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过程论文-周晨

仪式过程论文-周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仪式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全过程工程咨询内容解读和项目实践》,内容解读

仪式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周晨[1](2019)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交流会暨《全过程工程咨询内容解读和项目实践》新书首发仪式在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11月16日,全过程咨询业务交流会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举办,同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内容解读和项目实践》启动首发仪式,旨在通过交流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向纵深发展。来自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市建设监理协会、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咨询》期刊2019年12期)

钟学进,刘宵[2](2019)在《京族哈节的仪式过程、象征意蕴及现实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带有特定地域的象征意义与功能价值,传递着人们的精神诉求和思想观念。通过采用深描与主客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族哈节的传统仪式及文化象征内涵进行分析,可知京族哈节仪式过程是由迎神、祭神、"坐蒙"、送神四个环节组成,表现出时空界定、组织主体、传承流布等表层文化,而京族哈节仪式过程中"神圣空间的塑造—仪式活动的维持—仪式圣境的强化—世俗常态的回归"与根内普和特纳笔下的"分隔—阈限—聚合"大致吻合,体现出深层文化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而对京族哈节的保护与传承,具有较大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地方志》期刊2019年05期)

吕华斌[3](2019)在《中国绘画艺术的过程管理与仪式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节奏生活状态形成"快餐文化"时代,快节奏与高效率的衡量标准体现在商业价值上,绘画等艺术品也被商业化的"明码标价"后,艺术性特征被忽视。吴冠中认为"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1)绘画商业化,掺杂了太多市场功利的干扰因素,使得本该"逸趣"纯粹的艺术行为,变得功利了。倡导过程管理,着意于绘画多元多样选择前,首先须明确自己要传承的"责任",然后才是保有应有的"原则"与"底线",而过程管理的规范就是传承发展的关键。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表现为程序与步骤,通过过程管理来反映绘画"艺术性"与"纯粹性"的诉求,也是体现绘画从"立意"到"画技"执行过程的重视。过程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仪式之感",这也是传承,是对传统的一种信仰,更可以说是一种礼制。过程管理不能为绘画艺术的未来发展规划做出承诺,但可以通过重拾"责任"来正视绘画艺术完整性的心态,诱发画家及观者来推动艺术品质的提升,更好的为绘画传承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9年09期)

安冬·萨娜[4](2019)在《“两次葬礼”与“叁次告别”:裕固族大头目部落火葬仪式过程及其社会功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裕固族大头目部落原驻址在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西牛毛、巴音、康丰、红石窝等地。历史上裕固族文化受到周围各民族影响,形成多元文化特点。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丧葬仪式独特,通过分类描述和火葬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裕固族大头目部落火葬仪式过程由"叁次告别"完成且存在"二次葬"文化现象。其火葬仪式具有原始信仰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复合特点,具有文化整合、继承发展、组织调节等社会功能。(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黎斯亮[5](2019)在《粤西白戏仪式表演过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粤西白戏自诞生起的两百多年间,根植于粤西民间,汲取粤西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具有宗教性质的小戏形式承载着粤西人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精神面貌。文章以多次深入采风、观看、体验的经历及收集的各类资料为依托,探讨粤西白戏表演中观赏性与仪式性并存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阿拉腾[6](2019)在《满族立杆祭祀的可视化转变过程——纳音瓜尔佳氏祭天仪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立杆祭祀是满族春秋大祭的重要内容,其缘起及所祭神灵,研究人员持不同观点。通过纳音瓜尔佳氏祭天仪式细节的解读,可揭示满族立杆祭与北方游牧民族相关祭祀的内在联系。在萨满前往他界旅行的框架内,立杆祭纳入游牧民族祭天内容,并以祭祀牲猪的方式将其可视化,从而使具巫术性质的祖宗观念转变为一种宗教信仰。(本文来源于《满语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赵旭东,张洁[7](2019)在《“差序”秩序的再生产——围绕皖南一村落丧葬仪式的时空过程而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学关注仪式的结构过程、象征与功能,也关注乡村社会中由仪式的礼俗信仰和文化表征所建构的社会秩序。作为线性时间葬礼以及多维空间葬礼,丧葬仪式在时空、文化、制度等面向上呈现出"差序化"特点。通过对皖南福村一次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以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为基本视角,对丧葬仪式时空过程进行了全面描述,分析了丧葬仪式在时空面向呈现的"差序化"特点,提出了乡村社会的"差序"秩序概念与"时空—文化—制度"(TSCS)平衡框架模型。这一文化模型,在四重关系(时空、内外、历史感和地方感、中心与边缘)上均呈现"差序"化特点,实现了乡村"差序"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再生产。基于"时空"维度上的乡村丧礼仪式所建构的"差序"秩序,成为研究我国乡村秩序重建的一个缩影和观察点,值得深入挖掘。(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徐晓光[8](2018)在《苗族习惯法传承过程与“广场化”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黔湘桂界邻地区的苗族至今还能看到这种原生态的"立法"和诉讼文化的影子。苗族传统的"立法"活动主要通过"议榔大会"(苗族传统的议事会议)完成;诉讼文化中纠纷解决是通过理老主持裁定、理师的"摆古说理"来完成的。理师在厘清诉讼双方的具体责任和过错时主要遵循传统的"古理"("大理"和"小理"),此后同类纠纷的裁定是以"先例"为依据,并形成了口传的"理词",使习惯法内容得以具体化、固定化,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这是黔湘桂界邻地区的苗族在无文字环境下设计诉讼程序和解决纠纷的方法,具有"广场化"特点。(本文来源于《民间法》期刊2018年02期)

