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盆腔脏器脱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后盆腔脏器脱垂
盆腔脏器脱垂论文文献综述
周亚丽,许红,廖红云,栗琼,李燕雄[1](2019)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高位骶韧带悬吊对预防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使用高位骶韧带悬吊护理预防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因子宫或附件良性病变需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伴有轻度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对盆腔脏器进行分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前后Aa、Ba、Ap、C点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总长度(TV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Bp、C点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TV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TVL手术前后改变(-0.28±0.63)cm,对照组为(1.10±0.43)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阴道前后壁术后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可作为预防子宫切除同时伴有轻度POP或POP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发生POP的首选术式,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2期)
陈乔,范洪蓉,归丽萍,朱亚梅,陈曼[2](2019)在《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分析在前、中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盆底结构生物学定量分析,探讨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前、中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因怀疑"盆底功能障碍"就诊,并接受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的患者。分别测量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时膀胱颈、子宫最低点的位置,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BND)以及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前后径及盆膈裂孔面积。比较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与无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间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6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4.43±14.71岁。1.静息状态:脱垂组中膀胱颈及子宫最低点均低于无脱垂组,而脱垂组中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大于无脱垂组,P值均<0.05。2.Valsalva状态:脱垂组的膀胱颈、膀胱最低点及子宫最低点位置均明显低于无脱垂组,BND较无脱垂组明显增大,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明显大于无脱垂组,P值均<0.05。3.脱垂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的扩张程度均大于无脱垂组,但盆膈裂孔左右径的扩张比值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当以23.15mm作为BND截断值,以20.56cm~2作为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截断值,8.09cm~2作为盆膈裂孔静息-Valsalva面积差值的截断值,且大于其一任一项即视为阳性时,对盆腔脏器脱垂诊断的灵敏度88.51%,特异度78.08%,阳性预测值82.80%,阴性预测值85.07%,诊断符合率83.75%。结论: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对PO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盆膈裂孔各参数的增大对盆腔脏器脱垂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冯洁,杨铧琦[3](2019)在《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与改良式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改良式全盆底功能重建术(MTPFR)与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LUSC)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P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TPFR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LUS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病情恢复效果、住院时间、治愈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POP定量评分中的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主观满意度、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脱垂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评分、排便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POP症状评分、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高于术前,性生活主观症状改善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MTPFR相比,采用LUSC治疗POP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且患者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刘佳,叶细容[4](2019)在《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在评估产后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在评估产后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院内90例产后POP产妇作为POP组,同期选取90例健康产妇作为健康组,2组均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检查。比较2组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泌尿裂孔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A),肛提肌厚度(LT)、膀胱尿道后角(PVA)和膀胱颈移动度(BNM)、尿道旋转角(URA),并分析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对产后POP的评估价值。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OP组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泌尿裂孔AP、LR、A,LT、PVA和BNM、URA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评估产后POP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3%、91.11%、92.22%,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产后产妇泌尿裂孔肛提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利于及早有效评估产后POP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张合娟[5](2019)在《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上述入选者所取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盆底重建术,40例)与观察组(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46例),比较两组盆底功能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PFDI-20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会阴疼痛、脱垂复发以及再次手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网片侵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利于控制网片侵蚀率。(本文来源于《西藏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莫明慧,陈庆凤,刘婷,李玉玲[6](2019)在《探析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尿失禁和性生活质量与开始盆底康复治疗时机间的关系,以及出现的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方法 90例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初产妇同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产后6~12周进行为期6周的盆底康复治疗;而对照组在产后24~48周进行为期6周的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评分、尿失禁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性满意度、性交流、性态度、性反应4项性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8.1±1.9)、(23.7±1.9)、(13.8±1.2)、(18.2±1.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9±2.3)、(20.4±1.8)、(10.3±1.4)、(14.0±1.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仅有1例产妇出现尿失禁,对照组中有12例产妇出现尿失禁,研究组产妇的尿失禁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91、P=0.0010<0.05)。研究组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3.3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6, P=0.0491<0.05)。结论初产妇产后6~12周开始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有助于保障产妇性生活质量,能有效改善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9期)
