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雕饰论文-陆蕾,练正平

建筑雕饰论文-陆蕾,练正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雕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俗,符号,天人合一,装饰

建筑雕饰论文文献综述

陆蕾,练正平[1](2019)在《民俗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蕴——以镇江传统建筑雕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俗艺术符号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形式语言,它有着广泛的题材元素、灵活多样的设计手法,是有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的独特体系。本文结合镇江地区传统建筑中的砖雕案例,挖掘民俗符号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内涵,分析民俗符号在造型设计上的特点,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精髓及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7期)

詹云,程湄原[2](2019)在《赣派民居建筑设计中雕饰艺术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赣派民居建筑设计中的雕饰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的视觉语言,本文分析了其雕饰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重点研究了雕饰艺术的造型规律和图案寓意,总结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8期)

熊文静[3](2018)在《陕西关中与晋中城隍庙建筑雕饰纹样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陕晋两地城隍庙建筑装饰为研究视角,从建筑雕饰纹样的角度,针对关中与晋中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城隍庙建筑展开调研,从两地城隍庙建筑雕饰纹样入手,分析建筑材料、等级制度、地方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原因及异同,解析两地雕饰纹样表现形式的特点;运用现代构图理论对其构成形式和造型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理清和总结两地城隍庙建筑装饰纹样的特点,为其后两地城隍庙的修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24期)

何丽[4](2018)在《何家大院古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宅兹中国、安土重迁是传统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内化思想。祁县何家大院作为典型的古家族建筑群,在雕饰表现形式上(木雕、砖雕、石雕)展现了精雕细琢的寓意雕塑、实用性与功能性相统一、南北方雕刻风格相融合等特点,在艺术内涵上展示了差序宗法格局的秩序感、天人合一的整体感、造势匠心的飞动感等自身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8年01期)

张文毅[5](2017)在《传统建筑砖作雕饰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建筑砖作雕饰由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累,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蜕变和雕琢,逐渐形成一种既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又极具艺术价值的装饰艺术,以其材质的特点和表达装饰传统建筑,并传达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到今天,人们生活水平安逸平稳,每天穿梭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感受到的是冰冷的建筑和冷漠的人群,生活模式的现状迫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感官和文化品味的需求,渴望质朴、回归自然的心理诉求,传统装饰艺术逐渐又被人们关注,日益倾向于砖作雕饰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品味特性,传统建筑砖作雕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感观也越来越深受国内外有识之士以及广大民众的注重和喜爱,其所营造的空间环境给人们带来席卷心灵深处的感触。因此,为了在现代设计中融入砖作雕饰,也为了保存有些地区已快消失的宝贵艺术和传统文化,本文对砖作雕饰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论文以传统建筑砖作雕饰为对象进行研究,共分六个章节。论文中首先对传统建筑砖作雕饰艺术设计形成的客观因素和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建立有关砖作雕饰的学理构建,即阐述砖作雕饰在艺术设计中的理论内涵,从砖作雕饰的认知和发展、构成要素和文化特性叁个大方面进行论述;再次是砖作雕饰研究在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解读,通过其形态构造导入、类型要素应用和环境艺术创新叁方面来说明;最后是在观澜老墟古街区的实践应用中,理论和设计创作相结合作出的具体设计内容;此外还对砖作雕饰的研究作出了总结性的成果展示,并对其局限和不足及未来的展望做了综述,希望对传统建筑砖作雕饰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应用进行更有价值的研究。通过查阅、归纳、考察和分析发掘出蕴含在其中的建筑砖作雕饰艺术和历史文化,同时也诠释了传统建筑砖作雕饰对民族的发展及现代化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论文中不仅追溯了砖作雕饰的历史发展历程,同时也开拓了砖作雕饰的未来发展之路,希望在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寻找到继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新路。以砖作雕饰艺术和多种设计手法模式对观澜古墟古街区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改造,力求能打造出既体现当地风俗特色又蕴含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环境。(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叶澜[6](2016)在《明清徽州书院建筑雕饰的常规主题与文化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书院不仅是文化传习的教育场所,也是古代学者研习学问、着书立说与推行儒家伦理教化的重要基地。在徽州,书院的建筑是徽派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不同主题意象模式的雕饰,折射出传统书院文化的一些精神旨趣。古代的书院有公、私之分,本文所写的徽州书院的建筑雕饰主要是民办书院,并针对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雕饰意象主题和构成模式,解读雕饰图像被赋予的精神内涵,探讨其背后的文化隐喻与心理寄托。(本文来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期刊2016年00期)

