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王海燕,肖进,袁春霞,徐涛,于春艳

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王海燕,肖进,袁春霞,徐涛,于春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簇毛麦,白粉病,小片段易位

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燕,肖进,袁春霞,徐涛,于春艳[1](2016)在《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簇毛麦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传递率及遗传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白粉病基因Pm21来自小麦近缘种簇毛麦。小麦一簇毛麦小片段顶端易位系NAU418(T1AS·1AL-6VS)和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系NAU419(T4BS·4BL-6VS-4BL)携带Pm21,高抗白粉病,是小麦抗病育种新种质。为了对其育种利用提供依据,以NAU418和NAU419为亲本分别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郑麦9023等12个小麦品种杂交,杂种F_1再分别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农艺亲本进行正、反回交,研究两种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规律。DNA分子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ollen Mother Cell,PMC MI),两种易位染色体分别可以与对应的小麦染色体配对形成棒状二价体。正、反交结果分析表明,NAU418中的小片段顶端易位染色体T1AS·1AL-6VS通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8.00%~50.98%和7.89%~45.07%,NAU419中的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染色体T4BS·4BL-6VS-4BL通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29.17%~52.38%和7.69%~47.06%。表明2个易位系中的易位染色体都可以通过雌、雄配子传递,但是其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均显着低于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郭静微[2](2015)在《小麦—黑麦1BL. 1RS易位系叶片衰老相关EST序列染色体定位及该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传递频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1B染色体短臂被黑麦1R染色体短臂取代形成了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携带有许多与疾病抗性和产量形成有关的有益基因,在全世界小麦遗传改良中被广泛的运用。本研究选用含有1BL.1RS易位系的功能持绿小麦品种CN17, CN12、CN18以及普通小麦MYll、中国春和黑麦作为研究材料。同时以CN17和MY11为亲本分别构建了杂交组合CN17/MY11和MY11/CN17的遗传群体F1、F2、F3和F4。通过DNA分子标记与细胞学技术相结合,对与叶片衰老相关的EST序列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并且分析了母本效应对易位染色体传递频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从CN17中得到32条与叶片衰老相关的EST序列,利用电子克隆将其中31条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之上。对得到的32条EST序列设计引物,总共设计得到19对EST-STS引物。运用这些引物对中国春、CN12、CN17、CN18和黑麦的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发现有5对引物有多态性,分别为JK738991, JK738983, JK738989, JK738994和JK739003。2.用中国春缺四体对5对多态性EST-STS引物进行染色体定位。其中3对EST-STS引物能被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JK738991定位于3B(电子克隆定位在1A);JK738983定位于5D(电子克隆定位在6A、6B和6D);JK738989有3个多态性条带(JK738989-A, JK738989-B, JK738989-C)分别定位于2A,4A和3D(电子克隆定位于2B)。JK738994和JK739003用中国春缺四体无法定位。用由MY11/CN17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对JK738994, JK739003与1BL.1RS进行连锁分析。发现上述标记与易位染色体均不连锁3.选用6对已报道的能稳定扩增的特异性引物对遗传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绝大部分能够稳定扩增,但是个别单株出现了特异带的缺失或倍增。证明了1RS上的标记位点虽然在大多数小麦背景中较能稳定的存在,但是在少数个体中分子标记位点存在一定的变异。4.在3个一同的世代中,正反交组合杂合子的比例均小于理论值50%,易位系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小于不含易位染色体的纯合子比例,且小于理论值25%,而不含易位染色体纯合子大于25%。经过χ2分析,都偏离了1:2:1的分离比例。基于本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在本实验的杂交组合中1BL.1RS易位染色体在传递过程中,雌雄配子均发生了选择。5.易位染色体的传递频率在正交组合(CN17/MY11)叁个世代分别为:68.4%、63.8%、66.4%;反交组合(MY11/CN17)为:62.3%、63.7%、65.7%。正反交组合呈现相反的趋势,正交逐渐降低而反交逐渐升高,但是正交依然高于反交。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得出结论,细胞质遗传背景可能会影响该易位染色体的遗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海燕,赵仁慧,袁春霞,张守忠,肖进[3](2013)在《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依据,用T4DL.4VS易位系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5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周9823、绵阳26、石4185、扬麦15进行杂交,杂种F1再分别与上述品种进行正反回交,研究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T4DL·4VS易位染色体通常可以与4D染色体配对形成棒状二价体。在不同组合的F2分离群体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方式不相同,T4DL·4VS易位染色体的传递受到小麦遗传背景的影响。测交结果表明,T4DL·4VS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50.59%(46.15%~59.1%)和24.02%(16.67%~37.75%),T4DL·4VS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显着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李桂萍,陈佩度,张瑞奇,王春梅,曹爱忠[4](2007)在《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利用高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92R137与不抗白粉病的栽培品种百农64、百农9310、邯5310、小偃54、淮麦20、徐麦856进行杂交,并用这些品种分别与杂种F1进行正反回交。对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易位染色体6VS/6AL通常以6AL与6A染色体配对形成棒状二价体。各杂种F1高抗白粉病,位于6VS上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呈显性,在F2中有69.0%-74.0%的植株抗白粉病,接近1对显性基因遗传的理论值。