覃花婵,覃艳芬,苏凤丽,吴丽英[7](2019)在《改良阴式手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阴式手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0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采用改良阴式手术治疗的各类盆腔脏器脱垂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传统阴式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复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阴式手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手术简单、安全、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能保留患者子宫。(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赖影,张春华,陈华珍[8](2019)在《腹腔镜宫颈悬吊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悬吊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罗定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7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应用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与腹腔镜宫颈悬吊术治疗,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POP-Q各位点的测量值。术后3个月开始,观察组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普通随访,比较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盆底肌力、压力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OP-Q各位点(Aa、Ba、C、TVL、Ap、Bp、D)的测量值分别为(-3.21±0.72) cm、(-3.55±1.12) cm、(-6.71±1.98) cm、(7.30±2.65) cm、(-3.29±1.05) cm、(-3.62±1.92) cm、(-7.62±2.90) cm与(-3.13±1.96) cm、(-3.63±0.92) cm、(-6.82±2.41) cm、(7.37±2.74) cm、(-3.62±1.23) cm、(-3.71±1.48) cm、(-7.53±2.41) cm,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Ⅳ~Ⅴ级的比例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ICIQ-SF评分分别为11.43%和(5.18±1.6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和(7.87±2.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悬吊术联合盆底康复应用于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可以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有效控制压力性尿失禁。(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邹丽,陶玉玲[9](2019)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二次阴道分娩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二次阴道分娩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二次阴道分娩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的段阴道脱垂、盆底压力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的盆底脱垂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阴道分娩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取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产后脏器脱垂及阴道松弛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26期)
强荣,郑玉华,谢庆煌,陈永连[10](2019)在《经阴道途径的阴道前壁黏膜瓣旁侧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阴道途径的阴道前壁黏膜瓣旁侧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方法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40例实施经阴道途径的阴道前壁黏膜瓣旁侧修补术。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FDI-20评分、PISQ评分、CRADI-8评分、UDI-6评分降低;PFIQ-7评分增加。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PFIQ-7评分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PISQ评分、CRADI-8评分、UDI-6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阴道平均长度长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阴道途径的阴道前壁黏膜瓣旁侧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显着,可改善盆底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盆腔脏器脱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盆底结构生物学定量分析,探讨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前、中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因怀疑"盆底功能障碍"就诊,并接受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的患者。分别测量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时膀胱颈、子宫最低点的位置,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BND)以及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前后径及盆膈裂孔面积。比较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与无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间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6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4.43±14.71岁。1.静息状态:脱垂组中膀胱颈及子宫最低点均低于无脱垂组,而脱垂组中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大于无脱垂组,P值均<0.05。2.Valsalva状态:脱垂组的膀胱颈、膀胱最低点及子宫最低点位置均明显低于无脱垂组,BND较无脱垂组明显增大,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明显大于无脱垂组,P值均<0.05。3.脱垂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的扩张程度均大于无脱垂组,但盆膈裂孔左右径的扩张比值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当以23.15mm作为BND截断值,以20.56cm~2作为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截断值,8.09cm~2作为盆膈裂孔静息-Valsalva面积差值的截断值,且大于其一任一项即视为阳性时,对盆腔脏器脱垂诊断的灵敏度88.51%,特异度78.08%,阳性预测值82.80%,阴性预测值85.07%,诊断符合率83.75%。结论: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对PO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盆膈裂孔各参数的增大对盆腔脏器脱垂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腔脏器脱垂论文参考文献
[1].周亚丽,许红,廖红云,栗琼,李燕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高位骶韧带悬吊对预防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的意义[J].当代医学.2019
[2].陈乔,范洪蓉,归丽萍,朱亚梅,陈曼.实时叁维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分析在前、中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3].冯洁,杨铧琦.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与改良式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2019
[4].刘佳,叶细容.智能盆底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在评估产后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9
[5].张合娟.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观察[J].西藏医药.2019
[6].莫明慧,陈庆凤,刘婷,李玉玲.探析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7].覃花婵,覃艳芬,苏凤丽,吴丽英.改良阴式手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8].赖影,张春华,陈华珍.腹腔镜宫颈悬吊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9
[9].邹丽,陶玉玲.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二次阴道分娩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10].强荣,郑玉华,谢庆煌,陈永连.经阴道途径的阴道前壁黏膜瓣旁侧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