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池伟东[1](2019)在《加味四妙舒腰方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研究把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病人进行分组治疗和疗效观察,探讨加味四妙舒腰方在湿热型LDH的临床作用,旨在为清热利湿立法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初步探讨湿热型LDH患者在中医体质辨识分布规律情况,并为中医学治疗此类疾病拓宽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脊柱科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90例LDH病人资料,随机分组为常规理疗组(A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常规理疗组(B组)和加味四妙舒腰方+常规理疗组(C组),并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通过自制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基本信息、LDH分型、中医体质辨识分型和VAS、J0A等相关评分,并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前3组VAS评分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学差异(A组与B组比较,P=1.000>0.05;A组与C组比较P=1.000>0.05;B组与C组比较P=1.000>0.05),具有可比性。组间对比:治疗1周后,A组同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24<0.05),A组和C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5<0.05),B组和C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1.000>0.05);治疗2周后,A组和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0.05),A组和C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0.01),B组和C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1.000>0.05)。组内对比:3组病人治疗1周后、2周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P=0.000<0.01、P=0.000<0.01;P=0.000<0.01、P=0.000<0.01、P=0.000<0.01);3组病人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与治疗1周后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P=0.000<0.01、P=0.000<0.01)。2.治疗前3组JOA评分两两比较均无显着性学差异(A组与B组比较,P=0.229>0.05;A组与C组比较P=0.065>0.05;B组与C组比较P=0.513>0.05),具有可比性。组间对比:治疗1周后,A组同B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1>0.05),A组和C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0.01),B组和C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196>0.05);治疗2周后,A组和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8<0.01),A组和C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B组和C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139>0.05)。组内对比:3组病人治疗1周后、2周后的JOA评分较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P=0.000<0.01、P=0.000<0.01;P=0.000<0.01、P=0.000<0.01、P=0.000<0.01);3组病人治疗2周后的JOA评分较与治疗1周后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0<0.01、P=0.000<0.01、P=0.000<0.01)。3.在3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的对照中,治疗2周后A组:61.45%,B组:69.43%,C组:75.41%。3组患者的JOA改善率改善等级分布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11<0.05)。4.本研究共纳入90例湿热型LDH病人,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采集,结果:阳虚质6例,阴虚质5例,气虚质4例,痰湿质10例,血瘀质7例,湿热质37,特禀质3例,气郁质3例,平和质13例。从不同性别的体质构成比较上,无显着性差异(P=0.441>0.05)。其中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为湿热型LDH病人的主要构成体质,分别约占 41.11%、14.44%、11.11%。5.治疗2周后,C组湿热质病人和非湿热质病人JOA改善率改善等级分布统计相比较,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20<0.05)。6.服用加味四妙舒腰方的患者未见明显肝肾毒性和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加味四妙舒腰方能有效改善湿热型LDH患者疼痛等主要症状和提高JOA评分,疗效可观。2.加味四妙舒腰方能较快、有效地提高湿热型LDH患者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3.中医体质构成上,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为湿热型LDH病人的频发体质,分别约占 41.11%、14.44%、11.11%。4.服用加味四妙舒腰方无明显肝肾损害反应,安全性高。
黎建华,周毅平,钟镜锋,黄春发[2](2018)在《脉复生联合蚕食法治疗岭南地区脉管炎中医理论体系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地区脉管炎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故从当地的气候、水土、人群体质等因素分析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并总结广州市中医医院脉管炎科40多年来治疗岭南地区脉管炎方面的临床经验,初步建立脉复生联合蚕食法治疗岭南地区脉管炎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孙响波,于妮娜[3](2017)在《基于微炎症状态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药辨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儿科常见的肾系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发病率逐渐升高,治疗颇为棘手,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通过微炎症状态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影响的相关文献疏理,从中医药角度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微炎症状态的发病特点及辨治方药,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王涛[4](2016)在《两种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根据中兽医学湿热泄泻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特点,应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两种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比较观察各组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血液流变学、病理组织学、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分泌型黏膜免疫蛋白A(SIgA)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这两种方法所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为建立符合中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际的湿热泄泻模型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都表现为精神倦怠,懒动嗜卧,拱背扎堆,被毛杂乱、泛黄无光泽,采食和饮水减少,肛周红肿灼热,便溏、粪便黄褐色、恶臭,肛周和尾根粘有稀便,舌苔黄腻和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符合中兽医学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特征描述。