中可作同样的成分。高考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作同一成分的不同形式的非谓语动词之间的辨析上。因此,在做题时,如果能够清楚地区别它们的不同用法,再从句意入手,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来源于《高中生之友》期刊2016年09期)
赵冰清[4](2016)在《汉英谓语成分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呈现汉英主谓结构句中谓语成分的异同,并根据对比结果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如何习得汉语主谓句中的谓语成分提出几点教学意见。(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2期)
张玉玲[5](2016)在《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与谓语的组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テ形可以作为副词性修饰成分,如「急いで帰る」「歩いて学校へ行く」中的下划线部分,并非动词的连用形作谓语,而是作为副词性修饰成分修饰动词。本文以这类作为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与谓语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为方便起见,行文中将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标记为V1テ,将谓语标记为V2,本文重点考察「V1テ+V2」的修饰关系。(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6年01期)
李兰英[6](2015)在《非谓语动词可充当的句子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非谓语动词作主语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以作主语。两者的区别是:表示某一具体的动作时,多用不定式;表示比较抽象的一般的行为时,多用动名词。当动名词或不定式短语较长时,常用it作形式主语,放在句首,而把动名词或不定式短语放在句末。例1 It took years of work______(reduce)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clean the water.解析:答案为to reduce。括号内给出了一个动词(本文来源于《高中生》期刊2015年30期)
蔡喆[7](2014)在《原则参数理论下英语对日语句法核心成分水平关系渗透的正迁移——以谓语动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则参数理论是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发展形势。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从诞生伊始便具有用于习得母语的天生能力,这种天生能力就是内化外部语言结构,习得母语语料的天赋,而这种天赋是所有人类共同具有的,无论国界,种族。因此,从理论上说,所有的语言之间在句法层次,词汇构成,语法系统上皆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满足公式"PG=αx UG"。此处,α代表参数,PG(particular Grammar)代表目标特定语法,而UG(Universal Grammar)则代表人类语言中的共性特征和共同语法。以英语和日语为例,这两种语言虽然语码形态有着天壤之别,但在两种语言的内部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语法体系和句法结构上。因此文章基于原则参数理论,对英日双语在句法结构上的核心成分中存在的相似之处进行阐述和对比,旨在找出一条有效的从英语到日语句法的正迁移习得路径,为第二外语为日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及广大高校日语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依据和捷径。(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吕峰[8](2014)在《“很”“不”是系词性成分吗?——兼谈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系词内涵的探讨,从形容词谓语身份的保留与否、系词的句法特征、"语法化"角度以及相关的句法事实论证了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中的"很""不"并非系词性成分。它们仍然是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汉语形容词是偏谓词性的,充当谓语无需借助系词(性成分)。虽然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确实需要带标记,但是,这样的标记还不能称之为"系词"或"系词性成分"。(本文来源于《第六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7-18)
吕峰[9](2014)在《“很”“不”是系词性成分吗?——兼谈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系词内涵的探讨,从形容词谓语身份的保留与否、系词的句法特征、"语法化"角度以及相关的句法事实论证了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中的"很""不"并非系词性成分。它们仍然是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汉语形容词是偏谓词性的,充当谓语无需借助系词(性成分)。虽然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确实需要带标记,但是,这样的标记还不能称之为"系词"或"系词性成分"。(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刘阳[10](2013)在《韩译汉中谓语成分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翻译报告翻译了《穷人家的老大》这本书的一部分,研究主题是谓语在译文中的句子成分转换。韩语和汉语在句子的扩展方向上不同。韩语是左向扩展的语言,位于句末的谓语统管前面的所有成分,前面的各种成分按一定的语义联系与后面的谓语结成各种语法关系。汉语是双向扩展语言,位于句子中间的谓语按一定的语义联系与前后的各个成分结成各种语法关系。韩语和汉语在语序和语言习惯上的不同,导致在谓语的翻译中,句子成分发生转换的情况很频繁。本报告总结了《穷人家的老大》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的谓语句子成分转换的现象并将其分类整理。本报告包括介绍翻译对象,翻译过程,谓语的句子成分转换和实践总结四部分。介绍翻译对象这一部分介绍了《穷人家的老大》这部作品的特点以及选择这本书作为翻译对象的原因;翻译过程介绍了翻译前的准备和设定翻译日程;谓语的句子成分转换总结整理了翻译时遇到的谓语的句子成分转换的现象;最后一部分则是对之前内容的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3-05-21)
谓语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上古汉语中晚期的语料为依据,研究这一时期体词性成分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语言现象。体词性成分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和宾语,但是有时也可以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从句法、语义两方面着手,对上古汉语中晚期体词性成分作谓语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研究对象,即体词性成分和体词谓语。其次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历时研究、汉外对比研究几个方面介绍研究现状。再次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研究意义进行说明。最后介绍论文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将体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现象分为判断、描写、叙述叁类。体词性成分作判断类谓语和描写类谓语词性不发生改变,作叙述类谓语时,由名词用为动词。因此对判断类谓语和描写类谓语,主要从句法形式、语义特点、陈述化叁方面来考察。而对叙述类谓语,首先对句法形式作简单介绍,然后利用生成词库理论的物性角色,对名词动用进行分类,利用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类型强迫对名词动用的语义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第五章首先对体词性成分作谓语的动因进行考察,主要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两方面。语言内部因素包括句法结构因素和物性角色两方面;其他因素主要考虑到语言经济性原则和修辞效果的需要。然后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概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谓语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李长安.影响英语谓语动词后成分语序排列的因素[J].英语广场.2018
[2].李琛.上古汉语中晚期体词性成分作谓语研究[D].延边大学.2016
[3].王永辉.相同成分不同意义——掌握非谓语动词破解短文填空[J].高中生之友.2016
[4].赵冰清.汉英谓语成分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5].张玉玲.副词性修饰成分的动词テ形与谓语的组合关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
[6].李兰英.非谓语动词可充当的句子成分[J].高中生.2015
[7].蔡喆.原则参数理论下英语对日语句法核心成分水平关系渗透的正迁移——以谓语动词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
[8].吕峰.“很”“不”是系词性成分吗?——兼谈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C].第六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9].吕峰.“很”“不”是系词性成分吗?——兼谈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J].国际汉语学报.2014
[10].刘阳.韩译汉中谓语成分转换研究[D].烟台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