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卢艳荣

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卢艳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心病,降脂药物,二级预防,血脂控制

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文献综述

卢艳荣[1](2019)在《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应用价值及血脂控制水平的高危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应用价值及血脂控制水平的高危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某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146例,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患者身高、体重及血压等进行体格检查,并对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共发放146份调查表,其中有效问卷为140份。男87例,女53例;平均年龄(61.14±8.36)岁,<60岁39例,≥60岁101例;高血压84例,糖尿病26例,高血脂89例;病程为2~10年,病程<5年34例,≥5年106例;吸烟32例,饮酒27例,肥胖44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及是否使用降脂药等因素在血脂达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及是否使用降脂药物是影响患者血脂水平达标的因素(P<0.05)。结论:降脂药物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女性、年龄超过60岁、病程超过5年患者降脂药物使用率及血脂达标率不高;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及是否使用降脂药物是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高危因素。(本文来源于《淮海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张万程,鲁显慧,孙俊杰,胡俊龙,王圣[2](2019)在《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高危冠心病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560例行CABG高危冠心病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者103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主要不良事件者45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血肌酐水平,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EuroSCORE)评分,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及NYHA心功能Ⅲ~Ⅳ级、心律失常、术前90 d内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血管、颈动脉狭窄≥50%、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比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前LVEF[58(52,61)%]低于对照组[59(55,62)%],术前EuroSCORE评分[7(7,8)分]、术前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比率(12.61%)、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6(2,10)u]、CPB比率(42.72%)高于对照组[7(6,8)分、5.03%、2(0,4)u、10.72%](P<0.05);2组年龄,性别比例,吸烟比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心律失常、术前90 d内发生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颈动脉狭窄≥50%比率,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B(OR=2.577,95%CI:1.340~4.957,P=0.005)、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OR=1.170, 95%CI:1.089~1.257,P<0.001)是高危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VEF(OR=0.951, 95%CI:0.910~0.994,P=0.026)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行CABG前调整LVEF,术中尽可能减少CPB应用,围术期减少红细胞输注,可能会降低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施方园,崔翰斌[3](2019)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对冠心病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对冠心病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为1997年1月至2019年3月。均为随机对照研究,随访时间均≥6周,采用Rev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5 391例患者。依折麦布与不同剂量他汀联合强化治疗与单纯双倍剂量他汀强化治疗的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调脂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他汀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MD=-0.67,95%CI:-0.81~-0.54,P<0.01)、总胆固醇(TC)(SMD=-0.63,95%CI:-0.78~-0.48,P<0.01)、TG(SMD=-0.23,95%CI:-0.29~-0.17,P<0.01)、Non-HDL-C(SMD=-10.73,95%CI:-16.32~-5.14,P<0.01);联合治疗组显着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MD=0.08,95%CI:0.02~0.13,P=0.007);两者对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无显着差异(SMD=-0.10,95%CI:-0.23~0.03,P=0.13);联合治疗组不同危险等级患者的LDL-C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单纯他汀组(RR=1.73,95%CI:1.43~2.08,P<0.01)。不良反应方面,联合治疗组与单纯他汀组患者发生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上限3倍的情况无差异(RR=0.62,95%CI:0.23~1.64,P=0.33),发生肌酸激酶(CK)≥10倍基线值的情况也无差异(RR=0.33,95%CI:0.05~2.12,P=0.2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强化治疗较单纯他汀强化治疗能更显着降低LDL-C、TC、TG、Non-HDL-C,联合治疗组显着提高HDL-C水平,两者对降低hs-CRP水平无差异,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崇韬[4](2019)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对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对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5-07~2017-07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者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P<0.05)。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88%与对照组的8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 LVEDd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莉[5](2019)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检查的患者中,抽取冠心病180例,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采用潜在高危筛查评估表进行评估和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要低于对照组,而好转率则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冠心病患者的检查中,采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9期)

高鹏[6](2019)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4/50)与对照组的12.00%(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4期)

何艳,甄玉花[7](2019)在《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联用对血脂异常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联用对血脂异常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脂必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后的生化指标(ALT、CK、BUN、SCr、TG、TC、HDL-C、LDL-C)和炎症因子(IL-6、hs-CRP)水平测得值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IL-6、hs-CRP、ALT、CK、BUN、SCr、TG、TC、HDL-C、LDL-C水平测得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联用治疗血脂异常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的疗效较为明显,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9年05期)

孟剑锋[8](2019)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术在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不停搏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通过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死亡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搭桥支数不存在明显差异(t=0.171,P=0.865),在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5.919、6.780、11.878,P=0.000、0.000、0.000);研究组、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82%和12.73%,并发症总发生率则分别为3.64%和18.18%,研究组在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99、4.85,P=0.0144、0.0276)。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通过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冠脉搭桥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苏政国[9](2019)在《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短期(12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延长(24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脂复常率、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率、观察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效果显着且患者预后良好。(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廉坤,高好考,谢炜巍,杨丽,夏陈海[10](2019)在《机械循环辅助择期PCI成功治疗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1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及各种老年疾患治疗手段的进步,高危复杂有待完全性血运重建、但不适宜外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for high risk indicated patients,CHIP)越来越多。近年来,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及介入技术的进步,使得介入医生能够挑战CHI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成为CHIP患者(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高危冠心病患者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560例行CABG高危冠心病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者103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主要不良事件者45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血肌酐水平,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EuroSCORE)评分,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及NYHA心功能Ⅲ~Ⅳ级、心律失常、术前90 d内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血管、颈动脉狭窄≥50%、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比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前LVEF[58(52,61)%]低于对照组[59(55,62)%],术前EuroSCORE评分[7(7,8)分]、术前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比率(12.61%)、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6(2,10)u]、CPB比率(42.72%)高于对照组[7(6,8)分、5.03%、2(0,4)u、10.72%](P<0.05);2组年龄,性别比例,吸烟比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心律失常、术前90 d内发生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颈动脉狭窄≥50%比率,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B(OR=2.577,95%CI:1.340~4.957,P=0.005)、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量(OR=1.170, 95%CI:1.089~1.257,P<0.001)是高危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VEF(OR=0.951, 95%CI:0.910~0.994,P=0.026)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行CABG前调整LVEF,术中尽可能减少CPB应用,围术期减少红细胞输注,可能会降低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参考文献

[1].卢艳荣.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应用价值及血脂控制水平的高危因素分析[J].淮海医药.2019

[2].张万程,鲁显慧,孙俊杰,胡俊龙,王圣.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3].施方园,崔翰斌.依折麦布联合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对冠心病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

[4].刘崇韬.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对高危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对比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

[5].李晓莉.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高鹏.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7].何艳,甄玉花.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联用对血脂异常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

[8].孟剑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术在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9].苏政国.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10].廉坤,高好考,谢炜巍,杨丽,夏陈海.机械循环辅助择期PCI成功治疗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10例[J].心脏杂志.2019

标签:;  ;  ;  ;  

冠心病高危患者论文-卢艳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