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金海域论文-宋倩倩,刘佳英,倪智,王海洋,陆志强

厦金海域论文-宋倩倩,刘佳英,倪智,王海洋,陆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厦金海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金属,珊瑚,分布特征,厦金海域

厦金海域论文文献综述

宋倩倩,刘佳英,倪智,王海洋,陆志强[1](2018)在《厦金海域珊瑚体内重金属水平和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厦金海域8种珊瑚中Cr、Mn、Co、Ni、Cu、Zn、As、Cd、Sn、Sb、Pb重金属的含量,通过数据处理、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其主要来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珊瑚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其平均浓度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Zn>Mn>Sn>Cr>Cu>As>Ni>Pb>Sb>Cd>Co。在8种珊瑚中,星柳珊瑚(Astrogrogia sp.)、等柳珊瑚(Paris fruticosa)、Paraplexaura sp.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花柳珊瑚(Anthogorgia sp.)和Guaiagorgia anas的含量较低。台湾海域珊瑚中Cu、Zn、Pb、Ni的含量、委内瑞拉海域珊瑚中Zn、Pb、Ni的含量远高于厦金海域珊瑚体内相同重金属含量,大堡礁珊瑚中Cu含量较厦金海域的略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Cr、Co、Ni、Zn和Sn的种间差异较为显着。根据主成分分析,厦金海域珊瑚体内重金属元素可能的污染来源有:农业污染、港口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船舶油漆、涂料侵蚀、电镀工业。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元素中,大佰屿、白哈礁和角屿的主要污染物是Mn。白哈礁、大佰屿站位的珊瑚体内重金属Mn处于重度污染水平,角屿站位的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萌萌[2](2017)在《基于RS和GIS的厦金海域海岸带时空变迁及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是位于海洋与陆地过渡的一个带状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于海岸的地理空间区位和高生产力,在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部署下,海岸带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资源开发利用最频繁、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厦金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叁角中心,东临台湾海峡,在行政管辖上涉及到厦门、泉州和金门叁地。随着厦门和泉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各类海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围海养殖、围海造地等,消耗了大量的自然岸线和潮滩湿地,对厦金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处于不同体制下的金门,对海域的开发相对较小。因此,鉴于厦金海域所具有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地位,在该地区开展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1973~2016年不同年份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在建立水边线和海岸线遥感提取方法以及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厦金海域海岸线变迁、海岸带陆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潮滩湿地面积的变化特征,通过计算海岸带陆域开发强度指数初步探讨了自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分析了 1973~2016年间厦金海域海岸线的变化特征,发现1973~2016年间厦金海域的海岸线长度先减小后增加,且不同区域海岸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与围填海活动有很大关系;近四十年来,人工岸线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建筑围堤所占比例;自然岸线保有率除金门大于80%外,翔安、南安和晋江叁地均不足10%;从海岸线的空间变化上看,2003-2016年的变化最大,且基本上是以人为开发导致向海移动为主,其中,翔安的变化距离和强度最大,金门最小。此外,厦金海域部分岸段的海岸线在风浪侵蚀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侵蚀,尤以围头湾北岸及金门东南沿岸最为显着。(2)然后选择1993、2000、2005、2014年四期遥感影像,分析了 1993~2014厦金海域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和潮滩面积的变化。分析表明厦金海域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主要是以农业用地和建筑用地为主,其次是人工湿地和林地。1993~2014年间厦金海域的建筑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农业用地和人工湿地逐渐减少,增加的建筑用地主要是由农业用地和人工湿地转化而来的。在不同阶段,翔安、南安、晋江和金门的土地利用转换格局有所不同。1993~2000年间,翔安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是盐田转换成养殖区,南安和晋江建筑用地增加较为显着,且大部分由农业用地转换而来;2000年以后,叁个区域海岸带的建筑用地均逐年增加,其中翔安在2005~2014年增加幅度最大,主要是由农业用地和人工湿地(包括盐田和养殖区)转换而来;而南安和晋江的建筑用地除了由农业用地转换外,一部分也来自人工湿地的围填。与这叁个区域相比,金门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不太显着。1993~2014年间,厦金海域-1m~+2m区间的潮滩面积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波动特征,四个区域以翔安的潮滩面积变化幅度为最大。(3)最后探讨了海岸线、海岸带开发强度和潮滩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然因素中的风浪作用是导致厦金海域岸线侵蚀的主要原因,而地形地貌是制约海岸带土地利用的方式及格局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及经济发展与厦金海域海岸线及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1993~2014年间厦金海域人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多分布在沿岸一带,同时,各个分区海岸带开发强度指数的增加幅度和趋势各不相同。各个分区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政策会显着影响建筑用地、农业用地及人工湿地等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以及海岸线利用方式的变化。厦金海域潮滩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主要取决于潮滩上边界和下边界变化速率的对比关系,围填海、海域清淤工程等人为活动是厦金海域潮滩面积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阮贞艳,董琳,YE,Lin[3](2014)在《“厦金海域管理问题”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4月21日,由厦门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和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主办的"厦金海域管理问题"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众所周知,海洋资源与环境既是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又是其制约条件。厦门作为海滨城市,金门作为海岛县,两地人均拥有的陆域可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人均陆地自然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海域则成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正是由于厦金海域以及周边海域海洋资源在厦门及金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 总第5期)》期刊2014-11-01)

