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650032
2芒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理疗科678000
【摘要】目的:观察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外伤性皮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将32例外伤皮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物理因子(超声波、超短波)治疗,观察组16例采用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外伤性皮下血肿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外伤性皮下血肿较采用常规物理因子(超声波、超短波)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外伤性皮下血肿的治疗效果,具有快速消除肿胀、促进血肿的吸收、消除疼痛、局部压痛等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肌能系贴布贴扎术皮下血肿超声波超短波
皮下血肿是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表现之一,只因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出血管,聚集在软组织内,引起局部的肿胀、疼痛、伴有一定的硬度,外观呈紫红色或青紫肿块,甚则伴有功能活动的障碍【1】。为此对于外伤性皮下血肿的治疗在临床上也颇受关注,虽然目前有相关很多的治疗报道,但也仅仅局限于理疗或是一些土办法。近几年来,随着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肌能系贴布贴扎术也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认识,不断引进国内各康复科,形成一种应用新潮的格局,但相关报道文献并不多。为观察探讨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外伤性皮下血肿的疗效,笔者把治疗后取得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一般资料:
本文探讨对象是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出的32例创伤性皮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2组患者初始时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2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面积比较(`X±S)
1.1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急性软组织损伤”诊断标准: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瘀斑、或皮下血肿、压痛、功能活动障碍等,严重者皮下血肿波动征阳性。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及脏器的损伤。
1.2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者,骨折或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断裂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者,资料不全影响安全性判断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超声波药物导入扶他林治疗,3MHZ,一般均是急性期,占空比10%,声强0.2-04w/cm2,5min/次,1次/d;而超短波治疗,20min/次,1次/d,无热量或微热量。观察组采用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在皮下血肿处用医用酒精擦拭后待干,根据血肿面积的大小,剪起视血肿长度的肌能系贴布,于血肿处10%—20%拉力之爪型四分支贴布贴法,血肿面积较小的可采用10%—15%拉力之编篮式的漂流贴法,面积较大的可采用10%—20%拉力之2条爪型四分支交织在肿胀上方,采取所有分支上下对换之编篮式的漂流贴法。在贴扎的过程均是由肢体的近端贴向远端贴扎,贴扎完以后鼓励患者进行局部按摩,1-2d/次。2组均是7天一个疗程。
3.观察及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组织肿胀、疼痛、压痛及活动来综评:7天内症状体征如红肿热痛、青紫消失治愈(显效);7天内症状体征缓解且局部未形成溃疡为好转(有效);7天内症状体征无缓解或加剧或局部形成溃疡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或有效病例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治疗结果
治疗7天后观察组中显效11例,占总数的69%;有效5例,占总数的31%;无效例无;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中显效4例,占总数的25%;有效10例,占总数的62.5%;无效例2例;占总数的12.5%;总有效率为87.5%。根据总有效率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论
3.1外伤性皮下血肿的病理
外伤性皮下血肿是由于外伤力量导致部分软组织和血管受损,血液自血管流出,导致或加重组织细胞受损,局部组织肿胀,压迫静脉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组织淤血肿胀;大量炎性细胞渗出侵润,刺激组织间末梢神经,导致局部组织疼痛;周围组织压力增大和炎性细胞的刺激,导致末梢血管闭合,血运差,所营养的细胞坏死;坏死的细胞反过来刺激组织,又使炎性细胞增多;应激状态组织分泌一些炎症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造成组织间水肿;疼痛致肌肉反射性张力增高,静脉淋巴管回流不畅,局部肿胀加重[3]。
3.2超声波治疗皮下血肿的机理
超声波作用于皮下组织时,其具有细胞按摩作用,可以改变组织的体积,改善膜的通透性,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变膜两侧离子的分布,促进组织修复;同时在其理化作用下,组织的酸碱度朝向碱性变化,即PH值升高,利于炎性反应的酸性环境改善,利于止痛[4]。
3.3超短波治疗皮下血肿的机理
超短波作用于皮下组织时,其对抗炎作用显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病灶处的炎性物质的清除以及水肿的消散;同时也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抑制传导,所以可以止痛[4]。
3.3肌能系贴布贴扎术治疗皮下血肿的机理
在人体皮下,内有交织的微血管、淋巴组织、组织液、神经等结构,在软组织及血管受损时,相应的因内部出血、淋巴液集聚、内压升高,相继出现一系列症状。而肌能系贴布贴扎术的原理就是利用贴布的特殊设计与良好的弹性,作用于皮肤时,可以凭借其质地极轻的重量,与长时间延续提拉皮肤与软组织的空间来增加血液循环与淋巴液的流动,从而改善肌肉的活动能力;还有就是贴布在贴扎于皮肤上后,贴布与皮肤、软组织间会形成皱褶,皱褶不仅仅会给予皮肤压迫,也会给予提拉的效果,从而主张贴后局部按摩,制造动能的压力反应,对表层及深层的淋巴管形成周期性压迫与减压迫的效应,使淋巴循环、回流改善[5]。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肌能系贴布贴扎术组较物理因子组表现出更好的效果,能突出起效快,疗程短,操作灵活方便的特点。值得广大康复医学治疗者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王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5—13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45.
[3]杨媚月,蒲兴春等.蜈蚣油联和水胶体糊剂治疗外伤性皮下血肿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09(a)—0003.
[4]乔志恒,华桂茹.理疗学[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112,177—178.
[5]洪章仁.肌能系贴扎术于临床医学的应用[M].台湾:台记出版社,2015:9—15.