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本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熊十力,孟子学,新唯识学,仁心本体
心本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恩[1](2018)在《“仁心本体”与“体用不二”——以熊十力孟子学诠释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熊十力吸纳佛学的法相唯识宗,借鉴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知识论,归宗孟子心学、《易经》,从人的本心、本体和宇宙入手创立了新唯识学体系,然后以此思想体系为框架展开对孟子学的诠释。他认为,孟子的仁心即宇宙万有之源和本体,心体本心就是性,从而在本体论上打通心体、性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此"仁心"本体并非外在之物,而是"体用不二"之工夫修养,孟子的操舍存亡、修身立命、反求诸己即"冥悟证会"的工夫次第,并经此工夫修养而达至"万物皆备于我矣"的知天之境。(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再林[2](2016)在《有别于“心本体”的“意本体”——对作为宋明新儒学归宿的刘蕺山哲学的重新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叁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内外、一天人的性质又决定了,一种真正的"意本主义"实际上也即一种"身本主义"。这种身本主义不仅使蕺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彻底地打并归一,而且使其学说最终实现了从宋明新儒学哲学的"意识知觉"范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行为"范式的理论皈依。也正是在这里,为我们豁显出了牟宗叁中国哲学解读中的那种流于"康德主义"的理论误区,并使"超越牟宗叁"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之真正光大弘扬的必然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6年04期)
朱军[3](2013)在《从谢良佐到张九成:洛学心本体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二程的洛学到陆象山的心学,谢良佐、张九成起了很重要的过渡作用。谢良佐继承了二程天理观;另一方面又有所损益,尤其是发挥了二程中的心学因素。张九成在谢良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心与仁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将心提升到本体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二人对待禅学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心学思想的程度。谢、张二人从本体中的心学因素立论,在心上试图构建一个宇宙的理论体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本体的概念,但是他们的思想却被后世陆九渊、王阳明所继承发展,事实上为心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3年02期)
徐宏伟[4](2012)在《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肇始于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代的现代性理念,促使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但迷信于科技理性的无所不能的人类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对于不可避免卷入现代性浪潮的近现代中国来说,叁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道德领域呈现为传统伦理道德资源的断裂,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当下。面对现代性的道德危机与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缺失的双重压力,道德教育承担着涵化道德心性、传播道德文化的重任,但当下我国的道德教育自身却也问题重重。外在的道德说教与道德知识的灌输,都未能触及人的道德心灵。他律的道德约束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律,道德教育也就异化为对规则的识记与被动遵守。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鸡肋地位是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心本体”道德哲学是对儒家传统道德资源的创造性阐释与重构,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哲学思想,关注人的道德心性,挺立道德自我,对于知识化与外在化的当下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构由七部分组成。导言部分陈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综述国内外关于唐君毅思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阐明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唐君毅的道德“本体论”思想。论述以他对生命活动的深层道德价值的挖掘为切入点,进而展现其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划分,并由此深入到对道德自我的终极形上根源:心本体的详细论述。第二章为唐君毅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本部分阐明其“性善论”思想及其论证思路,以及对“恶”的来源问题的辨析论证。第叁章为唐君毅的道德教育本质论。此部分从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心理和行为的本质、道德教育的目的叁方面展开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论述。第四章为道德修养论。论述立志之道、超拔毁誉与建立自信、当下一念之自反自觉等道德修养方法。第五章论述唐君毅的道德教育哲学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本部分对应前述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的每一部分内容提出其对道德教育的现实启迪。第六章点明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6-19)
尹顺民[5](2010)在《龚自珍“心本体”思想形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清末社会转折时期的龚自珍,作为先进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思想实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他早年曾致力于依靠"天"的权威以实现自己改革现实的理想,可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障碍,以及自己官微言轻,使他的理想最终无法实现。于是,他从对"天"的迷信转向对"心"的膜拜;在经世致用思潮中,他虽崇尚"西京"今文经学,却又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自我矛盾的哲学体系中,他最终走向了"心本体";晚年受菩萨戒后,龚自珍出于对佛教的虔诚,在经过艰难的跋涉之后,便彻底完成了他回归"心本体"哲学的历程。(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曾凡朝[6](2008)在《杨简“心”本体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杨简接续和光大陆氏心学,以"心"为本,将"心"之范畴彻底化、圆融化,建立了完全意义上的心本体学说。杨简认为,本体之心是人人之所自有而又超越个体和时空的宇宙本根。它本然自足而自明自神,虚明无体而范围天地,发育万物,贯通古今,自善自仁。杨简心之本体具有六个特性,即内在性、超越性、神明性、虚而无体性、感通天地万物之性和道德伦理性。通过对"心"本体的阐释,杨简抛弃了陆氏"沿袭之累",继承陆氏又超越陆氏,因此,走向彻底的唯"心"论。(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08年06期)
赵磊,白墨[7](2008)在《唐君毅“心本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君毅先生以"心本体"构建了他的整个形上学。他继承了陆王心学,把它作为他理论的直接来源,同时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使得他的"心本体"论据有了明显的时代的特征。心本论有叁个重要环节:心体存在之发现;心体超越之证明;心境关系之展开。(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屈勇[8](2007)在《唐君毅“心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而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人们要真正表现美、欣赏美,不仅需要进行各种文学艺术活动,还要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之仁心来要求自己,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养成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07年02期)
吴丽芳,赵黎明[9](2005)在《实体形上本体的建构——阳明心学“心”本体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程朱理学建构起以“理”为本体的道德形上学,使得原始儒学对实存道德描述的形态实现了形而上的跨越。但“理”本体只在道德的范阈内打转,对于道德之外的现实生活并不具备理论解释力。王阳明从儒学的道统意识出发,将儒学的形上本体从道德范阈内超拔出来,建构起以“心”为本体的形上学。王阳明的“心”本体具备“超道德性”,既是“有”,又是“无”,是不同于“理”等表征关系概念的“实体”概念,故,“心”本体与“理”本体在先验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别。正因为如此,阳明心学的出现导扭转了儒学在叁教竞争中的劣势。(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陈家长[10](1990)在《禅宗的心本体与自我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是中国独创的佛教哲学中的一个典型。它对我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哲学斗争和发展,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为陆王心学唯心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活水般的思想源泉。因此,研究禅宗的哲学思想,对理解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心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期刊1990年05期)
心本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叁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内外、一天人的性质又决定了,一种真正的"意本主义"实际上也即一种"身本主义"。这种身本主义不仅使蕺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彻底地打并归一,而且使其学说最终实现了从宋明新儒学哲学的"意识知觉"范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行为"范式的理论皈依。也正是在这里,为我们豁显出了牟宗叁中国哲学解读中的那种流于"康德主义"的理论误区,并使"超越牟宗叁"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之真正光大弘扬的必然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本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少恩.“仁心本体”与“体用不二”——以熊十力孟子学诠释为中心[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张再林.有别于“心本体”的“意本体”——对作为宋明新儒学归宿的刘蕺山哲学的重新定位[J].学海.2016
[3].朱军.从谢良佐到张九成:洛学心本体的建构[J].科学经济社会.2013
[4].徐宏伟.唐君毅“心本体”道德教育哲学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2
[5].尹顺民.龚自珍“心本体”思想形成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6].曾凡朝.杨简“心”本体阐释[J].孔子研究.2008
[7].赵磊,白墨.唐君毅“心本体”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8].屈勇.唐君毅“心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J].齐鲁学刊.2007
[9].吴丽芳,赵黎明.实体形上本体的建构——阳明心学“心”本体的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0].陈家长.禅宗的心本体与自我意识[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