陈先才,王文谦[4](2013)在《厦金海域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虽然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厦金海域航贸联系密切、人员往来频繁,但是伴随而来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加强两岸在厦金海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合作,不但符合两岸民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有利于培育双方的互信,营造两岸关系发展所必要的和平环境。初步介绍了安全、非传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通过对厦金海域生态环境安全现状以及合作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提出了两岸在厦金海域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的路径,以实现人海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3年12期)

施星平[5](2012)在《深化厦金海域联合执法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厦金海域海上联合执法,是保护厦金海域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中国海监和台湾海巡机构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联合执法,有效保护了厦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促进厦金海域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是两岸海上执法部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2-11-30)

杨剑武[6](2012)在《海峡两岸协同执法走向常态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实习蒋志颖)9月12日,随着5艘中国海监福州市支队执法船艇、60名执法人员从连江管头出发,与马祖海巡队2艘执法船艇上的执法人员在福建连江—马祖海域共同开展海峡两岸协同执法,2012年度海峡两岸协同执法行动拉开了序幕。此次执法行动共查获3艘非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2-09-21)

张文生,李美霖[7](2011)在《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开展和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巩固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现实需要。尽管双方的交流沟通还不尽完善,但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开展海洋环境管理、海洋资源开发、防治非法捕捞、打击包括海上走私、海上私渡、海盗等海上犯罪活动、进行海难救助等方面存在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较大空间。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在厦金海域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仍旧必须面对和克服一些现实困境,其中包括管辖权的冲突问题、合作与联系的机制问题、合作协议的签署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等。(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集刊》期刊2011年05期)

夏宗高[8](2010)在《厦金海域:两岸首次举行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6日,厦门、金门附近海域,"2010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正在大规模举行。这是两岸首次共同开展全方位海陆空立体搜救演练,主题为"保障两岸叁通、共建平安海峡"。由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厦门市政府、中华搜救协会、金门县政府,以及海峡两岸海上搜救相关部门等共同举行。此次演练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在两岸海上直航正式启动以来,首次共同进行的大规模海陆空联合搜救演练,(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2010年10期)

王楠楠[9](2010)在《2010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在厦金海域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6日,台湾海峡厦门、金门附近海域上空升起叁颗红色信号弹,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徐祖远宣布2010年海峡两岸联合搜救演练正式开始。自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上直航正式启动以来,两岸直接往来的客货运船舶流量急速增大,海上人命财产安全保障愈显重要,两岸民众对海上出行的安全需求日益迫切,海上航行的安全问题(本文来源于《交通建设与管理》期刊2010年09期)

蔡荣锟,王健[10](2010)在《厦金海域首个村级法律援助机构成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蔡荣锟 王健) 8月24日上午,驻厦海警叁支队联合漳州边防支队、漳州龙海法律援助中心在漳州龙海市浯屿村举行“浯屿渔船民法律援助站”揭牌仪式。   “浯屿渔船民法律援助站”的成立,标志着厦金海域首个村级法律援助机构正式成立。该法律援助站的设(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0-09-01)

