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盛京皇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皇太极
盛京皇宫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来盛京皇宫听雪》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果然,细细一听,沙沙作响。似冬之精灵,从天上来,往人间去,与风共舞,和光同尘。一下雪,恰似徐徐拉开的帷幕,皇宫与平日成了两个世界。这座近400年的宫殿仿佛从封印中缓缓苏醒。大清门琉璃墀头上的雄狮,微微弓起身子伸着懒腰,四爪着地,尾巴翘起。海水汹涌地拍打着陡峭的山(本文来源于《旅游》期刊2019年12期)
车冰冰,于颖[2](2016)在《盛京守旧殿 金碧在皇宫——清沈阳故宫的保护与修缮》一文中研究指出沈阳故宫是清(后金)入关前后修建的一座皇家宫殿建筑群。自1625年大政殿肇创至1783年西路建筑落成完工,历时158年。沈阳故宫建筑大致可分为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其入关后增建的行宫又分两次完成,至清末共有古建筑130座左右。民国年间,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又有少部分建筑被拆除,尚存112座。新中国成立后,因管理需要,陆续增建一些近现代建筑。盛京皇宫的保护修缮自创建那天起就从未停止过,特别是"申遗"成功前后,每年投入在古建保护维修的资金均在700万元以上,本着保护文物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的修缮原则,尽可能多的保存大量的真实的历史信息,最低限度的干预文物建筑本身,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期刊2016年05期)
李理,车冰冰[3](2016)在《关外有皇宫 典藏在盛京——沈阳故宫珍藏的清皇家宝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盛京皇宫(沈阳故宫),是清王朝于关外崛起的肇基之地,它创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利用汉族工匠与技术,融入女真(满)、蒙古、藏族少数民族文化,修建了沈阳故宫大政殿、十王亭等东路"大衙门"建筑。清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基本完成中路"前朝后寝"皇宫建筑后,将国名"大金"正式更定为"大清",自己则由"天聪汗"改称"宽温仁圣皇(本文来源于《文物天地》期刊2016年07期)
滕绍箴[4](2016)在《盛京皇宫满洲独特建筑文化研究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综论,乃集各家碎片研究成果,进行宏观理论升华之谓也。盛京皇宫建筑群,既处在盛京文化载体的中枢部位,亦是盛京城满洲独特建筑文化载体的核心。研究盛京满洲建筑文化或盛京城文化,将侧重点放在盛京皇宫满洲独特建筑文化研究上,无疑是摘要之举。所谓"盛京满洲独特建筑文化",是指满洲固有文化及其吸纳周边各族文化精华,所构成的文化多元性之总和,并物化在建筑群中的文化表征,是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的文化。(本文来源于《满学论丛【第六辑】》期刊2016-06-17)
[5](2015)在《康熙东巡与盛京皇宫(沈阳故宫)》一文中研究指出康熙皇帝开创清帝东巡之制,将家事国政合二为一,共襄盛举。除形成一整套祭祀祖宗山陵及宫廷祭神礼制,被后嗣延续下来,与清王朝相始终外,还对盛京皇宫产生深远影响,为其保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成为我国仅存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首先,康熙东巡重新启用皇宫促使加强旧宫维护。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原来的皇宫成为皇家宫阙(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23期)
邓庆[6](2014)在《皇太极营建皇宫与沈阳改名盛京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皇太极继位后开始营建皇宫,并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将沈阳改名为盛京,使其由政治广场变为大内宫阙,后金都城有了皇家的尊严和气势。尤其是将都城定之为"京",不仅彰显了其在东北地区的王者霸气及皇太极对盛京城建设的卓越贡献,也使这座都城得到了较快发展,一跃成为清入关前的政治中心。定名盛京城,标志着它走完了从明朝中卫城到清初都城演变的过程。定名盛京城,也是皇太极改族名和国号、年号的前奏曲。(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余茜,陈丽丽[7](2014)在《康乾时期皇宫礼制初探——以承德避暑山庄、保定行宫和盛京宫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康乾时期留下的皇帝行宫遗址众多,然而由于缺少对其的历史记载,大多只是作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供游客游览,缺少保护性开发。现在我们通过对康乾时期皇帝行宫基本礼制的探索,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达到挖掘故事,开展民族意识教育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4年06期)
