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蛋白组成论文-王馨叶,聂尧

特征蛋白组成论文-王馨叶,聂尧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征蛋白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鲁兰酶,组成特征,改造策略,突变体

特征蛋白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馨叶,聂尧[1](2019)在《基于无序结构和多结构域组成特征的酶蛋白分子改造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鲁兰酶是催化未修饰底物的α-1,6-糖苷键水解的脱支酶,在食品、制药、能源和高聚物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普鲁兰酶通常含有多结构域的结构组成特征,其结构域或组成模块(CBM、催化域、N端、C端、X模块)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2]。而且,普鲁兰酶的N端区域普遍存在显着而多样的无序柔(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辛泉伯,罗薇,孙可澄,何云海,刘舒[2](2019)在《除蛋白方式对湛江等鞭金藻多糖的组成、结构特征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适宜的微藻多糖除蛋白方式,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gensi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粗多糖(F),再分别采用Sevag法和叁氯乙酸(TCA)法去除粗多糖蛋白得到样品F_S和F_T,然后对F、F_S和F_T进行总糖、硫酸根含量和单糖组成检测,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排阻层析(Sephacryl S-100)对其成分加以分析,另考察了3种组分体外对6株肿瘤细胞(MCF-7、HeLa、SW480、HT29、HepG2和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中主要的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和岩藻糖;经不同除蛋白方式处理后所得样品F_S和F_T的单糖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粗提物F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80 000~90 000)在Sevag法处理后比例下降,但在TCA法处理后得以较好保留;而TCA法处理由于水解和透析的作用使得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比例下降;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中3种多糖样品同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比较,TCA法所得样品F_T活性最强,粗提物F次之,Sevag法所得样品F_S最弱。研究表明,不同除蛋白方式所得的多糖在组成和活性上有所差异,在多糖商品化开发探索中应考虑以活性为导向进行工艺选择和优化。(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迎新,张琳琪[3](2016)在《蛋白石的宝石学特征及二氧化硅相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蛋白石是在表生环境下由硅酸盐矿物风化后产生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凝聚而成,也可由热水中二氧化硅沉淀而成。本文选取粉色、绿色、和黄色叁种不同颜色的蛋白石,在研究其宝石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探究蛋白石的微观结构与二氧化硅结晶相的关系;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推断不同颜色蛋白石的致色元素。(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10-21)