由于6VS与6AS在通常情况下不发生配对交换,因此可通过白粉病抗性鉴定并结合利用6VS上的分子标记来跟踪6VS/6AL易位染色体的传递。测交结果表明,以F1作母本6VS/6AL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为49.2%(45.8%-54.9%);以F1作父本6VS/6AL易位染色体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为44.7%(43.1%-46.8%),均接近50%的理论值。但在各组合中,6VS/6AL易位染色体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均低于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傅体华,任正隆,畅志坚[5](2002)在《1RS/1BL易位对蓝粒小麦异代换染色体传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个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形成的 4 E/ 4 D蓝粒二体代换系 ,同时也是一个 1RS/ 1BL 纯合易位系 ,与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 (系 )杂交 ,以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 ,研究了 1RS/ 1BL 易位染色体对 4 E染色体在杂种中的传递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杂种 F1 中 ,1RS/ 1BL易位极显着地降低了 4 E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传递的频率。但当1RS/ 1BL 易位染色体在杂种 F1 中以二体存在时 ,其对 4 E染色体传递的影响在雌雄配子中有所不同 ,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4 E染色体通过雌配子传递的频率 ,而在雄配子中 4 E染色体的传递频率则有所提高 ,导致 F2 籽粒颜色分离出现极显着变化。这一结果表明 ,4 E染色体在杂种中的传递强烈地受 1RS/ 1BL 易位染色体及其存在状态影响 ,也说明不同外源染色体位于同一小麦遗传背景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制约(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周文春,赵寅槐,邹明烈,王苏,王书文[6](1997)在《小麦T型恢复系2114易位染色体在配子中的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小伞山羊草携T型恢复基因的6U染色体片段经自然易位到小麦6AS上,育成了单基因T型恢复系“2114”。携有外缘染色体片段的易位杂合体产生的两种类型配子间存在竞争作用,从而引起易位染色体在配子中传递频率异常。“矮苏3A”/2114的F1自交结实率为91.6%±2.6%。F2群体中株高和育性的分离情况表明,Rht3基因在F2中按单基因分离模式正常分离,而携恢复基因的易位染色体没有按单基因的模式进行分离。以“苏麦3号A”/2114的F1作父本与苏麦3号A测交,根据TCF1群体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计算出易位染色体在雄配子中的传递率为30.8%;以苏麦3号A/2114的F1作母本,与不具恢复力的品种“苏麦3号”、“扬麦5号”作父本进行测交,其TCF1群体中可育株和不育株分离比例表明,易位染色体在雌配子中传递正常。同时分析了引起易位染色体在雄配子中传递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利用这条易位染色体的途径,使之在T型恢复系选育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1B染色体短臂被黑麦1R染色体短臂取代形成了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携带有许多与疾病抗性和产量形成有关的有益基因,在全世界小麦遗传改良中被广泛的运用。本研究选用含有1BL.1RS易位系的功能持绿小麦品种CN17, CN12、CN18以及普通小麦MYll、中国春和黑麦作为研究材料。同时以CN17和MY11为亲本分别构建了杂交组合CN17/MY11和MY11/CN17的遗传群体F1、F2、F3和F4。通过DNA分子标记与细胞学技术相结合,对与叶片衰老相关的EST序列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并且分析了母本效应对易位染色体传递频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从CN17中得到32条与叶片衰老相关的EST序列,利用电子克隆将其中31条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之上。对得到的32条EST序列设计引物,总共设计得到19对EST-STS引物。运用这些引物对中国春、CN12、CN17、CN18和黑麦的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发现有5对引物有多态性,分别为JK738991, JK738983, JK738989, JK738994和JK739003。2.用中国春缺四体对5对多态性EST-STS引物进行染色体定位。其中3对EST-STS引物能被定位在特定的染色体上:JK738991定位于3B(电子克隆定位在1A);JK738983定位于5D(电子克隆定位在6A、6B和6D);JK738989有3个多态性条带(JK738989-A, JK738989-B, JK738989-C)分别定位于2A,4A和3D(电子克隆定位于2B)。JK738994和JK739003用中国春缺四体无法定位。用由MY11/CN17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对JK738994, JK739003与1BL.1RS进行连锁分析。发现上述标记与易位染色体均不连锁3.选用6对已报道的能稳定扩增的特异性引物对遗传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绝大部分能够稳定扩增,但是个别单株出现了特异带的缺失或倍增。证明了1RS上的标记位点虽然在大多数小麦背景中较能稳定的存在,但是在少数个体中分子标记位点存在一定的变异。4.在3个一同的世代中,正反交组合杂合子的比例均小于理论值50%,易位系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小于不含易位染色体的纯合子比例,且小于理论值25%,而不含易位染色体纯合子大于25%。经过χ2分析,都偏离了1:2:1的分离比例。基于本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在本实验的杂交组合中1BL.1RS易位染色体在传递过程中,雌雄配子均发生了选择。5.易位染色体的传递频率在正交组合(CN17/MY11)叁个世代分别为:68.4%、63.8%、66.4%;反交组合(MY11/CN17)为:62.3%、63.7%、65.7%。正反交组合呈现相反的趋势,正交逐渐降低而反交逐渐升高,但是正交依然高于反交。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得出结论,细胞质遗传背景可能会影响该易位染色体的遗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肖进,袁春霞,徐涛,于春艳.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簇毛麦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传递率及遗传稳定性[J].作物学报.2016

[2].郭静微.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叶片衰老相关EST序列染色体定位及该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传递频率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3].王海燕,赵仁慧,袁春霞,张守忠,肖进.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J].麦类作物学报.2013

[4].李桂萍,陈佩度,张瑞奇,王春梅,曹爱忠.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J].麦类作物学报.2007

[5].傅体华,任正隆,畅志坚.1RS/1BL易位对蓝粒小麦异代换染色体传递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2

[6].周文春,赵寅槐,邹明烈,王苏,王书文.小麦T型恢复系2114易位染色体在配子中的传递[J].江苏农业学报.1997

标签:;  ;  ;  ;  

易位染色体传递论文-王海燕,肖进,袁春霞,徐涛,于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