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域预测论文-王岩,朱娟,王连明,黄继鹏

时空域预测论文-王岩,朱娟,王连明,黄继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空域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估计,时间空间相关预测,步长自适应,十字搜索

时空域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朱娟,王连明,黄继鹏[1](2019)在《基于时空域相关预测的步长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消除视频中空间和时间冗余,快速并有效地获得足够精度的运动矢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十字搜索算法。本文算法利用时间空间域相关来预测当前块的运动矢量,对于视频的边缘图像采取固定小步长来进行十字搜索,对于图像的非边缘部分则采取由粗到精的方式进行搜索,搜索模板的自适应臂长为预测得到的目标运动矢量的横纵坐标的最大值。通过实验仿真比较传统的自适应十字搜索算法及其他几种经典的运动估计算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增强了搜索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了平均每块搜索的次数,提高了搜索速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王宝珠,费莉,李文娟,喻婷,彭凯[2](2019)在《基于时空域变换和动态预测的光栅信号细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光栅信号的细分倍数和细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变换和动态预测的光栅信号细分方法。根据光栅栅距与电信号周期的对应关系,利用该电信号过零点触发时间采样,完成空间基准向时间序列的转化。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建立动态预测模型,预测下一个采样时间,并在预测时间内发送光栅信号细分脉冲。实验表明,细分倍数为400和800时的角位移细分误差均为±1. 2″,且光栅运动加速度及其变化率越小,细分误差越小。(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安亮[3](2017)在《基于快速运动搜索和时空域相关性的HEVC帧间预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编码的原理是去除视频中的冗余信息,通过较少的比特数来表示大量的原始视频数据。HEVC是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它采用多种新型技术提升编码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提高了计算复杂度,这为视频码流的实时压缩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HEVC编码中运动估计的实现过程、灵活的CU四叉树划分方式和多种PU模式选择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这叁个过程存在的一个共通点,即都采用遍历搜索的方式,寻求率失真代价最小的一种模式作为各自过程的最优结果。在一次完整的编码过程中,这叁个部分带来了极高的计算复杂度,占用了大部分的编码时间。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运动搜索和时空域相关性的帧间预测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深入研究了HEVC视频编码标准框架和各项关键技术,对HEVC编码框架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尤其对帧间预测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仔细研究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其二,对HEVC中最新采用的TZSearch搜索算法进行研究,分析其最终搜索点的概率统计特性,提出一种快速TZSearch搜索算法。当满足使用条件时,该算法仅需搜索13个候选点即可得到最佳匹配块,可大幅降低运动搜索时间。其叁,提出了一种SKIP模式快速判决算法。本文深入分析了SKIP编码模式的特点,得知SKIP模式的分布具有强烈的时空相关性。基于此,利用时空邻域SKIP模式的分布概率和均值率失真代价快速判定当前CU使用SKIP模式,节省了遍历其他PU模式的时间。其四,提出了一种提前终止CU划分策略。SKIP模式往往使用在运动平缓区域,而平缓区域往往使用大尺寸的CU进行编码。基于这一点,本文利用邻域SKIP模式的分布概率和均值率失真代价合理设置阈值,对满足条件的编码单元,提前终止其四叉树划分过程,避免了下一层CU深度中一系列不必要的计算过程。综上所述,本文在运动搜索、PU模式快速判决和CU深度划分叁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相对于HM16.0官方编码模型,本文提出的叁种算法性能优越,能在保证编码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少编码时间。(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陈丹,胡明华,张洪海,尹嘉男[4](2016)在《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把握空域扇区流量分布态势及未来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解析空域系统内航空器原始雷达数据,提取各扇区历史运行信息,建立了多扇区聚合交通流模型;其次,采用贝叶斯估计理论对模型参数进行最优估计和动态更新,预测了空域扇区交通流量的未来演变趋势及其不确定范围;最后,选取国内5个典型繁忙扇区为例,以5 min为时间段,以未来1 h为预测范围,对所提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85%以上时段交通流量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在3架以内,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架次以内,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可充分反映各空域扇区之间短时交通流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符合空中交通的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邹鑫馨,刘钊[5](2008)在《一种基于时空域结合的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 H.264/AVC 引进的帧内预测技术采用了全搜索和率失真优化选择算法,对帧内宏块先进行预测再变换编码。帧内预测一方面提高了图像编码质量,但也极大地增加了编码复杂度。本文在综合利用图像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帧内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算法, 基于一定的准则和阁值减少待选的预测模式的个数,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仅损失很小峰值信噪比和压缩码率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编码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8-07-01)

