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谐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性振动,脑卒中,步态,时空参数
生物谐振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1](2014)在《生物谐振促进脑卒中步行功能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生物谐振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控制能力,通过评定下肢区域性振动前后患者步态、步行速度以及稳定性,明确该振动方式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作用。对象与方法第一部分受试者为26名(男性17名、女性9名、年龄66.54±6.54岁)脑卒中偏瘫患者,实验中接受频率16Hz、振幅4mm的下肢区域性振动刺激,在10分钟刺激过程中保持坐位下安静状态,分别于振动开始前、振动后即刻进行小腿叁头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MAS),3米计时起立行走时间(TUGT)和10米最大步行速度(MWST)评定。第二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22名(男性16名、女性6名、年龄67+6.4岁),接受同实验第一部分一致的振动刺激(安静坐位下肢区域性振动刺激,频率16Hz、振幅4mmm),利用叁维步态分析系统分别于振动开始前、振动后即刻采集受试者步态时间-空间参数。结果第一部分比较振动刺激前、振动后即刻的评定结果发现,TUGT平均值由(17.60±±7.33)s减少为(16.15±6.70)s,10mMWS平均值由(1.51±0.49)m/s提高为(1.62±0.53)m/s,并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02);但小腿叁头肌张力MAS评分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第二部分经过振动刺激,受试者步态空间参数中患侧步长由(38.844±11.92)cm增加到(41.06±12.20)cm,患侧步宽由(18.91±4.01)cm减小到(17.93±3.61)cm,并且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提示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5);而时间参数中受试者初始双支撑相百分比则由(61.24±5.96)%减少到(58.50±7.05)%,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余步行时-空参数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肢区域性振动刺激可以即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态、步速及步行稳定性,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1)
张文通[2](2013)在《生物谐振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电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正常人体下肢施加不同频率的振动刺激,明确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否存在谐振频率或频率范围;并探讨谐振刺激对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成年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生物谐振器作为振动源。所有受试者于仰卧位分别接受20Hz、30Hz、40Hz、50Hz、60Hz的振动刺激,刺激位置为右侧下肢胫骨远端,每种频率刺激时间为5min。振动刺激前检测右胫神经F波、M波,每次振动结束后立即检测右胫神经F波。计算安静状态下和每种频率刺激后F波的平均波幅和F/Mmax。分析不同振动频率下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选择10名脑卒中患者和10名脊髓损伤(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所有受试者下肢关键肌肉肌张力分级(改良Asworth)低于0级,肌张力低下。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生物谐振器作为振动源。所有受试者在仰卧位接受频率为30Hz的振动刺激,刺激时间10min,脑卒中患者的振动刺激位置为患侧下肢胫骨远端,SCI患者振动刺激位置为右侧下肢胫骨远端。所有受试者在振动前接受胫神经F波、M波检测,振动结束后即刻、振动结束后5min、振动结束后10min行胫神经F波检测。计算安静状态下和振动刺激后F波的平均波幅和F/Mmax。分析振动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结果:健康人在基础状态和20Hz、30Hz、40Hz、50Hz、60Hz振动刺激后F波平均波幅分比为(149.49±53.05)μ V、(169.67±63.33)μ V、(199.27±85.20)μ V、(160.77±62.09)μ V、(146.92±59.69)μ V、(131.07±66.17)μ V,F/Mmax分比为(0.856±0.270)%、(0.962±0.290)%、(1.143±0.453)%、(0.924±0.341)%、(0.844±0.336)%、(0.748±0.312)%。经两因素方差分析,对F波平均波幅和F/Mmax,振动条件与性别之间无交互作用(均P>0.05),振动频率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差异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30Hz频率振动时F波平均波幅及F/Mmax最大,与基础值、50Hz、60Hz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Hz、30Hz、40Hz频率振动条件下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振动前F波平均波幅(139.8±42.1)μ V,振动结束后即刻(194.8±63.3)μ V,振动结束后5min(190.8±55.3)μ V,振动结束后10min(180.4±55.5) μ V,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即刻、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5mi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1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前F/Mmax(2.58±2.18)%,振动结束后即刻(3.46±2.68)%,振动结束后5min(3.41±2.74)%,振动结束后10min(3.17±2.46)%,基础状态与振动后各时间点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振动前F波平均波幅(102.1±43.09) μ V,振动结束后即刻(166.1±82.63)μ V,振动结束后5min(152.1±60.45)μ V,振动结束后10min(139.9±44.9)μ V,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即刻、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5mi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1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前F/Mmax(15.9±11.12)%,振动结束后即刻(23.5±11.9)%,振动结束后5min(21.8±10.8)%,振动结束后10min(22.7±15.70)%,基础状态与振动后各时间点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存在谐振频率,该频率位于30Hz左右。生物谐振能够兴奋正常人体和软瘫期UMNs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3-04-01)
张园园[3](2012)在《人体肌肉生物谐振刺激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振动训练对于人体的作用由训练中的振动方法所决定。振幅和振动频率决定了振动对神经肌肉系统的负荷强度,而振动负荷应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才能达到增强肌肉力量和做功能力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局部振动刺激,探讨局部振动刺激对于正常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群的影响。利用肌电分析的方法探寻局部振动刺激最佳的振动频率与位置。明确人体肌肉生物谐振刺激的规律与特点。方法:(1)健康男大学生10名,年龄23±1.7(岁),身高173.5±4.5(cm),体重70.4±8.2(kg)。分别于屈膝300半蹲位接受频率为10~50Hz的振动刺激,并采集振动前、振动中的的表面肌电。选取左腿股直肌(REC),半腱肌(SEM),左腿胫前肌(TA)与腓肠肌内侧头(MG)作为试验检测肌肉,分别以左胫前肌远端和跟腱为振动刺激点。分析两种位置下不同频率的局部振动刺激对于下肢主要肌群的肌电影响。(2)健康男女大学生19名,其中男生10名,女生9名,分别于坐位、立位、半蹲位(屈膝300)和卧位下接受频率为10~50Hz的振动刺激,并采集振动前、振动中的的表面肌电。选取左腿胫前肌(TA)与腓肠肌内侧头(MG)作为试验检测肌肉,以左胫前肌远端为振动刺激点。分析不同体位不同频率的振动刺激下的小腿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以及不同性别人体在振动时肌电值的差异。结果:(1)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p<0.05)。胫前肌的肌电值在两种刺激位置下且在不同频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的肌电值在胫前肌刺激位置下各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跟腱刺激点下各种频率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对大腿肌肉肌电值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受试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频率无交互作用(p>0.05)。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p<0.05)。各体位下胫前肌的肌电值在不同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体位下腓肠肌的肌电值在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条件的小腿局部振动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未对大腿肌肉的肌电值产生显着影响。(2)跟腱较胫骨前肌的振动刺激位置更易激活小腿肌肉肌群。(3)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的峰值频率主要集中在30~50Hz,可能为小腿肌肉最佳的振动刺激频率范围,即谐振刺激频率。(4)谐振刺激频率因人而异,但性别差异不大。具体训练时因考虑多方因素,做到因人而宜。(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2-04-01)
许光旭,顾绍钦,孟殿怀,王红星,励建安[4](2008)在《生物谐振规律对步行效率影响的前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下肢软瘫模型研究生物谐振对步行效率的影响。方法:下肢软瘫并导致步行障碍的男性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2名(17±1岁,身高1.68±4.6m,体重52.5±5.4kg)与同龄健康青年12名匹配对照。采用叁维步态分析系统获取步态参数,采用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测定氧价,作为能量效率的指标。评测状态为自然步行、80%自然步频以及120%自然步频,即100%、80%、120%自然步频。结果:儿麻患者在100%、80%、120%自然步频的条件下步速分别为(65.45±8.71、53.04±5.92、74.47±9.49)m/s,步速和步频密切相关(r=0.96,P<0.01);耗氧量分别为(15.17±3.56、20.76±4.31、21.48±6.16)ml/min/kg,慢速与快速步频的耗氧量均显着高于自然步频(P<0.01);氧价分别为(0.231±0.043、0.294±0.061、0.288±0.072)ml/m/kg,和同龄正常人比较自然、慢速与快速步频下的氧价均明显增加(P<0.01)。慢速与快速步频的氧价亦显着高于自然步频(P<0.05)。结论:儿麻患者自然步频的能量效率最高,步频加速或者减慢均降低此效率,提示肌肉固有谐振规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12期)
