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民医院,烧伤科511500
【摘要】非常多的糖尿病患者在其脚部容易出现并发症,发生起自感觉性的神经病变或者是轻微的自主与运动神经病变,这种病变被称作糖尿病足。医学上认为感觉神经病变合并过高的机械应力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脚部出现感染和溃烂的根本原因。本文为了研究和寻找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的实际成效,对引发疾病的因素展开剖析,使临床的治疗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让糖尿病足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案。结合有关医院近几年的几十例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手段的糖尿病足实际临床病例资料。深度分析导致每一个病患发病的原因,并对其并且的特征、治疗的手段和效果展开研究。病例总数共计66份,其中,施行趾手术的占比21.21%,共计14例。施行保肢手术的占比68.18%,共计45例。施行截肢手术的占比9.09%,共计6例。另有一例死亡,占比0.15%。另对2016年8-12月的11例病例做了补充分析。据此得出结论,手术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解除糖尿病足的痛苦,然而治疗糖尿病足,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尽可能为患者包住脚趾或下肢。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症;外科手术
前言:
糖尿病的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所有糖尿病并发症之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们的脚部周遭神经和血管长期处在非常高的机械应力压之下,这会使病患的脚部软组织发生变形,极易发生损伤和病变。受伤后的伤口不易愈合,非容易遭受感染,引发溃烂,出现组织坏死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激增,这也是糖尿病被称作为富贵病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口世界第一,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居全球首位。且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的速度相当惊人,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隐患。
脚本作为人体四肢的末端,也同时是糖尿病系统中的一个相当繁复的靶器官。糖尿病病患由于脚部周遭神经的病变以及外周血管方面的疾病相结合导致了机械压力增高,超出了正常范围后即可能造成脚部软组织和脚部骨关节系统的损坏和变形,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脚部畸形。从而导致了非常多的脚部病变问题,可能是轻微的脚部神经症状,也可能是非常严重的溃疡、感染。或者是神经病变性骨折、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等。简单的说,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组织失去活力并且合并感染的足。据调查,糖尿病人足坏疽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7倍以上。假如在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之后,病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糖尿病足的症状或者糖尿病并发症依然明显,就可能形成十分严重的、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对于患者来说这种脚部组织的破坏是具有灾难性的。糖尿病足的患者会感到的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所以,展开糖尿病患者脚部并发症的宣传教育,对有关的病灶进行造预防、早治疗的意义十分重大。
从临床来看,采取一定的手术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足,但比治疗更重要的应当是提前的预防工作。对糖尿病足进行一定的预防是保障糖尿病病患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根本措施。本文根据近几年医院临床的66例糖尿病足治疗资料,展开对糖尿病足病发诱因的研究和分析。并且进一步说明了普外科手术在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
在研究分析的所有66例病例中的患者都被确诊患有糖尿病足。其中女性患者共计27例,男性患者共计39例。年龄分布在42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岁。糖尿病患病病史最长的有22年,最短的有2年,平均的患病年限在11年左右。具体到糖尿病足的病症,溃疡面积在0.11cm2-1.57cm2之间,平均的溃烂面积在8.8cm2左右。其中,病情由重至轻分别是小腿溃烂病患(1例),脚踝溃烂病患(3例),脚跟溃烂病患(4例),脚背溃烂病患(15例)。病情程度和病例数量呈反比。
根据WAGNER标准,糖尿病足的病情可以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
一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二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三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四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五级全足坏疽
1.2手术方法
66例临床病例之中,所有的糖尿病足患者都接受了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围术期可以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手术前的准备期、手术中处理期、手术后护理期。
1.2.1手术前的准备期,一方面要加强血糖的控制,另外一方面要控制感染区域的进一步扩大。对病患进行定期血糖浓度检查,提高注射相应剂量的胰岛素实现血糖控制,保证患者在空腹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6.5~8.0mmol/L的范围以内。在施行手术之前的一周内开始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依照病患的实际情况调整抗生素的使用药量。在实施手术前的3天采集病患脚部伤口的分泌物并进行微生物培养,根据检验结果调整的抗生素使用剂量。等到病患没有显著外部感染之后才能够施行外科手术。
1.2.2手术中的处理,对照WAGNER标准,根据患者不同的等级制定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一级病患首先对病足表皮进行清理,出去已经发生坏死的组织,等到腐肉和受感染的组织清除以后直接进行植皮或伤口缝合。二级和三级者坏死组织面积较大,并伴有脓性分泌物,应该在手术中首先将坏死区域处理干净,清除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手术,逐步清理创口。四级和五级患者病症面积非常大、甚至已经吞噬整个组织,没有颁发对病情做出进一步控制,这时唯一采取截肢手术,并且在手术之后严格防止细菌感染的情况发生。如果手术完成两个月后,病患的伤口愈合不良可以考虑采用自体植皮手术的进一步治疗方法。
1.2.3手术后的护理,对所有的患进行悉心护理和照料,按时为其换药和清理,每天监控感染情况并做好记录。随时沟通病情确保治疗的及时准确性,实现最佳的疗效。制定有效方案,杜绝感染。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电话随访一次,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当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的时候,及时给到建议或要求其再次入院进行救治。
2结果
结合研究结果展开对于所有病患治疗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表1为相关结果的统计。
表166例糖尿病足病患临床治疗的结果统计[n(%)]
唯一的1例死亡的病例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突发急性的心肌梗死,且经过抢救无效而死亡,病患进行的是外科截肢手术,以往并没有与心脏相关的病史。患者年龄72岁,手术之前的各项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功能正常,但有心力偏弱的现象,手术之前已经将有关的并且如实告知病患和其家属,并由家属签署过手术同意书。