刘锦诺,杨丽[9](2019)在《以情感渐生信仰——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对教育仪式的审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过程哲学思想中对仪式经由情感渐生信仰的相关论述,为思考现代教育仪式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仪式具有唤起学生积极的仪式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进而促进信仰生成的实践价值。而在教育仪式的实践过程中易出现的对象化、简单化、形式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积极信仰的养成。结合怀特海过程哲学的相关思想,以身体的能动性、仪式的艺术性及符号的象征性叁个方面,探讨如何派生积极的情感,使教育仪式发挥以情感渐生信仰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余粮才[10](2018)在《祭祀与巡游:岷县青苗会仪式过程与祭祀圈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岷县青苗会是进入民俗信仰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文化生态保存完整,具有鲜明的特色,被范长风先生誉为"与女神共居的乡村领袖",其中以月露滩青苗会活动最为典型。青苗会的祭祀活动与当地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是民众对上天的敬畏。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青苗旺盛。庙会中的老爷(水头)、锣客、伞客的烧香弟子,是当地道德典范,是高尚伦理道德的化身,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青苗会仪式过程存在着结构与反结构的转换,民众由此而获得的是基于共同信仰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象征性的社会空间结构。月露滩青苗会祭祀圈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六月会、游会、祭山等活动完成,民众年复一年举行祭祀活动,完成了民众与神灵之间的敬拜与护佑互动,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际往来。(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仪式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带有特定地域的象征意义与功能价值,传递着人们的精神诉求和思想观念。通过采用深描与主客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族哈节的传统仪式及文化象征内涵进行分析,可知京族哈节仪式过程是由迎神、祭神、"坐蒙"、送神四个环节组成,表现出时空界定、组织主体、传承流布等表层文化,而京族哈节仪式过程中"神圣空间的塑造—仪式活动的维持—仪式圣境的强化—世俗常态的回归"与根内普和特纳笔下的"分隔—阈限—聚合"大致吻合,体现出深层文化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而对京族哈节的保护与传承,具有较大现实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仪式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晨.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交流会暨《全过程工程咨询内容解读和项目实践》新书首发仪式在京举行[J].中国工程咨询.2019

[2].钟学进,刘宵.京族哈节的仪式过程、象征意蕴及现实启示[J].广西地方志.2019

[3].吕华斌.中国绘画艺术的过程管理与仪式感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

[4].安冬·萨娜.“两次葬礼”与“叁次告别”:裕固族大头目部落火葬仪式过程及其社会功能探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9

[5].黎斯亮.粤西白戏仪式表演过程探析[J].大观(论坛).2019

[6].阿拉腾.满族立杆祭祀的可视化转变过程——纳音瓜尔佳氏祭天仪式解读[J].满语研究.2019

[7].赵旭东,张洁.“差序”秩序的再生产——围绕皖南一村落丧葬仪式的时空过程而展开[J].民俗研究.2019

[8].徐晓光.苗族习惯法传承过程与“广场化”仪式[J].民间法.2018

[9].刘锦诺,杨丽.以情感渐生信仰——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对教育仪式的审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9

[10].余粮才.祭祀与巡游:岷县青苗会仪式过程与祭祀圈建构[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仪式过程论文-周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