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共享的生态空间规划——以上海市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规划为例

开放共享的生态空间规划——以上海市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规划为例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上海市200011

摘要:在面向2040,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生态之城“的目标下,上海正打造黄浦江两岸成为世界级滨水区。《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建设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实现“通、绿、亮”,真正“还江于民”。本文以黄浦江东岸为例,从开放共享的需求导向出发,通过分析黄浦江滨水生态空间面临的问题,提出围绕“活力、人文、自然“的九大设计原则,并从弹性设计、系统性设计,结合公众参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等4个方面着手,研究滨水区生态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水地区;生态空间;开放;黄浦江东岸

1、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引导人类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建设生态文明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良好的生态是建设全球城市的基石。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在面向2040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将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总目标,同时提出了“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发展子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将实施“两道两网两园”(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立体绿网和农田林网,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以及外环线环城绿带项目、老公园改造提升等工程,构建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广大市民的绿色感受度和获得感。

图1上海市域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方案图

黄浦江两岸地区是上海城市最早发展的区域,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既是规划的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也是打造世界级滨水区的主要承载空间。在上海《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中,提出建设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做到“两年通、三年毕”,实现“通、绿、亮”,真正“还江于民”。

2、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

2.1、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内涵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主要包括与河流、湖泊、海洋相邻的土地或建筑区域,即城市邻近水体的部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岸线、陆域三大部分组成。

生态空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是国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绿色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绿色生态空间包括天然草地、林地、湿地、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其他生态空间包括荒草地、沙地、盐碱地、高原荒漠等。本文中的生态空间是就城市而言的,主要是指城市空间中的绿地,具有维护城市安全和生物多样性、限制城市蔓延性扩张、提供游憩空间、改善人居环境等多重功能。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开放性,即不能被围墙或其他方式围合起来;可达性,即人们要能够方便地到达和进入该空间;大众性,即开放空间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而非少数人群;功能性,即不仅能“被看”,还能“被用”,开放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游憩的场所。

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是上述三种空间的交集,是指“打开”滨水区的生态空间,将岸线从生产岸线、生态岸线向生活岸线发展,让滨水区在兼顾绿色、生态的同时,可以被使用、充满活力,变得“开放”,成为集防洪、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开放空间,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

2.2、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价值

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的价值,分别是“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

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外部价值”是滨水区作为一个整体对外部的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其本身的属性,主要体现的是空间的生态意义,这也是在以往的规划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外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如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二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如绿色植物对空气和水的净化作用,可以减少污染物;三是对视觉景观的影响,如公园、水岸等空间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和震撼。

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内部价值”是滨水区作为一个“容器”,能够容纳不同生物丰富多样的活动,并且“容器”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发生互动关系,产生相互影响,可以说是人为赋予的价值,主要体现的是空间的开放意义。“内部价值”主要体现在体验、认知和交往三个方面:首先,生态空间开放具有参与功能,适合多种休闲健身活动,是市民接触自然,体验生态的重要场所;其次,生态空间开放具有教育功能,适合开展针对青少年等人群的自然教育课程;最后,生态空间开放具有融合功能,能够让市民在其间交往互动、享受时光。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可以说“内部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共享资源、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

作为城市的滨水区生态空间,外部价值固然重要,但开放后的内部价值更重要,也就是说滨水区生态空间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目标。

2.3、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途径

生态空间开放的目标是提高品质,品质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多样性。空间的多样性又表现在资源类型与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场所与活动的多样性。

从资源类型与生物的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上海是生态资源类型丰富的城市,有森林、农田、自然湿地、城市绿地和大量水系,为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样的环境,也为生物多样性打下了基础。生态不是仅仅指生态空间,更是指生态系统,是具有有机复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自我调节等特点的生态系统,它需要连续稳定的生物群落与栖息地来维持。因此,资源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证,就需要连结各类生态空间,尤其是处于城市核心的滨水区生态空间需要连续、贯通,并且与腹地的生态空间相连,形成网络,保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

从场所与活动的多样性来看,上海的生态空间总量虽然不高,类型却很多。就滨水区生态空间的范畴内就有各种城市公园、水岸湿地、街头绿地以及楔形绿地等;同时滨水区生态空间还通过各种生态廊道与外部的郊野公园、主题乐园、林地等生态空间相连。这些生态空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和场所,成为城市户外游憩活动的主要载体。

3、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设计——以黄浦江东岸为例

3.1、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的基本特征

城市滨水区生态空间是一种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是维系城市陆域与水域的纽带。对城市规划而言,城市滨水区生态空间应该是绿色的、人文的、具有活力的、共享的开放空间环境,这类空间景观及环境品质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往往是所在城市景观和文化的象征。