除此以外,所有的病患都在手术完成后使用了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抗生素之后,保肢手术组一共计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89%;截趾手术组共计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14%;截肢手术组没有人发生感染。一年后的院后随访中发现2例复发病情,都是保肢手术组的病患,复发率为3.03%
3讨论
依照研究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对于糖尿病足的病患而已,介入有效的外科手术能够明显改善病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非常理想,可以明显提升糖尿病足病患的生活品质。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频率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发病人群渐渐扩大和增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且病灶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有必要,不但可以有效治疗病痛,阻止足部及下肢的溃烂面积进一步扩大。更可以有效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质,给他们的生活重新带来阳光。
糖尿病足病灶的诱发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细菌感染,在糖尿病足出现的原因中,感染是糖尿病足坏疽的重要诱发因素。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肢体缺血缺氧的情况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细菌就极易入侵,从而导致组织发生严重感染。所以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感染可能并不是由糖尿病所导致的,却也是因为糖尿病足病情恶化的关键要素。糖尿病是一个多系统衰竭性疾病,对病患全身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都会造成严重损害。因为糖尿病病患本身的免疫力下降、自愈能力变得很低,外菌入群或自体菌群明显失衡,从而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链球菌等都是常见的感染菌群。感染不但会使病患脚部溃烂面积增大,使阻止发生坏死,还容易导致病患自体抵抗能力的降低,使病情恶化。
第二,血管缺血性病变,糖尿病可引起患者下肢微血管病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以腘动、股动脉、腓动脉以及膝下胫前、后动脉为主要发病区域。当血管发生病变后就会导致血栓素含量增加、前列环素含量降低,也会造成血管坏死、变形、阻塞。从而造成患者脚部外方异常、脚部组织供血、供氧量下降,产生溃疡,严重的甚至导致组织坏死。
第三,神经病变,糖尿病足表现出来的大泡与脚气不同,脚气属于真菌感染,用外用药就能够很快控制,但糖尿病足的大泡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足部血管和皮肤病变而出现的。开始时虽然两者的症状比较像,都会出现瘙痒感、水泡,甚至糜烂,但两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不同。糖尿病患者由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造成缺血性神经炎和神经营养障碍,最后造成脚部神经的坏死,令患者丧失脚部的知觉,进而导致患者脚部肌肉群的萎缩变形、引发如CHARCOT关节炎等关节性疾病或肌肉群疾病,导致足坏死、溃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除此以外,一些物理性的损伤也有可能秀发糖尿病足。糖尿病人千万不能因为伤口小就忽视了它的危害,任何足部的微小伤害都可引起溃疡或感染,有时甚至需要截肢。糖尿病足患者多数都有不同形式的组织损伤,如烫伤、冻伤、抓伤、擦伤、磨损伤、修脚伤、碰伤、修甲伤,损伤后感染无疑是导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从治疗手段的角度来分析,根据WAGNER标准,1级、2级的病患可以采取药物治疗配合机械辅助治疗的方式,调整鞋码减少对脚部的磨损。而对于某些1级、2级和2级以上的患者则需要结合其具体的情况,在进行了相关评定之后,再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定期做微生物培养以检测病情发展,采用适量的抗生药物辅助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以减轻病患的痛苦。根据66例病例的手术介入效果来看,外科手术对于治疗糖尿病足有明显成效。
据此得出结论,手术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解除糖尿病足的痛苦,然而治疗糖尿病足,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此外,为使研究更加全面,本文对2016年8-12月的11例病例做了统计和分析。情况如表2所示:
主要手术方法:
1、清创负压辅助愈合治疗术
2、截趾/足术
3、真皮支架(皮耐克)置入术
4、局部任意皮瓣修复术
5、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
2016年共计11例临床病例,其中男性8名,女性3名。平均年龄在56.5岁,平均住院天数是43天。全部患者都接受了手术介入治疗,最多的4次,最少的1次。平均住院总费用在45846.8元。
手术基本能够解决病患当时的病灶痛苦。但遗憾的是患者术后及出院后未跟进随访,考虑糖尿病足患者易复发,再次溃烂,可能短时间内出院患者再次入院可能性,导致患者经济负担,身心负担进一步加重。
4结语
有医学专家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特有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病患在50岁以后发病,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以及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患者发病率更高。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导致脚部失去知觉。因脚部的血管病变和缺血,造成局部组织的活力功能丧失,从而引发的脚部的严重损伤、溃烂、坏疽和感染,最终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早期病患通常感觉不明显,病灶呈袜套样表现,最开始累及到的是肢体远端,然后向近端发展。轻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疼痛感知的共同减弱;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足内在肌萎缩,出现爪状趾畸形;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皮肤正常排汗、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开裂。后期继上述早期神经病变引起的症状外,还可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
对于糖尿病来说,做好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积极控制血糖的方式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此外,患者需每天检查足部及鞋子,以发现隐匿的组织破坏。挑选合适的鞋子,减少对脚部的械应力,做到防范于未然。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尽可能为患者包住脚趾或下肢。
参考文献:
[1]张富军,郑雷,杨东奎.糖尿病足行普外手术的治疗意义以及临床诊断特征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0(18):147-148.
[2]蔡忠全,纪光伟.103例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6(12):102-104.
[3]林金河,刘耀基,姜兆侯.糖尿病性骨关节病临床与X线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3):134-136.
[4]王义生.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2(8):115-116.
[5]段世双.68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12(11):412-413.
[6]甘淑芳.糖尿病足的临床患病情况及治疗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