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较以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模型大鼠腹泻更剧烈、腹泻持续时间更长;体温变化则由于大肠杆菌的作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模型较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模型极显着升高(P<0.01)。2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其体内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目极显着升高(P<0.01),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目显着升高(P<0.05),全血粘度在1s-1、5s-1和1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在100s-1和200s-1切变率差异不显着,血浆粘度在1s-1、5s-1和3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在200s-1切变率差异不显着;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其体内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目极显着升高(P<0.01),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目显着升高(P<0.05),全血粘度在1s-1、5s-1和100s-1切变率极显着升高(P<0.01),在20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血浆粘度在1s-1、5s-1和30s-1切变率极显着升高(P<0.01),在20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3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1β、IL-2、IL-6和肠黏膜SIgA的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1β和IL-6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血清IL-2、肠黏膜SIgA含量、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4两种方法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都表现为肝脏肿大,胆囊充盈,肝脏表面粗糙无光泽,颜色淡黄,肝小叶坏死,肝索排列混乱,肝细胞变性坏死。胃鼓气明显,胃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肠壁变薄,肠管内充满暗黄色稀薄恶臭的内容物,黏膜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脱落,炎性细胞浸润。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较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模型大鼠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更严重。综上所述,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两种方法均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大鼠临床表现为精神倦怠、被毛杂乱泛黄、肛周红肿灼热、便溏、粪便黄褐恶臭和舌苔黄腻等特征,以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脾指数、胸腺指数、IL-1β、IL-2、IL-6、SIgA含量的显着性升高和胃、肠、肝脏等脏器明显的病理变化。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主要表现为体内剧烈的炎症反应和胃肠道黏膜损伤,而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和血液粘度升高。
侯笙总[5](2014)在《藿朴夏苓汤干预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体脂代谢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并观察在湿热环境条件下,高脂饲料喂饲的方法建立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探讨在相同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肾周和睾丸周围脂肪垫的变化。以藿朴夏苓汤(清热去湿代表方剂之一)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探讨该方对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化浊作用机理,并与活血祛瘀代表方中成药血脂康(主要成分:红曲,功能活血降脂)以及西药降脂药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比较,观察各组实验间血脂水平及体内脏器周围脂肪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大鼠模型组、单纯湿热环境组、单纯高脂饮食组、湿热环境+高脂饮食组(模型组)、藿朴夏苓汤组、血脂康组、立普妥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单纯高脂饮食组外,其余5组均模拟岭南地区气温的环境,每日置于温度(36±2)℃,相对湿度为70-90%的人工气候箱内6小时。除正常组与单纯湿热环境组持续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均以(76.7%的基础饲料+3%的胆固醇粉+10%的猪油+0.3%的猪胆盐+5%蛋黄粉+5%奶粉)高脂饲料喂食,连续喂养6周,每日观察大鼠活动情况、大便性状及皮毛变化。藿朴夏苓汤组(0.418g/kg)与血脂康组(0.047g/kg),在喂养高脂饲料时即开始灌胃给药干预,均早晚2次给药,连续给药6周;立普妥组(1.8g/kg)在造模后第3周开始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实验结束前一天,禁食不禁水12小时,麻醉后解剖大鼠,心脏采血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手术分离大鼠双肾周及睾丸周围脂肪垫称重,统计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1.湿热环境+高脂饮食组(模型组)大鼠于造模约1周开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烂,皮毛发黄无光泽,活动减少等症状,约3周时上述症状达到高峰。第6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较正常大鼠均明显升高,统计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模型鼠肾周及睾丸周围脂肪垫增重较正常大鼠明显(P<0.05)。2.单纯湿热环境下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较正常大鼠均有轻度升高,但统计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湿热环境+高脂饮食组(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较单纯高脂饮食大鼠有轻度升高,但统计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3.