亲水性:水体作为滨水区生态空间的主要界面,空间场所具有强烈的亲水性特征;

参与性:滨水区生态空间一般是城市中主要的活动区域,其主体包括了滨水地区进行不同活动方式的人,也包括了活动、栖息在滨水区的其他生物,参与性是开放空间的基本特征。

历史性:历史上城市一般依水而建,滨水地区往往具有与航运、水利、历史有关的社会空间环境,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这里依稀可见。

艺术性:艺术性是时代对于滨水区生态空间发展的新要求。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的一种集中反映。

黄浦江两岸地区是上海城市最早发展的区域,既是规划的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承载着打造世界级滨水区的目标。滨江作为上海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在滨水区生态空间设计阶段应该将艺术性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3.2、黄浦江滨水区生态空间面临的问题

(1)滨江不通,断点多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黄浦江两岸产业功能的调整,两岸生活功能不断增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交通、安全、市政等设施滨江设置,滨江区态空间出现大量断点。滨江生态空间的不连续,导致生态效益降低;滨江开放空间的不连续,导致活动和游览的线路难以组织;滨江生态空间的不连续,也影响黄浦江的景观的提升。

图2黄浦江东岸贯通断点分布图

(2)市民需求高,服务水平低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众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简单的看黄浦江江景,逐步转变成在滨江地区娱乐、休闲、运动、观景、漫步、聚会、餐饮等多元的生活需求。但以往滨江区生态空间的建设,以公共绿地为主体,且绿地以植被为主,公共服务设施占地比例控制在公共绿地的2%以内,停车场、公共厕所、餐饮商业、文化休闲等场所明显不足,公众需求和设施的服务水平不匹配。滨江生态空间不是单纯的公园,不应该仅仅只有绿地,滨江生态空间应该是上海的城市客厅,需要的应该是开放的、能容纳各种活动的公共空间。

(3)规划“标准高”,开发“变化大”

黄浦江岸线很长,不同区段岸线在经历了十年的各自为阵的发展后,形成的建设现状和本身资源条件差别很大,以“一刀切”的“高标准”指标来控制所有区段的做法必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极有可能影响建成的空间品质。例如,陆家嘴及其南北区段滨水绿地窄,但该地区地处城市核心区,腹地开发强度高,人流量大,需要大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显然公共绿地75%绿地率的既有标准要求是不宜简单套用的。

3.3、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设计原则

黄浦江东岸生态空间开放设计围绕“活力、人文、自然“的总体目标提出九大设计原则。

(1)活力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打造畅行连续的慢行环境。创造连通、可达、安全、舒适的滨水慢行环境,满足公众漫步、慢跑、休闲骑行等多种慢行活动需求。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形成开放可达的网络系统。加强黄浦江两岸互动,东岸滨水空间与城市腹地的互动,创造向上海市民和全世界游客开放的滨江公共空间。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要拥有便捷智慧的环境设计。通过服务设施的多层次、复合化配置,方便居民、运动人群、游客、弱势群体等各类人群到访滨水公共空间,并通过智慧的后台服务,整合设施利用和滨水活动。

图3黄浦江东岸慢行网络规划图

(2)人文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创造特色多元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交往、休憩、教育、运动场所,满足多元需求,同时提供文化和艺术活动的场地,向世界游客展现城市滨水魅力。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打造古今辉映的地区文脉。平衡滨水空间的全球化特征与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场所营造、公共艺术、历史建筑利用,实现历史感与现代感的交融,彰显城市滨水空间的场所精神和地区文脉。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要营造协调瞩目的视觉环境。确保两岸滨江环境风貌的整体协调,通过景观和环境设计,强调滨江独特的视觉体验和空间可识别性。

图4黄浦江东岸文化活动设施分布图

(3)自然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形成亲水宜人的绿色岸线。平衡滨水自然环境保护和公共活动需求,保障滨水岸线的绿化量,保护自然驳岸,并通过设计和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工环境对自然生境的影响。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确保安全弹性的滨水界面。平衡滨水界面的活力和安全性,结合防汛标准进行亲水性设计,增强滨水开放空间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汛情的弹性。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要打造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确保滨江整体设计融入地区水网、自然绿地网络,作为上海最重要的骨架水系共同构建上海生态安全格局。

图5黄浦江东岸生态格局图

3.4、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设计方法

(1)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设计要有弹性

有人气的活动场所,高品质的开放空间应该有弹性,能够包容未来无数的可能。他能够克服阻碍力,构筑吸引力,营造想象力。在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的9大设计原则中,安全、生态、可达是市民判断这里是否可去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设计需要克服的阻碍力;亲水、历史遗迹、文化活动等兴奋点是市民决定去干什么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设计需要构筑的吸引力;特色景观、多元空间、智慧平台,这些设计并非明确固定场所的固定用途,反而是希望市民能够自发地使用,甚至自行组织活动,这也就是空间的容纳度给予的无限想象。

