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芥子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白芥子丸,穴位贴敷
白芥子丸论文文献综述
叶玲[1](2018)在《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积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U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穴位敷贴白芥子丸(大椎、双侧肺俞穴位)。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同时予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组治疗前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寒证、热证治疗前、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寒证、热证日间、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白芥子丸穴位贴敷配合西医常规治疗UACS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寒证及热证UACS患者均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35期)
王素花[2](2008)在《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IL-13、IFN-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观察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肺气虚型、肾气虚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2、观察治疗前后IL-13、IFN-γ在患者血清中的差异,并与对照组比较,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哮喘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在西医诊断为轻至中度持续的哮喘患者中,选取中医辩证为肺气虚型、肾气虚型的哮喘患者各60例,把两型哮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分别分为白芥子丸叁伏贴+舒利迭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舒利迭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30例。动态观察治疗前1天,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次数和肺功能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各哮喘组和健康组外周血IL-13、INF-γ的浓度。结果:1.治疗组及对照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监测期内治疗组哮喘患者无症状天数较对照组多,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治疗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和应用万托林次数均较对照组少,统计分析显示有差异(P<0.05)。治疗组肺气虚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和应用万托林次数较肾气虚型少,统计分析有差异(P<0.05)。2.治疗后各组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pre、PEF%最佳值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统计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型哮喘患者各组间肺功能FEV1%pre、PEF%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统计分析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肺气虚型较肾气虚型改善明显,统计分析有差异(P<0.05)。3.治疗前两型哮喘患者血清IL-13浓度均高于健康组,IFN-γ浓度低于健康组,治疗后各组哮喘患者外周血IL-13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而IFN-γ浓度呈增高趋势,但治疗组外周血IFN-γ、IL-13浓度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1);其中肺气虚治疗组IFN-γ、IL-13浓度变化幅度最大,和其他各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总体上,治疗前哮喘患者外周血IFN-γ/IL-13的比值降低,治疗后IFN-γ/IL-13的比值有所增高,但仍低于健康组,治疗前后统计学分析均有差异(P<0.05)。4.所有入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与外周血IL-13、IFN-γ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肺功能FEV1%pre、PEF%最佳值与外周血IL-13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经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两型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得到改善,说明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哮喘有效,其中对肺气虚型哮喘患者效果更显着。2.白芥子丸叁伏贴可干预哮喘患者血清IL-13、IFN-γ水平,使IL-13浓度降低,IFN-γ浓度升高,从而使IFN-γ/IL-13的比值增高,趋于向健康水平变化,此机制可能为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调节免疫的作用机理,从而使哮喘患者免疫力提高,急性发作次数减少。3.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pre、PEF%最佳值与血清IL-13浓度无明显相关关系,与血清IFN-γ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期刊2008-05-01)
邹海瑞[3](2006)在《白芥子丸叁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IL-13、IFN-γ干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芥子丸叁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探讨白芥子丸叁伏穴位贴敷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IL-13、IFN-γ的干预作用。 方法:收集哮喘患者89例,间歇状态(Ⅰ级)22例、轻度持续(Ⅱ级)20例、中度持续(Ⅲ级)23例、重度持续(Ⅳ级)24例;健康对照者20例。同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哮证”的诊断标准将以上89例患者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组,寒哮组69例,热哮组20例。入组时进行成人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评分,肺功能检查及血清IL-13、IFN-γ的质量浓度测定;于2005年行白芥子丸叁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叁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期间每周电话随访,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白芥子丸叁伏穴位贴敷治疗后Ⅰ、Ⅱ级患者100%处于缓解期,Ⅲ、Ⅳ级处于缓解期者分别为26.1%、0%,Ⅰ级21.7%、8.3%,Ⅱ级26.1%、8.3%,Ⅲ级17.4%、25.0%,Ⅳ级0%、37.5%,总显效率为39.3%,总有效率为77.5%;其中寒哮组显效率44.9%,总有效率81.2%;热哮组显效率20.0%,总有效率65.0%;两组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2、哮喘患者AQLQ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AQLQ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3、FEV1%pre、PEF%最佳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前后FEV1%pre、PEF%最佳值的变化与AQLQ评分变化成负相关(p<0.05);4、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IL-13质量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Ⅰ、Ⅱ级有显着差异(P<0.01),Ⅲ、Ⅳ级有差异(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期刊2006-05-01)
白芥子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观察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肺气虚型、肾气虚型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2、观察治疗前后IL-13、IFN-γ在患者血清中的差异,并与对照组比较,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哮喘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在西医诊断为轻至中度持续的哮喘患者中,选取中医辩证为肺气虚型、肾气虚型的哮喘患者各60例,把两型哮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分别分为白芥子丸叁伏贴+舒利迭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舒利迭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30例。动态观察治疗前1天,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次数和肺功能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各哮喘组和健康组外周血IL-13、INF-γ的浓度。结果:1.治疗组及对照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监测期内治疗组哮喘患者无症状天数较对照组多,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治疗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和应用万托林次数均较对照组少,统计分析显示有差异(P<0.05)。治疗组肺气虚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和应用万托林次数较肾气虚型少,统计分析有差异(P<0.05)。2.治疗后各组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pre、PEF%最佳值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统计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型哮喘患者各组间肺功能FEV1%pre、PEF%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统计分析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肺气虚型较肾气虚型改善明显,统计分析有差异(P<0.05)。3.治疗前两型哮喘患者血清IL-13浓度均高于健康组,IFN-γ浓度低于健康组,治疗后各组哮喘患者外周血IL-13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而IFN-γ浓度呈增高趋势,但治疗组外周血IFN-γ、IL-13浓度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1);其中肺气虚治疗组IFN-γ、IL-13浓度变化幅度最大,和其他各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总体上,治疗前哮喘患者外周血IFN-γ/IL-13的比值降低,治疗后IFN-γ/IL-13的比值有所增高,但仍低于健康组,治疗前后统计学分析均有差异(P<0.05)。4.所有入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与外周血IL-13、IFN-γ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肺功能FEV1%pre、PEF%最佳值与外周血IL-13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经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两型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得到改善,说明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哮喘有效,其中对肺气虚型哮喘患者效果更显着。2.白芥子丸叁伏贴可干预哮喘患者血清IL-13、IFN-γ水平,使IL-13浓度降低,IFN-γ浓度升高,从而使IFN-γ/IL-13的比值增高,趋于向健康水平变化,此机制可能为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调节免疫的作用机理,从而使哮喘患者免疫力提高,急性发作次数减少。3.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pre、PEF%最佳值与血清IL-13浓度无明显相关关系,与血清IFN-γ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芥子丸论文参考文献
[1].叶玲.白芥子丸穴位贴敷治疗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积分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2].王素花.白芥子丸叁伏贴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IL-13、IFN-γ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8
[3].邹海瑞.白芥子丸叁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IL-13、IFN-γ干预作用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