与模型组比较,藿朴夏苓汤组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及体内脏器(双肾及睾丸)周围脂肪垫质量均明显降低,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1),提示藿朴夏苓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干预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且以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最显着。4.藿朴夏苓汤组大鼠在血清TC、TG、HDL-C、LDL-C及体内脏器(双肾及睾丸)周围脂肪垫质量较血脂康组大鼠明显降低,这表示藿朴夏苓汤在干预疗效上优于血脂康组。藿朴夏苓汤组与立普妥组大鼠,在血清TC、TG、HDL-C、LDL-C及脂肪垫质量无明显差异,提示藿朴夏苓汤与立普妥在该模型中的降脂效果大致相同。结论:1.本研究尝试在湿热环境下配合高脂饮食模拟岭南地区高脂血症的形成,对于构建中医病症结合的高脂血症动物造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结果提示,在气候湿热的环境下,高脂饮食大鼠存在体内脂肪代谢紊乱,且湿热环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脂代谢。2.藿朴夏苓汤作为清热化湿代表方之一,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清TC、TG、 HDL-C、LDL-C的水平,较中成药血脂康具有明显优势。且其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TG、HDL-C、LDL-C作用与立普妥相近。
肖敬,尹智功,蒋耀平,刘江,蒙继勇,徐宏,关建国[6](2013)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与血小板参数及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与血小板参数及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28例,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情况、实验室指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桂中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且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ESR、CRP与其相关,MPV与湿热阻络相关,PLT、PCT与痰瘀互结相关,血小板参数与ESR、CRP及RF联合观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RA患者病情活动性和相关的中医证候,可作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及判断中医药辨证的实验室指标。
张艳红[7](2013)在《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温病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根据感邪的性质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贯穿整个辨证论治纲领。温病学理论则专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现代中医多将温病学术应用于指导临床上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治疗,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乙型脑炎,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急性外感热病的诊疗方法。岭南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对外交往密切,容易形成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温床,在日常接触中也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疾病传播流行,故在广东、东南沿海等地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岭南温病就是近代医家在辨治无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结合地域性特点而形成的理论学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世界及广东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呼吸系统疾病,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临床上可表现为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局部症状及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脘痞纳呆、恶心呕吐、便溏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根据病毒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病情的轻重有个体差异。由于病毒侵袭人体后除直接损害局部呼吸道粘膜外,还启动一系列免疫病理损伤,目前西医对上感的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或加抗生素辅助抗菌治疗,这种较被动且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加重病情的方法具有局限性。中医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在历史上显示出特有的优势,现代药理学已证明中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致病微生物、对人体功能系统均起作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然而在不同地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流行季节、流行规模及临床症状可能有差异。众多医家认为,岭南地处亚热带,属海洋季风气候,终年温暖炎热、多雨潮湿,沿海居住人群贪凉喜冷、嗜食鱼鲜,肥脂厚腻,容易酿成湿热体质,岭南温病就是根据这种地理、气候、环境、体质特点,认识到广东地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多热”、“多湿”,可按照温热病、湿热病辨治。对于温热证、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表明,其病因与病毒、细菌等感染有关,其证候实质及致病机理均与炎症、内毒素血症、血液流变学改变、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氧化应激损伤、自由基增多、微量元素变化、水液代谢及细胞代谢障碍等多因素作用密切相关,与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相似,而用清热、祛湿类方剂治疗能起到直接抑制、杀灭病原体,双向调节机体免疫,调动器官组织抗病能力的作用。关于以上结论的文献、临床、实验研究为临床上辨治各种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常见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中医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其发病地区及临床表现特征,可按照温热病、湿热病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纲领论治。本研究是在已有的岭南温病理论临床经验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手段的思路,探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温病证型特点。目的选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证候分型、病原学、发病机理、中药治疗机理、疗效评价为切入点展开临床研究,通过观察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辨证属外感湿热证、温热证患者的咽拭子病毒抗原种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活性,细胞因子IL-2、IL-12、IFN-α水平,氧化反应指标SOD、GSH-Px、MDA、NO水平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用清热祛湿法、清热透邪法方剂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探讨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不同证型的证候实质和发病机制的病理物质基础,并阐释药物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急诊的确诊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共285例,经辨证分为外感湿热证组175例及外感温热证组110例,其中外感湿热证组随机分为湿热治疗组(IA)114例、湿热对照组(IB)61例,外感温热证组随机分为温热治疗组(IIA)57例及温热对照组(IIB)53例。