许光旭[5](2008)在《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的前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以正常人、下肢弛缓性瘫痪和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模型,探讨人体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并分析康复干预对生物谐振状态的作用。对象与方法:对象:研究一: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正常肌肉模型:正常青少年男性在校中学生10名,身体健康,无任何步行障碍以及各个系统疾病,年龄16±2岁,身高1.73±0.1m,体重56.1±7kg。肌肉麻痹模型:中学在校男性儿麻患者12名,有步行障碍,可扶拐独立步行,但无其它系统疾病,年龄17±1岁,身高1.68±4.6m,体重52.5±5.4kg。肌肉痉挛模型:脑损伤后偏瘫患者10名,其中脑外伤4例、脑卒中后6例,年龄48±8岁,身高1.70±0.3m,体重70.5±9.5kg。均有典型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均具备步行200米的能力。研究二:康复干预对生物谐振规律的影响矫形器干预的研究:股四头肌肌力2级的儿麻患者膝不稳组,年龄16.7±0.7岁,身高1.63±0.8m,体重50.9±7kg。与其年龄(16.7±0.7岁)相匹配的10名健康组为对照,分析不同类型的矫形器(AFO、KAFO)对步行效率的影响。方法:步态分析:采用美国Motion Analysis公司远红外线叁维步态分析系统,包括6台红外摄像机、两个Kistler测力平台、8道动态肌电图。主要指标:采用步态分析参数的时间一空间参数分析自然步态、慢速以及快速步行的效率。氧价测定:采用K4b2便携式遥测气体分析系统(意大利Cosmed公司)。主要指标:氧价。测定方案:分别测定自然步频、慢速(80%自然步频)以及快速(120%自然步频)步频的步行效率和步态指标。测试者充分暴露身体各个主要关节点,采用红外反光球固定在关节处,通过测定自由行走的运动学分析,得出自然步行的步频,然后分别推算80%与120%的步频。采用节律器标定步频,受试者按照固定音律节拍行走,反复2次适应后进行正式测定。同时进行气体代谢测定,并推算氧价。结果研究一: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正常肌肉模型:正常男性青少年中学生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steps/min)分别为107.6±1.8、85.8±7.5和128.6±10.5;步速(m/min)分别为74.9±9.4、57.4±7.8和86.8±9.3。慢速与快速的步频与步速分别同自然步频两两比较均存在显着意义(p<0.001)。耗氧量(ml/min/kg)分别为12.7±4.1、17.5±3.8和18.1±3.5,慢速与快速的耗氧量分别同自然步频比较均出现增加趋势(p<0.01);氧价(ml/m/kg)分别为0.140±0.011、0.193±0.049和0.192±0.035,慢速与快速的氧价分别同自然步频比较呈现显着性升高(p<0.05)。肌肉麻痹模型:儿麻患者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steps/min)分别为101.3.6±8.5、80.4±8.5和121.1±9.9;叁组步速(m/min)分别为65.5±8.7、53.04±5.9、74.3±9.5,快慢二组与自然组比较结果同正常组(p<0.001)。耗氧量(ml/min/kg)分别为15.2±3.6、20.76±4.3和21.5±6.2,同自然组的比较显着增加(p<0.01);氧价(ml/m/kg)分别为0.231±0.043、0.291±0.061、和0.288±0.072,快慢组氧价较自然步频组呈现上升趋势(p<0.05)。肌肉痉挛模型:偏瘫患者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steps/min)分别为88.9±15.7、71.9±12.8和106.1±19.0;步速(m/min)分别为33.7±9.5、25.4±4.9和37.5±10.9,慢速与快速步频组分别与自然步频组的两两比较意义显着(p<0.05);叁组耗氧量(ml/min/kg)分别为9.3±1.1、9.2±1.1和9.7±1.0;氧价(ml/m/kg)分别为0.283±0.087、0.350±0.081和0.301±0.082。快慢步频组与自然步频组的耗氧量与氧价两两比较均未出现显着增加(p>0.05)。研究二:康复干预对肌肉运动生物谐振的影响矫形器干预的研究:儿麻患者膝不稳组在使用踝足矫形器(AFO)时的氧价为0.264±0.049 ml/m/kg,明显低于膝不稳组使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和不使用矫形器的氧价(P<0.01),膝不稳组在叁种情况下的氧价明显大于健康组(P<0.01)。结论:自然步频的氧价最低,能量代谢产能效率最高,提示人体存在固有肌肉运动谐振规律。肌肉谐振频率干预,包括改变动作频率、取消肌肉谐振作用和肌肉谐振频率过高或紊乱,都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代谢效率降低。下肢瘫痪患者AFO的康复干预可以改善生物谐振频率,提高步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1)
屈大信[6](2004)在《亳米波生物谐振效应及其医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谐振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切生物体包括人体,在毫米波辐射下,都具有表征自身的独立的谐振频率。在此谐振频率上,生物对电磁波的吸收最强,生物与电磁波的互作用最有效,如果用于治疗其治疗效果最佳。由于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系统,各器官、细胞、分子及亚分子各个层面的谐振频率是不同的,各能级态的谐振频率也不是一样的。这就构成了亳米波生物谐振现象的复杂性。一些毫米波新疗法,都是基于生物谐振效应。探讨亳米波生物谐振现象,对于研究生物效应、(本文来源于《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04-08-01)
叶眺新[7](1991)在《全息胚是一种生物谐振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十年代,全息胚学说首创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的观点,声称无论是植物的枝条还是叶片,动物的节校还是器官,都是全息胚。一切生物体都是由全息胚组成的。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玉米。八十年代初,我们家乡四川绵阳市实现了水稻、玉米杂交良种化,只剩下小麦。虽然绵阳11号小麦获得全国科技发明一等奖,但它不是用杂交的第一代种。因此面临良种退化的危险。1981年上海《自然杂志》第4期发表全息胚的文章说:“水稻的籽粒从全植株来看是结于植株的上部,因而在穗这一相对(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1年03期)