Korshunov,A,Capper,D,Reuss,D,李晓玲,王行富[4](2016)在《组蛋白3 G34突变的组织学各异的神经上皮肿瘤分子特征相似并可组成为一个单独的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组蛋白H3 K27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在形态学上相对一致,而H3 G34突变的肿瘤为组织学明显异质性的一组肿瘤,镜下可以是经典的胶质母细胞瘤(GBM),也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PNET)。该研究中,作者综合分析了81例G34突变的CNS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等。用常规处理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尽管组织形态各异,但H3.3 G34突变的CNS肿(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仲召亮,王文杰,张文天,王琼[5](2016)在《不同林分及农田土壤中球囊霉素蛋白组成特征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由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一种不易溶于水的糖蛋白,对GRSP化学结构特征认知的匮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RSP的生态学地位及其应用前景。本文选取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5种林分及其毗邻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揭示GRSP的特征及其在不同林型和农田中的差异。研究发现GRSP含有O—H和N—H伸缩振动带、C—H伸缩振动带、C=O和COO—伸缩振动带、COO—伸缩振动带和C—H弯曲收缩带、C—O和Si—O—Si伸缩振动带5种官能团。紫外吸收峰位置在225~248 nm之间,OD值在0.9~2.0之间。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GRSP含有石英、蒙脱石、伊利石、斜长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和未知的a物质及b物质等多种矿物质,相对结晶度均较低,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5.83、17.93、14.50、21.45、28.45、28.10和17.40 nm。此外,通过X光电子能谱发现GRSP含有C1s、Al2p、O1s、Si2p、P2p、Ca2p、K2p、N1s、Fe2p、Mg1s和Na1s 11种元素,平均所占百分比为28.9%、7.0%、43.4%、9.8%、0.4%、1.0%、0.6%、1.4%、2.1%、0.7%和7.8%。GRSP的化学特征在不同林型及农田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官能团差异最大的是蒙古栎和白桦林的C—H伸缩振动带(5.5倍),差异最小的是水曲柳和白桦林的O—H和N—H伸缩振动带(1.3倍),胡桃楸林GRSP的OD值最大。GRSP矿物质种类也有所不同,其中只有水曲柳和蒙古栎林中包含斜长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a物质、b物质,其余矿物质在所有林型和农田的GRSP中均有发现。石英的晶粒尺寸差异最大,达到5.2倍,最小的为斜长石仅相差17%。落叶松林中的蒙脱石相对结晶度是水曲柳林的5.1倍,而b物质在水曲柳林和蒙古栎林中的相对结晶度仅相差4%。同样,C1s、O1s、Si2p、N1s和Na1s等元素在所有林型和农田中都可被检测到,其中GRSP各元素在不同林型及农田中的差异在1.1~31.6倍之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中GRSP组成特征可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GRSP中含有不同土壤矿物说明土壤组成对GRSP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GRSP的化学结构特征的客观揭示,有助于探索GRSP对农田及森林土壤生态功能影响方面的深层机制。(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毕胜男[6](2015)在《不同类型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组成及进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核生物是一类由没有真正细胞核的细胞组成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低等生物,基因组大多较小,一般由一个单一的DNA分子组成,编码区在基因中所占比例很高,因此原核生物蛋白质编码基因成为原核生物基因组相关研究的重要载体。随着测序技术快速发展,基因组数据呈指数增长,有研究发现GC含量相近的原核生物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具有较高的共性特征,而GC含量相差较大的基因组展现出不同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特征。同时,越来越多的基因组数据表明在有些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有多条染色体,有些还具有1到多个质粒。而目前对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染色体以及质粒之间相互进化关系的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还存在分歧,有的研究认为小染色体与来源于大染色体,而有的研究认为小染色体起源于质粒。本课题从基因组角度对不同GC含量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大、小染色体以及质粒之间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组成及序列特征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质粒而言,大、小染色体有更多相似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特征,因此本文可为今后叁者之间进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和理论依据。论文工作主要包括:1.基于RefSeq数据库,构建了由54个不同GC含量的原核生物基因组构成的数据集。数据集中所有的基因组都至少含有2条染色体和1个质粒。对各基因组大、小染色体和质粒中蛋白质编码基因长度分布统计表明,大、小染色体中长度为500~999bp蛋白编码基因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长度为1~499bp与1000~1499bp的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有些GC含量较低的小染色体中的基因长度集中在1~499bp;相比之下,质粒中蛋白编码基因长度的分布范围差异较大。对各基因组中大、小染色体和质粒中蛋白质编码基因GC含量的分布统计发现,大多数大、小染色体中基因的GC含量分布更为相似,且多质粒基因组中各质粒之间的GC含量分布有的差异较大。进一步将54种基因组各组分的GC含量与该基因所在基因组的GC含量比较发现大、小染色体中基因的GC含量与基因组的GC含量差异较小,质粒中基因的GC含量有的与基因组GC含量相近,有的则相差较大,而且即使同一物种中的质粒也展现出明显不同的基因特征。2.为了分析各基因组中大、小染色体和质粒中蛋白质编码基因进化特征,本文对54个基因组大、小染色体以及质粒中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同义密码子偏好分析。RSCU值分析表明,大染色体与小染色体展现出更多的共同偏好同义密码子数目。进一步对各组分中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使用情况分析发现,大、小染色体与质粒对起始密码子AUG的使用有显着偏好,终止密码子UAA和UGA的使用随基因组GC含量变化较UAG明显。在高GC含量基因组中部分质粒对终止密码子UGA的使用频率略低于大染色体和小染色体的使用频率,对终止密码子UAG的使用频率则略高于大染色体和小染色体。蛋白质编码基因中CAI与对应分析维度1的相关性分析表明,54个物种基因组各组分中显着相关所占比例分别为68.52%、73.44%与61.06%。GC3s与维度1的相关性分析表明,54个基因组中大、小染色体以及质粒中显着相关所占比例分别为83.33%、79.69%以及91.15%。这些结果说明各组分中基因表达水平和GC3s是影响密码子使用模式的主要因素。在54个基因组中大、小染色体以及质粒GC3s与CAI显着相关所占比例分别为18.52%、34.38%以及36.28%,表明基因组各组分中一定比例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碱基组成存在联系,二者共同作用于密码子使用模式。因此,密码子偏好分析结果说明,大多数染色体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在受到一种主要因素的影响的同时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对不同组分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大部分物种中碱基组成与基因表达水平都是影响密码子使用的主要因素,但在质粒中碱基组成的影响力更强。(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15)