另外选取同期广东长住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他们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S+%、CD4+/CD8+及NK%活性,细胞因子IL-2、IL-12、IFN-α水平,氧化反应指标SOD、GSH-Px.MDA、NO水平,病例组在入组时取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比较湿热组、温热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在上述指标的差异,并且湿热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合剂干预,湿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干预,温热治疗组给予麻杏石甘合剂干预,温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干预,治疗时间为3日,第4天复诊用同样的方法复查上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激活率,细胞因子,氧化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退热时间,中医证候、西医症状前后变化情况,有效率,安全性,外周血各指标的变化及与证候轻重的相关性,分析病原学特点,观察清热祛湿类、清热透邪类方药的干预作用,比较湿热证、温热证的证型特点。结果1.病原学特点:①285例患者中呼吸道病毒总阳性率为21.75%,温热组的病毒阳性率(33.64%)高于湿热组(14.29%)(P<O.05);②五种病毒的阳性率以流感病毒最高,并以其中的普通甲型流感病毒(FluA)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1N1)的阳性率最高;③五种病毒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luA> H1N1> ADV> FluB> RSV;④五种病毒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退热时间:①湿热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温热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少于对照组(P<O.05);②同样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湿热对照组和温热对照组在退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中医证候、西医症状改善情况:①各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西医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②对于中医证候、西医症状评分的下降量方面,湿热、温热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但两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总有效率:湿热治疗组的疾病、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温热治疗组与对照组、利巴韦林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安全性及不良反应:①以血分析及肝肾功能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②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下降(P<0.01);③服药观察期间,治疗组有3例和对照组有2例发生恶心或胃脘部不适等,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未见其他与服药有关之不良反应发生。6.免疫功能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和温热组CD3+%、CD4+%水平均下降(P<0.05),CD8+%、CD4+/CD8+显着下降(P<0.01),NK%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O.05),而两组相比在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T细胞亚群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NK%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湿热治疗组CD3+%升高,CD4+%、CD4+/CD8+显着升高,NK%下降,湿热对照组CD3+%、CD4+%升高,温热治疗组CD3+%、CD4+%升高,NK%显着下降,温热对照组NK%下降(P<0.05,P<0.01);③较治疗前,湿热对照组CD3+%、CD4+%升高,NK%无变化,温热对照组NK%下降,T细胞比例无变化(P<O.05,P>0.05);④对于各指标的调节量比较,湿热两组、温热两组、利巴韦林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细胞因子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和温热组IL-2显着下降、IFN-α显着升高(P<O.01),IL-12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湿热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FN-α有所升高,IL-12有所下降,温热治疗组和对照组IL-2有所下降,但温热治疗组IL-12有所下降、IFN-α有所升高,温热对照组则相反,而这种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③较治疗前,利巴韦林治疗后湿热对照组IL-2、IFN-α有所升高,IL-12有所下降,而温热对照组则相反,但这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8.氧化反应指标: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湿热组与温热组SOD均显着下降,GSH-Px均下降,但两组无差异,MDA两组均升高,并以湿热组升高显着(P<0.01,P<O.05),比温热组处于显着更高水平(P<O.01),两组NO轻度低于正常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只有湿热治疗组GSH-Px升高、MDA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氧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对于各指标前后变化多少的比较分析,湿热两组均能升高GSH-Px、降低MDA,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另外治疗组能升高SOD、N0,而对照组则相反,但这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温热两组均使SOD升高,GSH-Px、MDA、NO下降,但治疗组升高SOD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降低NO比治疗组明显(P<O.01);⑤较治疗前,利巴韦林治疗后湿热、温热对照组MDA、NO均有所下降,但湿热对照组SOD有所下降、GSH-Px有所上升,而温热对照组则相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证候相关性研究:①IL-2在治疗后与湿热证候轻重在低评分范围内负相关(r=-0.41,P<O.05),与温热证候轻重不相关;②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因子IL-12、IFN-α,氧化酶SOD、GSH-Px,自由基MDA、NO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与湿热证、温热证证候轻重不相关(P>0.05)。结论1.岭南地区常见成人上呼吸道病毒为流感病毒与腺病毒,其中普通甲型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阳性率最高,可能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引起流行有关,温热证的患者病毒检出率高于湿热证者,但两组的病毒种类无差异,提示呼吸道病毒可能是一种“热邪”、“毒邪”2.退热时间比较: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热证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提示中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性疾病有优势。而湿热证与温热证的退热时间无差异,说明温热证的特点虽是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湿热证的特点虽是湿遏热伏,热蒸湿动,缠绵难愈,但不能以热势的差别、体温的高低来衡量二证的区别,湿热证中也可以有热重于湿,发生从阳化热的转归。3.改善症状比较: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利巴韦林均有效改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并且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优于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对于湿热证及温热证的症状改善方面无差异。4.总有效率比较: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热证的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相当,利巴韦林治疗湿热证与温热证的总有效率无区别。5.安全性评价: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利巴韦林三种药物安全性较好。6.免疫功能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与温热证均有免疫功能紊乱,而两种证型无差别,表现为CD3+%、CD4+%水平均下降,CD8+%、CD4+/CD8+显着下降,表明是以CD4+%下降为主,才导致总体CD3+%下降,CD4+/CD8+下降,与既往临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湿热与温热的证候特点可能导致湿热证与温热证有不同免疫应答类型。蒿芩清胆汤及麻杏石甘汤有调节免疫作用,但这种免疫调节作用跟量化无关,不能以增强免疫或抑制免疫而论中药的作用机理,而是双向调节使免疫应答功能达到平衡。7.细胞因子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属湿热证、温热证患者较正常IL-2水平下降,IFN-α水平升高,存在免疫失衡,这种变化在两种证型之间是普遍的,不是特异的,说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Th1/Th2平衡失调,呈现Th2优势。在复查的指标中,湿热证与温热证IL-2的变化方向可能不同,提示湿热证与温热证病理变化的实质及传变规律区别,可能体现在细胞因子变化的种类上。蒿芩清胆汤、麻杏石甘汤及利巴韦林对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影响。8.氧化指标变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和温热证均存在氧化损伤,说明两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血中自由基水平升高,且两种证型中以湿热证的自由基损伤更显着,可能反映了湿热证的病因是同时感受湿、热二邪。蒿芩清胆汤有确切抗氧化,纠正自由基失衡的作用,这方面比利巴韦林有优势,而麻杏石甘汤及利巴韦林均未见明显抗氧化效应,但麻杏石甘汤可能对机体重新建立抗氧化机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在复查的指标中,湿热证与温热证MDA、NO均有所下降,但湿热证SOD有所下降、GSH-Px有所上升,而温热证则相反,这种氧化酶活性和自由基水平变化的方向差异,可能反映了湿热证与温热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不同。9.初步可认为病毒感染、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时,外周血细胞因子IL-2活性降低,但至于是否与证候轻重负相关需进一步验证。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激活率,其余细胞因子,氧化反应等指标均与湿热证、温热证证候轻重无关,其变化只反映病理状态,而不反应病情轻重。
肖敬,尹智功,蒋耀平,刘江,蒙继勇,徐宏,关建国[8](2012)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探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28例,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情况、实验室指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桂中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且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ESR、CRP与其相关,PLT与痰淤互结型相关,可作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及判断中医药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肖敬,尹智功,蒋耀平,刘江,蒙继勇,徐宏,关建国[9](2012)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探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28例,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情况、实验室指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桂中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且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ESR、CRP与其相关,PLT与痰淤互结型相关,可作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及判断中医药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张秋仔[10](2012)在《湿热证患者证素特征及其与部分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湿热证理论进行梳理;探讨湿热证患者病位证素特征、病性兼杂规律及其与季节、性别、病程、年龄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湿热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福州地区1000例湿热证患者病位证素特征与规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从本证的病位证素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病位主要在脾、胃,其次为大肠、肝、胆。2.从本证的病性证素及其兼杂关系研究发现:实证证素兼杂以痰和气滞为最多见;虚证证素兼杂以气虚和阴虚最为多见。3.从本证与季节的关系研究发现:夏季组热重于湿积分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4.从本证与性别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组的肝、阴虚、气滞的积分显着高于男子组,男性组的痰积分显着高于女子组(P<0.01)。5.从本证与病程的关系研究发现:C组(病程大于3月)气虚、血瘀证素积分显着高于A组(病程小于1/2月)、B组(病程1/2月-3月)(P<0.01)。6.从本证与年龄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年组痰积分显着高于青、老年组(P<0.01)。结论:1.脾、胃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从脾、胃论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2.湿热证患者常兼痰、气滞证素。3.夏季“湿”、“热”的轻重不同:热重于湿,可能与夏季气候炎热有关。4.女性患者湿热证常兼肝、气滞证素,可能与“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郁怒倍于男子”有关。5.随着病程的变化,气虚、血瘀的积分逐渐增加,与中医“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相符。6.中年患者湿热证常兼痰证证素,可能与这一年龄段人们饮食习惯、肥胖有关。
二、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四妙舒腰方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对LDH的认识 |