叶澜[7](2016)在《明清徽州书院建筑雕饰的常规主题与文化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书院不仅是进行文化传习的教育场所,也是古代学者研习学问、着书立说与推行儒家伦理教化的重要基地。徽州书院建筑是徽派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拥有不同主题、意象及其构成模式的建筑雕饰折射出不同的心理诉求,隐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本文来源于《开封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岳金凤,吴琼[8](2016)在《徽州传统建筑雕饰中的儒家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州雕饰作为徽州传统工艺的优秀代表,它根植于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其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已不仅仅是作为徽州传统建筑的一种附属装饰,更是当时一定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审美风尚及文化内蕴的物化呈现。而有"东南邹鲁"之称的徽州,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渗透到徽州文化之中,并对徽州建筑的装饰题材亦产生了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通过徽州建筑雕饰的题材内容来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孝道观、入仕观以及忠义观等儒家观念。(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6年09期)

吴世丹[9](2016)在《嬗变中融合——鼓浪屿建筑雕饰艺术特色与成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鼓浪屿作为福建厦门的一个小岛,因其特殊的历史和人文原因,岛上建筑独具一格,风格秀丽,形式多样,展现出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雕饰作为建筑艺术文化的精华,不仅展现了建筑构件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并在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生活与建筑本身高度地融合与统一,集中外化了建筑的精神和气质。本文试从鼓浪屿建筑中雕饰用材、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研究和探讨雕饰在鼓浪屿建筑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色。(本文来源于《雕塑》期刊2016年03期)

付雅菲[10](2016)在《乔家大院的建筑雕饰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建筑中,包含一个重要并且独特的部分,那就是我国的传统民居,传统民居是我国人民对于建设自己家园的创造能力和热情的体现,也表现出当下我国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更加能够最直接的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以及我国人民的整体审美水平,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山西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在中国传统民居这块画布上画下了色彩炫丽的一笔。山西宅院群落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以来山西商民巨额资产积累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商品经济与封建政权紧密联系、官商阶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产物。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做为山西民居建筑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风格完整美观、端庄大方。山西民居建筑装饰所具有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教育的结果,一般会雕刻出各种动植物的纹络,着名的人物经历的故事,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以及书法家的书法绘画等内容,并通过这样的形式,大力推崇和发扬儒家文化。乔家大院是山西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以乔家大院为研究对象,从明清时期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角度,概括出影响山西民居建筑雕饰特色形成的各种伦理观念。从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角度对乔家大院建筑雕饰的文化背景、功能、内容表现等主要方面进行调研,以儒家伦理文化的不同方面为依据,把大院内的建筑雕饰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对于所得资料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来,乔家大院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依靠儒家对于伦理文化的理论作为建筑指导。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我们更要明白,在建筑中,伦理文化的重要地位。本课题就是从伦理文化的角度着手,研究分析乔家大院的建筑雕饰,概括出明清时期乔家大院建筑雕饰的伦理功能,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总结出乔家大院的建筑雕饰对现代室内设计有什么影响,其蕴含的传统伦理文化如何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有所体现。(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建筑雕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赣派民居建筑设计中的雕饰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元化的视觉语言,本文分析了其雕饰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重点研究了雕饰艺术的造型规律和图案寓意,总结了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雕饰论文参考文献

[1].陆蕾,练正平.民俗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蕴——以镇江传统建筑雕饰为例[J].美术大观.2019

[2].詹云,程湄原.赣派民居建筑设计中雕饰艺术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9

[3].熊文静.陕西关中与晋中城隍庙建筑雕饰纹样对比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

[4].何丽.何家大院古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研究[J].山西档案.2018

[5].张文毅.传统建筑砖作雕饰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叶澜.明清徽州书院建筑雕饰的常规主题与文化意蕴[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6

[7].叶澜.明清徽州书院建筑雕饰的常规主题与文化意蕴[J].开封大学学报.2016

[8].岳金凤,吴琼.徽州传统建筑雕饰中的儒家观念[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

[9].吴世丹.嬗变中融合——鼓浪屿建筑雕饰艺术特色与成因探析[J].雕塑.2016

[10].付雅菲.乔家大院的建筑雕饰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建筑雕饰论文-陆蕾,练正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