李国雷,廖敏,张楠,陈娜,黄宇[7](2014)在《蚯蚓蛋白水解酶自溶水解蚯蚓工艺及其产物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蚯蚓自身蛋白酶进行自溶水解蚯蚓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酶解产物中氨基酸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蚯蚓自身蛋白酶进行自溶水解蚯蚓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6.5、鲜蚯蚓与水重量比为1∶1.5、温度50℃、水解反应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100 g鲜蚯蚓酶解的水解液中总氨基酸有10.83 g,其中18种游离必需氨基酸达8.92 g,酶解产物大部分主要由分子量5 000以下的多肽、小分子肽及氨基酸组成,其中300分子量以下的占了88.44%,可见酶解产物中氨基酸含量丰富,组成平衡,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及其它农用生化产品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唐青青,方治国,嵇雯雯,夏会龙[8](2014)在《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制光谱,研究了不同光质(红光、蓝光、白光、红蓝混光8∶1,红蓝混光8∶2,红蓝混光8∶3)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特性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下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效果最佳,其接种后培养30 d,光密度为2.4,比生长速率为0.10 d-1,生物量为0.64 g·L-1,而其它光质下光密度、比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分别在1.0~1.7、0.07~0.10 d-1和0.27~0.38 g·L-1之间,蓝光条件下其光密度、比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分别约为红光下的2.05倍、1.33倍和2.06倍;红蓝混光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合成,蓝光可促进叶绿素b的合成,红蓝混光8∶1其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5 mg·g-1和5.8 mg·g-1,而蓝光下分别为8.4 mg·g-1和3.6mg·g-1;红蓝混光更有利于蛋白核小球藻单位细胞干重蛋白质和总脂的积累,红蓝8∶3蛋白质含量为489.3 mg·g-1,红蓝8∶1总脂含量为311.2 mg·g-1,而蓝光下蛋白质和总脂含量均较低,分别为400.9 mg·g-1和231.9 mg·g-1.(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吴杰,于立梅,冯卫华[9](2013)在《两种豆类植物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山毛豆和大豆为原料,通过氨基酸分析和体外模拟实验研究了两种豆类植物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山毛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脱脂后的山毛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7.12%±0.35%,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4.17%±0.48%。两种豆类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山毛豆氨基酸总量为38.0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3.47%,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61。山毛豆氨基酸中支链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15%大豆所含的支链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13%。山毛豆和大豆的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缬氨酸为第二限制氨基酸,AAS值有一定差异。山毛豆蛋白属于优质蛋白。模拟体外消化表明山毛豆蛋白体外消化率为88.86%±0.75%,大豆蛋白体外消化率为91.71%±0.88%,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3年15期)