一、LDH的中医治法 |
二、中医药治疗LDH相关研究 |
三、中医体质辨识和LDH的关系 |
第二节 健康教育防治LDH |
第三节 西医相关治疗 |
一、运动疗法 |
二、牵引治疗 |
三、物理因子治疗 |
四、药物治疗 |
五、手术治疗 |
六、其他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终止及剔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治疗方案 |
二、盲法 |
三、观察指标和数据管理 |
四、质量控制 |
五、伦理问题 |
六、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第二节 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第三节 治疗前后JOA评分的比较 |
第四节 中医体质辨识研究 |
第五节 湿热体质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研究 |
第六节 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监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加味四妙舒腰方用药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脉复生联合蚕食法治疗岭南地区脉管炎中医理论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的病因病机 |
2 鲜明的治疗特色 |
2.1 内服脉复生, 清湿热, 化瘀堵 |
2.2 外用蚕食法, 去腐肉, 长新肌 |
3 结语 |
(3)基于微炎症状态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药辨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湿热、瘀血的致病作用 |
2.1 湿热 |
2.2 瘀血 |
3“湿热、瘀浊”与“微炎症状态”相关性 |
4“湿热、瘀浊”与细胞因子相关性 |
5“湿热、瘀浊”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性 |
6 治疗用药 |
(4)两种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湿热泄泻概述 |
1.1 湿热泄泻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 |
1.2 湿热泄泻的现代研究 |
2 湿热泄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3 中兽医学治疗湿热泄泻的优势 |
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高温高湿+高糖高脂+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 |
1.3 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模型判定 |
1.6 样品采集 |
1.7 制作病理组织切片 |
1.8 IL-1β、IL-2、IL-6 和SIgA测定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特征 |
2.2 采食量 |
2.3 饮水量 |
2.4 尿量 |
2.5 体重 |
2.6 体温 |
2.7 腹泻指数 |
2.8 血液学 |
2.9 血液流变学 |
2.10 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
2.11 IL-1β、IL-2、IL-6 和SIgA含量 |
2.12 病理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第三章 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 |
1.3 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模型判定 |
1.6 样品采集 |
1.7 制作病理组织切片 |
1.8 IL-1β、IL-2、IL-6 和SIgA测定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特征 |
2.2 采食量 |
2.3 饮水量 |
2.4 尿量 |
2.5 体重 |
2.6 体温 |
2.7 腹泻指数 |
2.8 血液学 |
2.9 血液流变学 |
2.10 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
2.11 IL-1β、IL-2、IL-6 和SIgA含量 |
2.12 病理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3.1 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探讨 |
3.2 两种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方法的比较 |
全文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5)藿朴夏苓汤干预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体脂代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及现代研究 |
一、高血脂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病机 |
二、高血脂症的现代临床研究 |
三、现代降脂药的应用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和治疗原则 |
一、古代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二、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探讨与辨证分型 |
三、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原则 |
四、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
五、中医分型及治疗 |
第三节 高脂血症与湿热证关系 |
第四节 岭南温病湿热证特性探讨 |
一、岭南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持点 |
二、近现代岭南湿热证理论的发展 |
第五节 藿朴夏苓汤的研究概况和及临床应用 |
一、藿朴夏苓汤的研究概况 |
二、藿朴夏苓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
第六节 立题思路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湿热环境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二节 湿热环境配合高脂饮食对大鼠肾周及睾丸脂肪垫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三节 藿朴夏苓汤对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改变的干预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四节 藿朴夏苓汤对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肾周及睾丸脂肪垫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五节 观察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六节 观察各组大鼠甘油三酯(TG)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七节 观察各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八节 观察各组大鼠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九节 观察各组大鼠肾周和睾丸周围脂肪垫的改变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统计学分析 |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一般情况的观察 |
第二节 各组大鼠实验检测的观察 |
第三节 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与血小板参数及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
1.2.3 病例纳入标准 |
1.2.4 病例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证候总体分布情况 |
2.3 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分布的关系 |
