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龙(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包含丰富的、系统的生态学思想,而且其中的物质变换思想成为今天构建马克思生态学思想、批判当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切入点。
关键词:物质变换;生产劳动;自然维度
1主体与自然相互渗透的逻辑前提——生产劳动
1.1生产劳动得以展开的可能性因素
这种可能性因素就是人内在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属性。人在满足自然需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自身同外部的自然界发生联系,并且人不可能以自身作为活动对象来满足自身的各种自然需要。另一方面,人又具有社会属性,这也是人的自然需要得以满足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属性内在地规定了人的行为域和思维域。人有自然需要,但是人的自然需要又是通过社会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对象性劳动的形式作用于自然界,即在现实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和自然满足其需要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的。
1.2主体的能动需要与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以人为主体而展开的人同自然之间的双向对象化运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能动需要对于特定境域中生产劳动的发动与展开而言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然,这种决定性作用只是相对的,并不是从生产劳动的总体性进程中来说的。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的资料。然而,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人们首先要有关于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虽然这种需要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客观的现实历史基础,但是它必须是一种现实性的“有”,并且也正是这种主体性的能动需要推动了生产劳动的一步步展开。“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所以,“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2“主体向度”与“物质变换”的价值视域
2.1马克思所理解的“物质变换”的主体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变换”的载体生产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就是真正的主体。生产实践使主客体分立,然而也是生产实践本身使二者又重新统一了起来。“最初在两极间起媒介作用的运动或关系,按照辩证法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即这种关系表现为它自己的媒介,表现为主体,两极只是这个主体的要素,它扬弃这两极的独立存在,以便通过这两极的扬弃本身把自己确立为惟一独立的东西”。其二,“物质变换”的目的是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基础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
2.2应然建构: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虽然是从生产劳动这个逻辑起点上来建构其“物质变换”的理论,而不是遵循其早期的人本主义异化观的逻辑。但是,在现实的这个层面上,仍然有一个必然的“是”与现存的“是”之间的内在矛盾关系。必然的“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在马克思眼里,历史始终是人的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结果。那么,马克思视域中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不是纯而又纯客观的、脱离人而存在的“实体”,它始终是内含着人在生产实践层面上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的价值诉求--人与自然内在的、本质的统一。当然,人与自然内在的、本质的统一只是一种应然的价值诉求,但是这种应然的价值诉求是有其现实性基础的,不能将它仅仅看作是一种逻辑上否定之否定的要求。因为现实的、必然的“是”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框架中存在的,而这种框架只为必然的“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空间,其现实性条件就在于作为社会的人的联合生产的对象化过程。因而,理解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性,是不能够离开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现实的社会性条件的,只是我们在必然的“是”这个逻辑层面上对这种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性条件做了应然的抽象。
3“自然维度”与“物质变换”的生态旨趣
3.1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劳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又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样,劳动就成了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变换的认识论的实践中介和基础。在劳动面前,自然界中物质变换的客观性对人的劳动具有约束作用,人的活动必须遵守。另一方面,劳动又是具有目的性的,这又使自然界具有被动性,是作为劳动对象和资料而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类要想认识物质变换规律,就必须通过劳动,也只有通过历史性的劳动过程,才能根据时代发展形式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问题调整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物质变换的问题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作为劳动的主体会在“第一时间”体认到,在反思劳动方式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作出调整。但是,物质变换的“裂缝”产生既离不开劳动过程,又不在抽象的劳动过程之中,而是在于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具体的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人类反思当下的发展模式、发展观念和价值取向,只有从价值论的角度正确认清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保证物质变换平稳、永恒的进行下去。
3.2社会中的物质变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决定》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必将对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指导。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贯穿其理论始终的“绿色”逻辑,这不仅说明马克思没有忽视自然界的价值,不是简单的“技术决定论”,而且反驳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生态责难。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维度挖掘马克思的生态理论,重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寻求新的发展观念,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裂缝”,实现物质变换的“平衡”,最终达到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