李鑫锢[6](2006)在《H.264/AVC时空域预测及环路滤波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后的视频信息具有数据海量性,为了便于存储和传输,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采用成为必然。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视频压缩编码的本质就是去除视频图像的冗余度。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和国际电讯联合会(ITU-T)制定的一系列视频编码标准使得视频压缩算法的应用获得巨大成功。为了进一步提高视频编码的压缩效率,由ISO/IEC和ITU-T联合提出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264采用了众多新颖的技术来去除视频图像的冗余信息。 针对视频图像空间像素的相关冗余,H.264视频编码标准提出了空间域帧内预测算法。该算法引入了多种预测模式来提升帧内预测编码的压缩效率,但由此导致的运算和存储复杂度制约了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视频编解码器设计。本文第二章根据预测模式较强的方向性,从满足实时性和降低存储空间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在保证编码图像质量和数据压缩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执行时间和存储空间。 H.26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引入了1/4像素精度的运动矢量,该特性保证了当前块与参考块有更佳的匹配效果,从而减少了编码比特数,但大量的插值操作成倍增加了计算复杂度。本文第叁章利用嵌入式处理器MediaDSP32的指令集特点,提出了插值算法的SIMD指令优化方案;同时,为了减少编解码器因等待数据搬运而造成的性能降低,提出了一种像素级/宏块级自适应的边界扩充策略,有效地降低了片内外数据的交互次数,提升了存储器的带宽利用率。 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技术是现在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内视频编码的主流。由于每个编码块的处理相对独立,使得该技术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在压缩率较高的情况下会产生明显的块效应,导致编码图像主观质量下降。H.264引入的环路滤波操作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操作涉及庞大的数据吞吐,严重影响了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本文第四章从提高存储器带宽利用率的角度出发,考虑到环路去块滤波和帧内预测模块的数据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更加有效的存储空间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甘其刚,李显贵,彭大钧[7](2004)在《迭前时空域线性干扰的预测与剔除》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迭前地震数据中的线性干扰噪声,首先分析和识别各组线性干扰波的频带范围及视速度范围,然后通过分频处理从地震记录中自动分离出线性干扰所在频带范围的信号分量,采用线性干扰视速度扫描和空间域噪音剔除法迭代求解线性相干噪声,再从原始记录中剔除或减掉,而线性干扰频带范围之外的地震信号将不会有任何改变。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迭前2D、3D地震记录中各种线性相干噪声的处理,对地震信号具有良好的振幅保真性。(本文来源于《CPS/SEG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03-01)

李国发,李观寿,张立勤,王艳仓[8](1998)在《利用时空域预测实现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频率─空间域预测滤波压制随机噪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空间域线性预测压制随机噪声。与频率─空间域方法相比,时间─空间域预测法可以自由地控制算子在时间方向的长度,尤其对中、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具有更强的压制随机噪声的能力。该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为全叁维随机噪声衰减。文中给出了应用此方法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例子,表明它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噪手段。(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1998年S1期)

时空域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光栅信号的细分倍数和细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变换和动态预测的光栅信号细分方法。根据光栅栅距与电信号周期的对应关系,利用该电信号过零点触发时间采样,完成空间基准向时间序列的转化。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建立动态预测模型,预测下一个采样时间,并在预测时间内发送光栅信号细分脉冲。实验表明,细分倍数为400和800时的角位移细分误差均为±1. 2″,且光栅运动加速度及其变化率越小,细分误差越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空域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岩,朱娟,王连明,黄继鹏.基于时空域相关预测的步长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9

[2].王宝珠,费莉,李文娟,喻婷,彭凯.基于时空域变换和动态预测的光栅信号细分方法[J].工具技术.2019

[3].安亮.基于快速运动搜索和时空域相关性的HEVC帧间预测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4].陈丹,胡明华,张洪海,尹嘉男.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

[5].邹鑫馨,刘钊.一种基于时空域结合的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算法[C].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

[6].李鑫锢.H.264/AVC时空域预测及环路滤波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

[7].甘其刚,李显贵,彭大钧.迭前时空域线性干扰的预测与剔除[C].CPS/SEG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论文集.2004

[8].李国发,李观寿,张立勤,王艳仓.利用时空域预测实现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

标签:;  ;  ;  ;  

时空域预测论文-王岩,朱娟,王连明,黄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