2.4 各基本证型与病情活动情况比较 |
2.5 各中医证型与血小板参数、RF、ESR、CRP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中医证候与发病年龄、病程和地域的关系 |
3.2 中医证候与RF、ESR、CRP、病情活动情况及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
(7)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古代医学在温病学范畴关于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的论述 |
(一) 温热与湿热的分类源流 |
(二) 温热类温病 |
(三) 湿热类温病 |
二、岭南温病近代研究概况 |
(一) 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与人群体质特点 |
(二) 岭南地区常见温病及治法用药特点 |
(三) 以岭南温病理论为指导治疗现代感染性疾病临床发挥 |
三、病毒感染与免疫失衡、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反应机制及与温病温热证、湿热证的相关性现代研究基础 |
(一) 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员简介与病毒感染 |
(二) 温热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
(三) 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
(四)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与温病温热证、湿热证的关系 |
四、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及治疗局限性 |
(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二)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 |
(三) 西医治疗局限性 |
五、蒿芩清胆汤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一)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特点 |
(二) 蒿芩清胆汤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三) 蒿芩清胆汤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概况 |
六、麻杏石甘汤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一) 麻杏石甘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特点 |
(二) 麻杏石甘汤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三) 麻杏石甘汤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试验设计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研究方法 |
二、相关实验室指标处理 |
(一) 观察指标 |
(二) 指标检验方法 |
三、数据统计学处理方法 |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 入组时一般资料分析 |
(二) 各组病毒抗原阳性率的比较 |
(三) 治疗后各组退热时间比较 |
(四) 治疗前后各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五) 治疗前后各组西医症状评分比较 |
(六) 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 |
(七)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八) 各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观测 |
(九) 不良反应 |
(十)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十一) 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
(十二) 氧化反应指标比较 |
(十三) 免疫功能与氧化反应指标变化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三章 讨论 |
一、岭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 |
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温热证、湿热证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
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温热证、湿热证的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课题来源 |
致谢 |
(8)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RA |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
1.2.3 病例纳入标准 |
1.2.4 病例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2 证候总体分布情况 |
3.3 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分布的关系 |
3.4 各基本证型RF、ESR、CRP、PLT |
3.5 各基本证型与病情活动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中医证候与发病年龄、病程和地域的关系 |
4.2 中医证候与RF、ESR、CRP、PLT |
(10)湿热证患者证素特征及其与部分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湿热证与湿温的概念 |
湿热证的历史源流 |
湿热证的病因 |
湿热证的病机特点 |
湿热证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四妙舒腰方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 池伟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脉复生联合蚕食法治疗岭南地区脉管炎中医理论体系初探[J]. 黎建华,周毅平,钟镜锋,黄春发. 中国医药导报, 2018(33)
- [3]基于微炎症状态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药辨治[J]. 孙响波,于妮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9)
- [4]两种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比较研究[D]. 王涛.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藿朴夏苓汤干预湿热环境下高脂血症大鼠体脂代谢的实验研究[D]. 侯笙总.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6]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与血小板参数及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肖敬,尹智功,蒋耀平,刘江,蒙继勇,徐宏,关建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06)
- [7]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D]. 张艳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8]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的研究[J]. 肖敬,尹智功,蒋耀平,刘江,蒙继勇,徐宏,关建国.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9)
- [9]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的研究[A]. 肖敬,尹智功,蒋耀平,刘江,蒙继勇,徐宏,关建国.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2
- [10]湿热证患者证素特征及其与部分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 张秋仔.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