生物谐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正常人体下肢施加不同频率的振动刺激,明确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否存在谐振频率或频率范围;并探讨谐振刺激对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成年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生物谐振器作为振动源。所有受试者于仰卧位分别接受20Hz、30Hz、40Hz、50Hz、60Hz的振动刺激,刺激位置为右侧下肢胫骨远端,每种频率刺激时间为5min。振动刺激前检测右胫神经F波、M波,每次振动结束后立即检测右胫神经F波。计算安静状态下和每种频率刺激后F波的平均波幅和F/Mmax。分析不同振动频率下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选择10名脑卒中患者和10名脊髓损伤(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所有受试者下肢关键肌肉肌张力分级(改良Asworth)低于0级,肌张力低下。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生物谐振器作为振动源。所有受试者在仰卧位接受频率为30Hz的振动刺激,刺激时间10min,脑卒中患者的振动刺激位置为患侧下肢胫骨远端,SCI患者振动刺激位置为右侧下肢胫骨远端。所有受试者在振动前接受胫神经F波、M波检测,振动结束后即刻、振动结束后5min、振动结束后10min行胫神经F波检测。计算安静状态下和振动刺激后F波的平均波幅和F/Mmax。分析振动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结果:健康人在基础状态和20Hz、30Hz、40Hz、50Hz、60Hz振动刺激后F波平均波幅分比为(149.49±53.05)μ V、(169.67±63.33)μ V、(199.27±85.20)μ V、(160.77±62.09)μ V、(146.92±59.69)μ V、(131.07±66.17)μ V,F/Mmax分比为(0.856±0.270)%、(0.962±0.290)%、(1.143±0.453)%、(0.924±0.341)%、(0.844±0.336)%、(0.748±0.312)%。经两因素方差分析,对F波平均波幅和F/Mmax,振动条件与性别之间无交互作用(均P>0.05),振动频率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差异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30Hz频率振动时F波平均波幅及F/Mmax最大,与基础值、50Hz、60Hz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Hz、30Hz、40Hz频率振动条件下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振动前F波平均波幅(139.8±42.1)μ V,振动结束后即刻(194.8±63.3)μ V,振动结束后5min(190.8±55.3)μ V,振动结束后10min(180.4±55.5) μ V,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即刻、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5mi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1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前F/Mmax(2.58±2.18)%,振动结束后即刻(3.46±2.68)%,振动结束后5min(3.41±2.74)%,振动结束后10min(3.17±2.46)%,基础状态与振动后各时间点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振动前F波平均波幅(102.1±43.09) μ V,振动结束后即刻(166.1±82.63)μ V,振动结束后5min(152.1±60.45)μ V,振动结束后10min(139.9±44.9)μ V,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即刻、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5mi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与振动结束后1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动前F/Mmax(15.9±11.12)%,振动结束后即刻(23.5±11.9)%,振动结束后5min(21.8±10.8)%,振动结束后10min(22.7±15.70)%,基础状态与振动后各时间点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存在谐振频率,该频率位于30Hz左右。生物谐振能够兴奋正常人体和软瘫期UMNs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谐振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生物谐振促进脑卒中步行功能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
[2].张文通.生物谐振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电生理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
[3].张园园.人体肌肉生物谐振刺激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
[4].许光旭,顾绍钦,孟殿怀,王红星,励建安.生物谐振规律对步行效率影响的前驱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
[5].许光旭.肌肉运动生物谐振规律的前驱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
[6].屈大信.亳米波生物谐振效应及其医学应用[C].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
[7].叶眺新.全息胚是一种生物谐振子[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