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指示词论文-兰月凤

汉语指示词论文-兰月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指示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日语,指示词,功能,汉语

汉语指示词论文文献综述

兰月凤[1](2019)在《日语指示词替代的功能分析——兼与汉语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指示代词,是日语语言中衔接主体语言结构的基础之一。不同指示代词结构,其应用关系错综复杂,对此,掌握日语指示词代替的功能性特征,并基于汉语指示词词汇内容,开展结构层次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更便于了解日本语言文化。(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熊岭[2](2018)在《现代汉语指示词功能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需指示的语言环境中,指示词派生出了其他功能。一是在具有定位作用的关系从句后助指,发展为有定标记;二是在各类有定名词前发展出了凸显提示的语用功能,其中"这"在充当话题的专名和类名前成为话题标记;叁是在领属定语和形容词之间成为定语标记,由于高频出现在评议或描摹性成分前,同时又成为某种主观意义的标记符。(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10期)

周敏莉[3](2017)在《汉语方言指示词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专题研究汉语方言指示词的论文数量增长显着。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方言点(片)指示词系统及其特点,特殊指示词的用法及其来源,指示词的虚化及与其它词类的语义关联,指示距离的分类。但目前单点方言指示词研究成果数量不平衡,详略不一,比较研究的力度不够,对语义功能及语义演变的描写较浅,类型学视野的研究也不多见。汉语方言指示词多功能性的类型学考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课题。(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郑伟[4](2017)在《汉语方言指示词“尔”的共时分布与历史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讨论指示词"尔"在现代方言里的地理分布及其在汉语史文献中的渊源。现代方言中用"尔"作指示词的包括吴、徽、湘、赣、闽等南方方言,其读音大多为自成音节的鼻音[n/η],或者是[ni/ηi]等以高元音为韵母的鼻音声母字,其音韵地位可以跟日母支韵字"尔"相对应。语法功能上,"尔"在现代方言中指近、指远皆有,一般作基本指示词(相当于"这""那"),少数方言可用作方式、性状指示词(相当于"这样、那样")。从历史来源上看,指示词"尔"("尔馨、尔许")是常见于《世说新语》和南方佛经译着等江东地区文献的南朝江东方言词,相关的指示词还有"如许、如馨、宁馨"等。(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郭玉英[5](2016)在《谈话模式理论视阈下的「ソ」系指示词的语篇功能分析——兼与汉语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ソ?系指示词在语篇的衔接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本文我们需要舍弃?ソ?系指示词只是取代先行文中的语言表现的传统思想。?ソ?系指示的不只是语言表现(先行词)其本身,而且还指示通过上下文而附加的信息甚至是变相。由于指示对象是限定于文脉的,所以?ソ?系指示词起到一个在向听话人提供信息1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信息2的作用。另外,也通过日汉两种语言指示词表达的比较,充分说明了不同语言的两种不同认知模式。(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盛益民,陶寰,金春华[6](2016)在《准冠词型定指“量名”结构和准指示词型定指“量名”结构——从吴语绍兴方言看汉语方言定指“量名”结构的两种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吴语绍兴方言为例说明,汉语方言中的定指"量名"结构有两类:一类功能类似于"定冠词+名词"结构,一类功能类似"指示词+量词+名词"结构。文章主要从语音形式、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叁个方面比较了绍兴话两类定指"量名"结构的具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区分了汉语方言定指"量名"结构的两种不同类型:准冠词型定指"量名"结构和准指示词型定指"量名"结构。(本文来源于《语言学论丛》期刊2016年01期)

梁银峰[7](2015)在《中古近代汉语指示词“个(个、个)”的语义属性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近代汉语中的指示词"个"是个南方方言词,它虽然可以用于直指和回指,但它的距离意义和区别功能不突显,在指示性上弱于同时期的另外一个指示词"底",因而它在语义属性上表中性指,而不是表近指。指示词"个"表中性指在汉语中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现代某些汉语方言中只有一个名词性指示词,这意味着这些方言的指示词不存在二分或多分的现象,自然也就不存在空间上的近指、远指的问题,这一事实可以支持本文的论断。"个+名词"结构中的"个"由量词发展为指示词,是"个+名词"结构重新分析的结果,而"个"的功能转化的诱因则来自于前面的数词"一"省略以后的语境推理。(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集刊》期刊2015年01期)

殷帅[8](2015)在《关于日语ソ系列指示词和汉语的“这/那”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有"コ?ソ?ア"叁个系列指示代词,汉语中只有"这/那"两个系列。以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为例,分析中日指示代词的不同语义功能,并举例说明"ソ"系指示代词在现场指示、文脉指示、时间指示中与汉语指示词的使用差异,以此得出中日指示代词互译时,不能仅采用固定的对应指示,而需要根据"ソ"的语义特征,灵活翻译为脱离指示域的人称指示代词。(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崔健[9](2014)在《指示词的复杂度与指称意义、句法功能的关系——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考察了指示词的复杂度、指称意义和句法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差异。汉语句法位置的句法属性和语用属性的标记性差异直接影响指示形式的选择。而韩语和日语光杆指示词已失去自足性,因此主宾语位置一律采用复杂指示形式,但在定语位置上呈现差异。这种差别主要因指示词的功能分化程度不同所致。指示形式的复杂化手段的差异,导致指称形式的类型差异和功能负荷量的差异。(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4年03期)

冯赫[10](2014)在《汉语演变过程中的韵律构词——基于性状指示词“许”历时形成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性状指示词性质的"许"是近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指示词,但其来源与形成迄今未得到合理的解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性状指示词"许"并非来源于单一途径,其形成也不能用"语法化"或"词汇化"来分析。"许"的源结构是魏晋以来的指示词"尔许"、"如许"及其所在的结构形式,"许"是"尔许"、"如许"及其所在结构形式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受汉语韵律构词规则制约而形成的。性状指示词"许"的形成是历时层面上韵律构词运作的典型个案,这类研究对韵律构词学理论的推演或深入探讨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汉语指示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无需指示的语言环境中,指示词派生出了其他功能。一是在具有定位作用的关系从句后助指,发展为有定标记;二是在各类有定名词前发展出了凸显提示的语用功能,其中"这"在充当话题的专名和类名前成为话题标记;叁是在领属定语和形容词之间成为定语标记,由于高频出现在评议或描摹性成分前,同时又成为某种主观意义的标记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指示词论文参考文献

[1].兰月凤.日语指示词替代的功能分析——兼与汉语比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2].熊岭.现代汉语指示词功能的扩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周敏莉.汉语方言指示词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郑伟.汉语方言指示词“尔”的共时分布与历史来源[J].语言科学.2017

[5].郭玉英.谈话模式理论视阈下的「ソ」系指示词的语篇功能分析——兼与汉语对比[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

[6].盛益民,陶寰,金春华.准冠词型定指“量名”结构和准指示词型定指“量名”结构——从吴语绍兴方言看汉语方言定指“量名”结构的两种类型[J].语言学论丛.2016

[7].梁银峰.中古近代汉语指示词“个(个、个)”的语义属性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流变[J].语言研究集刊.2015

[8].殷帅.关于日语ソ系列指示词和汉语的“这/那”的对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9].崔健.指示词的复杂度与指称意义、句法功能的关系——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J].汉语学习.2014

[10].冯赫.汉语演变过程中的韵律构词——基于性状指示词“许”历时形成的考察[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标签:;  ;  ;  ;  

汉语指示词论文-兰月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