开放空间的包容和弹性给人的想象是无限的,比如:利用历史遗存船坞在水岸空间中打造的演艺广场,成为人群聚集的场所,尽头的大屏幕可以播放音乐会、球赛,当漂浮的码头亮起,这里又成为了“浦江秀场”。足够的弹性才能让空间在时、空的不同维度充满变化、充分共享,才能吸引不同的人群,当这些人群交织在滨江,黄浦江东岸才能成为上海最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2)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设计要有系统性

滨水区生态开放空间不应仅强调公共绿地的总量和覆盖范围,更应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系统化的生态规划是东岸开放空间设计系统性的基础。在设计中通过既有资源的整体梳理、结合腹地功能的分段定位、确定生态廊道的基本宽度和重要斑块的位置,并细化城市公园、滨水绿带、自然湿地的设计,最终形成完整而连续的滨水生态系统。

系统化的标志设计是对东岸开放空间在景观方面的提升。黄浦江东岸绵延数十里,蜿蜒曲折,其腹地功能各不相同,风貌迥异。通过景观设计的整体把握,有特色的建(构)筑物的分列设置,在公众心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灯塔的概念就很好地契合了这一需要,不仅可以形成序列,而且作为东岸的可识别性标志,同时也可以成为聚会的集合点和配备公共服务的设施点,让人们记住标志性的灯塔,感受完整的东岸。

图5黄浦江东岸灯塔标志物示意图

系统化的慢行道贯通是东岸开放空间设计的目的。当东岸开放空间的生态系统化作为基础,景观系统化作为支撑后,系统化的慢行道贯通才有可能实现。临水低线的漫步道、亲水的中线跑步道、全景的高线骑行道,三线时而交织、时而分开,穿梭于东岸连续的滨水生态开放空间之中,沿线景观丰富、设施充足,东岸成为人们运动、休闲、游憩、旅游的目的地。

(3)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设计要有公众参与

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是重要的公共空间,之所以称公共是因为大家都能用,大家的空间应该由大家来决定。滨江生态开放空间的建设往往是以城市更新的方式出现的,管理者、使用者、经营者、志愿者、组织者,多种角色参与其间。

需求导向的设计就是要搭建一个大家都能参与的平台,让“管理者、使用者、经营者、志愿者、组织者等”能够“众智、众创、众规”,互相辩论、互相说服,最终达成共识。在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设计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线上、线下共发放并回收了近2万份问卷,了解各类活动人群对活动类型、活动场地、活动组织、活动时间、设施配置等多方面的需求。通过与管理者、建设者、经营者、组织者等的多轮头脑风暴会议共画建设蓝图,多方共同参与,彼此达成相对统一的共识,为未来空间品质的保障奠定基础。

(4)滨水区生态空间开放设计要用现代技术手段

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处处可见,生态开放空间设计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更贴近生活、更加智慧。

东岸开放空间设计构建了一个“东岸漫步”的APP平台,同时服务普通市民和管理者。对于市民,可以通过APP了解东岸的活动内容、环境特色、历史文化,以便为自己的出行做好安排。对于管理者,APP就是一个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起到宣传、调研、公众参与的作用,还可以构建移动数据库,了解东岸开放空间的人群信息,并且做出自主分析,为管理者实现信息反馈,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运营效率。

图7东岸漫步APP界面示意图

东岸开放空间设计还提出运用虚拟现实的概念,构建三维、AR、VR等技术平台。例如通过无人机的倾斜摄影快速构建城市实体模型的方法,让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通过AR技术快速查询自身所处空间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建筑、场地、设施、活动乃至历史文化等内容。

4、结束语

黄浦江东岸滨水生态开放空间的设计目前处在方案设计阶段,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当然,未来在绿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滨江生态开放空间品质的保障还需要依靠多方位的法律、法规作支撑。

“生态之城”是上海新一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之一,不仅仅是黄浦江,未来上海将在紧密相连的区域水绿格局下发展完善的慢行网络和城市休闲系统。滨水生态开放空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将不仅是休闲、游憩的生态乐园,也是给人带来惊喜和知识的自然课堂,更是吸引来客、展现风貌魅力的城市客厅。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R].2010.

[2]詹运洲.特大城市城乡生态空间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1.(2):49-57.

[3]张玉鑫.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都市生态空间规划创新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3.(5):7-10

标签:;  ;  ;  

开放共享的生态空间规划——以上海市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