厦金海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岸带是位于海洋与陆地过渡的一个带状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于海岸的地理空间区位和高生产力,在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部署下,海岸带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资源开发利用最频繁、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厦金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叁角中心,东临台湾海峡,在行政管辖上涉及到厦门、泉州和金门叁地。随着厦门和泉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各类海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围海养殖、围海造地等,消耗了大量的自然岸线和潮滩湿地,对厦金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处于不同体制下的金门,对海域的开发相对较小。因此,鉴于厦金海域所具有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地位,在该地区开展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1973~2016年不同年份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在建立水边线和海岸线遥感提取方法以及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厦金海域海岸线变迁、海岸带陆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潮滩湿地面积的变化特征,通过计算海岸带陆域开发强度指数初步探讨了自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分析了 1973~2016年间厦金海域海岸线的变化特征,发现1973~2016年间厦金海域的海岸线长度先减小后增加,且不同区域海岸线长度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与围填海活动有很大关系;近四十年来,人工岸线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建筑围堤所占比例;自然岸线保有率除金门大于80%外,翔安、南安和晋江叁地均不足10%;从海岸线的空间变化上看,2003-2016年的变化最大,且基本上是以人为开发导致向海移动为主,其中,翔安的变化距离和强度最大,金门最小。此外,厦金海域部分岸段的海岸线在风浪侵蚀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侵蚀,尤以围头湾北岸及金门东南沿岸最为显着。(2)然后选择1993、2000、2005、2014年四期遥感影像,分析了 1993~2014厦金海域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和潮滩面积的变化。分析表明厦金海域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主要是以农业用地和建筑用地为主,其次是人工湿地和林地。1993~2014年间厦金海域的建筑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农业用地和人工湿地逐渐减少,增加的建筑用地主要是由农业用地和人工湿地转化而来的。在不同阶段,翔安、南安、晋江和金门的土地利用转换格局有所不同。1993~2000年间,翔安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是盐田转换成养殖区,南安和晋江建筑用地增加较为显着,且大部分由农业用地转换而来;2000年以后,叁个区域海岸带的建筑用地均逐年增加,其中翔安在2005~2014年增加幅度最大,主要是由农业用地和人工湿地(包括盐田和养殖区)转换而来;而南安和晋江的建筑用地除了由农业用地转换外,一部分也来自人工湿地的围填。与这叁个区域相比,金门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不太显着。1993~2014年间,厦金海域-1m~+2m区间的潮滩面积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波动特征,四个区域以翔安的潮滩面积变化幅度为最大。(3)最后探讨了海岸线、海岸带开发强度和潮滩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然因素中的风浪作用是导致厦金海域岸线侵蚀的主要原因,而地形地貌是制约海岸带土地利用的方式及格局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及经济发展与厦金海域海岸线及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1993~2014年间厦金海域人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多分布在沿岸一带,同时,各个分区海岸带开发强度指数的增加幅度和趋势各不相同。各个分区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开发政策会显着影响建筑用地、农业用地及人工湿地等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以及海岸线利用方式的变化。厦金海域潮滩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主要取决于潮滩上边界和下边界变化速率的对比关系,围填海、海域清淤工程等人为活动是厦金海域潮滩面积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厦金海域论文参考文献

[1].宋倩倩,刘佳英,倪智,王海洋,陆志强.厦金海域珊瑚体内重金属水平和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2018

[2].李萌萌.基于RS和GIS的厦金海域海岸带时空变迁及驱动力分析[D].厦门大学.2017

[3].阮贞艳,董琳,YE,Lin.“厦金海域管理问题”研讨会综述[C].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总第5期).2014

[4].陈先才,王文谦.厦金海域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研究[J].生态经济.2013

[5].施星平.深化厦金海域联合执法机制[N].中国海洋报.2012

[6].杨剑武.海峡两岸协同执法走向常态化[N].中国海洋报.2012

[7].张文生,李美霖.海峡两岸在厦金海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1

[8].夏宗高.厦金海域:两岸首次举行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J].台声.2010

[9].王楠楠.2010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在厦金海域举行[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

[10].蔡荣锟,王健.厦金海域首个村级法律援助机构成立[N].福建日报.2010

标签:;  ;  ;  ;  

厦金海域论文-宋倩倩,刘佳英,倪智,王海洋,陆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