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识内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识,加减法,内容,整合
认识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叶青[1](2019)在《“1~10的认识及加减法”内容整合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于10以内的数及计算略有所知,面对此学情,需要改变常规教学方式,重新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保持兴趣,又在认知、能力和思维上有所发展。为此,笔者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叁种版本教材的比较,将"1~1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课堂实践。(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9年11期)
卜姝华[2](2019)在《深化“四个正确认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既是客观要求,也是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个正确认识",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着力点和着眼点。切实加强大学生对"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解和践行,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陈玉[3](2019)在《在认识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较为丰富的统计活动过程,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活动经验,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展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应用单式统计表或单式条形统计图整理和描述数据,也能应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20期)
李泽民[4](2019)在《让合适的内容载体遇见恰当的路径策略——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和使用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秋季,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将全面投入使用,适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之际,新教材无疑是目前语文课程教学"最合适的内容载体",但如何用好新教材,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路径策略"。只有"让合适的内容载体遇见恰当的路径策略",才能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9年10期)
彭国庆[5](2019)在《叁个版本教科书中“角的初步认识”内容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角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也是很多几何图形的重要构成要素,多个版本教科书对于该内容的编排,如角的引入、角的抽象、角的大小、角的要素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在动态角、画角、角的大小、钟面素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比较叁个版本教科书中的"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达到深入理解教科书、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6期)
李小元[6](2019)在《对比,解读小学数学教材应有的视角——“长方体的认识”内容的比较与教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能为驾驭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2014年出版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体的认识"为例,从长方体的引入方式、长方体特征的研究方式、长宽高概念的建立、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总结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的特点,从而获得不同的教学启示,以优化教学设计。(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6期)
解光穆[7](2019)在《“语文”释义与课程论认识意义——语文课程内容建设论略之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文课程理论认识与实践变革中之所以长期存在观点分歧、主张各异、认识多样、行为偏颇、频频越位或时时缺位,实际上与我们没有完全廓清或明确赋予"语文"作为名词术语的多重含义与多项所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致在分析讨论有关重要问题时把本不是同一概念的语文一词视为同一所指对象,从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与行为中的失范。明确"语文"的多重含义与多项实际所指,对语文课程认识与实际运用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肯定了"作为客观存在的语文"这一词义与所指对象,那么认为或主张语文课就是言语课观点的缺陷与不足就显而易见了。明确"作为学校教育的语文"与"作为课程实施的语文"之间的明显区别与多样联系,就有利于正确认识"大语文"观与实践探索的长处与不足,也对有效防止"泛语文""非语文"现象进一步蔓延具有重要的矫正作用。(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林玉莹[8](2019)在《统一思想认识注重内容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林玉莹)昨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晓建到丰顺县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情况。陈晓建一行先后前往汤南镇新楼村、新铺村、坚真文体中心、坚真公园、县委党校、丰顺县志愿服务驿站+城市书房、汤西镇、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等地,实地察(本文来源于《梅州日报》期刊2019-07-18)
赵书彬[9](2019)在《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容 创新形式拓宽载体提高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拉萨6月20日讯( 赵书彬)日前,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边巴扎西到昌都市卡若区、洛隆县、边坝县,深入乡村、学校、寺庙,与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寺庙僧人面对面交流,实地调研“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详细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9-06-21)
何玖根[10](2019)在《把握内容本质 回归教学本真——也谈“圆的认识”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体现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包含圆面的物体,进一步认识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圆是学生第一个正式学习的曲线围成的图形,对圆的认识涉及初步的极限思想,有助于发展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对(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12期)
认识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九大以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既是客观要求,也是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个正确认识",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着力点和着眼点。切实加强大学生对"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解和践行,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识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1].叶青.“1~10的认识及加减法”内容整合初探[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
[2].卜姝华.深化“四个正确认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3].陈玉.在认识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J].小学数学教育.2019
[4].李泽民.让合适的内容载体遇见恰当的路径策略——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和使用的再认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
[5].彭国庆.叁个版本教科书中“角的初步认识”内容的比较[J].小学教学参考.2019
[6].李小元.对比,解读小学数学教材应有的视角——“长方体的认识”内容的比较与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
[7].解光穆.“语文”释义与课程论认识意义——语文课程内容建设论略之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8].林玉莹.统一思想认识注重内容标准[N].梅州日报.2019
[9].赵书彬.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载体提高成效[N].西藏日报(汉).2019
[10].何玖根.把握内容本质回归教学本真——也谈“圆的认识”的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