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链路稳定性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链路预测,零模型,网络结构,稳定性
链路稳定性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尚可可[1](2017)在《基于局部链路预测和零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链路预测是复杂系统与网络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高精度的局部链路预测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预测虚假连边和未知连边,还可以帮助我们精细地分析网络结构。同时,网络零模型是复杂网络结构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与原始网络的对比,零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分析出各类网络属性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出各类网络的相对稳定性。近十五年,随着局部链路预测技术和零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这两项技术对复杂网络结构采取精细分析正成为一个网络结构研究新的突破口。本文基于对各类网络统计量、局部链路预测算法和置乱算法的研究,针对网络的各类重要结构和属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简单而高效的链路预测和零模型算法,对网络结构进行了细致化的分析。本文具体的创新性工作如下:1.针对动态演化网络上节点和连边的演化问题,提出了历史网络和未来网络的框架,并以在线演化社交网络为例,对复杂网络中节点的度和强度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在线社交网络高度的交互特性将有向网络转化为无向网络,并通过对动态网络节点度和强度的分析,将用户分为活跃用户、消失的用户、新增用户和超级用户四类,同时将网络连边分为活跃连边、消失连边、新增连边和超级连边四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演化社交网络交互特性的时候,静态网络结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在用户及其交互强度存在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动态社交网络的统计量基本稳定的原因。2.针对传统静态链路预测算法及其评价指标缺乏演化特性的问题,本文给链路预测的评价指标引入了时间元素,调整了传统链路预测算法的结构,并探索已知的直接连边对链路预测所起的作用。此外,由于之前的研究表明,利用静态无权网络的结构信息对演化网络的连边分析和预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利用连边的权重,对演化网络的链路预测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对网络结构有了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实证演化网络和零模型上的链路预测算法性能,发现直接连边算法要优于间接连边算法,还论证了网络结构对链路预测所起的作用要远大于连边权重。更多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共同邻居数对网络弱链接现象的产生起着关键性作用。3.针对直接连边的预测功能问题,本文发现直接连边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共同邻居、分析网络结构。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常简洁的链路预测方法,在静态网络和演化网络上对节点对的共同邻居或者节点对与共同邻居之间的连边进行预测。此外,本文还结合零模型,对网络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对之间的直接连边可以帮我们有效地预测共同邻居。本文发现动态经济网络最难预测,非社交网络的稳定性要优于社交网络,工程网络最好预测且最为稳定,地理位置和连边权重均对交通网络的预测有着重要影响。4.针对有向网络上的链路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有向网络节点的相位-动态算法来分析连边方向的作用,并证明了单向连边和双向连边对链路预测或者网络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此外,我们在实证网络中也首次发现双向连边对链路预测或者网络的形成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我们提出了新的方向置乱算法,发现具有单向连边和双向连边的节点比例分别对单向连边和双向连边预测作用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5.针对BA网络模型和配置模型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现实世界系统适配网络的概念,并将网络的连通性、度分布和反映网络优先连接程度的PAI算法精度作为网络的叁个关键适配性指标。进一步,基于对BA模型缺陷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模型修正算法,并提出了富人俱乐部BA模型和随机化BA模型。在此基础上,最终成功地构造出了与14种现实世界网络有着相同连通性、更加相似的度分布和PAI精度的适配网络。(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9-01)
沙毅,吕飞,方晶晶,朱丽春[2](2015)在《一种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分层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LSP-DOA路由协议.该协议继承了DOA算法的局部路由修复的优点,基于Two-Ray无线传播模型和Friis公式计算链路的稳定性,并构造一个阈值;当链路稳定性小于阈值时,便发出警告,启动路由发现寻找可以及时替换即将中断的链路的新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路由协议AODV,DSR和DOA相比,LSP-DOA路由协议提高了系统分组投递率、路由修复成功率和平均路径长度,降低了控制开销和平均端到端延时,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高效的活跃路径,改善了网络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许炳昆,李艳萍[3](2015)在《移动Ad Hoc中基于位置辅助的链路稳定性预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移动Ad Hoc网络中,随着拓扑的动态变化,路由会发生断裂;传统的稳定路由协议通常定性地考虑链路的质量,并未对链路的稳定性进行有效预测;为了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建立稳定性较高的路由,提出了基于位置信息辅助的链路稳定性预测算法,并在AODV协议上进行实现,得到了基于位置辅助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即PB-AODV;在路由发现过程中,协议在节点的稳定区内选择稳定度较高的路由进行数据传送;而在路由维护阶段,PB-AODV采取链路中断预测机制,对即将中断的链路进行通告,在路由中断之前进行路由修复,建立起备份路由;实验表明:具有稳定预测算法的PB-AODV协议在综合性能上优于其他两种性能优良的路由协议,提升了网络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5年02期)