武斌[8](2012)在《盛京皇宫原藏文物辗转台北故宫略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北京到沈阳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革和极富有戏剧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起义军李自成的队伍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以身殉国;而李自成又很快地被多尔衮的队伍打出北京,大清王朝成为北京皇宫的新主人。因此之时,原来住在盛京(沈阳)皇宫的顺治皇帝和清朝廷全部迁到北京。盛京成为大清王朝的陪都,原来的皇宫则成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的行宫。(本文来源于《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期刊2012年00期)
齐心[9](2011)在《清宫戏与盛京皇宫戏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宋代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戏剧形式,历经宋、元、明的发展,至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斯。这一时期,不同剧种、流派形成百花争艳之势。繁荣发展的戏剧对清代宫中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清宫戏的产生及发展概述清初,经过多年战乱,清王朝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宫中奏乐和演剧沿用明制,由教坊司、钟鼓司承应。顺治朝宫中有女优以及明王朝保留下来的太监伶人承应戏差,但尚无(本文来源于《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期刊2011年00期)
周维新[10](2011)在《盛京皇宫藏品于民国时期的移迤》一文中研究指出沈阳故宫始建之时,努尔哈赤后金政权还只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其文化与物质基础远没有成型规模。努尔哈赤称谓是汗王,与帝王在诸多典仪之中的形象与内容都不能同日而语。因此他们所使用及作为装饰与陈设的物品相对粗陋。即便有,其工艺水准与久居中原的具有深厚汉文化底蕴的帝室珍藏百不及一。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受到先进文明的浸染,清统治者对汉文化极度热爱与崇敬,并以汉文化的代表自居。因为,清宫所藏为历代之精华,直至今日所见,就其质地、工艺、题(本文来源于《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期刊2011年00期)
盛京皇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沈阳故宫是清(后金)入关前后修建的一座皇家宫殿建筑群。自1625年大政殿肇创至1783年西路建筑落成完工,历时158年。沈阳故宫建筑大致可分为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其入关后增建的行宫又分两次完成,至清末共有古建筑130座左右。民国年间,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又有少部分建筑被拆除,尚存112座。新中国成立后,因管理需要,陆续增建一些近现代建筑。盛京皇宫的保护修缮自创建那天起就从未停止过,特别是"申遗"成功前后,每年投入在古建保护维修的资金均在700万元以上,本着保护文物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的修缮原则,尽可能多的保存大量的真实的历史信息,最低限度的干预文物建筑本身,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盛京皇宫论文参考文献
[1]..来盛京皇宫听雪[J].旅游.2019
[2].车冰冰,于颖.盛京守旧殿金碧在皇宫——清沈阳故宫的保护与修缮[J].中国文化遗产.2016
[3].李理,车冰冰.关外有皇宫典藏在盛京——沈阳故宫珍藏的清皇家宝物[J].文物天地.2016
[4].滕绍箴.盛京皇宫满洲独特建筑文化研究综论[C].满学论丛【第六辑】.2016
[5]..康熙东巡与盛京皇宫(沈阳故宫)[J].兰台世界.2015
[6].邓庆.皇太极营建皇宫与沈阳改名盛京新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余茜,陈丽丽.康乾时期皇宫礼制初探——以承德避暑山庄、保定行宫和盛京宫殿为例[J].学理论.2014
[8].武斌.盛京皇宫原藏文物辗转台北故宫略记[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
[9].齐心.清宫戏与盛京皇宫戏台[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
[10].周维新.盛京皇宫藏品于民国时期的移迤[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
标签: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