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内粒子论文-张廷龙,张金生,张茂华,王康平

云内粒子论文-张廷龙,张金生,张茂华,王康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内粒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探空仪,垂直电场,水成物粒子,自动跟踪

云内粒子论文文献综述

张廷龙,张金生,张茂华,王康平[1](2014)在《雷暴云内电场及水成物粒子探空仪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球载探空仪系统的设计,实现对雷暴云中垂直电场及水成物粒子的图像拍摄和相关大气参数的数据采集,并根据探空仪前端信号传输需求,提出无线图像模拟传输和无线数据传输的混合无线传输方案。根据远距离传输需求,设计了带有自动跟踪功能的定向天线接收系统,将探空仪拍摄的图像和采集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地面,在测控计算机中进行相关处理、图形化显示和数据存储。(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 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期刊2014-11-03)

张廷龙,杨静,楚荣忠,赵果,张彤[2](2012)在《平凉一次雷暴云内的降水粒子分布及其电学特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雷达在甘肃平凉地区获取的一次雷暴过程资料,采用模糊逻辑判断法详细分析了该过程云内降水粒子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结合该地区雷暴的电学特征,探讨了雷暴云电荷结构与云内降水粒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雷暴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降水粒子的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霰粒子和干雪的演变特征与雷暴的发展、成熟到减弱过程对应比较一致。结合地面电场和雷达推断,冰相粒子特别是霰粒子和冰晶粒子与雷暴云的起电存在密切的关系。从各种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看,中国内陆高原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的强弱最有可能由霰粒子的多少来决定;同时利用霰粒-冰晶起电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雷暴云内叁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2年04期)

王飞,董万胜,张义军,马明[3](2009)在《云内大粒子对闪电活动影响的个例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维云起电放电模式,通过对2008年9月6日北京地区一次雷暴过程的模拟,研究了云内雨滴、冰晶、霰和雹4种粒子对云内闪电活动的直接影响。对比几种主要冰相粒子比质量浓度的分布变化与模拟闪电开始发生高度的关系,并分析几种冰相粒子所带电量变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后发现:霰和冰晶是对云内闪电发生作用最为重要的两种粒子;雹粒子对闪电发生作用有限;雨滴则对于主电荷区附近闪电发生没有直接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实际观测中出现的雷达强回波达到某个高度之上可以预警闪电发生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霰粒子在一定高度之上与冰晶之间发生强烈的电荷分离,从而使云内电场迅速增强,并最终引发闪电而导致的。(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郑栋,张义军,戴建华,孟青,钟敏[4](2008)在《闪电活动与云内降水粒子含量的相关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内的水成物粒子是雷暴云内电荷的载体,与雷暴的起电和放电过程关系密切。两者关系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通过闪电信息来估算云内水成物粒子的含量,进而估计降水,另一方面,有利于利用云内粒子的信息来推测闪电活动情况,并通过参数化,实现利用数值预报模式对闪电活动的中短期预报。(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期刊2008-12-01)

王飞,董万胜,张义军,马明[5](2008)在《云内大粒子影响闪电发生的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9月6日晚至9月7日上午,北京地区经历了一次较强的雷暴过程。根据北京地区的SAFIR全闪监测系统的观测,从9月6日17:00~9月7日02:00,北京地区共发生地闪1686次,云闪15630次。(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期刊2008-12-01)

王飞,张义军,马明[6](2007)在《云内大粒子对雷电活动影响的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较强雷达回波对雷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的现象,本文利用一个二维的起电放电模式,并引入根据空间格点电荷量以及各类粒子所带电量的变化计算得到的起电速度,对霰、雹和雨滴叁种大粒子在云内电荷中心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时空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期刊2007-11-01)

刘黎平,钱永甫,王致君[7](1996)在《用双线偏振雷达研究云内粒子相态及尺度的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平凉雷达站的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的层状云、对流云的观测资料,结合不同粒子的生长规律及对C波段雷达波的散射特性的研究,用ZDR参量系统分析并解释了层状云、对流云内粒子相态及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中发现:在发展旺盛的对流云中ZDR>3.0dB的区域经常会延伸到4km以上,这些区域可能存在过冷水滴和扁状冰相粒子,而这些粒子的存在与对流云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零度层以下层状云ZDR的突增和实减反映了冰相粒子融化形成大雨滴然后大雨滴破碎的规律。冰雹云中负的ZDR与冰雹的取向和尺度有关。这一工作代表了中国双线偏振雷达最新研究成果,它证明了双线偏振雷达在研究云微物理机制方面优于普通雷达,双线偏振雷达为研究云的发展机制、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及效果检验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一结果也为该技术在中国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96年05期)

SH.I.兹温,栗珂[8](1982)在《对云内吸湿性粒子在碰并过程中催化作用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许多学者在理论上和试验上对云内播撒吸湿性粒子增加降水的可能性,都进行过研究。然而,其结果是相当分岐的。这些试验是以在云中播撒吸湿性粒子,加速凝结过程和凝聚增长,引起降水增加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的。以大的吸湿性核,对对流云催化作用的数值模拟,需要比较准确的数值方法计算云内的碰并过程。近来,伯瑞(Berry)和里哈特(Reinhardt,1974)提出一些方法;波里斯克(Bleck)和斯屋(Soong,1974)给出了一些算法,已广泛应用。全部的云滴谱细分成单个不规则的间隔(谱的分(本文来源于《陕西气象》期刊1982年06期)

云内粒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X波段多普勒双偏振雷达在甘肃平凉地区获取的一次雷暴过程资料,采用模糊逻辑判断法详细分析了该过程云内降水粒子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结合该地区雷暴的电学特征,探讨了雷暴云电荷结构与云内降水粒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雷暴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降水粒子的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霰粒子和干雪的演变特征与雷暴的发展、成熟到减弱过程对应比较一致。结合地面电场和雷达推断,冰相粒子特别是霰粒子和冰晶粒子与雷暴云的起电存在密切的关系。从各种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看,中国内陆高原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的强弱最有可能由霰粒子的多少来决定;同时利用霰粒-冰晶起电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雷暴云内叁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内粒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廷龙,张金生,张茂华,王康平.雷暴云内电场及水成物粒子探空仪系统的设计[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第十二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防雷新技术.2014

[2].张廷龙,杨静,楚荣忠,赵果,张彤.平凉一次雷暴云内的降水粒子分布及其电学特征的探讨[J].高原气象.2012

[3].王飞,董万胜,张义军,马明.云内大粒子对闪电活动影响的个例模拟[J].应用气象学报.2009

[4].郑栋,张义军,戴建华,孟青,钟敏.闪电活动与云内降水粒子含量的相关关系[C].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2008

[5].王飞,董万胜,张义军,马明.云内大粒子影响闪电发生的模式探讨[C].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2008

[6].王飞,张义军,马明.云内大粒子对雷电活动影响的模式研究[C].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2007

[7].刘黎平,钱永甫,王致君.用双线偏振雷达研究云内粒子相态及尺度的空间分布[J].气象学报.1996

[8].SH.I.兹温,栗珂.对云内吸湿性粒子在碰并过程中催化作用的数值模拟[J].陕西气象.1982

标签:;  ;  ;  ;  

云内粒子论文-张廷龙,张金生,张茂华,王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