姜延涛[4](2014)在《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移动自组网的经典路由协议-按需式距离矢量协议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和后备路径路由选择的路由协议。该协议将后备路径的选择和链路的稳定性作为重要的性能指标,改善了整个网络的性能,并在链路发生中断时,可以利用后备路径快速进行链路修复。然后,利用QualNet仿真平台对LS-BPR(Link Stability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ackup Path Routing)AODV与AODV两种协议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预测机制的LS-BPR AODV改善了网络性能,减少了源节点路由发现的次数,降低了路由断裂的次数,大幅减少了网络的丢包率和网络中信息接收的延时,提高了网络平均吞吐量,体现了LS-BPR算法的优越性。在大多数情况下,LS-BPR AODV相比原来的AODV拥有更佳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29期)
沙毅,黄锦元,姜延涛,朱丽春,张志伟[5](2014)在《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后备路径路由算法LS-BPR.该机制将延迟最小的路径作为主路径,利用成本函数作为后备路径选择的标准,再利用ARIMA模型预测链路稳定性较好的链路作为后备路径.利用QualNet仿真平台对LS-BPR AODV与AODV两种协议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预测机制的LS-BPR AODV改善了网络性能,减少了源节点路由发现的次数,降低了路由断裂的次数,大幅减少了网络的丢包率和网络中信息接收的延时,提高了网络平均吞吐量.(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4年04期)
吕飞[6](2013)在《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分层路由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d Hoc网络是一种无需任何固定设施的分布式无线多跳网络,其特点是组网迅速、灵活等,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因此,很多路由协议纷纷被提出。其中,按需路由协议AODV和DSR都是以最短路径作为路由选择标准。相比于AODV协议,DSR的路由选择更稳定,可是它只适用于较小的网络,所以选择一种分层路由协议,协议中一些中间节点同源节点以及目的节点被选作上层节点,而其他节点为下层节点,分别运行各自层内路由协议。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分级协议,包括CGSR、ZRP等,但是他们都是运行单一协议。这里上层协议为DSR,下层协议为AODV,称作DSR over AODV(DOA协议)。这种分层路由协议主要特点就是结合了DSR和AODV的各自优势,互相弥补不足之处,并且在路由修复过程中,减少了全局路由修复的次数,提高了局部路由修复的比例,大大减少了开销。DOA协议的意义就是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减少控制开销,迅速修复中断路径维持可靠的持续性传输状态。可是一旦有因节点损坏或节点移动导致的链路中断现象出现,无论局部修复或全局修复是否成功(修复过程包括通知中断、路由发现、数据传输、路由响应等),都会导致一段时间内传输数据包的缓存。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传输中断,希望可以提前预测链路的稳定性。本文的解决方案是结合Two-Ray无线传播模型和Friis公式计算链路的稳定性,并构造一个阈值,当链路稳定性小于阈值时,便发出警告,启动路由发现寻找可以及时替换即将中断链路的新路径。基于这种分析,提出了LSP-DOA路由协议,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实现并分析。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分别改变节点网络规模与恒定比特率两个场景参数对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分层路由协议(LSP-DOA)和DOA协议、AODV协议及DSR协议进行仿真和性能比较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路由协议AODV、DSR和DOA相比,LSP-DOA路由协议提高了系统分组投递率、路由修复成功率和平均路径长度,降低了控制开销和平均端到端延时,长时间维持稳定高效的活跃路径,改善了网络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6-01)
夏辉,贾智平,张志勇,Edwin,H-M,Sha[7](2013)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组播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节点的随机移动性导致了移动自组织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进而增加了重路由的频率,降低了网络通信性能.选择稳定性较高的路径进行路由,能够有效地降低重路由的频率,延长路由的生存时间.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信号强度,文中提出一种新颖的链路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传统组播路由协议中.仿真结果验证了预测机制的有效性,扩展协议LSPMR(Link Stability Prediction-base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能够显着地提高分组投递率,降低分组端到端平均传输延时,且控制开销较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姜延涛[8](2012)在《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d Hoc移动自组网是一种多跳、自组织、分布式的无线网络,它不需要集中式的网络管理和基础设施。针对Ad Hoc网络的特点,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路由协议。相对于单径路由协议而言,后备路径路由协议更能满足容错、路由可靠性要求,因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移动自组网的经典路由协议-按需式距离矢量协议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和后备路径路由选择的路由协议。