杨晋辉[10](2013)在《不同奶畜乳近红外光谱及脂肪酸与乳蛋白组成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采集水牛、骆驼、奶牛、山羊、牦牛五种奶畜的乳样,分析了近红外光谱、乳脂肪酸及乳蛋白成分差异,探索了各种乳特征成分等特征信息。试验研究共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不同奶畜乳近红外光谱研究。采集不同动物乳样品,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取光谱数据经多元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光谱图的主成分得分图可以较为清晰区别五种乳,水牛、奶牛、牦牛、山羊乳分别在1404nm、1476nm、1200nm、1400nm处有特征吸收峰,骆驼乳在1374nm和1645nm两处均有特征吸收峰。2.不同奶畜乳脂肪酸研究。萃取脂肪酸后,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各物种动物乳脂肪酸(FA)成分及含量,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8:0-C12:0在山羊乳中含量最高;不饱和FA的含量如C16:1、C18:1、c9t11C18:2、C18:3、C20:1、C20:2和C20:3在骆驼乳中较高;水牛乳中的C4:0含量要高于牛奶;而牦牛乳中含有较多的奇数碳链FA C15:0和C17:0,以及长链FAC20:0和C22:0。牛科动物乳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相似,但水牛和牦牛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低;骆驼乳中MUFA和PUFA的含量最高,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最低,而水牛和山羊乳中短链FA含量最高。牛奶中的C8:0-C16:0、水牛乳中C6:0-C14:0、牦牛乳中C11:0-C14:1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这些FA与一些长链不饱和FA呈负相关。山羊乳中C6:0-C13:0相邻的FA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骆驼乳中C6:0、C8:0、C10:0、C12:0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骆驼乳和牦牛乳中一些FA与C16:1和C17:0的相关性相反。3.不同奶畜乳蛋白组分的分析研究。制备不同动物及两种动物混合乳蛋白,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获取差异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蛋白。结果显示:基于蛋白分布图谱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能够较好的区分水牛、骆驼、奶牛、山羊和牦牛乳样。奶牛、牦牛、水牛样品的凝胶图谱上乳蛋白成分分布相似,与之相比,山羊和骆驼乳图谱有些明显的不同。牛奶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可以作为分子标记鉴定山羊、骆驼、牦牛和水牛乳中所混有的牛奶样品,牛奶中的α_(s1)酪蛋白可以用于测定骆驼乳中的牛奶掺假;山羊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可用于检测骆驼、牦牛、水牛乳中所混有的山羊乳,而山羊乳中的α_(s1)酪蛋白的出现可以作为骆驼乳中掺有山羊乳的标记分子;α_(s2)酪蛋白的两种亚型可以用于检测牦牛和水牛乳中混有的山羊乳。特别是,奶牛、山羊、牦牛、水牛乳中的β乳球蛋白和骆驼乳中的α乳白蛋白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检测特定乳混合物,最低检测限可达0.5%。总之,本研究展示了不同奶畜乳脂肪和蛋白质成分及含量;揭示了不同奶畜乳近红外光谱、乳脂肪酸含量及成分、凝胶中蛋白分布都存在特征性,可用于不同奶畜乳的掺假鉴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06-01)

特征蛋白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适宜的微藻多糖除蛋白方式,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gensi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粗多糖(F),再分别采用Sevag法和叁氯乙酸(TCA)法去除粗多糖蛋白得到样品F_S和F_T,然后对F、F_S和F_T进行总糖、硫酸根含量和单糖组成检测,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排阻层析(Sephacryl S-100)对其成分加以分析,另考察了3种组分体外对6株肿瘤细胞(MCF-7、HeLa、SW480、HT29、HepG2和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中主要的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和岩藻糖;经不同除蛋白方式处理后所得样品F_S和F_T的单糖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粗提物F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80 000~90 000)在Sevag法处理后比例下降,但在TCA法处理后得以较好保留;而TCA法处理由于水解和透析的作用使得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比例下降;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中3种多糖样品同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比较,TCA法所得样品F_T活性最强,粗提物F次之,Sevag法所得样品F_S最弱。研究表明,不同除蛋白方式所得的多糖在组成和活性上有所差异,在多糖商品化开发探索中应考虑以活性为导向进行工艺选择和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征蛋白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王馨叶,聂尧.基于无序结构和多结构域组成特征的酶蛋白分子改造策略[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2].辛泉伯,罗薇,孙可澄,何云海,刘舒.除蛋白方式对湛江等鞭金藻多糖的组成、结构特征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

[3].刘迎新,张琳琪.蛋白石的宝石学特征及二氧化硅相组成研究[C].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4].Korshunov,A,Capper,D,Reuss,D,李晓玲,王行富.组蛋白3G34突变的组织学各异的神经上皮肿瘤分子特征相似并可组成为一个单独的类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

[5].仲召亮,王文杰,张文天,王琼.不同林分及农田土壤中球囊霉素蛋白组成特征差异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6].毕胜男.不同类型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组成及进化特征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7].李国雷,廖敏,张楠,陈娜,黄宇.蚯蚓蛋白水解酶自溶水解蚯蚓工艺及其产物组成特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

[8].唐青青,方治国,嵇雯雯,夏会龙.光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生长特征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2014

[9].吴杰,于立梅,冯卫华.两种豆类植物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特性[J].广州化工.2013

[10].杨晋辉.不同奶畜乳近红外光谱及脂肪酸与乳蛋白组成特征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标签:;  ;  ;  ;  

特征蛋白组成论文-王馨叶,聂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