该协议将后备路径的选择和链路的稳定性作为重要的性能指标,改善了整个网络的性能,并在链路发生中断时,可以利用后备路径快速进行链路修复。利用成本函数选择后备路径的算法只能反映网络中当前链路的状态,不能反映下一时刻由于Ad Hoc网络节点频繁移动对链路状态所带来的影响。当前可用的链路可能在下一时刻变得不稳定造成断裂。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成本函数进行后备路径选择算法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链路稳定度预测机制,从而本文提出了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后备路径路由算法LS-BPR(Link Stability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ackup Path Routing)。该机制将延迟最小的路径作为主路径,利用成本函数作为后备选择的标准,再利用RIMA模型预测链路稳定性算法对选择出来的后备路径再一次进行选择,选择出与主路径相似度较小,链路稳定性较好的链路作为后备路径。利用QualNet仿真平台对LS-BPR AODV与AODV两种协议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预测机制的LS-BPR AODV改善了网络性能,减少了源节点路由发现的次数,降低了路由断裂的次数,大幅减少了网络的丢包率和网络中信息接收的延时,提高了网络平均吞吐量,体现了LS-BPR算法的优越性。在大多数情况下,LS-BPR AODV相比原来的AODV拥有更佳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2-06-01)
胡曦,李喆,刘军[9](2010)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按需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是造成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路由频繁通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传统按需路由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增强路由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分组的接收功率把节点间的相对运动划分为靠近和远离两种类型,然后在不同相对运动类型下根据节点间距离得到了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在路由过程中,中间节点利用得到的链路平均维持时间设置请求报文的转发延迟,通过一定转发规则选择稳定性较强的链路构成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进行链路稳定性预测扩展后的按需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增强路由的稳定性,并提高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吴晚霞,孟利民[10](2008)在《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动态源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Ad Hoc网络的动态源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由协议:链路稳定性预测动态源路由协议。该协议在路由维护中采用了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思想,同时也保留了动态源路由协议的跳数最短原则,它对Ad Hoc网络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仿真和分析可知,该协议降低了丢包率,改进了原有协议的性能,对Ad Hoc网络而言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路由协议。(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链路稳定性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LSP-DOA路由协议.该协议继承了DOA算法的局部路由修复的优点,基于Two-Ray无线传播模型和Friis公式计算链路的稳定性,并构造一个阈值;当链路稳定性小于阈值时,便发出警告,启动路由发现寻找可以及时替换即将中断的链路的新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路由协议AODV,DSR和DOA相比,LSP-DOA路由协议提高了系统分组投递率、路由修复成功率和平均路径长度,降低了控制开销和平均端到端延时,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高效的活跃路径,改善了网络整体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链路稳定性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尚可可.基于局部链路预测和零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及稳定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17
[2].沙毅,吕飞,方晶晶,朱丽春.一种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分层路由协议[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许炳昆,李艳萍.移动AdHoc中基于位置辅助的链路稳定性预测算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
[4].姜延涛.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4
[5].沙毅,黄锦元,姜延涛,朱丽春,张志伟.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
[6].吕飞.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分层路由协议研究[D].东北大学.2013
[7].夏辉,贾智平,张志勇,Edwin,H-M,Sha.移动Ad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组播路由协议[J].计算机学报.2013
[8].姜延涛.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AdHo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
[9].胡曦,李喆,刘军.移动Ad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按需路由协议[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
[10].吴晚霞,孟利民.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动态源路由协议[C].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